?

線上線下(O2O)混合教學法在生化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2017-03-21 21:56劉蕾
科技創新導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創新性教學考核體系混合教學

劉蕾

摘 要:針對目前高職生化類課程基礎知識較難,實踐性較強的現狀,提出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出發點,從線上網絡資源和線下教學設計等方面優化課程實施,將課程線上線下學習資源有效融合,建立全方位過程考核的創新考核體系,強化課程學習線上線下的交互性。

關鍵詞:混合教學 教學改革 創新性教學 考核體系 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a)-0193-02

線上線下教學方法源于美國,是將線下商業貿易和互 聯網平臺對接,讓互聯網平臺成為線下商業貿易往來終端[1]。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逐步滲透到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中。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優勢:(1)獲取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不同來源的教學資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線上線下資源傳遞給學生。(2)線上線下教學課程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與歸納能力,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知識的接受形式與傳統教學實現了很大的突破。(3)線上線下的全方位考核方式更有效的測評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消化能力、運用知識于實踐的能力。(4)混合教學方法創造了一個學生、教師、網絡的立體交互的翻轉課堂,學生在課程翻轉教學過程中鍛煉了團隊協作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然而,在實際生化類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方法也面臨中諸多局限、困難與挑戰。

1 智能化教學條件有待提高

無論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都是以課程體系為中心點,利用網絡覆蓋,教學資源庫,課程教學平臺等網絡資源將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傳遞給學生,對于學生而言,將大量的知識信息有針對性的吸納,需要教師有的放矢,能在海量的知識信息中挑選整合,供學生線上學習和有效反思。巧用教學資源和課程設計深度融合,將信息化輔助的混合教學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目前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有微課、慕課、虛擬仿真軟件、在線題庫和測試等方式,通過智能化課堂與真實的課堂教學進行有效互動,學生將課后的時間有效整合轉移到課程,有效鞏固學習,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2 課程考評體系有待完善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非常有利于生化類等實踐性操作強的課程教學,往往傳統的課堂講授加筆試考核已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能力體系的掌握能力的評估,線上線下考核過程則要更加靈活,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輔導和學習跟蹤。通過對課程的過程考核體系的設置,分過程分環節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然而這需要有穩定高速的數據庫來作為保障。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在課程考核體系中得到有效地提高。通過在線題庫的考核,學生學習網絡資源的頻率和學習的有效性,還可通過學生通過團隊或個人對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來評估其對課程的掌握程度。

3 拓展提升實踐性教學單元教學質量

對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單元,除了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等強化教學效果,還可以選擇相應的仿真體系模擬虛擬化教學工廠。不同能力體系對應的實踐教學單元雖然可以通過實踐來進行考核,然而巨大的工作量讓教師很難全面的給出判斷,而混合式的教學方式可將這一情況進行有效改善,學生在課堂沒有掌握的技能可以在網絡資源中及時學習,尤其是核心操作技能,可以通過視頻、微課、仿真等資源實施操練,模擬教學情境舉一反三。指導教師積極幫助和引導學員進行自我評價。充分體現智能化課堂的靈活性。

4 生化類課程線上線下教學的幾點建議和感想

建立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教學服務平臺,教學團隊著力做好教、學、評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教:課程標準、課程實訓手冊、課程教案、多媒體教學課件、企業教學資源、課程題庫等[2]。二是學:項目實訓手冊、課程教學視頻、課程電子教材、互動討論區。三是評:課程評價體系、實訓項目考核 課程題庫、項目評議系統。學生在合理的教學服務平臺中有動力的主動學習、歸納、整理學習資源。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習資源、教學資源、項目實訓資源、仿真軟件資源。

完善O2O考核評估體系,教師將海量教學資源的整合歸納能力和學生在線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將納入評估考核體系。該方法加強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也將學生更多的個人時間轉移到課程的線上學習體系中,需要教師及時優化課程互動單元,重視在網絡平臺學生的釋疑解惑工作,個別輔導和溝通交流結合,提升線上學習資源的互動性和新穎性,提升線上學習效果。

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借鑒培訓包教學模式,將課程分單元、任務,分割成技能單元,以課程項目為載體,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小組討論,完成知識學習的有效遷移。同時需要將課程知識點植入整個網絡資源庫和考核體系,知識的滲透性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相應提高。這亦是近年來,微課、慕課逐漸占據了線上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的緣由。兩種課堂教學模式相互促進,有效融合,線上線下教學與考核工作交替開展,打破傳統教學沉悶的格局,創建輕松有趣的互動教學。

5 生化類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5.1 仿真導入課程實訓

生化類課程典型的生化發酵仿真系統圖青霉素仿真系統,啤酒生產仿真系統,案例經典,案例覆蓋知識點較為全面,企業工藝生產線發展較為成熟,因此,可以將仿真系統引入教學資源平臺,學生結合書本、企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再次回歸到網絡虛擬仿真,將不同場景的知識碎片有效融合到一起。

5.2 深入校企合作

將企業真實工作場景植入課程,可使得教學情境更加真實,教師可以實拍操作視頻或者將生產工藝制作成網絡視頻供學生線下學習,同時也可以邀請企業的能工巧匠給學生現場授課,將諸多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和課程知識點有效融合,提升課程的真實性和滲透性。如我們可以將藥品生產的真實過程制作成微課,學生可以自行點擊學習,還可以將生產過程中的滅菌、制藥工廠空氣凈化工藝、風味制品的分批發酵、連續發酵工藝等做成視頻通過網絡資源讓學生點擊學習,加深課程的滲透性。

5.3 案例對比,互動交流

如通過設置不同的案例如革蘭氏染色操作、青霉素典型發酵工藝、生長曲線的制作、微生物菌種的篩選等典型單元,精心設計微課和短視頻等方式給學生觀看,通過資源平臺實現資源交互分享,提高教學質量,重視學生個性,鼓勵他們的創新探究能力。學生利用學習資源提交出不同的答案,通過不同方式完成案例任務,可行性案例和交互性高的案例應占到教學資源很大的比例。案例網絡資源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可擴展的,精致化的全新學習體驗。

5.4 理實一體創新考核模式

考核方式在課程的教學效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用多元化考核機制督促學生合理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來提升課后學習效率,可以提供趣味化、情景化的交互測評和聯系,定期單元考核和課程點擊率、留言討論次數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考核效果,還可以設置諸如:微生物菌種篩選、微生物涂布、酶活力測定等標準單元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了檢驗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反饋、問卷的形式來檢驗混合式教學是否深入學生的腦海,甚至可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6 結語

生化類課程由于其較為艱深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動手實踐性能,為了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的適應一線操作崗位的需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逐步占據課程體系很大的比例,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生化類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植入了更多的動態元素輔助智能課堂教學,在后期的發展中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定制,讓教師和學生點對點交互,更為靈活有效。

參考文獻

[1] 沈麗賢.淺析線上線下(O2O)混合教學法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16(6):147-148.

[2] 趙丹,劉桂云.俞海宏.線上線下交互教學系統的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16,35(5):188-191.

猜你喜歡
創新性教學考核體系混合教學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精神
高校教學質量考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
小學數學創新性教學的策略與實踐
以創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考核體系分析
基于過程方法的工科專業本科畢業實習考核體系的建立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