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客家宗族文化與傳承

2017-04-11 08:43王錫琴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新界客家人祠堂

王錫琴

(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872)

香港客家宗族文化與傳承

王錫琴

(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院,北京 100872)

香港客家宗族祖上于元末自福建遷移至新界聚居立村并漸次僑居海外后,子孫繁衍擴展至世界各地??图易迦簜鞒辛巳寮叶Y制以及文化習俗。其祖祠建筑乃至功名祖屋,都保留了客家圍村獨有的建筑特色;每年村中仍然舉行諸如“春祭”、“秋祭”和“舞麒麟”等祭祀活動;婚嫁喪禮等習俗也別有特色,保留了很多古禮的特色。香港客家宗族文化在現代化的香港社會繼承和保護了中國傳統文化。

宗族制度;客家人;習俗;婚姻;傳承

一、宗族根源

1.客家族的歷史

根據民族學家研究,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而占全國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漢族中,又再根據方言的不同而分成八個族系,即漢語八大方言語系:北方話、湘語、贛語、吳語、閩北話、閩南話、粵語和客家話。

居于新界的原居民操客家方言者,普遍稱為“客家人”,這個漢族民系的祖先原來居住于黃河、長江上中游兩岸,多為仕宦之家,書香門第。西晉末自“八王之亂”及“五胡亂華” 之后,棄宦南遷者眾多,歷史稱之為“衣冠南下”。后來唐朝末期王仙芝、黃巢起義,以及南宋高宗南渡、元兵南進之戰亂,經過幾次大遷徙,輾轉萬里,直到南宋末,因為客家人文天祥起兵勤王,客家人大量集結于福建、江西、廣東三省邊區,以廣東梅縣為中心;宋元之間,“客族民系”開始定居;后來經清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之移民,以及在清同治年間客家人洪秀全、楊秀清等領導的太平天國失敗后,余眾被剿殺之事件,客家人被迫向海內外流徙,最后散居于今中國南方各省多個州縣,以及世界五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天“客家人”人口約達一億以上,相當于日本全國的總人口。[1](117)

2.清初復界客族入遷

香港新界北區屬于中國南方沿海之地,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而且擁有肥沃而廣闊的平原。因此自宋朝開始,以迄元明,吸引了不少內陸的中國漢族人士陸續遷居于此。學者根據新界氏族的譜牒研究所得,當中最早以鄧、彭、廖、侯四姓在此定居。雖然他們都是從內陸遷來,部分屬于客族人士,但是由于長期定居于此,早已經被視為新界本地人。

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清廷正式頒布“禁海令”,敕諭浙江、福建、廣東、江南、山東、天津各省督撫提鎮曰:“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該管地方文武各官不行盤詰擒輯,皆革職,從重治罪;地方保甲通同容隱,不行舉首,皆論死?!盵2](370-372)順治、康熙初年,清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支持明末遺臣鄭成功的抗清活動,乃頒布“遷海令” 又名“遷界令”。將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并且將房屋焚棄,不準復界,以斷絕明鄭王朝從大陸沿海居民處得到補給 。香港地區自西北新田,至東北沙頭角以南的鄉村皆在被遷徙之列,導致全境空虛,居民流離失所,生計大受影響。根據史書所稱離島長洲在明朝時代已是漁船集散之地,清朝受遷界影響,島上居民離開島嶼而北返大陸,后來重新展開邊界才遷回香港。[3](5)至康熙八年,經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等向朝廷上奏請求復界,至康熙8年(1669年)海禁始被撤消,居民才可以復界歸業。[4](9)

歷史悠久的氏族依族例多設有祖祠,作為族人拜祭和集會的地方。從祖祠建筑華麗宏偉的程度,可以窺知該族富裕的程度。祖祠有單間的,也有兩進、三進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安放祖先的靈位,供子孫拜祭。祠堂內部裝飾十分考究,橫梁柱棟裝飾著精致的木刻,墻上掛有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的字句;又有春、夏、秋、冬四時景物和倫常關系的壁畫。屋頂多有船形正脊,脊上裝飾有麒麟、鰲魚、獅子、蝙蝠、鯉魚等祥瑞之物,此等陶瓷品均在石灣燒制。北區著名的祖祠有廖萬石堂、居石侯公祠、松嶺鄧公祠、彭氏宗祠等,皆具特色。沙頭角、打鼓嶺各村雖然立村較遲,也建設祠堂??图异籼靡话阋幠]^小,而且十分簡樸。通常以一個靈位奉祀所有祖先,有異于本地各大氏族將開基祖以下眾多祖先木主供奉于神龕之內。松柏塱的客家圍村比較特出,由五位結拜兄弟-簡、劉、黃、鄺、陳合力所建,他們各立家祠一所;五祠并排而列,相信是香港獨有。[4](11)

傳統上新界圍村的決策權集中于族長一人身上,但是現在族長只是虛銜而無實權,決策權由鄉公所掌握。鄉公所的組成由配額選舉制度產生三十五名村務員,然后再選出三位正副村長,任期三年。鄉公所委員會選舉制度亦漸趨完備和民主,鄉公所負責一切村內事務,包括行政、康樂,甚至仲裁村內糾紛。

二、客家文化

1.習俗文化

客家人經過千年流徙,由北方遷移到南方,將北方的風俗、習慣也一并帶到南方,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中有些風俗已有改變,不過也有不少具有往昔中原文化遺跡的傳統禮儀習俗仍然被保留下來,再加上遷移過程中不同地方的風俗,融合起來形成饒有特色的客家民俗風情。[4](131)

客家人除了敬拜祖先之外,亦供拜觀音、伯公①、天后。伯公以石頭為代表,多立于井旁和村口;伯公并不是真有其人,它只是村民心目中的幻想和流傳于民間的神話。祀神有重大的社會意義,他們借著敬奉神明的團體力量,維系群體精神,使村民對村有歸屬感,作為團結之象征。村民生活簡樸,在沒有娛樂生活的年代,祭祀聚會令單調的鄉村生活添上色彩,還可遇事求神,以求心安,并以節日喜慶作為娛樂,可謂一舉數得。

依據客家人習俗于年三十晚全家一起吃的團年飯,有六碟或九碟客家菜,取其諧音“祿”和“久”的好彩頭。吃過團年飯后,家家戶戶都燃燒炮仗至初一,年三十晚又叫“守年更”。 客家人年初一依舊俗每戶人家必須接“財神”,用三牲、果餅、焚香紙、放鞭炮,敬拜“趙公元帥”??图胰说撵籼弥谐擞凶嫦鹊纳裎煌舛嘤杏^音像,因此祭祀的食品多為水果。族人在祠堂拜祭完畢,各自回家用膳,沿于習俗客家人在初一吃素??图胰擞谀瓿醵形梓梓氲牧曀?,麒麟先由祠堂出發,舞出祠堂外,一路都是倒退著行??图胰嗽诔跻?、二家里都不掃垃圾,初三為“送窮日”,將垃圾掃出路口燒掉及拜神,是為“送窮鬼”。元宵節村民到祠堂斟茶和“上燈”, 村民在去年內添了男丁的要到祠堂開燈,算是向祖先稟告添丁之事,近年以來添了女孩也會“上燈”。舞麒麟的習俗又稱為“賀丁” ,舞麒麟隊伍打鑼鼓的節奏比較特別,聽起來有“添丁、添丁、再添丁”之意。

2.客家婚儀及生育習俗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多循古禮,婚儀繁復,有大行嫁一行六禮過三帖的傳統(意即三書六禮),近親隊伍多至十多二十人,新娘坐花轎長途跋涉而來(有時候故意走遠路來取意轉運)。新娘出嫁上轎還要“哭嫁”,唱“哭嫁歌”,以表示對家中留戀,跟著又有打鑼打鼓“催婚”及“抱親”(即搶新娘)。

客家人于舊社會有一種“童養媳”的婚制,因為貧苦人家負擔不起“明媒正娶”的大行嫁婚制,唯有向外姓人買或是抱養一個女孩以作媳婦。女孩到男家后就如同仆人一般,等待長大后由父母選擇好日子正式結婚,也有很多童養媳在長大后未能與男孩正式結為夫婦,父母只有將童養媳當作“妹仔”②般嫁出去了。香港政府于1923年2月15日通過《家庭女役則例》或稱《取締蓄婢新例》后,情況才逐漸改善。

客家人有“上燈”之習俗,嬰兒滿月時要做滿月酒,辦三牲、衣紙等酬神完福。凡是在年內添了男丁的人家,于正月十五元宵節必須到祠堂掛燈,辦三牲,敬拜祖先,算是向祖先報丁口。

3.宗教活動——神誕及打醮

客家人除了生活習俗遵循古禮, 家中設置先人靈位敬拜祖先之外,亦置有“神臺” 供奉神靈??图胰丝烧f是多神論者,最普通為客家人所崇拜的有觀音和天后,觀音是客家最普遍的信仰,如烏蛟騰的李氏宗祠除了有祖先靈位外,還會擺放觀音。每年農歷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客家圍村皆有巡游,搶花炮及上演神功戲等;還有如二月初二的土地誕,三月初三的北帝誕及六月二十日的關帝誕等,都有各式的慶?;顒?。不少客家地區都有“打醮”③的活動,“打醮”就是搭醮臺,請僧尼設壇,備百味食品敬神,燒神衣香紙超渡陰間孤魂野鬼,目的是祈福、消災、驅邪和酬神等。[4](135)

客家人還會供奉古樹怪石,祈求平安,比如拜大嶺山的求雨石。供奉石頭的習俗在新界鄉村十分普遁,被供奉的石頭體積都比較大和位置固定,至于拜祭原因大概可分三種:求雨、求姻緣及求財富。以上水廖氏族群為例,其拜祭的石頭是位于上水村之北上水華山的求雨石。廖氏的財富主要來自田地收入,雨水充足與否對農業收成有直接影響,故此每逢天旱,廖氏族人就往大嶺山上的求雨石前拜祭,祈求天降甘露;村民于求雨石前設雨壇,壇前放置六個盛滿清水和貼符的水桶,將紙商羊懸掛在長青竹的頂端。拜祭儀式長達三日三夜,期間婦女于壇前念經祈求,并且汲水于口內,一面汲水一面噴,鑼鼓拷打不停。若三日內下雨,馬上酬謝神恩,否則另定日期,再行拜祭。[4](80-81)現在廖氏宗族主要收入來自房產,“求雨”的習俗也跟隨成為過去。

4.殯葬與“食山頭”

舊時代客家人除了宗教崇拜之外,還普遍重視中國傳統風水,客家鄉民多數將祖先遺體葬于選擇福佑后代的風水名穴。上水侯氏祖先的墓穴有“獅子滾球”、“青彩打潭”、“苗貍捕鼠”、“象地”、“眠牛飲水”、“犀牛望月”等;上水廖氏有“鰲地”(又名將軍帽)、“虎地”(又名蠄)、“壽星公”、“側面虎”等;傳說粉嶺襯始祖彭桂葬于龍躍頭皇后山一幅發丁地“下蛇耳”。 龍躍頭鄧氏的祖先也卜葬于東莞及元朗的一些風水名穴。[4](125)

客家人的喪禮一般在主人家中進行,有時候亦會在祠堂舉行。主人家的兒子通常自稱為“不孝子”,意思大約是責備自己侍奉父母不周;“不孝子”身穿麻服,于麻帶間插著長竹,又名“哭喪棒”,若前往吊唁的長輩認為死者后人平日不孝,可以取哭喪棒責打。昔日客家人會唱“嘆歌”,抒發悲傷的情緒,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懂唱嘆歌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是介乎佛教與道教之間,喪禮儀式道佛兼用。出殯前一晚,戶主請道士誦經打齋,或請客家和尚念客家經。出殯時候,蓋棺大殮及下葬期間親屬均不準觀望??图胰硕鄶挡扇』鹪醿x式,火化后的骨灰會放入“金罌”,再安置在“金塔屋”內?!敖鹚荨钡奈恢檬种v究,因客家人認為若金塔屋的風水好就能福延下代。一個金塔屋可放多個“金罌”,多代祖先的骨灰也可以放在一起。

新界氏族視祭祖為大事,廖族每年舉族在祠堂和祖墓分別進行“春祭”和“秋祭”。重陽正日或前后的日子,各族的各房子孫,即便已分支的,或移民外國的,很多族人都會專程回來,結隊前往掃墓。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于達祖墳部分族人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部分族人就清理墳旁雜草。

祭祖儀式由族長主持,并有“禮生”唱禮及讀祭文。主祭者進行奠酒、焚香秉燭,并領導族人向祖先拜祭。一些長老還會執行三跪九叩之禮,以示隆重。往日秋祭只容許男性參加,現在已經容許族內婦女參與。[4](126)禮成后,族中六十歲以上的父老可以領取胙肉一份,以示其福壽綿延。也有些氏族改為分發金錢,稱“山頭錢”,鼓勵族人參加。最后,族人以八人為一組,就地而坐,分享盤菜,稱為“食山頭”④。

根據下廚的父老說,盤菜材料繁多,至于底面之分,仍保留“上肉下菜”的規定。[1](85)盤菜亦有不少禁忌,比如在盤菜中沒有牛肉,自古以來中國以農立國,牛只耕作勞苦功高,故此不會宰而食之。而喜慶事的盤菜不可加入豆豉,只有辦喪事后的“解慰”盤菜宴才用豆豉調味。盤菜的來源眾說紛紜,實無從稽考,大約源于七百多年前南宋末年,宋帝昺為逃避金兵追迫,到達新界,同行隨從為皇帝四處張羅食物充饑。村民遂收集食物,鄉村只能供應豬、雞之類的食物,甚至連盛菜的器皿亦不多;只能將食物烹煮,然后分類放進木盤內,盤菜因此在民間流傳下來。亦傳說是宋朝太監將皇帝食剩的美食,倒進木盤內,供宮幃下人享用;又有說是乾隆下江南時所吃一品窩演變而成。

5.客家圍村建筑特色

新界圍村的形制多呈方形,設計講求對稱均衡,以高約二丈的圍墻圍繞,墻外環有寬數丈的濠溝,正門外有吊橋,與外間連接;而規模較小的圍村,只能在墻外種植竹林荊棘,以減少盜賊進犯的機會。圍村墻基多以花崗石砌筑,墻身則以青磚疊成,墻頂設有槍眼,四角筑有炮樓,供村民防衛和巡察之用。圍門大多設有用粗鐵環互扣而成之鐵門,或是以多條粗木條造的橫柵大門。 圍內有小巷及排屋,屋內有廳房、臥房及廚灶等。圍村多筑于原建村落毗鄰,敵人來襲,族人可退入圍中固守,以保財物人命之安全。經濟能力較弱的村落,未能建造圍村,亦以石砌矮墻環繞本村,以作防衛。[4](51)

客家圍屋亦多呈方形或長方形,四周以橫屋排列,橫屋本身就是圍墻,墻基以花崗石為主,墻身則以堅硬的青磚砌成,有厚達兩尺者。圍屋主要分成左中右三部分,正門所在為中軸,設有前、中、后三廳,廳與廳之間為天階,前廳用以擺放雜物,中廳為客廳,可供全族議事之用,后廳為祖祠,安放祖先靈位。各廳之左右為連接成排的住屋,皆有獨立門戶。部分圍屋之四角設有炮樓,上有炮孔,在遇襲時可發炮對付敵人;也有只設一座更樓的,例如上水松柏塱客家圍。[4](52)經過二、三百年的共處,本地和客家圍村已日漸融會彼此的建筑特色,已很難發現純粹的本地或客家圍村了。

三、宗祠的未來傳承

1.傳統及宗祠習俗

新界氏族盡力維護建筑文物,亦傳承精神歷史文物。新界不少鄉村仍然保存有舉行“春祭”的傳統風俗,以顯示中國人“慎終追遠”的觀念。以上水廖氏宗族為例,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都會在祖祠“萬石堂”舉行太祖春祭。先由風水術數家參照“通勝”及“五行” ——金、木、水、火、土,選定舉行儀式的時辰;由執事安排三牲酒禮、香燭果品和豐富筵席,及“六樂”一隊,以示隆重。執事有通贊(唱禮者)一名,引贊二名、司祝(讀祝文)一名,司樽一名,司炮一名,司鼓一名,司樂二名,傳遞祭品者四或六名。

儀式進行前,先在萬石室之大門前祭謝簡公(因簡氏遷離上水,讓廖族發展),再到正堂之下叩拜龍神,然后對開基祖廖仲杰及以下的祖先舉行拜祭。鄉中紳耆在族長率領下,在正堂階下依輩份長幼肅立,遵執事指引分別進行祭禮。至于對配賢祠(供奉獲得舉人名銜的廖有執、廖汝翼),配享祠(供奉資助萬石堂興建及修葺的先人神位),灶君,土地神的拜祭,均由執事依次進行。[4](124)

執事都是族中德高望重的父老,穿著傳統的灰色長衫。祭祖之時,他們先向祖先神位敬酒,并且叩頭行禮,其余族人逐一上前行禮。祭祖為祈求子孫繁衍,闔鄉安寧。儀式進行期間,樂師不斷演奏祭樂。根據上水鄉廖氏宗族太祖春秋二祭祭禮集,唱文依據不同場合而采用。

從春祭的活動中,可以得知傳統中國社會的價值觀,比如重視男性,重視功名,尊敬祖先和年長者。不少鄉村在春祭當日仍然有“分豬肉”的俗例。一般規定六十一歲以上的男子,和初生的男丁,都可以領取胙肉一份;充分顯示出中國重視男性的社會傳統。[4](124)新界鄉民每年在重陽節到祖宗墓地拜祭,稱為“秋祭”,又稱“拜太公山”。拜祭的日子不一定在重陽正日,而且可能持續兩、三天。

近年鄉村婦女的地位已經有所提高,比如往日上水鄉婦女不充許參加春祭,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敬。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這個限制已經取消。此外,以往春祭后在祠堂舉行的宴會,亦不允許婦女參與,但是近年來已經放寬,容許六十歲以上的婦女參加,以表示對她們一生辛勞的敬意。更明顯的是不少鄉村進行代表選舉的時候,婦女也擁有投票和參選的權利。在繼承權方面,現時鄉村的婦女已獲得分享父親財產的權利。[4](125)

2.新界土地的法律

基于香港《新界條例》⑤,在任何有關新界土地的法律程序當中,法庭會按照中國傳統及宗祠習俗判決及執行,新界婦女無論是已故者的遺孀或女兒都沒有土地繼承權, 生活依靠男丁負責供養,遺孀亦只可以管理及享用前夫的產業。惟男丁遺孀可以收養一個兒子,這名兒子亦可以設立“祖”,“祖”在香港和“堂”(家堂)相通。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因為經濟急速發展,新界原居民的“祖”和“堂”都變賣了大部份的土地,累積了大量現金, 宗族父老按房或按丁分配給族中的男丁子孫。

從整體村民利益來說,上水鄉的外姓人和廖氏女子不能享有廖氏男丁的福利。廖姓女子多與深圳、元朗、河上鄉等鄰近村落通婚,她們出嫁后仍然可以回來與父母同住,但是她們不能享有繼承權,故此經常因此而發生糾紛。[4](71)

3.祠堂書塾和香港政府早期教育政策

中國人十分重視教育,現今香港社會男女均可接受九年免費教育,但香港開埠初期政府早期教育政策并不積極。清初復界客族入遷,因而有所謂“本籍”和“客籍”之分,由于客族習性勤勞,生活簡樸,應試比較容易錄取,故此為世居當地本籍人士所不喜。因恐其生員名額為客籍人士所分占。朝廷特于新安縣設置軍籍和客籍之少數學額,以資晉身。[1](128)中國文化有幾千年歷史,先秦的孔子學說帶出的儒家思想,令中國人視讀圣賢書為天經地義之事,唯有讀圣賢書才能考取功名,令宗族的勢力和地位提高,故此各地宗族稍有財力,就會設立學舍以培養人才。

客家人對教育十分重視,尤其當經濟慢慢改善,生活也漸漸安穩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學校紛紛出現。新界宗族重視孝道及尊敬長輩,拜祭祖先是氏族中重要宗教活動之一,而祠堂則是氏族的宗教活動中心。各族的族人,每于春秋二祭、元宵開燈,或婚姻喜慶的日子,齊集于祠室,舉行各種禮儀和宴會。昔日教育并未普及之時,不少祠堂為學生上課的地方;比如居石侯公祠的河溪學校,萬石堂的鳳溪學校等。時至今天,彭氏宗祠仍被用作粉嶺幼稚園的校舍。[1](12)

廖萬石堂是廖氏族人舉行祭祖儀式、議事、喜慶宴會的社交活動中心。廣東俗語有說:“返祠堂”,意思是指一切村內事由祠堂開會決定。有時候在祖先神主牌面前擲杯決定,可見祠堂對族人是十分重要。祠堂規模越大,建造越華麗,更能顯示族人地位之顯赫,廖萬石堂建筑華麗,而且富有傳統中國建筑特色;后來二房日漸繁衍并向外發展,分別在莆上村和大元村建造的顯承堂和明德堂更成為了二房的家祠和書塾。

香港政府早期對教育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鼓勵私人辦學。故早期學校多由教會籌辦,教授西方知識和宗教,異于傳統中國文化。加上政府在二十世紀中期才注意農村學校的發展,早期教育不能滿足鄉村質和量上的需求,故此廖氏自資改建祠堂為鳳溪公立學校,提供族中子弟讀書的地方。廖氏族人只有四成未接受過中學教育,除了與族人重視教育有關外,據稱也和風水有關,十八世紀初廖氏族人遷移古墓,墓地面對一段山脊,形狀有如教師桌上平放著插放毛筆的瓶子,風水學上是旺文才的墓穴。無論如何,廖氏族人對辦學事業不遺余力的精神是可以肯定的。[4](79)

注釋:

①客家“伯公”崇拜類似于傳統的“土地神崇拜”,參見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5/20/OT1405200005.htm

②即婢女,有關香港“妹仔”的歷史,參見http://paper.wenweipo.com/2011/10/23/OT1110230001.htm

③參見http://www.chiculture.net/1302/html/1302festivals_f05.shtml

④香港客家祖墳多設于山頂,故祭祖掃墓也相應于山頂舉行,故稱祭祖后分發的金錢為“山頭錢”,山頂吃飯為“食山頭”

⑤參見http://www.hklii.hk/chi/hk/legis/ord/97/

[1] 梁炳華.香港歷史專題:往昔的追尋[M].香港:衛奕信勛爵文物信托基金,1966.

[2] 蕭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華書局,1923.

[3] 陳溢晃.長洲見聞錄[M].香港:香山學社,2006.

[4] 梁炳華.北區風物志[M].香港:北區區議會,1994.

(責任編輯:翟瑞青)

Hong Kong Hakka Clan Culture and Heritage

WANG Xi-qin

( School of Law,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

At the end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early Hakka ancestors travelled from Fujian to the walled-village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and then migrated gradually overseas. Their descendants have then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Hakka ethnic group inherited the Confucian's ritual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ncestral halls to ancestral homes, they have retained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Hakka walled-villages. They hold the traditional annual events, such as the Spring and Autumn Festivals and the " unicorn dance ". They follow the ancient marriage tradition. It helps protect the Hakka cultural relics and shows respect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modern Hong Kong society.

clan system; Hakka; customs; marriage; inheritance

2016-12-06

王錫琴(1956-),女,香港人,在讀博士,主要從事法制史研究。

G07

A

1008-7605(2017)01-0112-00

猜你喜歡
新界客家人祠堂
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高速預檢稱重系統設計
梁家祠堂史話
香港新界地產代理商聯會捐贈10000個口罩支持社區抗疫
闖蕩牙買加的客家人
新界泵業的突圍之道
中聯辦新界工作部舉行新春酒會
寧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轉站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書院、祠堂與湘學學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