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擊斃“名將之花”的雁宿崖、黃土嶺戰役

2017-04-11 00:02張瑞安
黨史縱橫 2017年3期
關鍵詞:主力我軍日軍

張瑞安

雁宿崖、黃土嶺戰役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與第120師并肩戰斗,在河北淶源的黃土嶺地區對實施“掃蕩”的日軍進行的一場伏擊戰役。這場戰役,在充分掌握敵情的基礎上,八路軍集中優勢兵力,主動出擊,斃傷日軍1500余人并擊斃旅團長、有名將之花美譽的阿部規秀中將,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為我軍下一步行動奠定了基礎。

作戰背景

1939年秋,在晉察冀邊區實施“掃蕩”的日寇在遭受了陳莊殲滅戰打擊之后,加緊了對北岳區的報復性進攻,于10月中旬,調集了獨立混成第2旅團、第110師團主力共2萬余人,對晉察冀軍區進行“冬季大掃蕩”,企圖打通曲(陽)阜(平)間的交通線,尋殲這一地區的八路軍主力,以徹底摧毀我北岳抗日根據地。10月30日,坐鎮張家口的阿部規秀中將派出其得力干將辻村大佐,率領1000多日偽軍官兵進駐淶源,分兵3路,向我銀坊鎮、走馬驛、灰堡地區進行“掃蕩”。其主力2個步兵中隊、l個炮兵中隊及一部偽軍600余人,由辻村大佐親自指揮,經龍虎村、白石口、鼻子嶺向銀坊鎮地區逼進,企圖將在銀坊一帶活動的八路軍一網打盡。

戰前態勢

淶源地區是敵我必爭之地。對我軍來說,可從淶源兩側經察南揮戈北上,直搗阿部規秀的老窩——張家口。在敵人方面,則把張家口——淶源一線的據點,看成是插進我晉察冀軍區的一把尖刀,企圖用這把尖刀割裂我平西、察南、雁北根據地,阻我向察南、雁北活動,鞏固其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占領區,因此,敵人在淶源多置高壘、深溝,經常駐守重兵,并以此為營地,不斷向我根據地“掃蕩”。

10月下旬,偵察獲悉:淶源有敵2000余人集結,敵先前“掃蕩”強征的民夫、騾馬均未遣散。針對敵情,正在阜平參加北方分局組織會議的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主動請纓,要打一仗,得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和120師師長賀龍的支持,賀龍用慣常的幽默口吻說:“送上門來的,打嘛!打一個勝仗,慶祝軍區成立兩周年”。聶榮臻當即命令楊成武回去組織指揮戰斗,返回途中,楊成武對銀坊鎮、雁宿崖、白石口、黃土嶺的地形地貌進行了詳細察看,從白石口至雁宿崖實際是一個寬約40米的干河灘,兩邊山嶺陡峭,如果伏兵兩側,誘敵至此,再用火力封鎖住白石口,斷敵退路,敵人插翅難逃,一個詳細作戰計劃在楊成武腦海中逐漸形成了?;氐今v地,楊成武連夜進行了部署,派出一支偵察分隊偵察日軍據點情況,嚴密監視淶源之敵動向。同時,進行戰前動員,要求部隊立即做好戰斗準備。

25日駐靈丘、淶源之敵1000余人向上寨、下關地區進擊,企圖圍殲第120師第715團。該團在雁北支隊的配合下,連續阻擊和襲擾敵人,斃傷其200余人,敵被迫撤退。不甘失敗的日軍在10月30日由蔚縣向淶源增派150余輛汽車以便于運輸人員、物資,同時,淶源之敵分三路進攻走馬驛、銀坊地區,根據敵情,楊成武司令員判斷,敵必有一路向二岔口——銀坊一線進攻,于是,決定在張家墳、雁宿崖一帶日軍必經之地設伏殲敵,具體部署如下:以軍區配屬的第3軍分區的2團全部由川里鎮進到銀坊以西吉河村、南道神地區,并向插箭嶺方向派出偵察警戒,主力則由西向東攻擊,另撥第3團2營歸第2團指揮,隱蔽于雁宿崖西北,截斷敵人歸路;第3團主力集結于銀坊東北西流水以西地區,以一部位于銀坊以北擔任正面堵擊,主力則由東向西攻擊;第1團全部由杜崗、苑崗出發,于3日拂曉前集結于司各莊及以北地區,由東北向西南協同第2 、3團包圍殲滅敵人;第25團主力尾隨第1團前進,為第2梯隊;第1軍分區3支隊位于二岔口、張家墳一線,擔任誘敵任務。這個部署,就是以主力埋伏于敵人進攻目標的兩側,待敵進到我預定伏擊地域一舉殲滅。我主要方向參戰兵力,計3個整團又2個營和1個游擊支隊,共6000余人,同敵人可能出動的一路兵力相比較,占有絕對優勢。

作戰經過

驕橫狂妄的辻村大隊一意尋殲我軍主力,在雁宿崖遭到毀滅性打擊,不甘失敗的阿部規秀發動報復性進攻,在黃土嶺再次遭到沉重打擊。這場戰役包括雁宿崖和黃土嶺兩場戰斗。

11月3日晨,淶源之敵分三路向我軍發起進攻。一路向井子會、水堡方向進攻;一路由插箭嶺向五門子、走馬驛進攻;一路為白石口之敵第1大隊,由辻村大佐指揮,經鼻子嶺向東南張家墳、銀坊方向進攻。向銀坊方向進攻的敵人,雖遭到曾支隊第3隊的不斷襲擾,但并未發現我軍主力,因而行進很快。該敵到二岔口后,抽出200余人,向南道神方向搜索前進。在北道神以北附近,遭到已占領陣地的第3團第2營伏擊,敵連續五次沖擊均被擊退。第2營頑強戰斗,奮勇沖殺,殲敵一部,將余敵牢牢牽制在預設戰場。第2團經40公里夜間急行軍,剛到張家盤以北地區,即與敵遭遇。敵人利用有利地形,向第2團猛攻,遭到尖兵連迎頭痛擊,同時組織火力,支援第2營由左側對敵攻擊,接連攻占數個高地,敵被迫退守到雁宿崖西南一個高地上,繼續頑抗。由于地形開闊,第2團進行了三次沖鋒均沒有成功,團部遂集結第2營、第3營主力,重新編組,改由左翼向敵進攻。至14時,我軍奪取該陣地,殲滅大部分守敵,余部逃往雁宿崖。

當敵先頭部隊進至張家墳附近時,遭到第3團兩個連正面攻擊,敵不敢再進,第3團主力由右翼向張家墳敵人側后猛攻,將敵完全驅至雁宿崖及其以北地區。同時,第1團各部迅速占領黃家莊,主力由東北方向迂回占領二岔口以北地區,切斷了敵人退路。至16時左右,敵被分割包圍在二岔口、上下臺、雁宿崖3個村莊內。16時,我軍向敵發起總攻,17時30分將敵全殲,敵辻村大佐以下600余人無一漏網。向井子會、走馬驛進攻之另兩路敵人,倉皇逃回淶源。

11月4日晨,日“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親率獨立步兵第2、第4大隊1500余人,分乘90多輛卡車,向雁宿崖、銀坊方向急進,企圖尋殲第1軍分區主力。阿部規秀是日本侵略軍的所謂“名將之花”和“山地戰專家”,1938年10月,原獨立混成第2旅團旅團長常崗寬治少將被擊斃后,日本軍部讓新晉中將阿部規秀接替旅團長職務。八路軍在雁宿崖消滅其1個大隊后,他惱羞成怒,親自出馬,聲稱要與八路軍主力決戰。聶榮臻接到敵情報告后,即令楊成武統一指揮第1、第3、第25團,第3軍分區第2團,第120師特務團,游擊第3支隊等6個多團的兵力,決定先以少數兵力調動、激怒日軍,再將其誘至有利地形,集中兵力包圍殲滅之。11月4日夜,日軍抵達雁宿崖村。5日晨,日軍先后進至張家墳一帶,我第1團和游擊第3支隊各以少數兵力,節節抵抗,誘敵深入;游擊第3支隊和第25團各以一部,前出至淶源城東的五回嶺和城西的石佛等地襲擾和迷惑日軍。當晚,日軍主力進至司各莊等地,未找到八路軍主力,即行燒殺搶掠。6日,進犯日軍在游擊隊的誘擊下,繼續東進,于黃昏抵達黃土嶺。黃土嶺位于淶源、易縣交界處,東面到上莊子是一條2.5公里長的山谷,像一條長形口袋。只有越過上莊子,經過煤斗店,才能踏上通往易縣、滿城、保定的大道。據此,楊成武決心于黃土嶺東北上莊子至寨頭之間峽谷伏擊日軍。令集結在寨頭、煤斗店一線的第1團及第25團一部以及第1軍分區炮兵連迅速占領寨頭東南、西南高地,卡住敵人去路;令位于大安的第3團占領黃土嶺至上莊子東南高地,側擊敵人;令第2團尾隨敵軍開進,待敵進到黃土嶺后,由西向東山擊;令特務團從黃土嶺東南方向加入戰斗;令進到二岔口的第3 團迅速趕到大安,準備接替游擊支隊,控制通往淶源的要道,一夜之間,八路軍完成了對日軍的包圍。

6日夜,日軍發現黃土嶺北有八路軍活動,感到情況不妙。7日清晨,陰雨綿綿。阿部規秀率部冒雨從黃土嶺出發,向上莊子、寨頭方向邊偵察、邊交替掩護前進以避開八路軍主力,繞道返回淶源城。但他沒有想到也沒有發覺在其行進的兩側高地上埋伏著八路軍的數千名官兵。7日15 時,當撤退的日軍全部離開黃土嶺村陸續進入八路軍設伏陣地時,我第1團和第25團第1營迎頭殺出,第3團和第3軍分區第2團分別由西、南、北三面包圍過來,展開猛烈攻擊。日軍受到突然打擊,急忙搶占上莊子東北高地,并向寨頭陣地反撲,企圖沖出包圍。于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山地爭奪戰。16時許,第1團團長陳正湘在望遠鏡里發現,在南山根東西向的山梁,有3個向北凸出的小山包。中間那個山包上有幾個挎戰刀的日軍官和幾個隨員,正舉著望遠鏡向793高地及上莊子方向觀察,在距南山小山頭100米左右的獨立小院內,也有腰挎戰刀的敵軍官進進出出。

陳正湘判斷,獨立小院是敵人的指揮所,南面小山包是敵人的觀察所。他當即命令炮兵連迅速上山,炮兵連進入陣地后,陳正湘指給他們兩個目標,并要求他們一定將兩個目標摧毀,炮兵連長在目測距離后說:“直線距離約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內,保證打好”!四發炮彈準確命中目標,事后得知,發現目標是阿部規秀的指揮所,阿部規秀遭炮擊當場斃命。敵人失去了指揮官,極度恐慌。經數小時激戰,日軍被殲大半,其余數百人被壓至七莊子附近的山溝里。當晚,由于各攻擊部隊聯絡困難,協同不易,便一面鞏固陣地,防敵逃跑;一面以小部隊襲擾疲憊之敵,準備次日進行攻擊。是夜,殘余日軍連續突圍10余次,均被擊退。8日,被圍日軍在5架飛機掩護下,傾全力向上莊子西北方向突圍。第1團及第25團一部將突圍的敵人壓制在上莊子西溝。殘敵主力約400人,突圍到上莊子西北山頭后,繼續向司各莊方向逃跑。第2團當即從右翼、第3團從左翼迂回追擊,與該敵展開激戰。特務團亦及時趕到,從左翼投入戰斗。

與此同時,敵人糾集重兵,駐保定的第110師團、駐大同的第26師團、駐張家口的獨主混成第2旅團余部紛紛出動,從靈丘、淶源、唐縣、完縣、易縣、滿城等方向分多路向黃土嶺合擊,企圖在包圍圈外面對我軍形成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把我軍一網打盡。戰局發生了變化,全殲敵人之戰機已失,為避免大的損失,聶榮臻立即指示部隊撤出戰斗。此戰共殲滅日軍900余人,繳獲200多輛滿載軍用品的騾馬車,5門火炮,幾百支長短槍及無數彈藥,擊斃日軍旅團長并俘虜日軍10人。

雁宿崖、黃土嶺戰役,歷時10天,共斃傷日軍1500余人,俘日偽軍多人,繳獲野炮l門、山炮4門、牲口300余頭。這場戰役是侵華日軍在正面戰場節節勝利,國民黨政府內部彌漫著投降毒霧的氛圍下,我華北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畏強敵,主動出擊而取得勝利的一場戰役。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敵決心和斗爭意志,增強了中國軍民的必勝信念。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阿部規秀被擊斃引發了日軍的連日哀嘆,日本《朝日新聞》撰文稱:“中將級指揮官的陣亡,是皇軍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戰例評析

雁宿崖、黃土嶺戰役的勝利,有力地挫敗了日軍冬季進攻的企圖,奠定了晉察冀地區反“掃蕩”勝利的基礎,振奮了在敵后堅持抗戰的全體軍民的士氣。這場戰役體現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戰役發起之前,日寇曾于9月底以1500人進犯陳莊,被第120師和第4軍分區殲滅。日軍因侵華戰爭初期的接連取勝,養成了驕橫、易于報復的習性,輕視對手,一旦吃虧會馬上報復。針對日軍特點,晉察冀軍區和第1軍分區準確判斷敵“冬季大掃蕩”很快來臨,同時認為北線的淶源,應當是敵“冬季大掃蕩”出擊的主要方向。淶源是八路軍進入敵后之后,最先解放的一個縣城,有堅強的黨組織,群眾抗日情緒高漲,斗爭經驗豐富,又有隱蔽情報網,敵一有動靜,我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淶源常駐敵重兵,是敵人的第一線據點。當敵“冬季大掃蕩”發起后,對于敵由張家口向淶源增兵,并派人調查到銀坊的交通情況,我軍了如指掌,從而為適時地定下決心,周密部署,爭取了主動。

就武器裝備來講,日軍有飛機、坦克、大炮等殺傷力很強的現代化武器,而我軍只裝備有輕武器,兩者裝備相差懸殊。但日軍的機械化裝備更適合在開闊的平原地帶作戰,一旦進入山地和丘陵地區便無法施展,而我軍裝備在山地便于機動。兵法云:“地形者,兵之助也”,如果選擇在山地同日軍作戰,日軍裝備肯定無法發揮優勢。身經百戰的我軍指戰員深諳此理,楊成武在戰前對地形反復察看、研究,當發現從白石口至雁宿崖一段路,實際是一個寬約40米的干河灘,兩邊山嶺陡峭,利用打伏擊,便決定將戰場設在這里。為誘使敵人進入預設戰場,采取了隱蔽主力,以弱小一部與敵周旋,急于尋求決戰的日軍迫切求戰,誤以為我兵力弱小,在步步緊逼時,不覺然進入我軍預設陣地,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兵法云:“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這段話體現出的是取勝的集中兵力原則。在把握敵情,做出打擊日軍決策時,我軍在主要用兵方向的二岔口地區,只有1個團的作戰兵力。但為達到集中優勢兵力的目的,楊成武和其他領導同志連夜部署,急令主力3個團11個營,從20至40公里外連夜集中到預定戰場,從而以優勢兵力集結于雁宿崖,殲敵辻村大佐以下600余人。戰斗結束后,我軍除留少數兵力在人民群眾支援下打掃戰場、搶救傷員外,主力隱蔽進入銀坊、吉河里,塞坨、神南各附近地域休整待機。此時,敵人到達黃土嶺急于尋找我軍主力決戰,我軍采取“示形于敵”的戰略戰術,讓敵人摸不著我軍的行蹤,始終被牽著鼻子走,在我軍小股部隊的不斷襲擾下,疲于應戰。我軍則利用作戰間隙,整頓組織,總結經驗,休整部隊,保證了作戰的全勝。

阿部規秀率主力于4日進入雁宿崖、黃土嶺。該股敵人來勢洶洶,兵力多,企圖從東西兩翼圍殲我軍主力。日軍第110師團各部隊由易縣、完縣、唐縣多路出動,于7日進入神北。阿部雖然6日已被我軍包圍于黃土嶺、上莊子地區,但拼命頑抗,繼續東進,其目的是待其間進之第110師團到達后,聯合攻擊我軍。7、8兩日我軍抓緊戰機連續進行了兩次戰斗,殲敵900余人。9日以后敵情發生了重大變化,繼續殲敵已不可能,為爭取主動,避免陷入日軍合圍,聶榮臻當機立斷,除留少數兵力繼續監視敵人外,主力部隊先行轉移,于12日進入外線,保證了主力部隊的安全。待多路敵人會合于黃土嶺卻撲了空,我軍已成功跳出敵人的包圍圈,進入外線持續打擊敵人。

猜你喜歡
主力我軍日軍
《突破口》,道出我軍制勝密碼
一周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前20名個股
湄窖現有主力產品
細品日本海自主力戰艦
巢縣鳳凰集東南八村慘案
神頭嶺巧殲日軍
一段往事
日軍的“敗退”與“轉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