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經驗與分析△

2017-03-24 18:22譚銀玲胡曉梅
重慶醫學 2017年18期
關鍵詞:微生物學研究型研討

樂 率,譚銀玲,胡曉梅

(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部微生物學教研室,重慶 400038)

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經驗與分析△

樂 率,譚銀玲,胡曉梅△

(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部微生物學教研室,重慶 400038)

新生研討課起源于美國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 年在美國肯塔基的里學院(Lee College) 開設的一門新生小班研討課[1]。該課程由大一新生自愿參加,且不計學分。經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新生研討課目前主要分為適應性轉換與學術性轉換兩種模式。適應性轉換新生研討課著力加強師生的溝通,讓學生盡早接觸知名教授,以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實現角色轉變。如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的U101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向學生清晰地傳達學校和老師對他們的期望[2]。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大學課程和課外活動,明確大學的奮斗目標、意義和方向。學術性轉換新生研討課于1959年首次出現在哈佛大學,旨在加強新生和老師的接觸,提高學生的學術能力[3]。通過新生研討課構建大學名師與新生間的互動橋梁,促進學生轉變學習和思維習慣,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為以自主學習為主的研究型教學模式。試行四年以后,哈佛大學正式將新生研討課納入文理學院的正式課程體系中,成為哈佛大學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里程碑。隨后,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美國知名高校都陸續開設了學術性轉換型新生研討課。至今,近9成的美國研究型大學都開設了此類課程,對提高美國本科教育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中國,自清華大學于2003 年首次開設新生研討課以來,知名度較高的綜合性大學都逐漸開設了新生研討課[4-6]。第三軍醫大學為深化創新教育教學改革,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提高學員學習和創新思維能力[7-8],自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年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開設新生研討課[9]。新生研討課在我國還是一種新的嘗試,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不斷地探索;且目前尚未見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相關文獻報道。為此,本文將對基礎部微生物學教研室開設學術性轉換型新生研討課3年以來的具體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為提升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質量提供啟示和思路。

1 開設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目的

本校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新生研討課,讓學生盡早接觸教授并獲得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從而調整心態、轉變學習方法,盡早完成從高中的灌輸教育模式到大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轉變,有效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二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蒲惺茄芯啃痛髮W的靈魂,大學一年級既是學習基礎課程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意識的關鍵階段[10-11]。通過本課程培養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研思維。

2 教學計劃和授課方式

參加新生研討課的大一新生只有高中生物的基礎。因此,本課程以高中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為基礎,從大家感興趣的微生物相關新聞切入,如埃博拉、艾滋病、禽流感等,引導學生思考微生物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進一步結合社會熱點及醫學微生物學研究重點,指導學生深入理解微生物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課本學習、文獻查閱,掌握相關病原體的基礎知識和最新研究進展,并讓學生自己展示學習成果、互相提問、討論,初步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科學研究思維。

全課程共6次課,每次2學時,每周1次課。第1次課由老師介紹微生物的特點與作用,引導學生思考微生物對自然界及人類的利與弊,同時介紹文獻查閱的主要途徑。然后,將20個學生分為4~5組。由老師指導學生每周圍繞一個研討主題進行資料收集、文獻閱讀、整理歸納、制作PPT,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報告。每次課每個小組報告15 min左右,討論時間5~8 min。研討以提出問題和討論為主,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發言,主要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質疑權威的科學態度。

授課內容方面,前5次課的選題基本保持一致。第1次課《微生物,人類的朋友還是敵人?》是由老師講述并引導學生討論,第2~5次討論課都是醫學微生物的常見問題,依次是《病從口入》《你知道肝炎的危害嗎?》《艾滋病為什么難治?》《結核病是怎么回事?》。第6次課則圍繞當年的熱點微生物進行討論,如201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禽流感》,2014年《埃博拉來襲》,2015年《腸道菌群與人類健康的關系》。探究這些緊扣現實的熱點微生物學問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學生表現、成績評定和學生反饋信息

大部分學生對研討課很感興趣,積極性非常高,而且這群“95后”的學生非常樂于展示自我。每組學生課前均根據不同的主題搜集材料,進行整理后,以PPT形式展現。學生思維活躍,資料收集的范圍廣,尤其是在互聯網上搜集的資料非常豐富,形式多樣,包括動畫與視頻。大部分學生對資料的整理充分,講解清晰、有條理。部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非常強,表達流暢清晰。學生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僅僅局限在生物學領域,還能從人文角度來思考科學,非常難得。

在課堂上,除了每個學生每次課都必須發言、討論之外,還要求每個學生對演講人進行評價,從PPT制作、演講技巧及演講內容、邏輯思路等各方面進行優點和缺點分析。最后反饋給演講者本人。每個學生既要點評別人,也要被別人點評,通過這種點評-被點評的循環訓練,學生的演講技巧得以提高。成績評定主要根據學生在小組討論和演講時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定,并以“優秀、通過、不通過”計。通過和優秀的學生獲2學分。最后1次課向學生收集反饋信息表。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近70%的學生表示逐漸適應了大學的主動學習模式,70%的學生表示對微生物學感興趣,80%的學生表示知道科研在微生物學和醫學中的重要性,并愿意在今后的課余時間主動進實驗室參與一些科研活動。

4 近3年的課程總結和今后的改進措施

新生研討課是中國高校推行創新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教學模式改革的一種嘗試。本校的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具有以下特點:(1)堅持小班化教學。每班不超過20人,保證所有學生都有機會進行演講、研討、辯論,得到充分的鍛煉。(2)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因為學時少,只有6次課,所以要避免將新生研討課開設成一門完整的學科課程。而是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科研興趣。(3)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引導者。教授只在第1次課上介紹微生物學的背景知識和文獻查閱方法。之后的5次課,都以學生講述、互相討論為主。老師主要負責引導和總結。

目前本校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尚處于探索階段,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1)由于學生尚未接觸相關基礎醫學課程,缺乏相關基礎知識,所以大家在課堂上討論的深度達不到教授的預期。為此,在每次討論前幾天,老師應該拋磚引玉地列出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提前交給學生。在討論時,預設引導方案,做好正確的引導和必要的解釋。鼓勵學生在聽不懂或有疑點時可隨時提問,其他學生也可隨時補充完善講解者的內容。(2)部分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討論不夠積極。因此,本教研室準備嘗試聘請一位優秀的高年級同學作為助教,帶動新生參與討論,這種引領作用可能有助于新生適應該課程。(3)制訂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的課程標準,為進一步提升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質量,對目前的授課經驗進行總結并制訂課程標準,預設討論問題、制訂教師引導方案,顯得尤為重要。(4)注重新生研討課師資力量的系統培訓。新生研討課的目的和性質有別于傳統課程,且教學內容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因此,美國大學多會定期對新生研討課的老師進行培訓。今后,本校也將對新生研討課的老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新生研討課的課程質量。

我國研究型大學開設新生研討課的歷史還十分短暫,不僅要正確吸收國外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成功經驗,更要根據自身人才培養的特點來研究和實踐,任重而道遠[12-13]。本校在開設新生研討課的過程中雖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總的發展勢頭和效果良好。本教研室將在現有基礎之上,及時查找、發現問題,進一步改進、完善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為全面提升醫學微生物學新生研討課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1]丁宜麗.新生研討課:美國本科教育的特色課程[J].中國大學教學,2005(8):58-59.

[2]溫偉力.“博耶報告”影響下的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J].外國教育研究,2010(9):79-82.

[3]沈蓓緋.哈佛大學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6(4):536-541.

[4]張文雪,劉俊霞,張佐.新生研討課的教學理念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6(6):107-109.

[5]笪玲.大數據語境下高校新生研討課的組織及創新[J].世界教育信息,2017(2):12-15.

[6]國景星.關于新生研討課的幾點認識及教學設計[J].高教論壇,2017(1):41-44.

[7]梅林,黃繼東,羅長坤,等.醫學院校本科創新人才培養綜合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4):25-26.

[8]王英,趙增煒,朱曉博,等.創新型軍事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和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9):828-831.

[9]周永,朱俊東,陳卡,等.軍隊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4):268-270.

[10]李敏超,杜先智.醫學本科科研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重慶醫學,2016,45(5):713-714.

[11]柏楊,劉國祥,黃繼東,等.基于醫學本科生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改革實踐[J].重慶醫學,2016,45(28):4020-4022.

[12]旋天穎,黃偉.大學本科新生研討課的經驗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4(2):33-36.

[13]徐小軍,潘存云,張湘.研究型大學新生研討課教育理念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6):29-31.

樂率(1986-),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噬菌體-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p>

,E-mail:hxmay2008@163.com。

0.3969/j.issn.1671-8348.2017.18.047

R-4,G642

B

1671-8348(2017)18-2581-02

2017-01-02

2017-03-16)

猜你喜歡
微生物學研究型研討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微生物學雙語教學實踐
GSM與FDD、NB-loT融合組網研討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時軍:定錨現代化研究型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院
研討式教學中的研討題設計
建筑工程預算控制研討
PBL結合CBS教學法在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