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政新聞的生活化表現之淺析

2017-04-02 14:46孫凱威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時政新聞媒體新聞報道

孫凱威

[摘 要]目前,部分時政類新聞存在的問題就是過于模式化,刻板保守,不貼近生活。本文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讓時政新聞以新時代的生活氣息感染受眾。

[關鍵詞]時政新聞;生活化

時政類新聞報道一向是新聞媒體報道的重中之重,是大眾獲悉國家政策最及時的途徑,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各個媒體也愈加重視時政新聞報道??v觀各類的時政新聞報道,我們發現一些報道內容呈現的形式比較嚴肅刻板,語言千篇一律,極其乏味,導致除了少數特定群體為了獲取信息會去主動接受此類報道,大部分的受眾會將視線轉向娛樂或其他趣味性較強的新聞報道方面。

一、時政新聞存在的具體問題分析

1.脫離群眾

新聞媒體的職業宗旨就是致力于做好黨和政府的“喉舌”,新聞報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最終目的是要為人民群眾服務。然而,在時政新聞報道中,仍然有少數媒體從業者不顧職業道德,忽略了大環境下的人民群眾,這樣做出來的報道往往很難引起群眾的共鳴,也無法深層次地反映群眾需求。

2.偏離客觀規律

媒體在報道時有時會不自覺地陷入極強的主觀性中,偏離了作為新聞媒體的客觀地位,將自己提升到了代言人的地位,以說教、命令的形式進行新聞報道。

3.內容千篇一律 、缺少創新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部分時政新聞報道不論是語言,還是報道的風格形式,都幾乎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空洞乏味。長此以往,受眾對時政類新聞產生嚴重的審美疲勞,對此類新聞也是敬而遠之。

二、時政新聞生活化的策略探討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民主進程的逐步推進,以生活化的視角來順應民眾心聲成為了新的趨勢。新聞媒體不應當止步于以往的時政新聞報道方式,囿于傳統的思維只會讓新聞事業的發展停滯不前,積極探討新的報道策略才是明智之舉。

1.明確職業宗旨 ,樹立服務理念

受眾之所以接收時政類新聞,是因為它承載了大量有價值的政策動態信息,根據新聞的幾大原則,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聞才是關注度最高的。因此,時政新聞應當明確自己的宗旨目標,以服務群眾、引導群眾、教育群眾作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2.把握需求,挖掘深度

從新聞采編的角度看,時政新聞如若要更加生活化,就要走向“深度”報道的方向,這里的“深度”也并非是我們平日說的深度報道,“用力”揭露事物的核心與本質,而是指尋找多個切入點。比如,由社會的熱點話題與本地的契合點切入,從新聞背后的資料切入,以及事件引發的思考切入等等。角度其實很多,但是在尋找合適的切入角度時,也要了解民眾的需求,這樣的新聞報道于他們而言更有價值。

3.借鑒民生新聞

首先,必須打破時政新聞和民生新聞割裂的局面。我們所說的時政新聞的生活化其實本質上講就是民生化,新聞媒體要結合時政新聞與民生新聞,結合各自的優點,取長補短,摒棄以往“大事”與“小事”的區分觀念,拓展時政新聞的報道領域。其次,在實際報道時政類新聞中,可以借鑒民生新聞的報道方式,改變時政新聞給人的刻板印象,除了使用民生新聞,還可使用多元化的報道方式,平衡時政新聞與民生新聞的切入點。例如,媒體在進行某次時政新聞報道時,采取熱線電話短信互動等民生新聞的慣用手法來與受眾互動,這樣不僅增加了新聞報道的親和力,而且可以及時把受眾的意見反饋給政府部門,實現時政類新聞的宣傳目的,真正貫徹落實政府的民生政策。

4.融入 “公共新聞 ”理念

所謂“公共新聞”,體現為四個意識:公眾意識、互動意識、介入意識、輿論監督意識,新聞媒體要在四個意識下調整新聞報道的內容與風格,尋找受眾喜歡的報道形式,改變“高大上”的報道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國家的政策信息下達給受眾。時政類的新聞報道,一方面是為了向受眾準確傳遞政府的政策意圖,另一方面則是要鼓勵受眾參與到公共事務中。時政新聞的生活化不單單在于深化新聞事業的改革,或者追求客觀的新聞規律,而更重要的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能夠立足于民眾,關注民生,啟發民智。

5.借助自媒體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自媒體成為一個新崛起的群體。相較于大部分的受眾而言,新聞媒體的從業人員還是屬于小部分,不可能抓獲生活中每一個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而受眾則可以通過手機、DV或其他的小型便捷設備,隨時隨地地記錄生活中的事件,然后通過網絡進行傳播,聚集成一個巨大的新聞源。由于受眾的信息多是以自身的角度考慮,所以往往更能真實反映生活,一旦發布的信息收到大量關注,證明這條信息是值得媒體進一步報道的。雖說自媒體主要在民生新聞中運用得稍多,時政類新聞較少,但是從當前的形勢看,新聞報道逐漸開始向大眾靠近,以大眾為主,讓受眾參與,給受眾發聲,釋放受眾的話語權,所以,自媒體的運用范圍也應當隨之拓展。

6.語言與寫作方式的轉變

當前的時政類電視新聞應用于多為書面用語,因此創新語言風格會提高整個新聞報道的效果。要以貼近受眾的語言引領其突破思維定勢,擴充時政新聞的核心,得到受眾的認可,在具體的新聞描述上,可通過關鍵詞進行引導。比如,形容某地區條件艱苦時,表述為堅定信心,不僅有一種親切之感,也更貼近現實,體現生活色彩,縮短新聞與大眾的距離,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報道效果。

關于時政新聞生活化的寫作方式,其實就是民生化寫作,尤其是在電視時政新聞的編排制作中,應該要突破固有播放模式,將大眾的關注點放在重點地位,進而改善其枯燥與乏味感。另外,時政類新聞也嘗試一種故事化的寫作方式,因為純粹的道理總是很抽象,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故事總是有著鮮明的真實感,容易激起大眾的情感共鳴。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眾的信息獲取渠道也越來越寬,但也更加偏愛真實的故事報道。當然,也應當保持新聞的客觀性,不能隨意主觀地編撰,以虛構情節來填充。要真正做到留意當下生活,從生活中提取故事線索,完善時政新聞的報道形式。

三、結語

時政新聞生活化,不僅僅只是語言、報道方式等表面形式的優化,更應該是新聞報道觀念的轉變,更新思路、以綜合創作的方式有效應對新聞的大眾性,體察民生,真正創作大眾喜聞樂見、具有生活見地的時政新聞,方可凸顯時政新聞的權威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曼燕. 淺析時政新聞的生活化表現[J]. 新聞傳播,2010,06:79.

[2]胡東莉. 電視時政新聞民生化初探[J]. 中國傳媒科技,2014,04:23.

[3]鄭艷. 淺析民生新聞節目的特點[J]. 西部廣播電視,2014,19:84-85.

猜你喜歡
時政新聞媒體新聞報道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探討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新聞媒體的整合
時代召喚老區新聞媒體
時政
時政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新常態下的新聞媒體人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描寫
時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