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的記憶

2017-04-07 17:26竇禮建
前衛文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守夜搖錢樹灶王爺

竇禮建

上個世紀60年代,盡管農村窮,但過年的氛圍卻很濃。過了臘月二十三,送完灶王爺,女人們忙著清洗衣物、器具,男人們忙著置辦過年的用品和吃食。

最早準備的是做豆腐。把黃豆放在盆里用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磨成豆漿,倒進鍋里煮,沸騰后點上鹵水,頃刻間變成豆花,用紗布過濾、木板壓實,香噴噴的豆腐即成。切出一大塊放在碗里,劃成和嘴巴大小的若干小塊,澆上辣椒油、蒜泥、韭花醬等拌成的調料,放進嘴里,香噴噴、軟酥酥,未等咬,直鉆胃腸。

最有趣的是種搖錢樹。臘月二十九,從集市上買棵鮮竹子,用紅線系好花生、核桃、銅錢后,拴在竹枝上,插在磨眼里,紅繩、綠葉相間,干果、金錢相伴,微風吹來,叮當作響,似樹生錢財,預示著來年生活的富裕、美好。

最麻煩的是貼對子。要根據門的扇數、大小、家里物件擺設、房屋周圍環境等因素設計好張貼內容。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順序貼“門心”,其次貼“門框”,再次貼“橫批”,最后貼“門料”。貼完大門貼堂屋,貼完堂屋貼西屋,就連門口的豬圈,也要貼上“出門見喜”的條幅。最好貼的是“?!弊?,正著貼是“正?!?,倒著貼是“福到”,歪著貼是“躺著也有?!?,無論怎么貼,都是福,都有“?!?。

最難熬的是守夜。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餃子,撤掉碗筷,圍坐在桌子旁通宵守夜,沒有收音機,更沒有電視機,唯一的樂趣是聽長輩講故事。因為都是些老掉牙的“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段子,所以聽不了多大會兒,上下眼皮就黏在了一起。打記事起到離開村子參加工作,沒有一次守夜能熬到第二天早上,所以也體味不到古人“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的意境。

最瘋狂的是搶炮竹。大年初一,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哪家噼里啪啦放炮竹,就往哪家跑,生怕跑慢了趕不上。還沒等掛在高高的竹竿上的炮竹炸完,幾個小伙伴便蜂擁而上,四處爭搶掉在地上的“啞炮”,時常會發生炸傷手指或者把新棉衣燒個洞的事,但全然不顧,跑完東家跑西家,一直跑到太陽升起不再有放炮竹的為止。

最尷尬的是拜年。搶完炮竹回到家,扒拉幾口餃子,又竄了出去,給爺爺、奶奶等長輩拜年。那時候小,不明白拜年是啥意思,只知道磕頭能得到壓歲錢。幾個小伙伴跑到長輩家里,跪下就磕頭,像雞啄米似的。長輩一手拉拽伙伴們起身,一手急忙從口袋里掏錢??赡苁嵌道餂]錢,長輩的手始終在口袋里摸索,不好意思拿出來?;锇閭円幻婀蛑?,一面用乞討的眼神看著長輩,直到長輩翻箱倒柜找到幾枚硬幣,塞進伙伴們的衣服兜里,才迅速離開,又去“拜”另一家。

現如今,有意識做舊露著膝蓋的“破衣服”很時髦,而且價格遠遠超過同等布料、款式的新衣服。大魚大肉也早已是平常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過年穿新衣、吃美食、討壓歲錢自然也就失去了原來的光環和誘惑。電視、網絡、短信、微信等現代化的東西層出不窮,各種信息充斥生活每個角落,送灶王爺、種搖錢樹等美好的希望和寄托已缺少神秘,更不如網上“搶紅包”刺激。誰又能說這不是社會的進步呢?誰又知道再過十年、二十年后,春節又是怎樣的過法?

社會變化太快,一年年過得飛快,轉眼已過了知天命的年紀,要想不落伍,沒有其他路可走,唯有學習。

猜你喜歡
守夜搖錢樹灶王爺
灶王爺
燈滅的時候雨來了
科學家確認的“搖錢樹”
灶王爺托夢
分析薩拉·沃特斯《守夜》中的空間主題
搖錢樹
小小
敬灶王爺的傳說
豬球球想要“搖錢樹”
我家有顆搖錢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