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近三年來延遲退休政策的演變

2017-04-15 08:28馬澤華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9期
關鍵詞:山西財經大學漸進式退休年齡

張 婧 馬澤華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國近三年來延遲退休政策的演變

張 婧 馬澤華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6)

人口老齡化速度快、養老金收支平衡壓力大等都成為我國推進延遲退休的必然原因,但這卻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爭議和擔憂,為了使使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順利實施,需要認真對待、分析這些爭議和擔憂,從而完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并制定科學的配套政策措施。

延遲退休;政策分析;潛在問題

一、背景

延遲退休是世界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近年來,為了應對逐漸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相繼調整了本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勞動力供求狀況正在發生變化,人力資本投入的不斷加大,以及養老保險基金緊缺等問題,都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出臺做了鋪墊。

中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源自1951年原國家政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退休年齡:男職工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但是該法定退休年齡是在1949年我國人口平均壽命45周歲的基礎上設定的,到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己經達到了74.83歲,人類預期壽命的延長,使得延遲退休成為一種可能。2013年11月份,中國共產黨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才從國家層面上將延遲退休問題確定下來。

二、延遲退休的政策演變

(一)《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明確了頂層設計,延遲退休政策漸行漸進。部長尹蔚民表示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爭取年內完成,五年后實施,副部長胡曉義進一步解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含義:一要有預告期,二要分步走,三要邁小步,四要多措并舉。

(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3》

2013年12月26日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3》,為未來7年改革建議了三個階段的時間表,報告建議,在2014—2015年改革第一階段,政府應在保險精算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和勞動力市場發展,研究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法與步驟;第二階段,即2016年—2018年,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漸進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到了第三階段,即2019—2020年,建立統一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社保體系。

(三)《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

2015年12月2日《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指出延遲退休年齡應遵循漸進式并建立彈性機制。該報告建議,按照并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退休年齡。

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并軌,將退休年齡歸為兩類: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并軌時,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再次,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

(四)《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2016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建立健全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綜合應對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實施漸進式延退退休年齡政策,加強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強大齡勞動力就業能力。開展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佑,健全人口動態監測機制”。

三、延遲退休中存在的潛在問題

(一)引發老年勞動力和年輕勞動力的擔憂

對于老年勞動力而言,第一個擔憂的是怕延遲退休會導致退休待遇降低,如果延遲退休,則意味著享受退休金的時間相對縮短,自身利益受損;第二個擔憂的是怕年老體弱受到歧視,工資水平被壓低甚至失業,失業后難以找到工作,從而沒有生活來源;第三個擔憂的是人到了50歲以后,孫輩出生了,需要照看孫輩,延遲退休就無法為子女分擔照看孩子的負擔;第四個擔憂的是怕身體健康條件不佳,難以承擔競爭日益激烈的工作。

對于年輕勞動力而言,主要有兩個方而的擔憂。一是擔心老年人不退休會影響年輕人的職位升遷,二是擔心老年人就業的增加會擠出年輕人就業,即所謂“老人不退,新人沒位”。

(二)損害企業的利益

延遲退休政策損害了企業的利益,企業對政策支持度不高。企業不支持延遲退休政策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大多數企業“新陳代謝”的要求,希望及早補充年輕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對體力和精力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二是減輕單位負擔,老員工工資一般都高于年輕員工,而且在此基礎上企業為老員工繳納的各項保險費用也明顯高于年輕員工,企業為了減輕單位繳費負擔,增強競爭力,對延遲退休政策的支持度較低。三是如果企業可以采取返聘退休員工的方式,這樣不僅能滿足企業需求,而且不用繳納相應的保險費用。

(三)未能解決養老金壓力

漸進式延遲退休從根本上說是增加了工作年限,延長了繳納養老金時間的同時也減少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限,短期內必然會增加養老金結余。但依據養老金計發辦法,職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是隨著其繳費年限和月平均工資的增長而增加的,延遲退休對養老金賬戶缺口的作用又是微不足道的。

(四)引起新的失業問題

我國的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不僅在收入上沒有建立相應的保障制度和激勵措施,也沒有在延遲退休與擴大就業之間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僅僅是“調整產業結構、開發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又不與青年人爭奪工作機會的崗位,加強中老年人技能培訓,并研究支持中老年人就業的扶持政策等等。

四、總結

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很快就要出臺了,但是由于這一政策的出臺牽扯面廣,涉及大多數養老保險參保者的利益,多年來,專家學者和輿論大眾對延遲退休問題多持反對態度,因此,我國在出臺這項政策前需十分謹慎。未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專家學者應結合目前我國就業現狀和養老保險參保情況,研究延遲退休具體的推進方案,將“漸進式”的多層含義準確的體現出來,必要時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省、市開展試點,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在全國范圍內做好政策的解讀和宣傳工作,以期取得滿意的效果。

[1]艷玲.“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2017年推出[N].中國老年報2015(1)

[2]趙曼.呂國營社會保障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12-125頁

[3]唐均.缺乏保障的漸進式延遲退休等于失業[J].中國經濟周刊.2014,18-19頁

[4]侯中華.漸進式延遲退休必須統籌兼顧[J].中國社會保障,2014(2)

張婧(1993-),女,漢族,在讀研究生,山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制度;馬澤華(1993-),女,漢族,在讀研究生,山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住房制度。

猜你喜歡
山西財經大學漸進式退休年齡
山西財經大學
世界主要經濟體 退休年齡都定在了65歲及以上
基本收入的理論構想與漸進式實現路徑
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第二屆博士論壇召開
淺談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相關問題的思考
2016年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學術論壇召開
輕熟女“漸進式”省錢保養計劃
發達國家實際退休年齡男64女63
漸進式教學在泌尿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漸進式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