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縣農業氣候資源分析及利用

2017-03-24 22:27趙麗麗朱祖榮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分布特征利用建議

趙麗麗++朱祖榮

摘要 氣候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它的利用對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1981—2010年和縣主要氣候資料,分析了氣溫、日照、降水等主要氣候資源的特征及其在農業上的應用,提出了為農業服務的思路和建議,對指導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農業氣候資源;分布特征;利用;建議;安徽和縣

中圖分類號 S1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224-02

氣候資源作為寶貴的自然資源,其開發利用和保護關系到社會和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以良好環境和生態系統平衡為前提的,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可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是最典型也是最多的[1],如在農業生產上對日照、溫度、降水等氣候條件有一定的數值要求。因此,科學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于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夠起到極大的帶動作用。

和縣是傳統的蔬菜生產大縣,也是安徽省蔬菜生產第一大縣、安徽省蔬菜產業化十強縣,先后被認定為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9萬hm2,年產各類綠色無公害蔬菜110萬t,產值21億元,占同期種植業總產值的72%,農業總產值的50%,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菜園子”。改革開放以來,和縣積極探索有效利用氣候資源,通過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為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更加適宜的光、熱、水等氣候資源,指導農業生產活動尊重客觀規律,選擇宜種地區、宜種作物和品種及適宜的種植時間、種植模式,產出更加優質、安全、生態的農產品。同時,積極探索有效利用氣候資源給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為農業三產帶來了更多機遇和豐厚的回報。

1 和縣農業氣候資源分布特征

1.1 區域概況

和縣位于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地處東經118°04′29″~118°29′52″,北緯31°50′31″~31°50′46″,地形地貌復雜,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部及沿江一帶地勢較為平坦,為長江沖積平原,溝河港汊縱橫交錯,水庫、坑塘星羅棋布。沿江平原圩區土地面積占全縣57.7%,圩田最低海拔7.3 m。西北部多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崗地,耕地面積約占全縣48%,最高山地海拔315 m。境內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陽河、得勝河、石跋河等5條河流,另有滁河為縣北界河。

1.2 氣溫

根據和縣1981—2010年氣象資料統計,該縣年平均氣溫為16.2 ℃,全年最熱月份為7月,月平均氣溫28.4 ℃,最高氣溫達38.6 ℃(2003年7月29日);全年日最高氣溫≥35 ℃的日數平均為14.6 d,≥35 ℃最多的年份是1998年,達17 d;全年最冷月份是1月,最低氣溫-9.2 ℃(1984年1月23日),月平均氣溫為3.0 ℃;日最低氣溫≤0 ℃的日數平均為37.1 d,日最低氣溫≤0 ℃最多的月份出現在1984年2月。春、秋兩季溫度升降快,冬、夏溫度變化?。ū?)。

1.3 日照

日照時數的變化趨勢對水稻、小麥等大宗農作物和辣椒、番茄等大棚蔬菜的生長發育有著很大影響。根據現有資料2000—2015年氣象資料統計(1981—2010年觀測資料不全),和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 912.6 h,月平均最強日照月份集中在5—8月,6月由于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的關系,出現拐點低值。年日照百分率43%,年日照百分率60%日數156.3 d(表2)。

1.4 降水

據統計,和縣年均降水量為1 118.5 mm,其中8月降水最大,達229.3 mm,全年降水分布不均,6—8月降水較為集中(圖1),占年平均降水量的37%,5—9月為暴雨多發期,年平均暴雨日數3.1 d。由于地形和下墊面的影響,極端天氣發生時易旱、易澇。

1.5 地溫

地溫是表示土壤中的熱量狀況。根據1981—2010年氣象資料統計,地面溫度(即0 cm地面)年平均溫度為18.1 ℃,年平均最高地面溫度30.7 ℃,年平均最低地面溫度11.5 ℃。土壤溫度的變化規律和氣溫較為相似,適宜的地面溫度對農作物增產增收及作物品質等有著重要作用,加強土壤溫度的監控,合理調節土壤溫度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2](表3)。

2 主要氣象災害及氣候資源利用

2.1 主要氣象災害及特點

根據歷年氣象資料分析,和縣地區影響較大的氣象災害為暴雨、臺風、干旱、大風、寒潮、雷電、低溫凍害、高溫熱害。其中,1991年特大暴雨洪澇、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2001年持續干旱、2008年初雨雪冰凍、201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持續性高溫熱害等天氣過程,對農業生產活動造成很大影響,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2.2 氣候資源利用及成效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積極倡導農業產業園區化、規?;?、標準化建設,在創建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過程中,引導廣大農業技術人員、種養農戶大膽引進、應用“三新”技術。

以蔬菜產業為例,11月至次年3月,日照時間短、氣溫低,和縣廣大農技人員以蔬菜生產棚體改良為抓手,利用和縣的氣象資源優勢,積極開展GP-C9532復式日光溫棚研究。由于年降水豐沛,每年均受到臺風的影響,冬季有積雪,氣候條件要求蔬菜棚體從以元竹為材料的第1代棚體技術發展到以鋼架為主結構的第2代棚體技術,繼而形成比較成熟的以多層次、多結構為主的第3代棚體技術,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GP-C9532復式日光溫棚棚型結構設計新穎、科學實用,具有抗壓性強、保溫效果好、便于操作、生產性能和經濟性能好等優勢。截至2011年底,GP-C9532復式日光溫棚技術實際應用面積48.33 hm2,經測算平均效益高出普通大棚12.0萬~16.5萬元/hm2。棚體結構的改良和變化,帶動了農膜、微滴灌、微耕微播等新型棚體材料和蔬菜無限生長等新型栽培技術的更新應用,拉長了和縣蔬菜生產周期,擴大了蔬菜種植范圍、品種,形成了具有長江中下游地區特色的“春提前”“秋延后”蔬菜栽培模式。

3 發展思路及建議

3.1 大力發展規?;N植(養殖),增強農業抗災防災能力

以蔬菜產業為例,近幾年來,和縣把膨脹規模、建設基地、促進標準化生產作為核心,通過政府推動、財政助力、農業實施、社會參與的方式,積極推進蔬菜產業“西移北進”,已建成的蔬菜生產標準園41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7個,輻射帶動全縣逾2.67萬hm2蔬菜種植。各蔬菜生產標準園(基地)以設施化栽培為主要模式,實行基地化、規?;a經營,較一般農業經營的抗災防災能力有很大提升[3]。

3.2 推進多樣化經營方式,減少農業生產災害的影響

一段時間以來,和縣推進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大宗農作物,大力引進和運用“三新”技術,如油菜育苗移栽技術、水稻旱育秧與機插秧技術,對增加產量、改良品種等具有較好效果。針對西部、北部山崗丘陵地帶地形地貌特點,從技術、良種、設施3個方面積極向廣大農戶推廣“小五早”作物種植技術,如利用地膜覆蓋技術等,促進早豆、早瓜、早薯、早玉米、早花生等“五早”作物生長發育,不僅解決了種植結構、品種提前上市等問題,也是丘崗地帶農戶現實的增收致富捷徑,而且避開了氣象災害易發時段,間接地增強了農業抗災防災能力。

3.3 加強氣象預警預報,指導農業防災抗災

氣象部門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關系密切,及時做好農業氣象預警預報,能夠有效防范農業生產災害。農業部門特別是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把農業氣象災害性預警預報列入農業應急預警處置機制,建立工作機制,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工作聯系,如建立聯席會議、工作通報等制度,對于農業部門做好農業災害性天氣預防預警、指導農業抗災防災十分必要。

4 結語

和縣地處東北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資源豐富,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既適宜種植喜溫作物雙季稻,又利于秋播作物的安全越冬,比較適宜水稻、小麥、油菜、棉花、大豆及辣椒、番茄等大棚蔬菜生長發育。

合理避開低溫凍害天氣、炎熱高溫天氣,如該縣總結推廣的適合長江中下游地區廣大農戶種植的蔬菜生產技術——“春提前”“秋延后”的大棚蔬菜種植模式,高溫悶棚煮田抗病蟲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中和防治技術,辣椒在田保鮮技術等,不僅拓寬了農業生產活動時間和空間,而且合理利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更能有效防范和減少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活動造成的損失。

文章分析采用的和縣近30年氣溫、降水和日照等氣象數據,在氣候因子、時間和空間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會給分析的結論帶來偏差,今后將結合時間序列更長、范圍更廣泛的氣候資料來分析,以取得更客觀、準確的結論。

如今,互聯網在經濟領域引發各產業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建構[4],農業的發展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互聯網+”當中。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利用氣象衛星、互聯網新媒體等,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在“互聯網+農業+氣象”的時代,農業抗災防災能力必將大大提升。

5 參考文獻

[1] 段若溪,姜會飛.農業氣象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13.

[2] 郭陽.探析地溫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J].中國農業信息,2015(1):20.

[3] 丁賢昌,李衍素.設施蔬菜生產經營[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4] 互聯網時代主創團隊.互聯網時代[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猜你喜歡
分布特征利用建議
畫與理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嶺南地區冠心病中醫證型及證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三代人的建議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五壘島灣海域石油烴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營養物質分布特征研究
廢物巧利用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