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兒童思維發展的隨文練筆

2017-04-25 08:44徐鋼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 2017年1期
關鍵詞:隨文春游植樹

徐鋼

目前,隨文練筆逐漸出現在更多語文老師的課堂,它之所以能夠受到越來越多“語文人”的青睞,是因為它在語文課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還因為它更順應“大語文”背景下的學科發展趨勢,更因為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語言及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筆者也發現許多老師僅僅是為了滿足“練筆就能提高寫作能力”的自我安慰心理而練筆,為了增加公開課的精彩看點而練筆,還有的直接因為“跟隨”心態而練筆,而對于“為什么要練”“如何高效地練”卻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接下來,筆者就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談談如何巧用隨文練筆“三部曲”,系統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一、“情”“理”分析,形成系統網絡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由四篇課文:《走,我們去植樹》、《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詩兩首》以及《習作1》、練習1組成?!蹲?,我們去植樹》是一首現代詩歌,語言優美,節奏明快,號召少先隊員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兜谝欢湫踊ā吩跍\顯的敘事中教育孩子們要像竺可楨爺爺那樣養成事事求真求精的精神?!堆嘧印肥且黄獌灻赖臓钗锷⑽??!豆旁妰墒住钒督洗骸?、《春日偶成》兩酋贊頌描寫春天的古詩。加上建議春游的作文,整個單元洋溢著濃郁的春天的氣息。而教學該單元的時間也正是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初春時節,還有什么比贊美春天、描繪春天更應時、應景呢?

因此,筆者認真研究本單元,首先梳理出可以發展學生習作能力的“隨文練筆”:《走,我們去植樹》中,可以聯系課后4“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植樹有哪些好處”,結合第5小節“今天栽下綠色的希望,明天長成參天的大樹,叫風沙乖乖低頭,讓百鳥翩翩起舞”展開練筆;《第一朵杏花》可以結合第6小節“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春風吹綠了樹梢,吹青了小草,吹皺了河水,吹鼓了杏樹的花苞?!笔箤W生學會用好一系列動詞描繪大好春光;《燕子》一文,可以結合第1小節“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學習有序地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春日偶成》主要結合課后4“誦讀《春日偶成》,細細體會詩人春游時的快樂,先說一說,再寫下來”的要求,站在詩人程顥的角度完成游記,表達心情;《練習一》仿照例旬,學習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語言更加優美、生動。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的提升重在積累,寫作能力的發展立足于訓練。一學期的習作課顯然是有限的,但只要用好每節語文課,扎扎實實地展開訓練,為學生提供具體的語言實踐機會,對于提升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還是有著重要意義的。相信有了前面的分析,借助“隨文練筆”的機動性、靈活性,在課上依托短小的寫話練習,及時評講,不斷修改,學生的習作能力一定會有長足的發展,因為這樣的練筆源自于生活,降低了難度,但又在一次次的“小練筆”中提升了寫作的熟練度,而經歷了不斷的選擇、有目的的更替,學生的精確思維也隨之發展。

二、“主”“次”取舍,明晰訓練方向

許多學生家長經常反應,自己孩子喜歡讀書,也經常讀書,但是面對作文卻犯了難,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有許多,首先是學生閱讀歸閱讀,但并沒有注重積累文中詞語,這與新課程標準中該學段的“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的要求背道而馳,更別提“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了。其次,我們的閱讀課與習作課的教學也是“兩張皮”,兩者之間沒有多大聯系,簡言之,“讀”并沒有為“寫”服務。

之前已經說過,從學情與學理的角度認真分析教材,并找到“讀”與“寫”的融通點,也就是“隨文練筆”,無疑架起了閱讀與寫作的橋梁。但是,是否做到此就可以了呢?其實不然,還是以這一單元為例,幾乎每節課都有訓練點,但是教者還需對這些看似毫無聯系的練筆進行細致梳理,發現它們之間連接著的“蛛絲馬跡”,從而形成一個主題突出的系列。蘇教版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組成都包括課文、練習和習作,教師往往只關注了課文之間的聯系,即“單元主題”,對于習作的指導卻僅僅局限于一篇例文,走著“就習作教習作,就課文講課文”的老路。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便不得不重新審視編者將一組課文與相關習作練習擺在一起的意圖。

翻開《習作一》的要求,筆者不禁豁然開朗,《關于春游的建議》,既然是建議去哪里春游,那么學生在表達觀點時自然要列舉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樂事等來說服同學?;诖?,便可將《走,我們去植樹》及《燕子》中與這一主題無關的練筆內容舍棄,分清了訓練寫春天景物的“主”與仿寫詩歌及描寫動物外形的“次”,一條圍繞“春天”的“隨文練筆”主線便愈發清晰。

三、“段”“篇”合一,構建完整體系

從寫作能力的提升角度看,根據小學生學習語言的認知規律,低年級主要進行字詞句訓練,中年級主要側重段的訓練,高年級更多關注篇章訓練。段落式的“隨文練筆”耗費時間較少,同時可作集中指導,更易當堂反饋,及時修改,為學生以后的習作能力發展夯實了基礎。然而,習作的發展最終還將指向“篇”的完成,指向學生能夠完成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段落分明的一篇篇完整的文章。這些任務不能全部留到高年級完成,而應在段的訓練伊始就潛移默化地滲透“篇”的意識,在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的訓練中完成由“段”向“篇”的過渡。

從思維發展的角度看,進入小學階段,兒童思維發展進入重大轉折期,他們開始從事正規的有系統的學習,各種心理過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隨之發展。具體來說,該階段他們思維發展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為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漸具備了人類思維的完整結構。我想,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在閱讀背誦經典中積累關于春的美妙文字,在系統的訓練中熟練地將景物描寫、個人感受融人具體寫作中,輕松、高效地完成習作《關于春游的建議》,而且能在老師設計的系列隨文練筆中學會謀篇布局,學會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這一過程中養成的分清主次、刪繁就簡、全局思考的思維方式及能力將讓他們受益終生。我想,這才是語文這門學科所應該擔負的艱巨使命。

猜你喜歡
隨文春游植樹
去植樹
植樹真快樂
提高小學生隨文練筆水平的實踐研究
隨文活色 練筆生香——小學語文隨文練筆實踐舉隅
快樂閱讀
快樂閱讀
植樹
春游
春天到了,植樹去!
我們來春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