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

2017-04-22 08:17陳紅梅張小曼金花成
健康之路(醫藥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品管圈患兒

陳紅梅+張小曼+金花成

【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3月15日至2016年4月15日收治的120例患兒設為對照組(未實施品管圈活動),選擇我院2016年5月15日至2016年6月15日收治的120例患兒設為觀察組(實施品管圈活動),對兩組患兒手腕帶佩戴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兒手腕帶佩戴率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76.7%,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x?=13.072,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進一步增強了患兒治療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與普及。

【關鍵詞】患兒;手腕帶;佩戴率;品管圈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72-02

對于住院患兒來說,手腕帶是重要的身份識別標志,提高手腕帶佩戴率,可有效降低患兒身份識別難度及差錯事故發生率[1]。然而,因為患兒眾多、醫護人員有限等因素影響,導致患兒手腕帶佩戴情況并不樂觀。為此,必須給予一定的干預,有效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本文通過對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患兒手腕帶佩戴情況的分析,探討品管圈活動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3月15日至2016年4月15日收治的120例患兒設為對照組(未實施品管圈活動),選擇我院2016年5月15日至2016年6月15日收治的120例患兒設為觀察組(實施品管圈活動)。對照組中,女45例,男75例;年齡在1-13歲之間,平均為(6.5±2.0)歲;住院時間在1-82d之間,平均為(35.1±4.6)d。觀察組中,女51例,男69例;年齡在1-12歲之間,平均為(6.1±2.2)歲;住院時間在1-87d之間,平均為(34.9±4.8)d。統計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可知,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1)成立品管圈小組:遵循自愿自主原則招募圈員,由高年資主管護師擔任圈長,護士長擔任輔導員。(2)明確主題:運用頭腦風暴、層別方式確定活動主題,即“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3)擬定方案:遵循活動時限分配原則擬定活動方案,并對圈員職責予以明確。(4)分析現狀與原因:利用魚骨圖、柏拉圖、流程圖等品管工具對現狀及原因進行分析,如護士責任心不強、護士宣教不到位、護士核查制度為落實到位、患兒主觀不愿佩戴手腕帶等。(5)設定目標:經小組討論,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6)擬定與實施對策:①對手腕帶使用制度及佩戴流程進行整改,并保證手腕帶松緊度適宜,可容下1個手指,對于首次佩戴手腕帶的患兒,安排專人負責。②護士應主動向患兒及其家屬說明手腕帶佩戴目的及使用注意事項,并強調身份識別的重要性。③在病房張貼卡通宣傳畫,提醒患兒及其家屬主動參加腕帶核對。④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予以個性化佩戴腕帶,如嬰幼兒,應佩戴在腳踝部位,以免脫落;住院時間長及不愿佩戴患兒,可用彩色絲帶將腕帶固定在適宜部位,在更衣及沐浴時取下[2]。⑤對自愿自主佩戴腕帶的患兒給予表揚,以此調動患兒佩戴腕帶的積極性與主動性。⑥加強理論學習,不僅要學習和皮膚過敏有關的理論知識及預防策略,還要學習怎樣和患兒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的技巧,以此了解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狀態,并組織學習經驗交流討論會,共享學習成果,提高護士綜合素質。⑦培養與增強護士責任心,全面落實腕帶核對制度,并由護士長進行抽查,以此對護士工作能力予以評估,同時和評優選先、晉升、績效等掛鉤,從而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與熱情。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手腕帶佩戴情況進行統計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觀察數據錄入SPSS 19.0版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兒手腕帶佩戴率,并對數據予以x?檢驗,如果P<0.05,說明兩組患兒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兒佩戴率為9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的76.7%,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3.討論

在醫療差錯事故預防中,雖然傳統查對制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傳統核對方式尚不健全[3]。為了相應國家號召,保障患兒安全,腕帶識別方式在各級醫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在實際運用中,患兒依從性并不高,并且缺乏對腕帶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項的認識,導致腕帶佩戴情況并不樂觀。所以,為了提高腕帶佩戴率,減少醫療差錯的發生,一定要重視干預策略的實施。

品管圈是由相近、相同或者互補性質工作場所人員自發、自主組成的活動團體,通過全體集思廣益、合作,按照相應的活動程序執行,以此解決實際問題。在患兒臨床治療中,通過品管圈活動的實施,不僅可以增進護患關系,增加護患交流,還可以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最大限度的確?;純褐委煱踩?,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實現醫院管理效益。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佩戴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趙振花[4]等人的研究報道十分相似,即實施后患兒佩戴率為93.3%,明顯高于實施前的85.0%,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說明,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進一步增強了患兒治療安全性,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與普及。

參考文獻:

[1]霍瑞玲,賴海燕,方建冰等.運用品管圈規范安全輸液流程[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09,312.

[2]吳蘭英,趙鳳娥.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護士靜脈輸液操作核對手腕帶執行率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0):4629-4631.

[3]李超云.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治療執行錯誤例數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6,6(2):313-314.

[4]趙振花,劉翠麗.品管圈活動在提高患兒手腕帶佩戴率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5(11):105-106,107.

猜你喜歡
品管圈患兒
小兒肺炎護理4重點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應用
鎮靜護理在呼吸機治療危重患兒中的有效應用
維生素D聯合GnRHa在特發性性早熟患兒中的應用
應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對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作用
產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品管圈應用的療效分析
品管圈活動在眼科患者視力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漏查率的研究
小兒驚厥不要慌,記住這些護理知識
如何做好小兒麻醉復蘇的護理
白血病·患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