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憲法之感,不應僅僅是敬畏

2017-03-22 11:07劉潔然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法治社會憲法法治

摘要:對大眾而言,“憲法”一詞總是顯得那么冷冰冰,讓我們徒生敬畏之請,其實不然。事實上,憲法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像空氣一樣每天陪伴著我們,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之相對應,我們要做的,便是主動地接觸憲法、感知憲法、體驗憲法。弘揚憲法精神,共建法治社會。

關鍵詞:憲法 法治 接觸憲法 感知憲法 體驗憲法 法治社會

一、以從小到大的經歷來談憲法對本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還記得小時候入少先隊員時的情景嗎?看見校園里的那面五星紅旗,你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它滿身榮光,你的小驕傲都飛起了,好像連小心肝都在顫動。要是你覺得時間久了,記憶淡了,那就想想里約奧運會,女排奪冠時你是不是覺得蕩氣回腸,只想像朱婷一樣回一個王之蔑視,順帶說:這很中國。

對,如果你說,你記起了那種感覺,那我想告訴你,那就是我對憲法最初、最淺,又必須保持的感覺,不僅僅是仰慕,甚至已經上升為膜拜。

當然,對憲法敬畏之心必不可少,但真的應僅僅簡單的保持敬畏之心嗎?

顯而易見,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以油畫作比喻,那我們對憲法的感情,就應該是以敬畏為底色,不斷包裹上其他更深刻的認知,倒也是,油畫不也是涂抹了一層又一層,才會真的一切盡在不言中,真的成為大家之作嗎?

小的時候,我呱呱墜地,我根本不知道憲法是什么,我只知道那是高大上的代名詞,但是我學會了那首叱咤歌壇幾十年的歌曲,對,就是那首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

那時我想:對,警察叔叔,那和閃著金光的憲法是相關的吧。從此以后,每次過馬路,就成為了我一天最緊張最繁忙的時刻。因為我不僅要關注紅綠燈,還要看馬路邊有沒有一分錢,不,一毛錢,那時候,國家已經不流通一分錢了,我也就當然喪失了歌曲原景重現的機會。

后來,我發現金曲很多,我不僅從要撿錢交給警察叔叔,學會了拾金不昧。我還知道了要愛《北京天安門》,真的,我那時候深信自己領悟到這首歌的真諦,就是愛國愛黨。對吧,拾金不昧、愛黨愛國,這些不全都是符合憲法精神嗎?

我接著長大,并且迷上了一個節目—今日說法。我記得那些案件撲朔迷離,家族恩怨,比比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做《雙面逃犯》的案件,更令我吃驚的是,這位讓警方歷經11年,才最終落網的逃犯竟是名美貌的年輕女子。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不禁對法治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從此,只要在街上看見長得美的姐姐,我就開啟偵探模式,腦補無數福爾摩斯的破案畫面。

再后來,我念了大學。大三時,隨著大部隊,我也成了考研黨。記得有學者說過,當你有第二次選擇時,就是你最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時候。而我在這個重要時刻卻做了一個令大家倍感詫異的決定,改學法律。

初學法律,初識憲法,我覺得我的世界變得復雜,甚至深奧。但慢慢地,當我對它的了解越來越深,我開始逐漸理解一些條文的時候,我又覺得憲法讓這個世界變得簡單,它是來源生活,融入了生活的。

二、憲法一直在你我身邊,我們要主動地接觸憲法、感知憲法、體驗憲法

看吧,在我這普通不能在普通的21年里,無論是撿到錢上交警察叔叔,還是看著法制節目了解中國法治社會,甚至改學了法律專業,回望一下,都是那樣小,那樣平常的事,可這些不全是憲法對我的滋養嗎?我曾以為憲法像蒙娜麗莎那樣神秘,可是,一切一切的累計后,我發現憲法從來就在我們身邊,像空氣一樣每天陪伴著我們,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問,憲法什么時候離我們最近?我會回答每時每刻。

所以,每當我看到你,認為憲法高不可攀,只是畫報上的口號;覺得法治是檢察官、法官才能觸碰到的事業,那樣的遙不可及;被新聞聯播高大上的辭藻晃得不知所云時。

我真的想問你,就像開始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對憲法真的應該只抱有敬畏之心嗎?

當然不是,憲法是用來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廣大人民群眾應該主動接觸憲法、感知憲法、體驗憲法,讓憲法精神流淌在文化的血液里,要知道,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同時也都會影響法治發展。

三、樹立憲法為根本大法的意識,共建法治社會

從2014 年開始,每年的12月4日不僅是全國法治宣傳日,不也成為了國家憲法日嗎?

一個國家,一部憲法,它是權力與權利的尺度,是法律體系和法治原則的統帥。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是要讓憲法思維不僅內化于所有公職人員心中,也要在全體人民群眾心中。因為,權力屬于人民,權力服從憲法。憲法四章,138條條文,始終推動復興之路不斷延伸,也讓法治成為全民的共同信念和價值準則。

聽過那首外婆的澎湖灣吧,憲法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應該是慈愛又德高望重的祖母,她永遠對你笑著。要記住,她愛你,要信任她,信賴她,遵守她的諄諄教誨。她不但是武俠故事里那個在你有危險時挺身而出的英雄,也是偶像劇里那個即使你從不回頭看他一眼,依舊默默守護你的男二號。

作為法學院的學生,“難纏”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的固有標簽。外界好像也并不欣賞我們無論對待任何事都要放在桌面上辯三分的作為,更不喜歡我們老是動不動就講權利、談公平。但是我想說,我們真的不是《無間道》看多了,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全國的每一個公民都能夠用,這是我的權利,我要求公平,來捍衛自己,捍衛正義。那就意味著,憲法以至于法律終究不在只是紙上的條文,而成為每一個公民內心的信仰,成為我們頭頂上蔚藍的天。

眾多的法律工作者,窮盡一生的努力,在布滿靳棘的法治探索道路上跋涉,為的不就是那個關于法治中國的夢想嗎?而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這條法治路上至關重要的路牌,我們自然要堅信它的力量,重視它的主心骨地位。它絕不是那樣冷冰冰的一張臉,它應當是每一個中國人身邊堅定的守護神,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當我們人人都和這位朋友有所神交的時候,那個更好的中國一定也會慢慢到來。如果遵守法律,尊重規則,成為全民的共同理念,如果當今的法治社會真能如法學先驅們所愿,那就是你我所共同期待的法治中國。

(作者簡介:劉潔然,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律。)

猜你喜歡
法治社會憲法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憲法伴我們成長
《憲法伴我們成長》
尊崇憲法 維護憲法 恪守憲法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法制節目的發展策略探討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律師在社會治理中的“當為”與“不為”
網絡營銷視角下的法治電子政務文化服務研究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