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方法

2017-03-22 23:34楊靜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集體課鋼琴教學方法

摘要:近幾年來,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各大高校的招生力度逐漸加重,音樂專業學生數量較為龐大,各大高校出現琴房緊張、教師資源短缺等各種現象,因此,基于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根據上述所存在的教學情況選擇集體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鋼琴集體教學的優勢和不足進行詳細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和計劃,進而最大限度提高鋼琴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鋼琴 集體課 教學方法

鋼琴集體授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其與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有所不同,集體教學指的是在一節課的時間內,由一名老師同時教授多名學生學習鋼琴的一種新型手段,這樣不僅能夠加強老師的示范作用,還能夠充分體現出理論與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尋求適合自身認知能力和發展需求的有效練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

一、鋼琴集體授課的優勢和不足

(一)鋼琴集體授課優勢

1.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在鋼琴集體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鋼琴設備為學生開展分組、集體以及單一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指導和練習,通過學生的認知情況和發展需求將上述教學方法相結合,通過利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更好的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而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和思維十分單一,老師精準的示范作用只能夠發揮到一名學生身上,基于目前擴招的情況下,造成十分嚴重的老師資源浪費等不良現象,局限范圍十分廣泛;2.激發老師教學熱情。一節高質量、高效率的鋼琴教學課堂,不僅需要老師的精心備課、組織學生課堂學習外,同時還取決于老師的教學興趣和語言和欲望,特別是對于鋼琴這門藝術課程而言,老師的教學熱情將會直接影響鋼琴作品的詮釋和演奏。鋼琴集體教學,將會為老師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發揮平臺,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更加容易激發老師的教學興趣;3.訓練學生聽覺能力。鋼琴集體授課,學生之間通過相互觀摩和學習,能夠訓練學生的聽覺能力,糾正學生的錯誤節奏感,如:錯誤節奏、錯誤音調等,充分集中學生注意力。此外,學生通過集體匯報學習成果的形式,能夠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此外,由于鋼琴課程是一門表演學科,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幫助學生更好的演奏鋼琴曲目的重要因素,鋼琴集體授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鋼琴集體授課的不足

1.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由于每一節課程的教學時間十分有限,老師不能夠給予每一名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系統的指導,其教學結果將會導致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模棱兩可,難以實現優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2.教學進度難以掌握。由于采取集體教學的課堂形式,難以確保每一名學生處于同一認知程度水平上,對于認知水平高、認知能力強的學生而言,這將會出現過度驕傲或者是自滿情緒,相對于認識程度差以及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將會產生過于自卑的心理,或者嚴重抑制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對于鋼琴課程的學習和練習產生逆反心理,進而懼怕參與到鋼琴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若不給予及時調整和完善,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進度,為今后的學習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和壓力。

二、基于新課改的背景下鋼琴集體授課的教學對策

(一)分級教學

學生的認知程度和發展需求的不同則是集體授課的重點難題,不僅同一個班級的學生認知程度不同,對于同一認知程度的學生而言,經過一段時間學習過后,通常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因此,鋼琴集體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維持集體授課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作業完成進度需要時刻保持同一水平,但學生的個人天賦、學習能力以及刻苦程度等自身因素將會與學習進度之間的個體差異存在矛盾,學生個體化差異過大,將會導致老師難以統一布置課后作業,想要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教學,如:老師按照學生演奏水平進行分組教學;其次,經過一段時間教學后,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掌握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劃分;最后,對于學習進度較為緩慢的學生則需要進行課后重點輔導和指導,對于一些學習進度比較快速的學生則需要適當增加課后作業。

(二)加強教材構建

鋼琴集體教學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方面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鋼琴教學增加了和聲、視奏和樂理等方面的教學內容。目前,我國一些院校編寫了部分鋼琴教材,但是編寫過程中仍未摒棄傳統教學的思維框架,僅僅做出教材表面改革和修訂,并沒有從根本上整體而又科學的改變鋼琴教材。因此,鋼琴教材的問題嚴重制約著鋼琴集體授課的發展和深入。目前,我國并沒有一系列較為全面和完善的鋼琴教材,而需要老師的教學經驗以及個人努力適當的補充教材內容,否則將無法確保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此,我國需要積極構建科學而又規范的集體教學課程和體系,編寫適合我國鋼琴課程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專用教材。

(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集體教學模式主要是基于基礎的理論講授、共同學習以及集體回顧所學內容的一種全新形式,其共同支撐著集體授課的持續發展,并直接決定了集體授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其中任何一種教學形式并不能被取代和替換。其中:1.系統講解。鋼琴集體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教學結構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注重基礎理論、基本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的前提下,尊重客觀事實,切忌隨意性和任意性。老師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事先制定教學方案,在集體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順序、有重點的為學生講解演奏基本理論以及演奏技巧,通過反復強調重點演奏技巧和要領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演奏程度。通過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演奏的過程中,做到自我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狀態。通過實施鋼琴集體教學,老師的教學興趣逐漸增加,進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取更加完善而又全面的鋼琴演奏知識和技能;2.布置作業。要想使得學生的學習進度保持一致,老師需要布置相同的課后作業,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利于老師進行統一講解,達到集體授課的教學效果。老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對鋼琴演奏的技巧和方法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給予適當提示,對于重點內容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示范,并通過自身示范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演奏技巧和要領,極大程度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問題,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3.集體回顧課程。鋼琴集體授課與個別授課存在本質區別,個別老師在鋼琴集體授課的過程中,通常難以摒棄單一授課的教學框架,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導致大部分學生處于無所事事和漫無目的的學習狀態下,嚴重影響整節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這樣并未完全摒棄以往傳統教學形式的集體授課將不能夠充分發揮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優勢和效果。因此,需要采取輪奏接力以及獨奏相結合的方式,并在注重傾聽其他學生的演奏過程,從中攝取演奏經驗和技巧,進而達到鋼琴集體授課的群體反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鋼琴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調整全班學生對于鋼琴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做到有事可做,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同時,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學生的演奏錯誤和認知問題,抽取個別案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

三、鋼琴集體課對于授課老師的具體要求

為了能夠更好的確保鋼琴集體課的授課效果和教學質量,需要建立一支力量雄厚、熟練掌握集體授課模式、授課內容以及授課技巧的師資隊伍,擔任鋼琴集體授課的老師需要完全摒棄以往的教學框架,積極主動投身于全新的教學模式和研究過程中。需要通過學習與教育內容有關的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國外一些較為優秀和先進的集體教學方法,及時掌握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改進自身在集體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如:教學體系、知識結構等。此外,在實施鋼琴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一些較為優秀的教師提供國外進修的機會和平臺,或者聘請國外一些優秀專家和教授進行授課、開展講座,盡快提高全體老師集體授課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全體老師能夠更好的擔任鋼琴集體授課的教學過程中。

(一)精心備課

教學是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老師將自己的淵博學識采取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積極目的,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和需求,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因此,老師只有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才能夠更加生動、形象的將備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有層次的詮釋教學內容,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鋼琴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演奏能力,更好的實現教學相長的教學效果。

(二)積極發揮集體授課優勢

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需求采取分組、個別以及集體教學模式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授課,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平臺。例如:將具有普遍性特點的問題進行課堂統一講解和親身示范,部分學生存在問題或者錯誤,可以采取分組教學的方法加以解決,對于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則需要進行單獨指導。與此同時,老師還需要定期將課堂一部分時間用來輪流單一指導,盡可能幫助和指導學生演奏的更加標準和規范。經過大量實踐證明,通過個別、分組以及集體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極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三)突出重點

由于每一節課的教學時間非常寶貴,老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十分復雜的教學內容全部傳遞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老師的要求十分嚴格,老師需要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將本節課的重點教學內容和難點內容著重標出,在集體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進行授課和講解,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重復,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重點內容,做到完善而又規范的鋼琴演奏。與此同時,老師可以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重點問題以及難點問題,或者是學生在彈奏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過于緊張和不安等不良情緒等問題,老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和指導,積極幫助學生尋求更為便捷的學習道路。老師通過“緊抓重點、解決難點”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的實施教學計劃。

(四)控制教學進度

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過程中,需要顧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認知能力,可以為一些學習進度快、認知能力強的學生布置補充曲目,而對于認知能力較為薄弱、學習速度稍慢的學生而言,則需要積極鼓勵學生,適當的減少課后作業量,而是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在練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題和問題,使其能夠盡快的掌握正確演奏鋼琴的方法和規范,盡快趕上整體教學進度。

(五)加強思想教育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因此,老師在集體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將基礎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還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活動,積極樹立學生正確的人身觀和價值觀,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幫助,積極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鋼琴集體授課與傳統授課不同,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所改革和創新的產物,不僅攝取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正確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手段,并結合了目前各大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所開展的一種全新教學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鋼琴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蘇晨琦.高師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創新模式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05).

[2]盛露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方略[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3]佘敏慧.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在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07).

[4]韋琴芬.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分析[J].大舞臺,2015,(07).

[5]曹潔.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探討[J].藝術科技,2014,(06).

[6]王偉.可能有效、優勢明顯及更高要求——對音樂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的幾點認識[J].音樂創作,2014,(06).

[7]胡亞妮.高師鋼琴集體課改革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影響[J].濱州學院學報,2014,(01).

[8]郝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實踐[J].北方音樂,2014,(08).

[9]張丹.大學鋼琴副科教學形式的新方向——對美國大學音樂專業鋼琴集體課的思考[J].樂府新聲,2015,(01).

[10]王冬梅.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與鋼琴集體課問題初探[J].北方音樂,2015,(13).

[11]徐荃.高等學校音樂專業鋼琴集體課與小課循環教學模式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6,(01).

[12]楊靜.比較教學法在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應用分析[J].音樂時空,2016,(02).

(作者單位:江西藝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集體課鋼琴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