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圖表突破“血液循環”教學重、難點

2017-04-09 05:16遵義市第十一中學貴州遵義563000
生物學通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體循環血液循環示意圖

王 毅?。ㄗ窳x市第十一中學 貴州遵義 563000)

7年級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喜歡表現自己的心理特征。他們的認知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充分發展,容易滿足于對事物表面現象的觀察和興趣,缺乏對事物本質認識而深入地學習。所以,借助直觀教具幫助學生學習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是實現直觀教學較好的方式。

所謂直觀,即感性認識,是具體、直接和生動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直觀教學即利用教具作為感覺傳遞物,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學生展示,達到提高學習效率或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1]。在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學》7年級下冊教材(以下簡稱教材)第9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第2節“血液循環”部分,安排了血液流動的管道、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血液循環的途徑,以及血壓、脈搏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而心臟結構和血液循環途徑既是“血液循環”這一節內容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學生在學完這部分內容與之后常常記不住心臟4個腔及與心臟4個腔相連的血管的名稱,更對血液循環的途徑搞不清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筆者總結出用圖表這種直觀教學方法解決該問題。

1 利用圖表整合教材內容

1.1“血液循環”一節知識結構(圖1)

圖1 “血液循環”一節知識結構

1.2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血管的結構與功能;心臟的結構與功能;血液循環的途徑與意義;血壓與脈搏的概念。

2)難點:不同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心臟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體循環、肺循環中的氣體交換;血壓、脈搏的形成;探究運動與脈搏的關系。

1.3課時安排原課時安排為5課時,分別是:

1)血管是血液流動的管道,1課時;

2)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2課時;

3)血液在心臟血管系統中循環流動,1課時;

4)血壓和脈搏反映心臟和血管活動情況,1課時。

整合后的課時安排仍為5課時,但有變化。

1)血管是血液流動的管道,1課時;

2)心臟的結構、功能、血液循環途徑,1課時;

3)心臟的生理(心率、心輸出量)、血液循環的生理特征(血壓、脈搏),1課時;

4)血壓和脈搏反映心臟和血管活動情況,1課時;

5)實驗:觀察心臟、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1課時。

調整后在“心臟的結構、功能、血液循環途徑”這一課時中要解決的重點是:心臟的結構與功能;血液循環的途徑與意義。要解決的難點是:心臟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體循環、肺循環中的氣體交換。

1.4整合后的優勢將心臟結構與血液循環途徑調整在1節課內完成,既能在1個課時里體現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進行的循環流動這個知識的連續性,又節省了課時,更利于讓學生記住心臟4個腔的名稱、血管的名稱等,搞清楚心臟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以及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及其中的氣體交換、血液在循環途徑中的變化等教學重、難點。

2 利用圖表突出教學重點

2.1利用模式圖略講結構利用教材中心臟結構模式圖,結合心臟結構模型,略講心臟的4個腔及與之相連的血管的名稱。

先教學生學會區分心臟的左右和上下,學習心臟的4個腔;同時板書心臟的4個腔及與之相連的血管。這時,血液循環的示意圖已經完成了“圖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中間的一部分,為下一步繼續講循環途徑節省了時間。略講這部分內容是因為在血液循環途徑這個環節的學習中,可以通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方向及來龍去脈對血管名稱的來源進行補充,將時間用于解決“心臟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體循環、肺循環的途徑及其中的氣體交換、血液在循環途徑中的變化”等教學重、難點問題上。

2.2結合示意圖,詳講血液循環途徑利用教材中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體循環和肺循環,然后師生共同將教材中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轉化成“圖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該環節緊扣上一環節,所以只是完善和補充示意圖,節省時間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通過示意圖的教學,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條理清晰,易于理解和掌握,具體優勢是:

1)便于記住血管的名稱是根據血液流動方向命名的。

2)直觀了解與心臟相連的血管內血液流動的來龍去脈,理清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及上、下腔靜脈的名稱來源。

3)通過分析理解“同是動脈,為什么有的動脈內流動的是動脈血,有的流動的是靜脈血”等問題,學生從根本上理解血管分類的依據,從而知道血管的名稱跟內部流動什么血是無關的。

4)學生更容易分析心臟4個腔的壁為什么不一樣厚,從而找出答案。

5)能理解心臟的搏動推動著血液的流動,心臟是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

6)能分析藥物在體內是怎樣運輸的。

3 利用圖表突破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難點主要是與心臟相連的血管名稱及2條循環途徑,利用“圖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可以突破教學難點。

圖2 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

教師結合教材中的插圖,與學生一起完成“圖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

1)在學習心臟的結構時就完成圖中間心臟4個腔的部分,在學習與心臟相連的血管時就將血管的名稱完成在圖中相應的位置,并用箭頭標注血液流動的方向,這樣便于節省時間。

2)從左心室開始完善體循環。在圖中用紅色粉筆的線條和文字代表動脈血,藍色粉筆的線條和文字代表靜脈血,有助于學生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此時,利用已完成的體循環示意圖,解決以下問題:體循環的概念是怎么得來的?氣體交換在哪里進行?血液流經全身毛細血管后顏色為什么改變了?與左心室相連的血管為什么叫主動脈?與右心房相連的血管為什么叫上、下腔靜脈?體循環對身體的重要功能是什么?

3)從右心室開始完善肺循環。同樣注意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同樣利用已完成的肺循環示意圖解決以下問題:肺循環的概念是怎么得來的?氣體交換在哪里進行?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后顏色為什么改變了?與右心室相連的血管為什么叫肺動脈?與左心房相連的血管為什么叫肺靜脈?肺循環對身體的重要功能是什么?

4 利用圖表進行總結與能力提升

4.1利用圖表進行總結,比較體循環和肺循環學習完“圖2血液循環途徑示意圖”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體循環和肺循環進行總結和比較(如表1),有利于學生清晰認識血液循環途徑。

表1 比較體循環和肺循環

4.2利用圖表,深入思考和理解問題

1)同樣是動脈,為什么主動脈和肺動脈里流動的血液不同?

2)分析心臟4個腔的壁為什么不一樣厚。3)分析和推理藥物在體內運輸的途徑。4)簡述血液循環的意義。

5 教學反思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記憶與心臟相連的血管名稱較為困難,對血液循環的途徑不清楚。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后,再配合圖表進行直觀教學,讓繁瑣、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能在1課時里得以呈現,幫助學生弄清血液循環的2條途徑,進而清楚每條血管中血液的來龍去脈,學生能清晰地記住心臟的4個腔及與之相連的血管。因此更容易突破教學難點,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這部分知識,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猜你喜歡
體循環血液循環示意圖
保留肺葉治療Pryce Ⅰ型肺隔離癥10例報告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標注中文的縮略語(三)
先畫示意圖再解答問題
直立性眩暈怎么辦?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圖
MSCT在肺異常體循環動脈供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胃口不好可能因為鞋擠腳
利用建模學習 落實概念教學
兩張圖讀懂“青年之聲”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4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