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洞察“黨性”的精彩讀本

2017-04-13 20:35黃海蓉張紅鋒
出版廣角 2017年3期
關鍵詞:階級性要義人民性

黃海蓉+張紅鋒

【摘 要】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陳培永教授的《黨性是什么》一書由南方出版傳媒下屬的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從學術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考察了黨性的基本要義。全書從黨性的主體性、黨性的四對關系和黨性的實然性三重維度對黨性概念進行了全方位的探析,內容深入淺出,形式圖文并茂。它既是一部優秀的宣傳讀物,也是一部高價值的學術著作。

【關 鍵 詞】黨性;《黨性是什么》;黨性教育;黨性修養

【作者單位】黃海蓉,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張紅鋒,中共海南省委黨校。

黨性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也是意識形態領域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但是,如此重要的概念,對其本質內涵的概括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統一、權威的界定,也缺少對這個概念進行專門研究的著作,這導致各界對黨性概念存在諸多理解,不能形成統一的認識,也不利于廣大黨員干部鍛煉黨性、提高黨性修養。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陳培永博士的《黨性是什么》一書圍繞黨性的概念,結合現實中的理論問題和熱點問題,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對黨性的要義進行了集中的研究與分析。本書先從哲學、政黨和黨員三大主體的角度闡述了黨性的內涵,接著又從黨性與人性、黨性與個性、黨性與階級性、黨性與人民性的四對關系中進一步分析黨性的要義,最后結合現實實踐,從實然性的角度對如何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進行了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對黨性是什么的理解。本書對黨性的概念研究全面,分析深刻,圖文并茂,既有很強的說理性,又有直接的現實針對性。在十八大以后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本書對廣大黨員干部理解黨性的內涵、全面把握黨性的要義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哲學、政黨和黨員三大主體的角度認識黨性

黨性是在政治生活、理論研究中經常被使用的概念,這個概念應該有固定而明確的內涵,但實際情況卻是,它在使用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濫用、過時、無用、過度拔高和兩張皮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沒有結合理論和現實問題全面把握黨性的要義。正如陳培永教授所說:“令人信服的黨性理論,必須面對我們真實的生活狀況,面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面對內心深處的觀念困惑,不無端喊口號,不空講大道理,不刻板談理論,它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文化人?!盵1]由于黨性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把握其要義并不容易?!饵h性是什么》一書沒有直接從黨性的概念出發來分析黨性是什么,而是從黨性所附著的載體出發來分析黨性概念,即從黨性主體的角度來分析黨性,這就深刻地把握了黨性最基本的要義。

1.關于哲學意義的黨性

黨性的概念最早源于哲學,《黨性是什么》一書根據相關文獻,認為黨性最初涉及哲學層面的問題,表現為“理論的黨性”“哲學的黨性”等形式,認為哲學的黨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觀點,是分析哲學流派、評判哲學好壞時應該堅持的重要原則。具有鮮明的黨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對形形色色的哲學流派進行了批判,他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2]可見,馬克思主義哲學立足于現實世界,直面現實問題,表現為“現實性”“實踐性”,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其他哲學的本質區別,是其黨性的體現。在現實中,哲學的黨性又表現為黨員的黨性。比如,共產黨員不能夠信仰宗教,就在于共產黨人在世界觀上堅持徹底的唯物主義。共產黨員必須是無神論者,這源自共產黨人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義的黨性。哲學的黨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既體現在它和唯心主義的徹底劃清界限上,也體現在它是無產階級的理論武器上,即它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

2.關于政黨意義的黨性

政治生活、政治理論中所說的黨性不光是哲學意義上的黨性,還有政黨層面的黨性。從政黨的角度看,沒有政黨就無所謂黨性,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政黨是黨性存在的載體?!饵h性是什么》一書提出,政黨的黨性不是一般的屬性,不是表面的屬性,不是可有可無的屬性,而是本質屬性,即該政黨能夠與其他政黨區分開來的特性。本書把“階級性”“組織性”“先進性”看作政黨黨性的三個根本方面,認為一個政黨要增強黨性,歸根結底就是要強化階級意識、維護組織紀律,保持先進性,并進一步指出共產黨的黨性為“鮮明的階級性”“嚴格的組織紀律性”“一定程度的先進性”。簡而言之,從政黨的角度看,黨性即政黨的屬性、特性?!饵h性是什么》一書從政黨這一主體出發把握黨性的要義,不但能夠抓住黨性的本質,而且能夠幫助讀者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和認識,幫助廣大黨員干部樹立黨的意識。

3.關于黨員意義的黨性

講黨性、有黨性是判斷黨員是否合格的最重要標志,這就是黨員層面的黨性。黨性既然是政黨的本質屬性,這種本質屬性必然會體現在黨員身上,或者說體現在政黨對黨員的要求上?!饵h性是什么》一書認為黨員個體的黨性離不開政黨的黨性,黨員是政黨肌體的細胞和政黨活動的主體,政黨的黨性歸根結底要在黨員個體的黨性中體現出來,政黨的黨性為黨員的黨性提供了基本原則和規范。一個政黨是否具有黨性,是否能得到人們的認同,不僅要看這個政黨的綱領和章程、所宣稱的宗旨和目標、所秉持的政治理念、所設計的政治制度,還要看這個政黨成員所做的事情、所取得的成效,與其所宣稱的、所設想的是否一致?!饵h性是什么》還從世界觀的正確性和黨員全方位素質的角度對黨員的黨性進行了全面分析,對于廣大黨員干部認識自身的黨性、進一步樹立黨員意識、增強全黨黨性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從黨員的角度來看,黨性與黨員的個性特征是結合在一起的,表現在黨員的思想、言論和行動上。在黨員的組織生活中,黨性教育、黨性鍛煉、黨性修養、黨性分析等活動所針對的就是黨員的黨性問題。

黨性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從黨性主體的角度出發才能夠揭示黨性的本質?!饵h性是什么》中既有對以哲學為主體的黨性的分析,也對有對政黨和黨員主體性質的概括。因此,全面把握黨性的關鍵在于從考察黨性的主體出發,了解黨性在特定語境下的特定含義?!饵h性是什么》一書從黨性的不同主體入手分析黨性的內涵,而不是以空洞、抽象的概念為出發點,這就賦予了黨性概念實實在在的內容,有助于人們全面而深刻地把握黨性的要義。

二、從黨性與人性、個性、階級性和人民性四者關系中把握黨性

要全面把握黨性的要義,還要考察與黨性相關的概念,通過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來加深對黨性的認識。黨性作為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與許多哲學的、政治學的概念關系緊密,但有時候也被人為地同一些概念混淆在一起?!饵h性是什么》一書對黨性與人性、黨性與個性、黨性與階級性、黨性與人民性這四者關系進行了分析,全面加深了對黨性要義的了解和認識。

1.從黨性與人性的關系上把握黨性

黨性與人性的關系問題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常講常新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容易說清楚,因為人性本來就是非常抽象、非常復雜的概念,現實中又有人喜歡把黨性和人性對立起來,故意搞混黨性和人性的關系,提出講黨性講不講人性這類問題,導致人們對黨性和人性的關系爭論不休?!饵h性是什么》一書認為,黨有黨性,人有人性,黨性和人性本來沒有多大的相關性,不應該把兩者對立起來。本書對黨性和人性的關系進行了探索,認為在強調黨性的同時不能夠忽視人性,要考慮人性的訴求,并提出要治療“人性悲觀失望癥”的看法,試圖從黨性和人性相統一的角度來認識黨性,這種認識明顯高于把黨性和人性對立起來的觀點。實際上黨性和人性具有統一性,黨性本質上也是人性,屬于高尚的人性。正如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說:“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盵3]這就從人性的角度揭示了白求恩這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表現出的黨性。所以,從人性的角度理解黨性,深刻把握黨性和人性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加深對黨性的理解。

2.從黨性與個性的關系上把握黨性

在黨員身上既有一般意義的黨性,也有黨員作為個體的個性?!饵h性是什么》一書認為黨性和個性的關系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其對黨性和個性是否沖突、黨性和個性的關系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黨員的個性要以黨性為前提,即只有在黨性范圍內的個性才是合法、有效的?!饵h性是什么》強調既要堅守不可或缺的黨性紀律,又要創造個性化的培育方法,認為兩者之間既有對立性,又有統一性。從現實情況來看,黨員如果過分強調個性,就會變得唯我獨尊、膽大妄為,喪失黨性。一些黨員的違法亂紀問題均與其突出自己的個性有關,這是黨性與個性之間存在矛盾的表現?!饵h性是什么》還提出,講黨性,就是要集中個性,整合個性,要求個體采取一致的行動,形成一致的意見,以增強政黨的整體力量。從黨性與個性的關系上把握黨性要義,既能夠幫助黨員加深對黨性的理解,又可以幫助黨員不斷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3.從黨性與階級性的關系上把握黨性

《黨性是什么》一書認為黨性離不開階級性,階級性是黨性的一個方面,既不能否定階級性的存在,也不能把階級性和黨性混為一談?!饵h性是什么》對如何結合歷史和現實理解階級性進行了研究,對現實中無產階級的階級性及其力量進行了分析。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幫助人們從階級性的角度把握黨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政黨是階級斗爭的產物,由一定階級中的先進分子組成,比如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梢?,黨性和階級性的關系非常密切,但不能把黨性等同于階級性。正如本書所說,階級性作為黨性的基礎是客觀存在的,階級性和黨性不可分割。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如列寧、劉少奇等都是從階級性的角度來定義黨性,所以《黨性是什么》一書從階級性的角度認識黨性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

4.從黨性與人民性的關系上把握黨性

《黨性是什么》一書把“黨性和人民性”作為一章的內容,直接亮明觀點: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問題,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本書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觀點,認為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具體表現為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并致力于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解決實踐偏差問題,在行文上做到了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問題不但是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有直接的現實意義。有些黨員干部就是因為搞混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以至于提出“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之類的荒唐問題,甚至打著人民的名義去損害人民的利益。所以,從人民性的角度理解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把握黨性要義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觀點。

三、從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的實然性角度理解黨性

黨性的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復雜性,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對政黨而言,黨性可以在其黨章中體現出來;對于黨員來說,黨性可以從其思想、行為上表現出來?!饵h性是什么》一書堅持“黨性不是虛的,而是實的”這一觀點,認為政黨對自己特性的期許或規定,即黨章中體現出來的黨性,是理想層面的、應然性的黨性;黨員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出來的黨性,即黨員思想、行動上表現出來的黨性,是實然性的黨性。本書認為要提高黨員的黨性,必須進行黨性教育和加強黨性修養,采取增強黨性的行動,這是從實然性的角度來認識黨性。

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是增強黨員黨性、把黨性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重要途徑。黨性教育強調外部作用,即政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黨性修養強調內部作用,即共產黨員提高自身的覺悟。除了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的概念,《黨性是什么》一書也對黨性鍛煉和黨性分析的概念做了說明,認為“黨性鍛煉是在實踐中進行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的過程,它也是一種黨性教育,是在實踐中進行的黨性教育”[1]。本書把黨性分析看作自我剖析的過程,重點在于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作者認為在落實群眾路線過程中所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黨性分析的通俗表達方式。本書提出“講黨性,貴在行動”的觀點,認為作為長期執政的大黨、老黨,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緊迫,因此更需要增強黨性、踐行黨性。這些論述強調了黨性的實踐意義,這是從實然性的角度來認識黨性、把握黨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講黨性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黨性必須立足實踐才有意義和價值,否則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導致黨性脫離實踐,其現實表現就是脫離群眾。

全面把握黨性的要義,不但要從各個角度在復雜的概念體系中加深認識,還要通過黨性教育、黨性修養、黨性鍛煉和黨性分析的實踐加深對黨性的理解?!饵h性是什么》一書,立足于理論和實踐考察黨性的內涵,為我們全面把握黨性的要義提供了重要借鑒,是黨員提升黨性修養的有價值的通俗讀物。

參考文獻

[1]陳培永. 黨性是什么[M] . 廣州:南方出版傳媒、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6,10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澤東. 為人民服務 紀念白求恩 愚公移山[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

猜你喜歡
階級性要義人民性
試論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
把牢信訪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落到實處是第一要義
論正確認識黨性
立法人民性的四條實現途徑
經典實用主義的要義
《老子》軍事思想要義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