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心理健康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2017-04-08 02:56孫靜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摘 要】通過研究,將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教育作為重點,對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核心目的是通過教育體系的穩定革新,促進教育體系的發展,為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提供良好支持。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學模式;革新策略

在教育體系優化創新發展的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以,素質教育在高中教育體系革新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整個環境下得到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在現階段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模式構建中,其心理健康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限制性因素,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模式構建中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因此,教育者需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意義,通過教育體系的革新,促進高中教育體系的穩定發展。

一、高中心理健康課程課堂教學活動的特點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而言,其作為基礎性的高中課程,在教學中需要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社會需求最為基礎,并對學生進行有目標的指導,使學生在該種環境下心理健康能力可以得到綜合性的提升。通過心理健康課程的構建,其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而且也可以充分保證教育體系創新及資源優化的合理性,使學生在學習中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為教育活動的優化創新提供良好支持。所以,在心理健康活動項目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作為基礎,通過教育模式的穩定創新,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構建,展現心理健康活動構建的基本含義,為高中課程教育的革新提供良好支持[1]。

二、心理健康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思路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會對問題形成精準性的認識,而且也具備快速概述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學生逐漸面臨著青春期,他們在問題分析中會出現情緒幼稚、情感沖動的狀態,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正是該階段學生的基本表現。因此,通過心理健康活動的設計,需要明確心理健康教學的基本思路,并在整個目標設計中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課程的主要思路。通過對探索及實踐經驗的分析,在心理健康活動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對課程思路進行把握,一方面,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形式的設計,及時了解高中學生的心理狀態,并針對學生的思想問題,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在該種活動背景下,得到心理健康素養的綜合性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在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適應性的輔導項目課程,強化學生對自我的認識能力,明確學生的情感理念,使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下得到心理問題的解決。

(二)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設計

在高中心理教育課程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將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作為基礎,并在整個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明確活動目標,在心理輔導課程設計中,需要將學生的動態發展作為基礎,使其身心發展規律充分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呈現出活動項目設計的具體化。第二,確立活動內容。在實際活動目標設計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在不同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構建操作性、針對性的活動課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第三,制定科學性的項目實施計劃。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構建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三)心理健康課堂中的調控技術

第一,開場調控,通過對學生參與狀況的分析,進行開放、接納、尊重型教育活動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參與需求。第二,場景調控,在情景討論活動項目設計中,需要保證活動不偏離主題,教師需要在學生活動討論、活動表演中,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身特點,并通過鼓勵性的話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第三,節奏調控。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設計中,需要實現課程結構設計的開放性,教師對課程的進展進行及時的總結分析,保證活動過程的連續性及完整性。第四,中場調控。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設計中,需要通過對不同活動主題形式的分析,進行活動的設計及評價,為教學資源的完整設計提供保證[2]。

(四)心理健康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

在心理健康課程實踐中,需要通過及時的調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學生在這種背景下會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核心內容,因此,其評價活動內容的構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內容的合理選擇。在內容選擇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充分性的了解,注意內容選擇的合理性,對于一些不適合學生實際狀況的活動內容需要及時避免,避免活動構建中項目中斷問題的發生。第二,課堂組織,在課堂組織活動中,其開放性課堂的構建需將激發學生的參與性作為基礎,通過對課堂組織活動的合理評價,完善教育評價機制,滿足基本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第三,實現活動現場的及時性反饋。在公眾心理課程課堂構建中,教育人員需要及時創造并捕捉教育機制,通過對學生行為以及言語的分析,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強化學生對心理健康內容的認知,提升學生的主觀意識。第四,有效深化課程教育組織環境。在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教育構建中,需要教育人員明確基本的評價標準,其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展現出活動項目設計的實效性及科學性,使學生在活動反饋的同時,認識到心理健康課程構建的意義,降低活動設計中出現表面化、形式化發生的概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高中心理課程教學模式優化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治理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有了全面提升,其獨立意識也隨之增強,所以,在整個教學背景下,學生會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如果這些負面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會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帶來影響。因此,高中心理科學教學模式構建中,需要將心理將教育作為基礎,通過教育形式的創新,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該種背景下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實現高中心理課程構建的最終目的。

作者簡介:孫靜(1969-),女,內蒙古包頭市;民族:漢;職稱:二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鄭海英,李米.工作坊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5,(11):220+219.

[2]蔡曉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的實效性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91-93.

猜你喜歡
高中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