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機理

2017-04-11 14:37
三晉基層治理 2017年5期
關鍵詞:機理大學生評價

吳 愷

(武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2)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機理

吳 愷

(武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2)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機理包括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其中,微觀機理包括環境熏陶機理、素質建構機理和動力激勵機理等;宏觀機理包括制度引導機理、競爭催動機理和評價反饋機理等。只有結合微觀機理和宏觀機理,才能正確而全面地認識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運行。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微觀機理;宏觀機理

“機理”一詞原意是指機械所具有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它最初是用于工程學之中,但隨著各學科之間的不斷交融,該詞匯也逐漸用于生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1]所謂“運行機理”,是指為了使特定系統達到某種運行狀態而設置的系統各要素的結構和作用方式。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也具備一定的運行機理,其中,利益、需求、激勵、競爭等不同要素相互交錯,共同實現著對高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我們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機理進行闡述和說明。

一、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運行的微觀機理

在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機理進行探索時,可以從心理學角度對其進行微觀的把握和剖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更好地發揮其激勵和促進作用,更好地引領大學生主動接受創新創業教育,進而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應合理發揮其熏陶和感染作用,使大學生在心理層面對創新創業教育產生認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運行的微觀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環境熏陶機理

美國的來夫和溫格于1990年提出了“情境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在人們開展各項行為活動時,一方面會進行一定的思維,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決策;另一方面,人們的行為也具有實踐性和社會性等特點,學習者自身的思維意識,是學習者在與情境的互動中生成的。因此,為了達到更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高校應采取各種措施,為學生營造一個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正確創業認知的環境。比如,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學校的廣播、網絡或宣傳欄等),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有關知識的宣傳,更好地為大學生注入創業的理念。要營造支持創業的社會氛圍,還必須借助新聞媒體的公信力,讓社會的每一分子都感受到創業帶來的激情和震撼。[2]目前,CCTV推出的《贏在中國》、《創新中國》、《創業中國夢》等節目,都是以創新創業為主題,對社會各界的影響都非常之大。在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還需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一定的榜樣意識,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向心目中的榜樣學習。應廣泛收集各種創業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跡,樹立合適的典型能有效調動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通過這種“典型式”熏陶,能讓學生認識到創業之不易,讓他們了解在進行實際創業活動時會面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只有及時對這些不確定因素進行預測和判斷,才能使企業經營面臨更少的風險。

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應根據實際需要,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情景模擬環境,以促進大學生創業動機的產生。通過這種方式,能使大學生在特定環境中正確而全面地分析創業中的各種問題,并發現自身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和素質。在此過程中,既要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又要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創造性。例如,通過創業教育中的案例分析,能將學生帶入全新的創業環境中。[3]案例教學法能將蘊含專業知識的現實問題搬進課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其主動學習、討論和實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解決一個個創業問題,所以選擇良好的案例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案例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發揮其思維力和創造力,使其最終能獨立解決問題。

(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素質建構機理

維果斯基、皮亞杰、布魯納等人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其基本觀點是: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會依照自身的經歷和所面臨的環境,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提煉和升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可以簡單機械地進行知識灌輸,而是要更好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已經獲得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建構新的能力體系。

一般來說,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下,大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建構可分為兩大方面,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建構。智力因素在創造性活動中具有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處理各種內外信息等作用,這些作用體現在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上,主要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非智力因素在創造性活動中具有動力和調節作用,對活動起著發動、維持、強化、定向和引導作用,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開展實際創業活動時,盡管對于智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但一些非智力因素同樣極為關鍵。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素質建構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歸納整理,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新的知識結構。借助案例式教學,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從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邊學、邊想、邊做,最終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此外,要充分利用學生社團的力量,把學生社團作為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途徑,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動手能力。例如,斯坦福大學在校園內建立了亞太學生創業協會、亞洲科技創業、生物設計網絡協會、企業家俱樂部等創業社團,這為斯坦福大學的師生與校外人員進行創業方面的學習、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平臺。在這些社團的大力影響下,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氛圍非常濃厚,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在我國,可以鼓勵和倡導成立有利于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社團,如“未來管理者協會”、“文學創作協會”、“影視創作協會”、“無線電愛好者協會”、“小發明家協會”、“法律咨詢服務社”、“勤工助學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等,讓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社團作為依托,以提升自己的創業素質。

(三)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動力激勵機理

激勵是一種手段,通過進行有效的激勵,能使人們獲得正確的價值認同,進而提升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發表了他的劃時代巨著《人類激勵理論》,他在該書中提出,人有五種不同層面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馬斯洛的理論中,這五種需求是有層次之分的,在前面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人們才會努力實現更高層次的需求。在特定的時間或空間里,人們可能會同時有多種不同的需求,但其中將滿足而未滿足的需求會占據重要地位,主導著人們的行為。

創業者的需求大體包括三個方面:獲得經濟利益、提高知名度、實現自我價值。在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過程中,要注意滿足不同主體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激勵必須有針對性,不同組織、不同對象對激勵的要求也會不同。在對創業教育教師進行激勵時,精神上的獎勵往往比物質報酬更能滿足其心理需要。當教師看到學生獲得進步和成功時,其心中的成就感往往能給他很大的激勵效果。

大學生在進行創業時的需求是十分豐富的,種類有很多。創業成功能使大學生改善生活條件,并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自我滿足感和認同感。以往高校對學生的激勵主要采取精神激勵的方式,激勵對象主要是獲得某些創業競賽名次的同學。比如,當學生通過激烈的比賽獲得名次時,很多高校會給這些學生頒發證書,或舉行一場表彰大會,會后讓學校新聞部門采訪獲獎者等。[4]但我們要注意到,由于學生的經濟條件不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時,應注重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不僅關注物質需求的滿足,還希望獲得一定的社會認可,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定的物質激勵能使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和實踐動力,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學校要在創業基金和開辟專門場地上給予學生一定的物質支持,這樣才能給予他們持續創業的勇氣。

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運行的宏觀機理

在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運行中,通過對大學生創業者的引導,強化了其創業動機,并促使其動機轉化為創新創業行為。從宏觀角度看,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內部存在著制度引導機理、競爭催動機理和評價反饋機理。通過這些機理的作用,大學生創業教育能宏觀地引導創新創業服務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并促進優秀創業人才的脫穎而出,從而形成崇尚創業、尊重創新的社會環境。

(一)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引導機理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提出了著名的“行為主義理論”,該理論的主要內容為:人們在進行某些行為時,往往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如果該行為能更好地滿足其需求,他就會堅持下去;反之,他就會終止這些行為,并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改進和調整自己的行為。美國學者庫爾特·勒溫進一步指出,人們的行為是其人格與其當時所處制度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人們所進行的各種行為活動是同時受到自己心理狀態和所處制度環境影響的。

創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知識的點滴積累,技能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都是一個長期的進程。大學生創業者在進行實際創業活動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挫折,要想更好地應對和處理這些問題,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不同的挫折,需要創業者具備很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心理素質的培養十分關鍵,而學生所處的制度環境會對其心理素質培養產生很大影響。為此,一方面,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另一方面,創業教育教師應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發揮榜樣和示范作用,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業動力。

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引導機理,這種制度引導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彈性學分的引導制度。所謂彈性學分制度,是指為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而建立的課程自修、免修、學分置換、學分積攢的制度,旨在發揮學分制對大學生創業的引導功能。[5]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高校會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各類自主創業活動,這種情況下,彈性學分制度就成為不二選擇。創業是一件很講求機遇的事情,機遇稍縱即逝,如果學生發現了一個創業機遇,但由于學校有太多管理制度的約束而無法行動,便會導致錯失創業良機。而彈性學分制度,就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一種革新,它能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覺學習,它能有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二)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競爭催動機理

在創業過程中,當人有了創業動機并具備一定誘因條件,就會引起創業的行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把競爭引入其中,強化了創業者群體活動的動力,激烈的競爭促使他們能盡快創造出良好效益。在創業競爭中,創業項目能否得到社會承認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誠如美國學者默頓所說,“在為人類做貢獻的有組織的競賽中,誰跑得最快,誰首先做出了貢獻,誰就將贏得這場比賽”[6]。企業如果能在競爭中占得先機,就能獲得更多的收益,并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要想獲得自身的發展優勢,就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掌握前沿的技術,并形成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整個社會來說,競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發揮自主創業推動技術創新的杠桿作用。

在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創業計劃競賽是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創業計劃競賽的作用,不僅在于催生公司,它還能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創業實踐活動中來,從而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和素質。對沒有參賽的學生而言,創業計劃競賽也是一種氛圍的熏陶,能使其對創業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充滿青春熱情的大學生往往具有追求成就、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愿望,而創業計劃競賽恰恰為這批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大學生在參與創業計劃競賽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多方面的工作,如編寫創業競賽計劃書,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更多的友誼和知識,還能顯著提升自己的團隊意識和應對各種事件的能力。

(三)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反饋機理

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評價,其評價對象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評價的主體包括政府、社會和高校三個方面。政府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創業率和就業率、畢業生創業效果、畢業生對創業機會把握能力的評價。社會評價的主體包括社會輿論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等,主要是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結構、創業成功率、收入、社會影響力等的評價。高校評價是一種自我評價,主要由學生、教師、高校職能部門參與評價。高校評價主要是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以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滿意度的評價。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考察,主要包括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宣傳效果以及提供資金、場地、優惠措施的力度;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展情況的考察,主要包括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開設、創業活動的開展、創業實踐的實施、學生創業素質的養成等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影響面及滿意度的考察,主要包括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程度及其在學校中的影響力、學生接受創業課程的比例、學生參與創業競賽的次數以及學生和教師對創業教育效果的認可度。

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等。形成性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在創業課程學習中的認真度、創業活動及實踐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這種評價需要多次進行、隨時開展;總結性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在創業課程結束后的收獲,可以單人考核,也可以團體考核,可以單項考核,也可以綜合考核,可以書面考核,也可以口試答辯。定量評價主要關注大學生創業課程的成績,卻容易忽視個性發展、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等難以量化的指標;定性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平時表現、學習情況、創業意識、創業品質等的觀察和分析,并據此直接對學生做出定性結論,如評出等級、寫出評語等。一般來說,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需要用測驗法、問卷法來了解,創業意識和心理品質的形成需要用訪談法、觀察法來了解。在運用以上方法的時候,必須綜合運用并對結果進行合理的處理與分析,以防止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從而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以美國為例,Vesper教授于1997年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提出了7項標準: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的課程、教員發表的論文和著作、創新創業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力、畢業校友的成就、創新創業教育項目自身的新穎性、畢業校友創建新企業的情況、創新創業教育的外部學術聯系(如舉辦創業學術會議、出版創業學術期刊等)。[7]我國學者也提出了以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師資、創業環境、學生四個方面為主線的,八大類四十項指標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具體八大類為:教學方法、教師專業背景、核心課程體系、教師科研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硬環境、創新創業教育軟環境、學生專業背景、學生個性特質。但我們要看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通過寫了多少高質量計劃書、得了多少創業競賽獎、辦了多少公司等指標來評價,而是要看有多少大學生在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后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增加了財富,或通過自己的創業為社會減輕了就業負擔和壓力,這才是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真實成效。也可以說,創新創業教育評價不能只停留在數據層面,而應從社會層面和實踐層面進行全面的評價。

綜上所述,制度引導機理、競爭催動機理和評價反饋機理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宏觀機理。上述三條機理,都是為實現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元化目標(經濟目標、技術目標、社會目標、生態目標等)而服務的。只有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微觀機理和宏觀機理結合起來,才能全面認識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運行。

[1]郭峰等.創業導師制—大學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機制[J].江蘇高教,2014(5).

[2]陳文遠.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社會責任感之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3]范愛蘭.論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系統的建立[J].教育評論,2014(8).

[4]拜文萍.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路徑[J].教育評論,2014(11).

[5]荊晅.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外部環境研究[J].江蘇高教,2013(6).

[6]R.K.默頓.科學社會學——理論與經驗研究[M].魯旭東,林聚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7]Vesper K,Gartner W.Measuring the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5):20-21.

G647.38

A

1674-1676(2017)05-0025-04

吳 愷(1980- ),男,湖北云夢人,博士,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科技理論。

責任編輯:徐 芳

猜你喜歡
機理大學生評價
隔熱纖維材料的隔熱機理及其應用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煤層氣吸附-解吸機理再認識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霧霾機理之問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DNTF-CMDB推進劑的燃燒機理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