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二者結合的現代傳承

2017-04-14 02:37高喜梅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5期
關鍵詞:二者長征中華民族

高喜梅

(中共壺關縣委黨校 山西·長治 047300)

試析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二者結合的現代傳承

高喜梅

(中共壺關縣委黨校 山西·長治 047300)

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太行精神根源相同、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是在黨的領導下經過艱難曲折的革命斗爭形成的革命精神,二者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文章針對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對比分析,要求各行各業應高度重視太行精神。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更應對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結合作出整體的分析比較,從而提出更好的現代傳承之路。

太行精神、長征精神、傳承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百年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首次取得偉大勝利的全民族獨立解放戰爭。時光流逝,歲月如梭。自“七七事變”點燃了戰火,太行山脈就成為了挺進華北的主要依托點,八路軍一二九師建起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長期駐扎在太行山脈的中共中央北方局與八路軍總部便成為了華北抗戰的主要指揮中心。在八年抗戰中,英雄的太行人民孕育出的太行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艱難困苦的抗日烽火中培育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等革命精神,應當與長征精神相融合,共同走出現代傳承之路。

一、對太行精神含義的理解

被譽為中華脊梁,有千里太行之稱的巍巍太行山,南起濟源,北接燕山。是哺育蘊含歷史和英雄氣魄的山,是抗戰時期形成的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太行精神的產生和發源地。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果敢公道的太行兒女和共產黨人用血汗紹筑而來的。宣揚偉大的太行精神,傳揚抗戰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項重大而現實的緊迫任務。太行精神誕生于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太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抗擊日寇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一種不怕艱難困苦,堅持英勇斗爭、百折不屈、不怕犧性、勇于奉獻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結合實際看來,偉大的長征精神與太行精神根源相同,都是在黨的領導下經過艱難曲折的革命斗爭形成的革命精神,二者相輔相成,是我黨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指導精神。然而在社會上對二者的注重程度卻有所不同,對長征精神的涵義,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部分專家學者在一些場合、會議都有不同的闡述和解釋,而對太行精神缺乏一個正式的闡釋,相對而言,其涵義和意義至今還未獲得應有體現。簡言之,用16個字闡述太行精神便是:“艱苦樸素、信念堅定、勇于反對、敢于創新”。

所謂“艱苦樸素”,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太行人民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所體現出來的吃苦耐勞、勤儉樸實的精神。面對日本帝國主義大舉侵略及嚴峻的自然災害,內憂外患、內外兼困的形勢,八路軍官兵和普通老百姓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勞動、豐衣足食,共同走出困境,跨過難關??窟@種官兵一家親的深厚感情,簡潔樸實、艱難困苦的精神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所謂“信念堅定”,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將愛國主義精神作為理想,堅持自己的信仰和為人處事的作風與信念以及對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忠誠。太行山根據地的廣大官兵以人民的利益為首位以及偉大的解放事業終身奮斗的執著信念;所謂“勇于反對”,是指在太行山上英勇奮戰的八路軍和800萬太行兒女,用血汗和頑強的毅志,進行著不屈的拼搏,敵后總戰場在不屈不撓的抵抗中成立了起來,對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所謂“敢于創新”,是指八路軍官兵和普通老百姓,在生產物資極端困乏的情況下,英雄的太行兒女和八路軍將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挖窯洞、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紡花織布、合作生產,形成了軍民魚水情,有力的促進了經濟的長足進展,人民的生產和發展有了前進的道路,同時為抗日斗爭也起到了支援的作用。

二、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異同點

(一)二者相同之處

從本質來看,二者都是將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我國具體革命實踐合為一體作為我黨的精神支柱,也是擊倒敵人、排除任何困境的精神和力量淵源。二者相同之處表現為:一是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無產階級的奮斗核心,也是我黨堅定的信念。二是具有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進程中幾經艱難和挫折,但革命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堅如磐石。敢于開創歷史,走完兩萬五千里的慢慢長征路,在人類戰爭史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人類奇跡。三是具有樹立視人民群眾為己任,同人民群眾共患難的優良作風,以及保持艱苦樸素、頑強拼搏的精神。充分證明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保持與繼承。

(二)二者不同之處

1.時間差異性

太行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的太行軍民在抗日烽火中鑄就形成的。而長征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的為抗戰革命勝利的前提下,為革命做斗爭產生的精神。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長征,戰斗足跡遍布14個省份,通過戰略大轉移,在抗日前線建立陜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事業展開新局面提供了基礎。太行精神孕育產生于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發展、成熟、形成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各敵后抗日戰場,是形成時間最長年月最久的一種革命精神,是長征精神發展的根本前提,隨后也是其他革命精神對太行精神的一種提煉和升華,而太行精神,正是貫穿了整個中國革命的一條鎖鏈,使得抗日戰爭期間各種革命精神環環相扣。太行精神激勵著軍民堅持英勇殺敵,在戰亂時期提供了精神支柱,也有力推動了當今“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

2.內容差異性

太行精神與長征精神都屬于我黨的革命精神,但是在內容表述上卻有差異。太行精神,是指面對國家和民族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抗日根據地軍民不屈不撓、振臂奮起、拼死抗爭、英勇抗擊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為民族的解放為人民利益展現出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貞不屈、艱苦卓絕、齊心協力、奮勇向前、樂于奉獻的精神。這一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精神成果,已融合到民族的血脈,有著豐富的底蘊。而長征精神其核心是“堅定信念、不畏艱苦、迎難而上”,其內涵可扼要地概括為共產主義、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艱苦奮斗、顧全大局、集體主義。

3.特征差異性

太行千千萬萬兒女傳承著太行精神,英雄后代完成著太行使命,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太行精神與時俱進,內涵和底蘊有著悠久深邃的歷史弘揚??箲饡r期,八路軍總部、三大主力師及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太行山區長期駐扎,長樂戰役、百團大戰等著名的太行山戰役體現了中華民族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彰顯出八路軍戰士不畏強暴、不懼危難的民族精神。

太行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及朱德、鄧小平等上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由轉戰南北來自五湖四海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與太行軍民在抗日烽火中共同弘揚和培育的。因此,徹底的、超越地域的民族性是理解太行精神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而太行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人民根據親自實踐,并以此創造性結合產物,綜上所述,太行精神代表了先進、代表了民族、也彰顯了實踐的作用。

長征精神體現的突出特點就是始終不畏艱險,堅定革命信念,處于關鍵核心部位,從本質而言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首先視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為最首要利益;第二,是革命者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偉大氣魄;三是一步一個腳印、自力更生的革新意識;四是以大局為重,嚴格遵守紀律、精誠團結、廉潔奉公的精神。偉大的長征表現的不只是作為革命者的艱苦奮斗、不懈追求,還體現在不斷奮斗著的革命者的思想、品德、信念。讓偉大的長征精神彪炳史冊,光耀千秋。

三、二者本質與表現形式結合的現代傳承

(一)基于二者精神本質的現代傳承

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長征精神的著力點,而太行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現如今生產力不發達的初級階段下,在宏偉的中國夢的歷程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長征精神與太行精神為基礎的精神傳承,仍然可以為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豐碩的思想和力量源泉。二者的本質結合就像是以愛國主義為“盾”,以革命精神為“矛”,既有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懷,又有勇于奮進的革命理想,不能以愛國主義為基礎的精神傳承是沒有地基的大廈,縱有千萬般高,也會轟然倒塌。不能以革命精神為突出點的精神傳承是沒有子彈的槍炮,縱使槍炮再好,也會潰于一敗。因此,只有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太行精神和以革命必勝為核心的長征精神相結合,才能在完成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二)基于二者精神表現形式的現代傳承

長征精神集中表現在共產黨員在長征路上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的戰斗品格,同心同德,相互扶持的團結信念。太行精神集中表現在抗日戰爭時期心系百姓、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軍民一條心,共抗侵略者的堅定信念。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更需要我們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同舟共濟,交洽無嫌,擼起袖子加油干,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共同目標。

(三)二者本質與表現形式結合的現代傳承

回顧中國共產黨革命期間,長征路上的長征精神與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發揚的太行精神,都凝集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優良品格,在中華民族光榮歷史傳統和生命機體中是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如何將這種博大精深的精神力量傳承下去,代代不息,必須將黨領導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下逐漸形成的傳統信仰和新型時代觀充分結合,這是中華民族立于世界之林且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加強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落實“三嚴三實”與“兩學一做”,做一個與時俱進,艱苦奮斗的共產黨員,一個光明磊落,虛懷若谷的共產黨員,一個以群眾為本,讓群眾滿意的共產黨員,為完成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而奮斗不息。

四、總結

總結和歸納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所表現出的各種革命精神,其中包括太行精神、長征精神或者其他的革命精神等,這些精神不僅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源源不息的動力支撐,同樣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了堅定的信仰源泉?;诙弑举|與表現形式的分析對比,聯系所處新的歷史時期,關心重視怎樣將兩種革命精神相結合,予以傳揚與繼承,使中華民族光榮歷史傳統和革命精神源遠流長,薪火相傳。

[1]張民省.論太行精神的歷史地位[J].理論探索,2011,04:25-27

[2]太行精神轉型跨越的精神動力——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太行精神研討會發言摘要[J].品牌,2011,08:28-32.

[3]路飛飛.新時期弘揚太行精神的意義與途徑[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09:74-77.

[4]王雷平.太行精神: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偉大象征[J].黨史文匯,2009,09:26-38.

[5]李廣,孫鳳江,劉曉英.解讀太行精神 [J].邯鄲學院學報,2006,02:78-80.

[6]李毅弘.長征精神的時代意境[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05:1-4.

[7]陳勇.長征精神研究綜述[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05:5-9.

[8]中共長治市委講師團課題組,王斌.太行山高可以呼遠——太行精神的理論特質和時代價值[J].前進,2010,10:31-34.

[9]吳朝建.論毛澤東與長征精神[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72-74.

[10]?;⑻?讓太行精神永放光芒[J].黨史文匯,2013,04:63-64.

[11]李中學.長征精神在中國夢宣傳教育中的價值探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3,10:96-100.

[12]論太行精神[J].前進,1994,10:7-10.

[13]石仲泉.紅軍長征和長征精神[J].中共黨史研究,2007,01:55-63.

[14]熊啟珍,瞿曉琳.論長征精神的科學內涵[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02:163-168.

[15]李平.簡論長征精神及意義[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06:160-161.

[16]鄔家能,孫志清.堅持信念逆境奮斗——解讀長征精神[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5,05:11-14.

[17]于安龍.論長征精神與 “中國夢”[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5,01:116-121.

[18]李傳兵,劉文科.芻議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1:41-42.

D642

A

1009-8534(2017)05-0016-02

高喜梅,女,本科,中共壺關縣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黨史、黨建。

責任編輯:徐向陽

審 稿 人:夏 莉

猜你喜歡
二者長征中華民族
我們為參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長征”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搖曳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
“翱翔之星”搭長征七號順利入軌
長征六號為何能快速發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