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祭祀建筑文化初探

2017-04-09 18:59黃玥
中國民族博覽 2017年10期
關鍵詞:廣西文化

【摘要】廣西祭祀建筑文化歷史悠久,這片土地上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時期就開始有了祭祀場所的建筑建造意識。而后歷經朝代變遷更替,多民族多信仰發展以及與外來遷徙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復雜歷史過程,廣西祭祀建筑文化不僅呈現出經了“天祀”“地祭”到“人享”的演變過程,更有了多元豐富的呈現。了解祭祀建筑本身文化對了解同時期地區的人民思想文化轉變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廣西;祭祀建筑;文化;天地人

【中圖分類號】K879.1 【文獻標識碼】A

一、祭祀建筑文化概述

(一)祭祀解析

祭祀文化和祭祀建筑最早的出現,可以從人類定居的歷史開始算起——起初的部落聚居,結社而住,這是最初的人類小社會的形成。用“社”這個字來稱呼三五戶人家以上聚集相聚,即可看出最早祭祀建筑與建筑場地形成時的人口基礎。偏旁“礻”的原型“示”字為“神”的本字,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釋為: “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神至切?!币虼朔矌в小笆尽弊冃蔚钠浴办辍钡淖侄寂c“神”和祭祀活動有關?!吧纭钡谋玖x是中央有祭祀土地的地方,人們圍繞這個特定的區域聚居就成了最早的部落社會。關于“礻”的字符收錄,《說文解字》中多達65種之多,可見祭祀文化活動的復雜多樣和其重要地位。

祭祀的最終目大致可分為三類:求福、報恩和避禍。其后人類歷史文明發展,對身處的自然了解加深以及自身生產技術的提高,祭拜祈求的對象也慢慢劃分和轉變為“天神、地祇、人享”三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此兩類都是對不可知的自然力量的敬畏崇拜,而宗廟稱享,是對相對具體的傳說英雄和宗族祖先的祭拜供奉?!墩f文解字》中,從二的“示”是排在三畫從三的“王”之前的,這也顯示出人與神關系在人類社會和宗法制度的不斷完善下慢慢轉變,對自然的畏懼減少,人類英雄的傳說紛起,家族的長久延續,使得在民眾間對自然,對天地的廣泛祭祀活動慢慢減少,轉化為對本土傳說英雄的祭拜和供奉到后來的對祖宗、血脈的崇仰。祭祀的文化歷經了這一變化過程,即是“天祀地祭”到“人享”的演變過程。

(二)祭祀建筑解析

如果說“社”體現了先民最早的祭祀活動和文化的出現,那么其建筑的形態樣式又該如何?

最早的祭祀場地多為中央的土塊或加上石頭壘堆而成,所以“社”又稱為“?!薄扒稹被蛘摺摆M痢??!稜栄拧饭弊ⅲ骸摆M?,大社”,《莊子·帝王篇》中:“眼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蓖跸戎t集解:“神丘,社壇”。凌純聲先生在 《美國東南與中國華東的丘墩文化》一書中說:“丘之功用,為一社群的宗教、政治和喪葬的中心。大至一國,小至一村,莫不有丘。蓋丘即社之所在?!庇纱丝梢?,最早的祭祀建筑是形制如臺,直接曝于天地間的簡單建筑形式。

歷史的更進一步,使得人類宗族繁衍和家族生息不斷壯大,社會階級愈加分明,生產技術大大提高,大部分的民眾溫飽得以保障,對自然畏懼減少,對自身的自信提高,加上先民英雄或是遠古傳說的出現和廣泛傳播,人類對祭祀對象的目光漸漸轉移到這上面,稱為“祠”的建筑應運而生?!办簟弊謴钠浴笆尽?,從司,司亦聲?!笆尽敝浮吧衩鳌?,這里也亦指“先祖”,“司”本義為“世代從事某專業”。它一意為春祭祀——《說文》中說:“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绷硗饩褪侨纭稘h書·陳勝傳》注:“祠,神祠也?!币鉃椤芭f時同族的人共同祭祀先祖的房屋或社會公眾或某階層為共同祭祀某個人物而修建的房屋”,這也是最常見“祠”的祭祀建筑形式存在——在祠前冠以姓氏,顯示為同宗同族共同進行祭祀活動的建筑存在。

另與本宗族文化這類不同的,是一些其他信仰發展興起,并產生了形制規整,藝術裝飾繁復,占地面積有大有小的稱為“廟”的建筑出現。祭祀文化在這類建筑中逐漸有了使用者的階級劃分和規律化——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己祖先等。使用者種類劃分多樣使得相應祭祀建筑的種類也開始多樣,建筑流派、樣式和風格也因信仰的不同而有了更多區分:例如崇仰神佛或者人的“寺廟”“孔廟”“岳廟”;也有供奉先祖的“家廟”“宗廟”“太廟”;還有象征地位和活動如“廟堂”等。

二、廣西的祭祀建筑

(一)“天祀”建筑

廣西本土的祭祀建筑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此后發展成熟并較為集中存在于新石器到漢代這一時間段中。這些建筑是祭祀文化開端“天祀”的體現,是對上天莫測風雨晴陰的敬畏回應,是先民信仰中對天神的無限敬畏祈求,也是廣西本土文化歷史的起始開端和流傳發展的最好證明:

新石器時代廣西祭祀建筑最好的代表之一便是“貝丘”(圖1)。遺址發現于1963年,1973年曾做過小范圍試掘工作,共發現14座墓葬,現今又發現了新的60余座新的墓葬和祭祀文化遺址。遺址所展現出的建筑功能除去占多數的墓葬外,便是用于祭祀的場所。由于建筑當時的材料就是主要以土位置,上層建筑樣式具體已不可見,但是留存下來的骨器、陶片、蚌器和大石鏟等物,可以推斷和想象其在露天的祭祀場地進行的一系列祭祀活動,這些都對人們了解遠古先民祭祀文化和生活習俗提供了真實的具體場景依據,十分珍貴。

另外,同樣具有新石器時期祭祀建筑場地有代表性的是距今3900年左右,廣西隆安縣發現的大石鏟祭祀遺址。祭祀場地內的石鏟大多數為單獨放置,但也有部分為兩件或三件疊在一起。石鏟刃部朝上,柄部朝下,呈“倒栽蔥”狀,一些體型稍大的石鏟雖采用側豎放置,鏟面都幾乎同樣朝向東北方向略微傾斜,展現出一種強烈的指向意識。這個建筑場地相對于前面的“貝丘”一直來說,大石鏟遺址的組成單一,除石鏟外沒有其他文物,學者認為大石鏟遺址是和單純的農業祭祀相關,應當是祈求風調雨順、農作興旺的祭祀場所。

除孔廟之外,宗族家祠也是廣西境內“人享”祭拜建筑的最佳代表。廣西各系隨處可見家族宗祠,其中以靈山縣祠堂建筑(圖6)保存最完好、最具有代表性。

由于歷史原因,在清中、后期有大量的廣府人和客家人遷至靈山地區。因廣府人和客家人特有的極強的家族觀念,祭祀建筑祠堂是居住環境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組成。靈山縣現存完好的祠堂共有9座,多數都采用中軸線布置的建筑形式,采用祠堂常見的三進三開間或是兩進三開間的制式。其中中堂作為最中心也是最重要的場所,是祭祀活動的所在地。廣府民系村落的祠堂多用門廊式和前檐式,而客家民系的祠堂則是加上門樓式的三種門廳形式都有采用。而在建筑類型上,廣府的祠堂建筑大同小異,較為特殊的是客家祠堂,采用位于圍屋建筑內部中心的和獨立于圍屋外部兩類。建筑多在祖宗生辰,新年、清明等重大節日,或是家族有了重要事宜時舉行祭祀活動,以祈求祖宗保佑。

除靈山縣漢族宗祠外,廣西各地的壯族宗祠也是突出代表,作為民族間保留宗法制和祭祀習俗的留存,家族聚居和宗族祭祀的重要場所,普遍留存于廣西壯族民間社會中。在廣西各地極為常見,在此便不一一詳述。

三、廣西祭祀建筑文化思考

(一)客觀現實和主觀情感的相協、相容

相比較與祭祀文化中留存的歌舞和禮器或者服飾等物品,祭祀建筑帶有更多的客觀因素在其中。歌舞和祭祀所用物品一般由進行祭祀活動的人所掌握,其施展空間大,動性靈活,并不受客觀天氣、空間等自然環境的太多約束。局限性不大的前提下,在創作展現過程中,情感寄托和審美趣味占據主導因素,選用材質范圍較廣,所以無論是歌舞或是禮器物品的成品呈現出極強的主觀因素,充斥飽滿的情感訴求。

但是建筑不同,作為承載祭祀活動和物品的場所,需依托于整個大環境存在,受制因素極多——建筑材料受到是否在周圍地區便宜獲取的因素制約,建筑規模和精巧性受到當時期建筑技術因素的制約,建筑樣式則是受自然氣候因素的制約,以及建筑空間受到場地大小的制約,建筑制式又受到階級劃分的制約等等。各項客觀因素的種種影響下,能夠較多受到主觀情感和審美影響的主要只有建筑風格、建筑裝飾和建筑色彩三方面。因此最終的祭祀建筑一定是一個客觀外部因素和主觀內部因素相互妥協、相互融合的成果。

也正是這一點,祭祀建筑在很大程度上都能較好保留下建筑當時的環境情況和人民的生產技術發展情況。以廣西境內孔廟為例,不同時代的建筑建造數量和建筑風格,很好地反映了當時廣西本土的經濟文化發展——數量反映祭祀文化的發展繁榮程度,樣式反映人民民族性和民族習性,精美程度反映手工技藝的水準等等。

當客觀性保留的成分越多,所能呈現的客觀事實也就越多,這對于后世研究不同時期的祭祀文化的異同點和發展情況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廣西民族眾多,地理復雜,氣候多變,祭祀活動相較于其他地域有很大的不同。且祭祀活動一般較少書面表述,多為口耳相傳,主持祭祀活動的權利也掌握在少數人受眾,從而導致距今久遠的祭祀文化活動大多失傳,或者與現階段信仰祭祀活動相差甚遠。但從現存的祭祀建筑中摸索建筑當時的自然客觀環境,能夠推導出祭祀源發性思想因素,促成祭祀產生的現實原因。還有根據建筑場所的類別樣式、空間大小和所處位置,推演祭祀活動的訴求內容和表現形式,如農業祭祀還是節慶祭祀等。以上無一不對早先廣西祭祀文化和古建筑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和研究可能,這也正是祭祀建筑在本身承擔祭祀場所職能之上,更深層的歷史、藝術和學術研究價值。

(二)建筑的情感意義

除開建筑本身的延伸研究價值不談,以建筑為中心的無形情感意義更為重要。祭祀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具有極其特特殊的情感寄托因素。普通的居住建筑,只承擔生活起居的普遍建筑功能,廟堂類建筑則是代表階級地位的象征功能建筑,辦公育學用建筑是有著明確的功能指向性建筑。祭祀建筑作為公共建筑,承擔著天地神明在民間的具象體現,或宗族傳承的展示陳列空間,或人類英雄化的崇拜情節的情感產物。這些都讓人類對自然的敬畏祈求,對傳說英雄的崇拜敬仰和對自身宗族家庭的歸宿依附等各式情感有了很好的具象依托。

祭祀建筑本身的存在,保障了祭祀文化思想的表現和傳播,無論是哪種情感的表達,在祭祀建筑中都能有更為形象化、具體化的呈現。祭祀活動的舉辦始終離不開祭祀建筑,有了建筑空間的保證,祭祀才得以進行,這對祭祀的文化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祭祀建筑是共同信仰和共同思想的祭祀文化的認同體現,以祭祀建筑為中心,無論是建造過程,還是祭祀活動的過程,參與的人群所追求的就是對共同的思想和祭祀情感依托的認同。對天地、對神明、對祖先的或祭拜追憶,或祈求安康,或慶賀歡樂,都會不斷強化人的思想認同和歸屬感并傳輸延綿至下一代。

祭祀建筑往往也有著積極教化的功能,傳統的思想道德和各宗教本義的宣揚中懲惡揚善、勤勉自強、歌頌美好等正面向上的思想情感,不僅會在每次祭祀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宣揚,更是會以書畫雕塑各不相同的樣式體現在建筑大大小小的裝飾中,無形中也在起著警示和勸勉的作用。

(三)總結

祭祀建筑的歷史,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一直緊緊相系著,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存在意義:客觀方面反映了各時代經濟政治、藝術文化的情況,主觀方面更是反映了民眾最深期盼和思想文化的訴求核心和情感寄托。

對歷史階段根據各種因素分類進行研究,都能從祭祀建筑和文化的建造時間、地點、特征等等為依據和出發點,由小及大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各方面來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廣西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的特性,各類祭祀活動和建筑各式各樣,豐富精彩,對彌補和增加強祭祀建筑文化和民族文化發源的研究有著極大的優勢。透過祭祀建筑的研究和了解,所感受到的良好民族情感,文化思想,更是對增加大眾對民族認同和歸宿感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梁穎.廣西壯族民間宗祠述論[J]. 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6(3).

[2]卜曄婷,謝小英.廣西靈山縣祠堂建筑特色初探[J].山西建筑,2015(26).

[3]劉昆,羅勛湖.廣西貝丘遺址發現新石器墓葬60余座[N].光明日報,2014-09-10.

[4]賓陽,謝中國.廣西發現新石器時代礪石祭祀遺址[N].中國文化報,2011-08-30.

[5]覃乃昌,潘其旭,覃彩鑾,等.廣西來賓市盤古文化的考察與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04(1).

[6]謝廣維,黃登奎,李平,等.廣西隆安大龍潭遺址發現新石器晚期大型石鏟祭祀場[N].中國文物報,2015-05-22.

[7]艾紅玲.祭祀目的之歷史變遷分析[J].黑龍江史志,2008(17).

[8]彭林.中國祭祀文化簡論[J].華夏文化,2012(2).

[9]葉玉英.祭祀探源[J].龍巖師專學報,2001(4).

[10]梅曉光.廣西現存孔廟考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6(1).

[11]馬明.廣西新石器時代墓葬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12]論文用圖來源:圖1: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貝丘遺址;/8189474?fr=aladdin;圖2:央視紀錄片.秘境廣西;圖3: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壯族盤古廟會;圖4:網然拍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092fa80102wlkq.html;圖5:big5.china.com.cn圖6:靈山阿叔.http://www.cclycs.com/ z174162.html.

作者簡介:黃玥(1993-),女,漢族,福建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專業:美學,研究方向:設計美學。

猜你喜歡
廣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和我一起去廣西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三)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二)
歷屆全國美展廣西作品展(一)
2018廣西版畫邀請展作品選登
誰遠誰近?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傳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