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

2017-04-29 11:25李雨霖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金融經濟分離實體經濟

李雨霖

摘 要:由于受到制度、技術等因素的影響,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發展現象的發生頻率變得越來越高。以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為例,分離發展現象的出現對整體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作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加強對引發分離現象因素的研究。本文從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分離原因入手,對二者的分離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在豐富我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研究的同時,為二者分離現象的抑制工作提供有效的參照依據。

關鍵詞:金融經濟 實體經濟 分離

一、引言

經濟的發展速度、發展質量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十來,全球范圍內頻頻爆發金融危機。從宏觀角度來講,金融危機的爆發不僅影響了地區經濟的發展,還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如引發失業、降低消費等)產生了極大的干擾。而從反作用角度來看,當民眾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時,經濟的復蘇及重新發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事實上,金融危機的發生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有關。為降低金融危機的發生率,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抑制,需要加強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充分分析。

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分離原因

從整體角度來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生分離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制度與技術原因。制度與技術對我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制度角度來看,金融交易活動中存在著較多的非理性行為及投機行為,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為提升金融經濟市場的規范性,會通過出臺新政策的方式對上述不合理行為進行約束和管控。這種變化使得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分離關系變得越來越明顯。從技術角度來講,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的發展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技術對金融經濟(金融資產)的促進作用較為明顯,因此金融經濟的增長速度顯著優于實體經濟,二者逐漸呈現分離狀態。

2.金融資產比例劇增原因。從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來看,外匯是實體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而這種基礎與金融經濟有關?;谏鲜銮闆r,不管是實際的貢獻還是說實踐的順序兩方面來說,在重要性上面實體經濟都是要比金融經濟要大,但是金融經濟要想更好發展必須得有實體經濟來打基礎,可是實體經濟要發展又得需要外匯的支持,這樣一來實體經濟又離不開金融經濟,所以說金融經濟相當于一個催化劑的作用??梢哉f金融經濟的發展速度是非??斓?,隨著不斷地發展,金融經濟的成分就會逐年增加,甚至會出現一種金融經濟過度集中的現象,這樣一來對經濟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表現形式

通過對既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案例的調查分析可知,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表現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1.比例失衡形式。當金融經濟的比例和實體經濟的比例二者不平衡后,相當大的資本就會進入到金融經濟之中,這樣就會使實體經濟不能表現出來,就會出現一個假象那就是虛假繁榮,在這個時候很多的價格指數就會表現出來,因為它們實際體現出國民經濟的真實情況,那么價格的導向作用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意義。

2.金融企業兼并行為劇增形式。從本質角度來講,如果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發生了分離現象,那么金融企業的一些兼并就會特別多,這樣一來國民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這樣一來金融的企業會給自己的管理人員帶來自身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就是管理人員自己會有可能出現盲目的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忘記了風險,只是靠出現風險后,政府出手去援助,遮掩非常的不利于那些金融企業自身的監督管理。

3.實體經濟被破壞形式。如果金融經濟過盛發展,那么絕大部分交易就會集中出現在金融這個領域,而在這些交易中投機的行為是比較多的,這些都會加劇實體經濟的不斷脫離金融經濟,就會促使經濟進一步的惡化帶來更多不利的影響。而從普通民眾的角度來講,實體經濟與其之間的關聯更加密切。當實體經濟遭到破壞時,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危害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可知,由于受到互聯網普及率劇增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的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現象,由這種現象引發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誘發金融危機。從某種程度上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意味著原有約束因素對金融經濟的管控能力嚴重下降[5]。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經濟的發展處于一種高度自由化狀態,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將急劇增加。

2.促進經濟惡化。在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背景中,金融經濟的發展速度過快,使得市場出現大量的大型金融交易活動,這些活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谶@種情況,人們通過純投機方式參與交易活動的比例大大提高,進而加劇金融經濟獨立發展的比例,促進整體經濟的惡化。

五、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抑制策略

為促進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應該利用以下幾種策略對二者之間的分離進行有效抑制:

1.政策優化措施。政策是抑制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重要措施之一。政策優化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實體經濟發展優惠政策制定。通過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原因的分析可知,二者的分離局面主要是由金融經濟過快的發展速度引發的。為改善這種情況,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可以為實體經濟提供一定的優惠,如適當減免稅收,優化其融資渠道等。第二,增強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關聯性。在后續的政策制定工作中,可以通過加強二者之間關聯的方式,避免分離現象的發生。例如,可以鼓勵金融經濟帶動實體經濟發展等。

2.發展協調措施。從本質角度來講,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我國整體經濟的良性發展,這種發展模式還會對金融危機的發生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金融經濟的發展優勢,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革新,使得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個完善的協調機制。

六、結語

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主要以比例失衡、金融企業兼并行為劇增以及實體經濟被破壞等為基本表現形式。事實上,這種分離現象主要是由我國金融資產占比的大幅增高以及制度的更新、技術的發展等因素引發的。為了避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引發相關危害,應該利用發展協調措施、政策優化措施對二者之間的分離進行合理抑制,有效控制金融經濟的發展速度,促進金融經濟帶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協同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曾康霖. 傳統金融理論模式的再認識——金融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初步分析[J]. 經濟學家,2004,03:91-98.

[2]陳傳媛. 淺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J]. 中外企業家,2015,22:197-199.

[3]唐文舉. 淺談如何通過金融改革來解決實體經濟的錢荒問題[J]. 時代金融,2014,06:13-14.

[4]闞偉志.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探析[J]. 財經界(學術版),2014,02:39-41.

[5]徐璋勇. 金融與實體經濟“分離假說”及其政策意義[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4:28-31.

猜你喜歡
金融經濟分離實體經濟
經濟數學在金融經濟分析中的應用
金融經濟的風險及其防范
轉型背景下的民辦高校管理理念創新
電商發展過快的成因及對經濟的影響
融合與分離:作為一種再現的巫術、文字與影像世界的構成
金融經濟中的金融套利行為分析及若干研究
虛擬資本理論發展探究
淺談我國實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實體經濟在金融支撐下的重要意義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