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可持續性的幾點思考—以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為例

2017-04-26 18:07
當代經濟 2017年10期
關鍵詞:搬遷戶可持續性易地

(義龍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貴州 黔西南州 562401)

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可持續性的幾點思考—以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為例

吳鍵

(義龍試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貴州 黔西南州 562401)

易地扶貧搬遷是當前中央到地方解決扶貧、脫貧的一項主要決策,是“從源頭斬斷貧困之根”的關鍵舉措。本文主要是以義龍試驗區為例,對“搬得出”的貧困戶如何能在新的地區長期“穩得住”及“搬不出”的貧困戶能主動、自愿搬出作了探討,并結合當前的搬遷現狀,提出幾點思考及建議,力求能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作參考。

易地扶貧搬遷;可持續;思路;建議

一、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現狀

1、易地扶貧搬遷背景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根據新任務做出的一項正確決策,是落實習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具體措施。李克強總理指出,“易地扶貧搬遷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舉措”。同時《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強調“提高扶貧標準,加大投入力度,把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堅持自愿原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扶貧對象實行生態移民”。另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1號)提出“穩步推進生態移民,加強安置地生產生活條件建設,適當提高中央補助標準”,“全力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攻堅工程,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指出,要“抓緊研究論證生態搬遷工程”。因此,各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將獲得更大的政策支持和發展契機。

2、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現狀

貴州省“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計劃任務為162.5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萬人,自然村寨整村同步搬遷人口32.5萬人。規劃用4年時間完成搬遷安置任務,其中2016年實施搬遷45萬人、建檔立卡34.5萬人,2017—2018年每年各實施搬遷50萬人、建檔立卡40萬人,2019年實施搬遷17.5萬人、建檔立卡15.5萬人。對本區搬遷規劃2017年安置4946人,其中新村頂效馬別大龍潭安置點(三期)規劃搬遷419戶1577人,龍廣鎮布依城安置點規劃搬遷864戶3369人。[1]

3、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及當前目標

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主要是以集中安置為主,其他科學選擇安置地點和方式為輔,確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同時2017年脫貧攻堅總體的目標是創建“黨建統領·攻堅拔寨·精準脫貧”示范區,擬實現1180人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

二、“搬得出”與“搬不出”的原因分析

1、“搬得出”的主要原因分析

(1)改變生存困境愿望迫切。部分貧困戶之所以同意搬遷,是因為他們目前居住的地方生存和發展環境惡劣,例如有些地方人口居住分散、飲水和用電困難、交通不便、石漠化和自然災害嚴重等問題。經過祖祖輩輩的奮斗努力,還是無法擺脫貧困的命運。所以,他們迫切希望在政府的幫助下將他們遷移出來,有個新的生存環境,改變他們現有的生存狀態。

(2)“拔窮根”意識增強。部分貧困戶認為自己之所以貧窮,并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自己所處地區各項基礎服務設施不完善。一是教育環境差距大;二是醫療條件差;三是無好的就業環境;四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3)整寨搬遷趨勢的順從。一些地方出臺了整寨搬遷,整組搬遷政策,有部分人可搬可不搬的也選擇了搬遷,主要原因:一是和自己相鄰的都是幾十年的鄰里親戚,如果他們搬走了,自己不搬,那自己在原來的地方就很孤零;二是一些村寨本來就小,如果大多數走了,剩下一兩家人更沒有辦法生存;三是國家政策目前對整寨、整組搬遷政策更優惠,并且跟著大家走對以后的幫扶政策更有信心。

2、“搬不出”的主要原因分析

(1)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前人們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意味著不管別處再好,也不如自己生活了幾輩人的地方,這種觀念在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中尤為突出。而這部分人往往在目前的貧困地區占比又較大,從而導致搬出來、移出去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一大困難。

(2)懶惰思想的阻礙。由于受到地理和人為環境的影響,使一部分人養成了懶惰的生活習性,不思進取,更有甚者天天就只盼低保來救助。這些人擔心搬出來后無法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無法享受那種“做天和尚撞天鐘”的日子。這種懶惰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扶貧搬遷工作的進展。

(3)觀望態度的僵持。一些人也很想擺脫自己所居住的惡劣環境,到環境好、經濟發達的地方去發展、去安家。但是他們又有所顧慮,怕國家政策落實不到位,后期政策跟不上,搬到陌生地方后,進退兩難,更加深了一家人的生存負擔。因此,他們在觀望先搬出的貧困戶的居住及生活情況,最后才決定是否搬遷。

三、“搬得出”貧困戶如何適應新環境

1、生存環境的適應,如何“穩得住”

盡快改善搬遷戶的居住、生活條件,要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盡快落實相關的政策補貼,后續還應抓緊落實安置區周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道路、學校、醫院等建設必須盡快完善,因為這些都關系到搬遷群眾的切身利益。他們大部分也是因為能有個好的生存環境才搬遷出來,如果沒有一個比原先好的居住環境,他們就在這個新的地方待不住,這樣就會給下一步的扶貧搬遷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2]

2、長遠發展的規劃,如何“能致富”

當地政府要專門針對搬遷戶出臺一個能發展、能致富的方案,確保他們每一戶都能在新的地方生存下來,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例如對他們進行再就業培訓,根據企業和工廠要求,可以采取訂單式培訓方式,進行就業;也可以積極引導他們進行創業,在創業中給予特殊創業政策扶持。

3、對生活的渴望,如何“引得出”

要想滿足遷出者的渴望應該達到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硬件”上的,要有一個繁榮的環境,這個環境中能包括美衣、美食、美居、美景(路);二是“軟件”上的,搬遷戶自身有實力去享受得起這些條件,那么他們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四、可持續性的對策及建議

1、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易地扶貧,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的壓力,使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但必須注意兩方面環境的可持續性建設:一是對遷出地采取退耕還林及封山育林等措施,及時有效地促進遷出區域的生態恢復、建設和保護;二是注意遷入地的科學選址,長遠規劃的原則,不能由于搬遷造成新的環境破壞,特別是對有些自然風景區、生態保護區、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區等進行破壞。[3]

2、生存的可持續發展

(1)用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平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占主要股份的合作發展公司,通過合作社這個平臺匯集搬遷戶現有的資金、勞動力、流轉土地等現有資源成立自己的合作組織,可以整合各種農產品資源向外出售,賺取利潤分成,同時還可以給閑置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收入。

(2)打好特色文化這張“牌”。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做后盾,把旅游資源開發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不但可以發展旅游業,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傳承特色文化。這種既可以保留、傳承民族文化,又可以推廣、宣傳地域特色的旅游發展方式,應該是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模式,因為安置區是聚集少數民族,可突出各民族文化傳承和地域特色,把民族文化和現代元素結合起來,打造特色鮮明的最美鄉村、最美社區,實現安置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種“一石多鳥”的發展模式應該提倡。[4]

3、政策的可持續支持

(1)配置資金政策的可持續性。由于扶貧搬遷工程是一個巨大的長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扶貧搬遷項目投資資金,但目前資金來源主要是由中央財政資金、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市(州)和縣級財政配套資金、部門整合資金、信貸資金、企業投資、社會捐助、對口幫扶、農戶自籌等組成。因此,要想保持資金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就必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投入的杠桿作用,吸引信貸資金、社會資金等投入,同時要有長期穩定的搬遷補助政策。[5]

(2)社會保障政策的可持續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按照“應保盡保、按標施?!钡脑瓌t,使搬遷戶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等社會保障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搬遷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低保搬遷對象,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礎上,按規定增發補助金。對符合條件的搬遷移民,及時實施臨時救助、醫療救助,有效幫助其解決臨時性、突發性生活困難,享受基本醫療保障。

(3)產業發展政策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加大對搬遷后續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依托新的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持政策優勢,結合當前地方對相關產業的扶持政策,根據當地財政實力,完善落實產業政策要求的配套資金,正確引導搬遷戶從事相應的產業發展,并保證完全落實優惠政策,積極協助有資金及技術需求的搬遷戶享受政策支持。

五、結論

本文希望通過對易地扶貧搬遷目前存在的問題及現狀的研究,能為易地扶貧搬遷找到一些適合的思路及對策,同時也能加強對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宣傳和推廣,提高社會各界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營造生態可持續性搬遷的良好氛圍,努力爭取廣大安置地和遷出地群眾的支持、配合,保證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及時總結交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新經驗,探索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機制,不斷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邁上新臺階。

[1] 義龍試驗區扶貧辦:黔西南州義龍試驗區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資料[Z].

[2] 楊欣:對當前政策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思考和建議[J].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6(7).

[3]李學輝、方愛瓊、魯德福:關于加強易地扶貧搬遷環保工作的思考[EB/OL].長江巴東網,http://www.cjbd.com.cn.

[4] 趙眾煒:安定區易地扶貧搬遷的現狀與思考[J].發展,2015(1).

[5] 韓玉科:關于樂都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幾點建議[EB/OL].海東市人民政府網站.

(責任編輯:胡冬梅)

猜你喜歡
搬遷戶可持續性易地
竹子已在亞洲使用數千年。如今,它將有助于解決建筑業的可持續性問題
水泥生產中環境可持續性研究進展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世界地球日50年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何構建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世界
陜西易地扶貧搬遷報告
小龍蝦,我們走——“搬遷戶”袁社軍一家的新生活
釋放“六有”活力 抓實后續扶持
臧學萬
易地扶貧搬遷戶的社會適應困境研究
《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四大看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