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德伯家的苔絲》一書中影響愛情觀因素的分析

2017-04-12 18:42高思
魅力中國 2016年47期
關鍵詞: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愛情觀

摘要:《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作品中經過對女主人公苔絲曲折離奇的愛情悲劇的描寫,對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經濟、法律、道德等進行了控述。在本文中,我打算將以下三個主要部分來分析:首先,從苔絲所處的社會環境,來看她的事業和悲??;其次,苔絲的愛情經歷的經驗改變了苔絲的命運軌跡,使她從一個羸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偉大的英雄。

關鍵詞: 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愛情觀

一、綜述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苔絲聰慧美麗、純真善良,勤奮又尊敬父母,與父母一同承擔家庭的重任。作者通過對苔絲一身愛情與婚姻不幸的描寫,表明了資本主義愛情觀的本質就是占有和掠奪。而苔絲卻大膽的追求自己的真正愛情。沖破了那個時代的世俗觀念,用自己的愛情婚姻觀挑戰當時的具有欺騙性和腐朽性的婚姻道德觀。在這部小說里,苔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鄉下姑娘。她來自一個農民家庭,她過著一種貧窮而平靜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她的父親約翰德伯,得知他們是著名的英國古族,德伯家的遠方親戚。聽到這個消息,苔絲的父母欣喜若狂。她媽媽勸苔絲向德伯家攀親,這樣苔絲就有可能嫁給一個紳士。 雖然十分不情愿,苔絲還是開始了向遠方親戚攀關系。 在那里她遇到了亞歷克,他用自己豐厚的財產和地產來引誘她。苔絲的悲慘人生開始了。在經過誘騙、懷孕、羞辱之后,苔絲選擇離開。在一個偏遠的農場做擠奶工,并遇到了人生的真愛安吉爾。兩人墜入愛河并訂婚,在他們婚禮的夜晚。當苔絲承認亞歷克德伯家的遭遇和孩子之后。安吉爾厭惡地離開了她。苔絲再次獨自回到家中,卻發現她的家庭仍然貧困,她甚至沒有地方住。她又一次掉進了亞歷克的陷阱。 悲劇再次上演,她的生活陷入了更深的絕望。她之后的人生就在這兩個男人之間掙扎。 再次遇到安吉爾,苔絲殺掉了亞歷克,與安吉爾私奔。最后的結局是悲慘的,苔絲死在了虛偽的官員的刀下。苔絲的愛情觀與她的經歷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

二、影響因素分析

1.社會方面。

小說反映了第十九世紀南方人民的鄉村生活,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興盛,鄉村生活開始被摧毀。道德、法律和資本階級的宗教成為可見的信仰。有些人堅持自己的特殊頭銜,很少遵循相對先進的資本主義價值觀。

苔絲的悲慘命運在現代人看來是被同情的,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一種對社會局限性理解的表現。對社會觀局限性的理解是認為人類的命運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交織促成的,而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則拼湊成了悲劇的發生,此時此刻苔絲天真、懦弱的人物性格配合以不期而遇的悲慘命運,導致小說中苔絲的一生充滿著戲劇性。苔絲為了生活的幸福而不斷努力,但是每次生活迎來希望的時候,這個清純、美麗的女孩兒就又會陷入命運的谷底。

2.家庭方面。

苔絲的悲慘命運貫穿了整個故事,這主要由她難忘的人生經歷所呈現.。在她的家庭中,苔絲注定要像家庭一樣遭受苦難, 家庭的艱苦條件,使苔絲有責任與父母分擔生活的重任。因為她是家里幾個兄弟姐妹中最年長的一個。 苔絲的母親德伯夫人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苔絲身上,希望她可以嫁給一個有錢人。即使這樣,她依然堅持讓苔絲到德伯的家庭工作。苔絲母親似乎確信亞歷克會和苔絲結婚。 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里, 起初她很聽話,頭腦簡單。所以盡管她不喜歡亞歷克,她只是表現出不友好的樣子,但從不曾想防衛。 所有這些都是因為她的純真。在她失去童貞后,和她的母親的對話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苔絲的單純,她依然期待著一個純粹的愛。

3.愛情經歷。

苔絲的愛情觀也隨著亞歷克和安吉爾的愛情經歷而改變。苔絲和亞歷克的關系沒有什么,因為苔絲根本不愛他。 甚至在這段感情之前,苔絲連愛情觀都沒有建立起來,她那時太年輕了。因為期望真愛,她沒有告訴亞歷克他們有一個孩子,因為不想嫁給他。 苔絲和安吉爾之間的愛情很強烈,因為他們彼此相愛。而亞歷克利用苔絲的天真,導致她失去童貞,但是當安吉爾知道了苔絲悲慘的過去之后,他拋棄了苔絲。但當亞歷克又一次回到苔絲身邊的時候,苔絲在心中依然忘不了安吉爾。與此同時,對安吉爾回歸的絕望和自己貧窮家庭的無助,使她陷入了被動的角色,接受了亞歷克的要求。

事實上,亞歷克利用她的弱點,即她對家人的責任。 但是,安吉爾作為一個虔誠的牧師,為了苔絲,他拋棄了宗教信仰,選擇追隨自己的愛情。安吉爾的第二次出現是苔絲愛情經歷糾纏的關鍵,她的摯愛再次出現,所以她殺死了亞歷克,她所經受過的痛苦,最終使她的心靈變得邪惡。她殺掉亞歷克后平靜的表情,顯示了她對這個結果的滿意,因為她家庭的不幸消失了, 她認為可以同安吉爾長相廝守了。

三、結論

《德伯家的苔絲》這部小說一直以來都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小說中的主人公苔絲人物經歷曲折,每次都由于各種各樣復雜的原因而將自己推向痛苦的深淵。苔絲的悲慘遭遇除了命運的捉弄以外,還有很多外界客觀因素, 德伯家的苔絲的小說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反映了托馬斯·哈代的創作目的。工業革命對人物的改變有很大影響,社會變革是苔絲悲劇的根源。苔絲的靈魂純潔,她的品德高尚,但她被認為是 一個典型的前資本主義道德墮落的女人。苔絲的經歷表明,一個偉大的女人應該具備寬容和勇敢這樣的品質.。苔絲的愛情觀也被各種因素所影響,從而發生改變。

參考文獻:

[1]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叢玲 《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的心靈之旅 科學導報 SCIENCE GUIDE 2014(2)。

[3]胡愛潔 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語(上)2014(3)。

[4]洪震 從苔絲的婚變看其愛情觀 時代文學 2011(12)。

[5]蘇紅艷(1982-)Declaring Tesss Tragedy,卷宗 2014(2)。

作者簡介:高思,1997.01,女,內蒙古通遼市,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美社會問題研究。

猜你喜歡
德伯家的苔絲苔絲愛情觀
從《寡婦春怨》與《孤雁兒》對比中看中西愛情觀
《德伯家的苔絲》格雷馬斯符號學解讀
人物與環境的沖突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The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絲》中情與景的巧妙融合
《德伯家的苔絲》中希臘神話原型理論分析
張生與柳夢梅愛情觀之比較
從《德伯家的苔絲》看哈代的宿命論思想
《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命運成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