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股份合作社論文綜述

2017-04-15 08:28胡榆奇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9期
關鍵詞:股份合作制農村土地土地

胡榆奇

(成都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土地股份合作社論文綜述

胡榆奇

(成都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土地市場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基本模式是農民用土地作價入股,享受保底加分紅的模式,其中放活土地經營權,將土地作價,把土地量化,推動了土地市場化進程。本文介紹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歷史脈絡,誘導因素,促進作用和現實問題。

誘導因素;促進作用;現實問題

一、土地股份合作的含義

土地股份合作社是農戶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成股權,農民當上股東。入社土地,由合作社統一耕種,農戶除勞動收益外,還可享受年底分紅。

二、土地股份所有制產生的誘因

(一)要素驅動型。其中王小映認為,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度高、二三產業極其發達、農村人口大量轉移,是土地股份合作制得以成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正是有這些合理的要素,才驅使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產生。[1]

張笑寒(2009)提出,土地股份合作是在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2],需要一定的特定條件下才能產生,與一定的要素有關系,其中包括區域自然資源稟賦優越,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傳統農地流轉制度亟待創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村干部的積極領導與參與等一系列要素驅動。

(二)制度誘導型。肖瑞,在《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發凡及協同推進》中提到過,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基于誘致性制度變遷的重要土地制度創新,在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農業經營體制的一種創新和拓展。[3]

張笑寒(2009)認為,土地股份合作制作為一項典型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是制度需求與制度供給兩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生成動因主要在于“外部利潤”的出現、交易費用和生產成本的節約、利益集團的一致性同意、政府等次級行動團體的積極參與、制度創新的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等。[2]

(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肖端(2015)《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發展》提出,正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歷史演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才催生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產生。[4]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對農業生產要素的吸取及其對家庭經營的沖擊,統籌城鄉發展的艱巨任務,農業現代化轉型的要求,構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產生的基本背景。

卞琦娟等(2011):《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模式、動因及區域差異分析》中提出[5],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出現包含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農民的農業的兼業化、副業化、土地復種指數下降,農業勞動者的老齡化,女性化和耕地的拋荒撂荒等,政府的大力支持,工業化大量需要人口導致農業人口不足,東北地區人口密集,低效率農業難以滿足供給,工業化大量需要人口導致的土地閑置。

三、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促進作用

(一)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推進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為農業經營的規?;蜋C械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組織載體。[6]陳文明在《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探微》提出,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成效在于進行規范管理,使土地的集體所有權得到強化;明晰產權,強調了農民的主體地位;

(二)明確分配關系,改善分配體制。周振國,王江濤.認為,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成效在于明確了產權關系,分配關系,完善了分配機制[7]有三個方面:一是集體產權界定明晰化。社區股份合作制將集體所有的經營性資產全部折成股份,部分為集體股,部分量化到農民個人,從而理順了產權關系,形成了在農民個人產權基礎上的新型合作制度;二是分配機制體現了公有制原則。股權配置既體現了同一社區范圍內人人有份的平等分配原則,又根據農民對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歷史貢獻大小,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原則專門設置照顧股,以照顧老人、殘疾人等,從而形成了以公有制為基礎、承認差距、尊重歷史的新型分配制度;三是社區集體經濟得到壯大。社區股份合作社設置集體股,參與股本增值的分配,因而強化了農村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中集體“統”的功能。

(三)促進了土地整理提高了農地使用效率,為加強農地基本建設創造了條件。1.由于土地的集中,吸引了技術生產要素的投入,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拓展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為農民兼業化提供了基礎,農民兼業化是農民提高收入的一種方式,在大量從事非農工作的同事,能利用閑置土地提升農民的收入。2.有利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力,促進了農村公共事業發展。

(四)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土地股份合作制讓農民成功加入了土地市場化的進程中,分享通過土地市場提升農業效率帶來的利潤其中。[9]萬寶瑞提出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成效有五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二是有利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三是有利于維護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四是有利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五是有利于促進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創新和完善。

四、實施過程遇到的問題

(一)虧損時面臨的破產清算問題。孫中華提出了破產清算時候的一系列問題,土地股份合作社出現了風險難以控制的問題,保底分紅在合作社或者合作組織運行良好,有足夠盈利的情況下并沒有什么問題,但現實情況會出現虧損情況和破產清算時該怎么處理的問題,怎樣處理入股的經營權,是等價為貨幣補償還是就土地承包權抵押。在破產清算時,入股的承包權是否參與清算,如果用簽約時等價的貨幣補償,農民是否有能力進行貨幣償付。

(二)土地流轉中,農民,合作社,承租人的三方博弈。張笑寒提出,應明確土地股份合作社各部分的權、責、利,分期合作社(承租人)、政府(土地集中者)、農民三方的利益,政府應放棄對合作社過多干預,轉向提供恰當的指引,包括咨詢服務和政策指導。[2]

(三)怎樣排除風險吸引農民加入。比起單一的小農經濟,三位一體的生產——加工——銷售的合作社擁有更長的產業鏈,消除了中間環節的交易費用,對農民來說也更具有吸引力。農民參加的顧慮主要在于參與這種模式的風險,這種風險在于加入后的盈虧狀況。為吸引農戶加入,發起人承擔必要的更多的風險,是必須的方式。雖然長遠且穩定的利益對農戶有很大的意義,但直接影響其參加合作社的因素是風險排除。

(四)股權集中度低,封閉性強。由于土地股份合作社組織多為農民或者村組織,所以出現的股份形式多為農戶個股和村集體股,股權設置較為簡單,股權也比較分散,每戶平均占股比例為2到3股。股權均不能交易,也不能提前贖回。其中張笑寒提出土地股份合作社面臨的現實困境包括入股要素單一,股權集中度低股權封閉性強導致的股權并非實權,而是虛權,股權并不具備相應的價值,股東的權益沒有得到維護。[2]

[1]王小映.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經濟學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3,06:31-39.

[2]張笑寒.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運行特征、現實困境和出路選擇——以蘇南上林村為個案[J].中國土地科學,2009,02:38-42.

[3]肖端.土地股份合作社內部治理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5.

[4]文龍嬌.農地流轉公積金制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5]卞琦娟,朱紅根.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模式、動因及區域差異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7-12+18.

[6]陳文明.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探微[J].國土經濟,1994,01:49-52+57.

胡榆奇,成都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股份合作制農村土地土地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我愛這土地
建構與創新: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綜述※
首次大修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健全機制推動農村土地確權
農村信用社變遷的階段性特征及其改革指向
農地股份合作制與“重建個人所有制”——以京郊農村為例
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
分土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