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民融合背景下的空間天氣實踐課程建設

2017-04-26 10:00盛崢周樹道王偉民方涵先何明元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軍民融合實踐教學

盛崢+周樹道+王偉民+方涵先+何明元+陳超輝+解研瓊

【摘要】十八大召開以來,黨中央多次提出軍民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本文結合空間天氣學科專業的特點,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部(海南空間天氣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現有設備和平臺,積極論證,優化空間天氣實踐教學內容,建立完善的空間天氣實踐體系,加強學生的專業素養,對學生第一任職崗位能力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

【關鍵詞】軍民融合 空間天氣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232-02

隨著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才培養的目標也逐漸趨向為用人單位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對學生的第一任職崗位的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院校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既要注重基礎理論教學又要加強專業實踐能力的訓練,地方科研單位的觀測站在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訓練和拓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院校要積極與地方科研單位進行軍民深度融合,構建拓展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平臺。

一、空間天氣實踐課程建設所面臨的問題

空間天氣科學涉及范圍太廣,包括太陽大氣、行星際、地球磁層、地球輻射帶、電離層和中高層大氣,目前很難有單位能獨立開設上述研究領域的所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二是不同教學科研單位的教學資源有很好的互補性,如某單位偏重于太陽大氣和行星際方面的實習實踐教學,某單位又偏重于地球磁層和地球輻射帶方面的實習實踐教學,而傳統氣象類院??赡苡制赜谥懈邔哟髿夥矫娴膶嵙晫嵺`教學。

二、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部所現有的觀測設備

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部(海南空間天氣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成立于1986年,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雅星鎮富克,占地147.9畝(電離層和大氣探測、火箭發射場)。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部是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下屬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包括地基探測和火箭探測等多方式和包括大氣、電離層、地磁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空間天氣探測基地,也是國際上重要的低緯度地區大氣和電離層綜合臺站之一。同時該臺站是我國重大科學工程“東半球子午工程”的四個重要綜合站之一,也是正在積極推動的“國際空間天氣子午圈計劃”的重要臺站之一。海南空間天氣綜合站的探測數據,目前已用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重大項目在內的許多研究工作中。

海南站目前擁有設備包括:DPS-4D電離層測高儀,GPS-TEC監測儀,GPS閃爍監測儀,三站GPS觀測儀,VHF雷達,地磁觀測設備,全天空流星雷達,全天空氣輝成像儀,激光雷達,大氣電場儀,自動氣象監測儀。主要探測和研究中高層大氣、電離層、地磁的各種物理參數變化,如大氣中中性粒子成分、密度、溫度和風場以及大氣電場,電離層中帶電粒子的密度分布、溫度、等離子體漂移速度、電子密度總含量,地磁場的變化等,為了解高層大氣和電離層的基本結構和擾動變化規律以及磁層中的擾動和動力學過程提供基本數據,為有關的國家重大科學和應用研究項目提供支持,以建立空間天氣的預報模型,為衛星通訊、定位、導航和航天活動服務,為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服務支持。

三、軍民深度融合聯教聯訓開展空間天氣實踐教學

1.積極與學生第一任職崗位需求發展接軌。通過和地方科研單位合作,知道實踐操作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根據保障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建設方向,培養保障單位需要的人才。通過與地方科研單位接軌,積極調整專業建設方向,既可以為用人單位培養合格的人才,又可以提高專業的實踐操作能力。

2.建立完善的空間天氣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加強專業實踐課程建設。要提高學生的空間天氣專業實踐能力,必須根據用人單位實際保障的需求,構建完善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注重專業實踐課程的建設。學院空間天氣專業在辦學之初,只有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兩門專業實踐課程,導致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強,缺乏競爭力,對很多通用的空間天氣觀測設備都沒有接觸過,更談不上熟悉掌握。

3.軍民深度融合,進一步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在學生擁有良好的空間天氣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的空間天氣專業實踐能力后,要對學生的空間天氣專業實踐能力進行強化,對學生的空間天氣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升華,這就需要院校利用好地方科研單位的平臺,讓學生深入到地方實踐保障工作,在觀測站有經驗的專家指導下,現場進行實踐操作和訓練,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四、總結和討論

本文在空間天氣專業實踐課程建設中,加強軍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地方科研單位已有的教學資源,滿足了空間天氣專業的實踐要求。通過軍民深度融合,整合資源建立綜合實踐課程, 培養了空間天氣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提高了學生對于空間物理和空間天氣等專業理論課程的理解與認識, 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于空間天氣保障流程的理解, 為將來從事空間天氣保障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臻g天氣專業的實踐課程由于剛開始起步, 在實踐教學方面經驗不足, 但我們將在實踐教學改革方面不斷探索, 在軍民融合背景下為用人單位的空間天氣保障人才培養的發展探索新的思路。

科技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用人單位要求院校畢業生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地方科研平臺對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拓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要加軍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地方科研單位現有的教學資源,根據用人單位實際需求建立完善的專業實踐課程體系,加強專業實踐課程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潘學紅.利用地方企業平臺拓展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S5期,176-178.

[2]任波,李環,梁爽.通過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1).

[3]趙專政.地方理工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3(27).

[4]歸少雄,馬麗英,曹源文.關于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6).

[5]楊琴,劉清生.產學研結合視角下培養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12).

猜你喜歡
軍民融合實踐教學
軍民融合產業的四川探索:產業基金的邏輯和方案
特朗普的“軍民融合”政策能兌現嗎?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軍民融合模式在艦艇指揮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