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職業院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2017-03-26 01:24張旭
職教論壇 2017年5期
關鍵詞:德育模式實踐思考立德樹人

摘 要: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在立德樹人背景下,“人才興國”已經被確定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戰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依靠眾多高技術、高技能、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文章論述了我國職業院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發展瓶頸,并以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無錫機電)為例,基于國家德育工作的頂層設計,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實踐路徑: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構建德育管理體系、抓好德育隊伍建設、建設自治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理念、科學建立評價體系等,不斷創新德育模式,力求在健全人格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諧和持續發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德育模式;實踐思考

作者簡介:張旭(1965-),女,江蘇無錫人,無錫開放大學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7)05-0014-05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指出:“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重視道德對公民行為的規范作用”。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努力適應新的時代需求,找準時機,準確定位,以立德樹人為宗旨,以培育學生品德為教學重點,構建可以培養、感召和引導學生的職業院校德育工作制度。

一、職業院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現代職業教育對職業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從原來單純強調技能目標向“提高職業技能與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轉變。李克強總理強調,職業教育要致力于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從業者,使受教育者具備相應的職業精神,如敬業守信、精益求精。讓從業者擁有較強動手能力與服務能力,推動“中國制造”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邁進。在立德樹人背景下,“人才興國”已經被確定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戰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依靠眾多高技術、高技能、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

目前,職業院校普遍存在緊抓專業知識教育和學?;A設施建設而放松思想品德教育、法制紀律教育等現象。德育目標界定模糊不清,脫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強調專業技能訓練,疏忽職業素質的培養。德育內容層次性不強,陳述性知識內容偏多,脫離學生實際需求,忽視德育教育的應用性與職業性,未能充分發揮社會、企業與家庭的共同教育作用。職業院校德育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與職業素質養成遠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發展對高技術人才的需要。然而,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職業院校工作實際,科學地定位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職業院校德育工作重點,是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促進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

職業院校學生是我國新增勞動力的重要來源,其思想道德及素質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和德育教育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現狀分析

(一)內容和形式單一化

在職業院校的德育實踐工作中,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缺少針對性、生活實踐性,較少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這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個體發展需求不相符。職業院校德育教育忽視了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影響了德育教育的質量和學生參與德育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使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效果不明顯。

(二)考核和評價形式化

當前,部分職業院校為了應對上級的考核、考評、驗收等工作,滋生出了“重結果而輕過程”的育人弊端。一些學校的德育教學效果只是體現于一些文字材料,沒有實際實施效果以及德育實際工作的實施過程。職業院校的考核評估雖然也包括對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輔導員的工作考核,但考核流于形式和材料的展示,對德育的實施過程和效果極少關注。

(三)工作理念滯后

互聯網+時代教育發展的新理念、新要求對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身為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土著,青少年個性張揚、追求時尚,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要從新的角度、以新的內容呼應學生新的需求。但在實際工作中職業院校并沒有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對學生德育工作進行創新。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理念沒有“更新”,德育工作片面化,缺乏內在動力。

(四)德育師資隊伍薄弱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學習”等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教學方式對職業院校的教學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職業院校學生已經融入了互聯網時代的前沿,但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囿于保守的思想、陳舊的觀念,難以跟上學生的步伐,再加之學校繁瑣事務的束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三、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德育教育大綱的要求,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立德樹人”的精神,是我國職業院校德育工作健康開展的重要前提。長期以來,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對德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無錫機電),基于國家德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對德育工作的實踐路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力求在健全學生人格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諧和持續發展。

(一)完善管理制度,落實全面育人理念

為避免“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弊病的出現,無錫機電逐步完善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實習管理、活動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在班主任隊伍建設方面,有班主任工作制度、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功勛班主任表彰制度、校級骨干教師考核制度等;宿舍管理方面,有住宿生管理、宿舍安全用電、優秀文明宿舍評比、住宿生請假與留宿、宿舍安全防御等制度;實習生管理方面,有就業指導教育的基本要求、畢業生實習就業推薦原則和實施方案、應屆畢業生就業推薦制度等;在學生活動方面,有學生活動申請制度、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勞動禮儀值周明星”評比制度和“感動機電十佳學生”評選制度等。通過不斷完善制度保障,將學生培養成為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和諧發展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構建管理體系,明確工作職責

為加快構建“整體規劃、分層實施、全員參與、貼近學生”的德育管理體系,無錫機電實行了校級、職能部門、系部、年級組、班級五級學生管理體制,明確了校領導決策指導、職能部門管理服務、系部具體實施的三級管理職責。此外,還成立了由校長負責,學生工作處(安保)、團委、招生就業處、系部德育主任、年級組長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兩周一次工作例會,加強德育理論學習、將提高德育認識、策劃德育活動、研討德育熱點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三)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形成教育合力

對于職業院校而言,德育工作的關鍵在于德育隊伍的建設。而一支能力過硬的德育工作者隊伍決定著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成效,以及在立德樹人背景下育人任務的完成程度。為加快德育工作者隊伍建設,無錫機電打通各個節點,力求在全面、精準的基礎上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第一,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競賽工作。無錫機電每年分批組織班主任培訓和年級組長培訓,將“提高工作能力、改進工作方法”的理念貫穿培訓始終,并根據學校分級管理需要,系部組織班主任培訓班,學工處組織年級組長培訓班,搭建班主任成長的平臺,推動班主任專業發展。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營造氛圍、以賽促建,錘煉骨干、打造優秀班主任隊伍。

第二,落實優秀班主任和工作帶頭人的遴選環節。無錫機電每年評選優秀班主任,并根據無錫市教育局意見推選德育工作帶頭人。為激發優秀教師從事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建立了功勛班主任評選表彰制度,調動和激勵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了功勛班主任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建立畢業班專管員和聯絡員制度。為進一步加強實訓學生的管理,無錫機電建立了畢業班專管員和聯絡員制度。各系配備一名專管員,主要負責對外聯絡,指導學生選擇實習就業單位;確立畢業班聯絡員,按塊面負責學生的基本管理。

(四)建設自治管理制度,促進學生發展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把學生發展的可能性變成現實;德育活動內容的生活性和參與活動對象的角色體驗性是學生發展和自主成長的關鍵。

第一,探索住宿生自治管理模式。宿舍是住宿學生在校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宿舍管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學校的正常運轉起著重要的作用。為此,無錫機電成立了宿舍管理委員會,探索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學生自治管理模式。目前,無錫機電宿舍管理委員會在學生工作處的指導下開展每天晚自習點名、學校校門夜間管理、學校校園夜間巡邏住宿生節假日返家車票代購等工作。

第二,開展勞動禮儀值周制。從2009年開始,無錫機電再次啟動勞動禮儀值周制,探索出一條新的學生職業素養養成途徑。根據學生和班級在值周中的表現,學校每周評出勞動禮儀值周明星和值周明星先進班集體,每月舉行簡樸而隆重的勞動禮儀值周明星表彰活動,學校領導在升旗儀式上為獲獎學生親自頒發獎牌,并將頒獎留影精心制作好后發給每一位獲獎學生作為紀念,同時在學校櫥窗展示勞動禮儀值周明星的事跡。

第三,引導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學生社團的出現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表現折射出學生對發展空間和豐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社團正好提供了這個空間并盡可能地滿足這些需求。為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多彩美好,無錫機電組建了如廣播社、心苑社團、布藝手工社團、創新社團、流光溢彩攝影社、蒲公英公益社等涉及體育、藝術、公益、科技的近40個學生社團。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無錫機電通過校內選拔學員、專職教師管理、校外專家授課等形式,組建了學生管樂社團。管樂團參加無錫市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省市比賽及赴臺交流,均獲得演出成功。

(五)更新德育管理理念,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行為養成”是實現全方位育人的關鍵。德育教育普遍存在“說教多”的現象,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游離于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之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借鑒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無錫機電堅持倡導“生活德育”,學校以“塑造自我形象、班級形象、學校形象”的方法拓寬德育養成空間,營造“尊重與寬容”、“欣賞與關愛”、“引導與激勵”的德育氛圍;將德育滲透在學位(教室)、工位(實訓室)、餐位(食堂)、寢位(宿舍)、崗位(企業)等日常教學和生活之中,有效落實了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

無錫機電推行企業標準化管理模式,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為宗旨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通過制定學生教室、實訓車間等學習生活場所的規范標準,制作學生胸卡,包干區標示提醒語等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并通過學習生活中的各種道德模范事跡來感染提高學生的道德覺悟。

(六)科學建立評價體系,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根據學生德育評價多元化的要求,建立學生德育評價體系。一是德育教學評價體系。無錫機電德育教學評價體系是在原有的德育課堂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德育行為表現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先后在職業核心能力課、專業課、基礎課中貫徹德育評價內容,并設計相關課程評價表來體現評價主體、內容、形式、功能的多元化。二是學生德育管理評價體系。學生德育管理評價體系共包括四個方面:學生、班級、班主任三大量化方案,各種評價記錄,學生成長檔案和學生管理的相關制度。構建科學的評價機制,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態度,推動學生潛能的開發,增強學生的自信。

四、新形勢下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深層思考

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院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學會批判性地繼承和弘揚傳統道德精神,對德育教育的理念、模式、內容等進行創新。從國家、省、市到校,都要關注德育工作,省市層次著眼點主要在宏觀的指導上,而學校的著眼點則應該落在具體的德育實踐舉措上。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的基礎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全社會、全民族共同參與到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中來,實現全員育人。

(一)指導思想上,要把握“立德樹人”的總方針,樹立“全人教育,全面育人”理念

在互聯網時代,職業院校德育教育應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對全體教師和學生進行全過程、全方位道德教育,創新德育的指導理念,創新德育的內容和形式,創新德育的環境等。

樹立“全人教育,全面育人”的科學理念。一是從每位新生軍訓、入學開始,把德育工作落實到學生每年的學習、生活、實習的環節中,打好學生德育工作的基礎。二是要明確立德樹人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中的全面與全員育人。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者或教育者、社會各界人士、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社區社工或相關工作人員、家庭成員等,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育人平臺。要明確學生德育工作是要培養具備“感恩、責任、忠誠、奉獻”品格的人。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除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外,還包括學生的職業素養、公民道德素養、創新精神、網絡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二)在地方層面,努力推進五項制度建設,為有效開展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支撐

第一,推進“志愿者服務”制度建設。以生為本,不僅僅是給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實踐,在實踐中成長。筆者認為,帶領職業院校學生關注社會最佳的途徑是積極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引導學生主動與社會交往、為社會服務,培養責任心、提高抵御不良思想行為的免疫力。目前職業院校的交通值勤、學生走進敬老院等等德育教育形式往往會流于形式,缺乏活力。筆者建議,在此基礎上可以借助于省市各種大型活動的舉辦,招募各個年齡層次的志愿者,讓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第二,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建設。職業學校教育其實質是就業導向的教育,因此,職業教育與企業發展是緊密相聯的。筆者認為可將注重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進入校企合作的德育工作制度中,特別是要把實訓、實習等作為德育課堂,從中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職業綜合能力。

第三,推進“校園文化”制度建設。校園文化的建設要能體現學校的特色與品位。環境育人不僅體現在學校的環境布置,更體現在學校深層的精神文化。建議統一學生的校服、?;?、校牌,健全完善的校服文化,規定學生進校必須穿戴齊全,促使學生增進學校、班級意識。建議學校開展校歌比賽、“我和我的學?!闭魑难葜v比賽等大型活動,引導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校園文化精神。

第四,推進“班主任成長”制度建設。學生的管理主要靠班主任。我們要充分調動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鞏固和加強班主任骨干梯隊的建設,激勵優秀教師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促進德育工作水平的整體提高。在班主任隊伍培訓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組織班主任技藝大賽、班主任沙龍、打造“德育名師工作室”等提高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配備專職的心理顧問,對學生和老師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打通班主任工作的國際交流項目,引導班主任睜眼看世界,與時俱進。

第五,推進“家校合作”制度建設。學生的“生活世界”無外乎家庭、學校、社會三個環境。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站,可隨著學生的長大,越來越多的家長痛感無法與孩子溝通,這是目前德育工作面臨的極其嚴峻的問題。因此,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協調社會媒體,采用多種方式舉辦家長學校,健全家長接待制度,開展諸如“家長不煩惱”、“家中有兒初長成”等公益性的節目。各??梢猿闪⒓椅瘯?,切實用制度來保證家校合作的長效性。

(三)社區層面,構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生自我教育四方聯動的德育新模式

在立德樹人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融合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力量,構建四方聯動的職業院校學生德育模式。學生德育工作的組織開展與實施,需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學生自我教育融合在一起,學校的德育教育需要以學生為本,在社會、家庭的支持下,通過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真正發揮學校教育的力量,讓學生實現最大化的自我教育。發揮職業院校學生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增進平等互動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學校層面,提倡“六個建立”,做到科學管理、全程考核,關愛每個學生的生涯發展

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學生心理素質、行為習慣、道德品質,還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等要通過長期的系統教育與實踐才能形成,因此,面對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種種困惑和問題,只有不斷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才能使學校德育工作重新煥發出魅力和希望。

第一,建立職校學生成長檔案。要建立學生德育檔案,注重過程性資料的存檔。用學生入學以后健全的成長檔案替代評語,包括成長規劃、獎懲情況等,形成電子表格。

第二,建立全員育人考核制度。把德育工作滲透到每位老師的日常工作中,營造“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切實做到全員育人,教師要成為指導學生職業發展和人生成長的雙重導師。

第三,建立學生干部培養考核制度。對學生干部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開展階梯式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干部進入團校、黨校學習,培養學生中的領頭雁。

第四,建立校外兼職輔導員隊伍。發揮學校優秀畢業生的榜樣示范作用,邀請他們為學生講述崗位成才的親身經歷,幫助學生感悟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

第五,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要求在校園內教師和學生都要佩戴胸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把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落到實處。

(五)立德樹人背景下要深化德育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立德樹人背景下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制度來促進德育的改革與創新,以制度來規范德育工作的實施以及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是進一步完善職業院校德育管理的相關法規體系。德育的教育與規范,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院校的教學要求、德育工作要求相一致。

二是建立和完善職業院校德育標準。德育標準是目前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依據,不僅是響應國家立德樹人的要求,與職業院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相融合,而且還是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要求。職業院校德育標準包括學生德育標準、教師德育標準,職業院校要嚴格執行立德樹人對于師德建設的要求,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以教師來影響、規范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標準。

總之,德育工作的完善必須扎根于師生成長的現實生活土壤,只有關注師生的“生活世界”,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才會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席東梅.《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王繼軍就新版中職德育大綱答記者問[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4):5-9.

[2]林韌卒.高職院校德育體系整合創新[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3]謝進偉.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德育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5.

[4]陳雷,歐陽丹丹.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創新[J].當代青年教育研究,2014(6):90-94.

[5]傅新禾,李菩菩.社會轉型期德育價值及實現路徑探析[J].人民論壇,2013(23):160-161.

[6]張旭.以大德育理念解讀和推進職業學校德育工作[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版),2014(32).

責任編輯 肖稱萍

猜你喜歡
德育模式實踐思考立德樹人
創新德育模式提升學生素質
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探研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德育模式改革?探索
統籌財政支農政策培訓教材編寫的實踐與思考
對高校傳統音樂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的思考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國有企業落實中紀委“三轉”要求的實踐與思考
微課教學在成人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