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的三維生活

2017-04-20 15:53阮福龍
美文 2017年7期
關鍵詞:外國人學生

[美]阮福龍

阮福龍 (Nguyen Phuoc Long)美籍越南人。三歲時移居美國西雅圖,畢業于美國 Western Washington大學創意寫作英語專業,又以全額獎學金進入美國Syracuse 大學研修圖書館信息管理碩士學位。2011年來到中國,在北京大學任教至今。

作為一名外國人

說句實在話,當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它與我所認為的中國并不相同。在美國,大部分有關中國的新聞或消息不是關于商業、政府的就是關于軍事的。所以在西方,人們聽到“China”這一詞的時候,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是很多工廠,是天安門廣場,是胡同小巷,還有茫茫的人群。當然,最后一項是不得不提到的,但是其余的刻板印象所能代表的,只是中國的現實形象中一小部分,如我來到這兒以后所了解到的一樣。

說句公道話,大部分美國人生活在泡泡中。他們并不真正地了解外面的世界。當然,我們能夠得知有關其他國家的新聞,但還是那句話,新聞只是一扇通往真實的小窗。實際上大部分美國人對自己的國家甚至都不怎么了解。很多美國人甚至都說不出全部50個州的名字。但我這樣告訴自己,我和這些“大部分美國人”們并不一樣。

我有幸旅行過多次,既周游過美國,也環游過世界。我去過美國50個州中的40個。我去過世界上的17個國家。經歷過這么多次的旅行,我接觸過很多不同的文化,了解過很多思考的方式。因此,我相信自己清楚這個世界上正發生著什么??稍谖业谝淮蔚竭_北京以后,這種想法很快就變了。

中國第一件讓我震驚的事情就是它的現代化。因為,美國是“第一世界”國家,而中國被標記為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對中國的預期和我所見的中國的現實完全不同。大部分西方人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是一條自行車的河流,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想象的中國比較像越南——有很多摩托車,還有一般多的汽車。但展現在我眼前的,卻是十分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公路和人行道,甚至有寬敞的自行車道。沒有看到像越南一樣遍布廣泛的摩托車,這里有挺多汽車的——很新的汽車,還有豪華汽車。我告訴我的美國朋友們,我到北京以后的這一小段時間里所見到的高檔豪華車(比如法拉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比我在美國生活了這么多年所看到的豪車還要多。

不是說中國沒有地方,在那里,看到一次這些代表著頹廢和極度奢華的汽車,就如同去看一場搖滾演唱會一樣罕見。中國有很多的農村地區,正是因為這些地區,中國才仍被視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美國也有荒蕪的地區,沒有現代化的設施。甚至在一些城市中,很簡單的基礎設施都不能保證,比如干凈的飲用水。我想說,中國和美國在這個方面的差異,是美國的人如果確實想得到某個東西,他就可以得到它。但在中國,可能得到這個東西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比如,中國有些地區的孩子必須走很遠,甚至穿越一些十分危險的環境才能簡單上一次學。

但對比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比我見過的其他國家要進步許多。比如越南,相對于中國來說,對外開放的時間要遠長于中國,但還沒有取得中國所取得的成就。胡志明市的街道自1980年以來就沒有很大的更改。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摩托車。道路上的車輛確實越來越多,但主要是出租車,不是個人的私家車。越南的生活、工資水平并不足以讓人們支付得起車輛開銷。與之相反,中國居民買得起車并且想買車,但他們的限制卻是汽車牌照。

再做另一個比較,當我拜訪一位印度朋友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好笑的差異。那次拜訪發生在我到中國的第一年里,當時我有機會去拜訪我一位住在新德里的朋友。我被問到對中國的印象如何,我先說出口的是一句抱怨。我抱怨在中國城市里的特定一些地方,做一名行人真的很難。經常地,人行道中間會栽著一棵樹,所以人們沒有太多行走的空間。此外,還能經常在人行道上看到停放的汽車,于是我必須蜿蜒行走于這些障礙之間,或者干脆就到自行車道上走。當然自行車道上也停著車,但我還要不得不小心自行車道上的自行車和摩托車。所以,按美國的說法說,就是行人位于“low end of the totem pole(圖騰柱的最底端)”,意思是最低優先度。

在我抱怨完以后,我的朋友嘆了口氣,然后以驚愕的口吻說道:“Wow,you have sidewalks?(天啊,你們有人行道?)”

在我對中國產生總體評價的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時刻。像大多數外國人一樣,起初,我會抱怨在中國遇到的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人太多,行為太不雅,污染,霧霾,食品安全。我在印度看到那里貧困的人們生活一片狼藉,看到他們住在路邊自制的屋子里的時候,再對比我在中國的所見,我可以肯定中國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加進步。比如食品安全,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擔心的問題,我對這個事情的觀點是,中國的食品安全并不像其他地方一樣差。當然,我在中國有過幾次食品中毒的經歷,但我在美國也有過相同遭遇。并且在印度,有很大一部分觀光者能和你保證,在旅行期間他們至少能中一次食品的毒。

至于人太多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這是個主觀結論。人口過剩只是環境(因自然原因或人為原因)不能承受或維持生物生存的問題。在一個實驗里,把老鼠擠壓到很小的空間中,導致一些老鼠自相殘殺。這個實驗結果經常被作為證據,展示人口過剩所導致的結果。當然,自相殘殺的發生是因為那些老鼠沒有足夠的食物或空間去生存。然而現實中,這些實驗肯定不能真正地換成人類去做。

首先,人類一般不會像老鼠似的,被限制在很小的空間里很長時間,除了那些人員爆滿的監獄。但即使是那樣,通常也會給他們足夠的食物,所以這些犯人們并不需要吃其他人。

所以說中國的人口過剩是一個主觀上的想法。是每個人都希望中國的人口要降低嗎?確實是。但就目前來說,中國已經設法讓大部分人都吃得上飽飯,并且大多數地方的人都有地方居?。]有國家能做到沒有任何無家可歸的人)。舉個例子,高峰時段的地鐵確實能夠提醒人們中國到底有多擠,尤其是主要城市里,比如北京或上海。我已經有過幾次在高峰時段被擠壓得像沙丁魚一樣的經歷了,于是因為這些情況,我才會質疑環境是否有能力承受如此眾多的人口。但這又帶著我到了下一點:舉個例子,至少北京有地鐵系統。

世界上很多大都市都有地鐵系統,但這些地鐵系統有像北京一樣廣泛的地鐵系統嗎?或者能像中國的地鐵系統一樣負荷這么多人嗎?與此同時,中國有讓人驚訝的,能與歐洲和日本比肩的高速列車基礎建設。美國,就其本身在公共交通行業中的位置而言,已經明顯落后于時代了。美國與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相比,沒有一輛高速列車。這事兒想想都讓人震驚。作為世界頂級超級大國和世界第一的國家——美國,沒有一輛高速列車??墒?,歐洲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了。相比之下,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列車系統。這是把我留在這里的一個原因。

我有好多朋友還有家人問過我到底喜不喜歡活在中國。我通常給出的最真誠的也最簡潔的答案是:中國奇怪地舒適(strangely comfortable)。中國有足夠讓我感到舒適的現代感?;ヂ摼W無處不在,購物也很讓人滿意(并且有時候比美國更有效率),而且我很有安全感。我在那個回答中用到“strangely奇怪地”這一詞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對我來說仍然夠奇怪,夠外國,以至于我對它仍舊保持興趣。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開始變得十分相似。但中國的城市在現代世界和傳統生活間維持了一種獨特的平衡。文化習俗仍然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中存在著。比如,我每年都能看到人們在十字路口燒著紙幣去紀念清明,中國版紀念故人的方式。

外國人到了中國后有的最主要問題,是他們帶著對中國文化的期待。一些人對中國有著既定想法,所以可能是這一點在給他們自己創造著阻礙,讓他們不能去真正地接受中國的生活或理解中國的生活。另外,其他人將他們的文化中的平常事投影到中國的社會中。他們認為中國應該更像這個或應該做那個。邏輯上說,或有社會前提的情況下說,他們的論點是合乎道理的。但那并不是中國的方式。不是美國。不是歐洲。

我要承認,我希望中國有很多事情能有所改變。這些改變能使這里的生活變得更好更輕松。但如果中國改變得太多,那么它就會像其他現代化的國家一樣。我想到的一個結論是,中國在一些方式上沿著西方國家的路徑走,會很恥辱。當我住在愛爾蘭的時候,那時候正值他們的技術和經濟爆發,人們開始買汽車,新房開發開始出現,并且風格毫無個性。在美國,我們管這個叫作“Californication”。所有房子開始變得看著都一樣,道路逐漸擁塞汽車。我希望中國能夠走一條不同的路線,但它沒有。

我認為,中國有現代化的機會,但要以中國的方式進行。中國能夠看到西方所犯下的錯誤,比如環境問題或經濟問題,并且原本能夠避免這些問題。但是中國正經歷著每個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中國現在有交通問題,有空氣污染,還有越來越多背負著債務的人口。所以,現在中國必須找到抗爭這些問題的方式,尤其是現在,在中國尚可選擇不這么快地照搬西方發展方式的時候,去避免這些問題。

但就算中國失敗了,這里對于老外來說,仍然是最有趣的生活地點。這就是我用來回答最常見的問題的答案:你為什么來中國?作為外國人,我每天都在學習中國和中國的文化。我正在上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在這里住過的話,就不應該抨擊中國。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必須在沒有各自文化偏見的情況下看待中國。這樣的話人們就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但中國仍然在改變,所以還會有更多需要學習的地方?,F在的中國和我五年前到中國時的中國不同,而且五年后的中國和現在的還會不同。

作為一位老師

我到中國的第一年是2011年。在那個夏天,我作為一名新入職的教師來到了北京。北京大學聘用了我去教技術英語。學生們大多數是攻讀碩士的軟件工程師。我這個情況,是軟著陸到了中國的文化中,同時保持了視野的開闊。一些外國人在到中國前就準備好了面對文化的差異,同時也有其他人被現實嚇到了。我介于這兩種人之間,因為我是個亞裔美國人——亞洲人種但是在美國的社會文化中長大。

大部分外國人到中國的原因,不是因就職于跨國公司,被要求在這里工作,就是在這里留學。這些人有一項我沒有的優勢,就是他們的中文技能。在到中國以前,他們要么學過一點中文,要么就是到了以后積極地參加中文課程。我到中國的時候對中文一無所知。還有更甚,作為一名英語講師,這個職業不讓我說過多的口頭中文,因為我的課程是全浸式風格的,也就是說課上只講英語。并且,當然,班里的學生們課下想要進一步用英語進行溝通,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技能。

所以我學說中文學得很慢——自我學習和從其他人那兒拼湊來的學習。諷刺的是,頭幾年里,我從我的學生那里學了好多中文。這幫助我學到了生存水平的中文,比如怎么點菜,和司機說話,知道怎么在中國問路。然而,他們教給我的不僅僅是語言。他們把中國的很多方面教給了我。

我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美國和中國在教學風格上有巨大差異。最先要說的是方法。在西方,優秀的課程應該被設計成富有互動性和挑戰性。老師展示要探討的想法。有時候,教師會介紹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甚至是一個非主流的視角。因此,這種教學方式提倡在課堂中進行討論。這種教學方法被認為能使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更加有趣,并讓他們參與到其中。更重要的是,這種風格希望能鼓勵學生產生自己的想法并強化他們批判思考的能力??赡苓@是因為在西方的核心價值是獨立。所以我們不僅僅教授知識,還要教授如何獨立地思考。

而我的中國學生告訴我,中國的教育花在批判性思考上的時間不會像花在背東西上那么多。中國的學生被期望著去記東西,通常通過死背的方法,記住一本書的信息量。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學生為了高考進行的填鴨式學習——花費數年去背東西,準備參加這個殘酷的大學入學考試。當大部分外國人了解到學生,以及整個家庭忍受著的這種考試上的精神壓力時,我們大多都會被震驚。

但當我聽到了來自于兩方面爭論的聲音——一面是高考留給學生的是不可磨滅的創傷,還有維護這種教育傳統的保護者們——在抱怨或震驚之余,我嘗試著更好地理解這種狀況。從我所了解的情況看,這種教育風格產生的原因,大概是由于文化和社會因素的結合。文化因素是一種測試,根據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測試出一個人的學識。通常測試內容是學生們應該從學校中學到的事實和信息。而社會因素則是指中國的龐大人口。

中國有如此龐大的人口,老師或學校幾乎不可能注意到每個學生。在西方,選擇學校的一個決定因素就是學生和教師的比例。很多人會選擇學生、教師比例較低的學校,好讓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更多的關注。但在中國這基本不可能。就我來說,當班級規模超過35個學生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沒有足夠時間關注每一個學生。更不幸的是,我的班平均有40個學生。那中國教師在教一個有50個學生或者更多學生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子?我想象這個就很難過。

但在北大教書的日子里,我對中國的未來有了更樂觀的態度。第一個事情就是,人們有了讓高考系統改善的共同信念。有一些辯論,是關于高考系統優點和缺點的,但至少現在有著討論高考系統的對話。這種對話,是改善這個富有爭議的考試系統的第一步。

第二,每一年我都能發現學生的英語技能比先前的班級更好了。我注意到有很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需要提高。就算如此,大部分學生都是軟件工程師,所以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英語的次數很少。但是英語水平低的學生數量每年都在減少,同時英語能力不錯的學生每年都在增多。這使得我的工作變得更輕松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我能夠更好地與學生們交流。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在教的東西并且能更全面地學習知識,因為我不再需要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了。我們能以深度的視角探討事物。

對于我的很多學生來說,他們第一次學到如何批判性思考的地方是我的課堂。我教給了他們如何分析自己讀到的、聽到的、或見到的信息。這樣做的目的不是培養出憤世嫉俗或充滿懷疑的思想家,而是解鎖學生們的內在創造力以及對更深層知識的渴望。中國的科技行業,有一個最主要的需要改進的部分,就是革新。那么,革新的第一步就是問出問題。比如如何改善某個東西這樣的問題,或者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比如:為什么?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法會從這些問題中誕生。但歸根結底,全都來自于能夠進行批判性地思考。所以這個話題成了我課堂中的關鍵點。我希望日后,這個技能能被更廣泛地傳授給中國學生,特別是開始傳授的時間要早于研究生水平。

還是從我在我的課堂中觀察到的現象,學生們樂于接受我西方風格的教學,并且會很積極地做出回應。我注意到學生在與我說話時的自信有所提高,在演講時的創造性也有所增強,他們還有了更廣泛的個人意識以及社會意識。對于我這樣的外國教師來說,這不僅僅是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或學習西方的方法。相反,外國教師,可能不光是教師,都想讓他們的學生能作為單獨的個體,在學術上、思維上和社會方面上都有所成長。

我們對學生的時間投資和精力投資會讓世界更好。大在中國的大部分外國教師并不只滿足于中國教學需要,還在幫助世界培養下一代的革新者、發展者、管理者和決策者。至于我在其中的角色,我見證了我的學生們在國內外的大游戲公司中找到了各自的工作。這讓我感到驕傲,驕傲中國的勞動力正在從制造業拓展到其他行業?,F在,中國的工作者們,像我的學生一樣作為軟件工程師,作為經濟顧問,甚至是未來教師,為全球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希望我的課堂,不單單提高了他們同外國人溝通的能力,還使他們有能力以更加廣闊的視角去理解他們自己,還有整個世界。

作為一名丈夫

很多外國人,像我一樣,以單身的身份到了中國。大部分外國人都愿意與中國人約會。當然,這個中國人的外貌行為舉止,加上他們的生活情況是兩個人是否約會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另一個大部分人不怎么提到的重要的因素是,其中一個人能否說另一個人的母語。打個比方,就我來說,如果一個女孩不會講或很少講英語,那么很有可能我們約會的概率跟贏彩票一樣。因為我的中文水平很低,跟這樣的女生溝通幾乎是不可能的。

幸運的是,很多中國人的英語口語都足夠讓他們用英語進行流利地溝通。另外,很多外國人的中文水平足以(甚至特別好)讓女生/男生們有興趣和他們約會。還有一些社交APP,有了越來越多的功能,能讓溝通變得越來越輕松,比如快速翻譯這類軟件,把語言這個障礙變得更不是個問題了。實際上,這就是我最初與我最終妻子溝通的方式;我第一個對她說的詞就是通過微信。然而克服溝通障礙只是約會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個對外國人來說特別難學的東西——要經歷很多誤解和爭論,怨恨和眼淚(還有/或有啤酒)——就是無論一個中國人究竟多么西方化,中國文化都深深地扎根在他們的心里,腦海里和靈魂里。文化差異在兩個背景不同的人之間是最難發現的事情。有時候,這種差異是讓人享受且持久的。其他時候,這些差異則在夫婦間產生裂痕。

有個特逗的事兒,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喝水。中國人傾向喝溫水,至少比喝不熱的水更頻繁。而西方人喜歡涼水。我們認為它清爽,并且能提醒我們天然水來自于山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喜歡喝涼水。但給中國女孩涼水喝就像和她說,你并不關心她。

“你怎么敢給我沒煮過的水?你是要給我下毒嗎?”

接受這個文化差異花了我一段時間。我仍然喜歡涼水,但現在也喜歡喝熱水。妻子也理解了我喝涼水的原因,甚至自己也參與了進來。盡管在她“姨媽期間”一滴涼水也不會喝?!耙虌屍陂g”,無論外面是不是35度,她只喝溫水,否則我就會犯給她喝涼水罪。于是我開始好奇,尼安德特人和更早的人類是怎么沒有開水卻活下來的?

我聽說過很多發生在外國人和他們的中國寶貝兒之間的佚事。但有一件我覺得并不顯眼的事情,就是外國人與中國人對爭執的看法。以我從我朋友那兒看到的,還有我自己的經歷來說,爭執只是人在一段感情中的很平常的一部分。當然每一對情侶都會爭吵,我不是說我的妻子或者我的朋友們覺得每周爭吵跟買吃的一樣平常。對于他們來說,每周買次牛奶和吵一次架一樣,這倆處于同一水平。

但是外國人,尤其是男人,極度害怕與他們的愛人發生爭吵。對于外國人來說,如果有爭吵的話,那么關系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通常來講,和西方女生約會,如果出現問題的話,比如她讓我買牛奶結果回家的時候我給忘了,她只會翻個眼睛然后嘆一大口氣,同時提醒我她之前和我說過要買牛奶。沒有喊叫,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去解釋或自我反擊,之后再變得加倍貼心,好哄她讓她冷靜下來。幾乎沒有這些事情。在西方,我們只是簡單地把問題說通。然后就結束了。

但我認識的中國女生認為有這些爭吵完全是正常的。對我來說更奇怪的是在一次大爭吵之后,對他們來說,這次爭吵就像從未發生過一樣。我朋友有個女友,會因為很小的事情就很生氣,然后他們就會因此大吵一架。其間某個時刻她會說她恨他,并且他們的關系結束了。但當一切都平靜下來以后,她會聊聊他們在一起生活之后在哪里買個房子住。在這個時候,我們西方人的腦子會特別迷惑?!斑@個人是誰?”我們自己想,“就剛剛,你說你恨我。然后現在你又想跟我一起生活?”

像“討厭”“煩人”,還有“氣死我了”這樣的話是中國女生詞匯庫中的常規武器,怪不得他們覺得爭吵不是什么大事。我很早就從與妻子一起生活的經歷中學到了這些詞匯。并且我所有男性朋友,包括中國人和西方人,也很熟悉這些詞。西方女生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這些詞匯,因為對我們來說詞是十分重要嚴肅的。所以第一次我聽到我的妻子說“我討厭你”的時候,我覺得我們的關系到此結束了。但是有些人和我解釋說,對中國女生來說,這種話特別平常。如果我不知道這點的話,我可能今天就沒有妻子了。

爭吵頻率的差異與中西方人上醫院看病的差異一樣。西方人不會經常去醫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很貴。另一個原因則是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只在有了嚴重問題的時候才去找醫生。否則,我們就會自己堅持等病癥痊愈。放到我們與其他人的關系上來說也是一樣。和父母爭吵會花費很多精力。所以我們盡力不發生爭吵。只有很重要的事情或很嚴肅的事情才會引起爭吵。

但得知我生了一點點小病的時候,我的妻子立刻告訴我應該去看醫生,最起碼要吃點藥。我和她說,我得的只是簡單的感冒,最后會好的。然后她就因為我不聽她的話而變得不高興。她認為我不聽取她的建議,也就肯定了一點,她的想法不夠重要。我試著去解釋我的感冒并不嚴重,但她吼了回來:“你怎么知道?你是醫生嗎?”爭吵的幾個小時之后,她終于冷靜了下來。我覺著我要咳出來了,所以我盡最大努力憋著它。我不想讓她聽到我咳嗽??杀镏烧娌皇且患唵蔚氖聝?。嗓子里會癢癢的并且越來越想咳出來。但我仍舊憋著。最終,我覺得特別不舒服而且渾身發燙。我的臉看起來特別緊張特別紅。妻子看到了我,然后說:“你看著好怪。你肯定生病了。知道了吧?我告訴過你應該去醫院的!”

對于所有爭吵和疑惑來說,能娶中國女孩絕對不無聊。她激發了我的熱情,想要去維護這段感情。我知道這是因為她十分關心我,并且她對細微事物十分敏感。除此之外,她還教給了我很多作為一名普通外國人不會知道的中國文化。更加重要的事是,我已經向她敞開了我的腦海和心扉,這也使我向中國文化敞開了心扉。為了讓外國人更接近了解中國,我們需要承認我們看到了文化中的差異并能接受它們。

猜你喜歡
外國人學生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變化
外國人學漢字
快把我哥帶走
趕不走的學生
嫁女兒
外國人
學生寫話
怎么跟外國人推薦《瑯琊榜》?
特意和故意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