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2017-03-22 23:18黃秀蘭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教學效率措施小學數學

摘要:自新課改推行以來,關于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為主題,從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不足出發,繼而提出關于調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效率 措施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以老師為主體,為了達到傳授知識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都是以教材為中心,將數學教材中的例題作為自己講解的主要內容,力求通過這種方式來使學生理解學習的知識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學習數學的這一過程中會表現的有點力不從心,對于這種以老師講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會逐漸讓他們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形成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

(二)教學目標模糊

傳統的教學都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的是促進學生對該堂課的知識的理解,對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技巧的關注。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該越來越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擁有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只是單一的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往往會使得學生產生厭煩學習心理,導致教學的低效率。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

(一)強調形象思維的作用

數學是一門強調邏輯思維的基礎性學科,它是一門高度凝練系統性的課程,具有清晰地知識體系框架。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所接觸的一門重要學科,它是小學生學習生涯的一個重要起點,它主要是以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為主,使得小學生能夠獨立的完成一些簡單的計算問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還處于較低的層次中,這就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學不同于初高中數學教學的特點。小學數學以學生的形象思維為主,避免了過多的抽象思維給學生帶來學習困擾,打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二)容易形成思維定式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教師的直接影響,由于沒有成熟的心智來形成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對教師的授課方式具有較大的依耐性。特別是學習新知識時,他們往往把希望寄托于教師身上,而不會想到自己主動去解決問題,這也會增加小學教師的授課壓力。

三、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的措施

(一)優化教學方式,構造和諧學習氛圍

教師在教課過程中,應該充分照顧小學生的學習天性,因為年齡小的緣故,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較低,教師在授課時應注重及時與他們進行互動,在課堂上向他們提問,看他們的掌握情況,對于他們不能回答的問題,仔細分析原因,再耐心進行講解。對于一些較抽象的知識點,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的效果,而不是一味地講求效率。在課堂結束后,教師應該走進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形成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并及時針對他們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越來越強調較強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小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老師,更加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課時不要局限于小學教材上的知識,要適度融合一些新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不同知識點的學習和比較,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力圖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用簡單的事物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讓他們可以在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二)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鑒于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不足,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應該注意轉變教學觀念,改變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要把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里的習題;而應該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他們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例如,在講授幾何體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發言的機會,說出他們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球體圖形或者長方體等;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幾何體,用白紙搭造出長方體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也會給教師減少因數學的枯燥所帶來的教學阻力。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學習樂趣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在探索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時,教師們普遍認多媒體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所起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利用圖片、視頻等方式將學生帶進知識的世界中去,充分調動他們的感官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路程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段兩車在一段路上行駛的視頻,教師根據視頻內容結合書中知識點進行講解,使得學生清楚地理解該種問題的含義,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四)構造學習情境,培養數學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以直觀思維為主,對于教授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問題會使得他們理解較困難,增加教師教學的難度,不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針對這種學習特點,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問題靈活的設置相應的情景問題,給學生分配角色,讓他們參與到解決問題中去。例如,在講授買賣問題時,低年級的學生對購買商品所涉及的計算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教師便可以將學生按組來劃分:一些學生成為買者,一些學生成為銷售者,讓他們通過一些物品的買賣交換來增加對該類問題的理解。學生的角色也可以一次輪換,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這一環境中去,增加他們的責任感,促進他們對問題的理解與掌握。當然,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會更加理解數學這一學科的實用性一靈活性,從而增加自身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四、結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教師,我們要謹記自己的使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寶亭.關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措施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29).

[2]劉玉玲.數學思維和數學興趣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J].數學教學,2009,(15).

(作者簡介:黃秀蘭,本科,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太陽升小學,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教學效率措施小學數學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