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登陸新三板的意義與局限性探析

2017-04-29 11:25李林清李宗寶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新三板中小型企業局限性

李林清 李宗寶

摘 要:設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加快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改善中小企業金融環境,大力推動創新、創業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積極推動我國場外市場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三板 中小型企業 意義 局限性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又稱新三板,自2012年9月20日推出以來,至今,在新三板掛牌的中小企業合計1123家、掛牌總股本6342.04億股;其中基礎層企業10182家、總股本5307.51億股;創新層企業921家、總股本1034.53億股。采用做市轉讓的企業有1578家、總股本867.03億股;協議轉讓企業9545家、總股本1916.09億股。新三板的推出為我國中小企業的股份轉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促進了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的規范化、也有利地解決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新三板未來一片看好的情勢下,我們有必要理性的看待當前形勢下新三板所面臨的挑戰,認真分析企業登陸新三板的意義所在以及思考企業掛牌新三板之后所要面臨的局限性。

(一)新三板的推出有利于企業價值提升。在我國大多數投資者心目中,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企業上市交易。雖然新三板掛牌企業大多不是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不具備像主板IPO那樣上市交易融資的條件, 但是許多投資者仍舊將新三板掛牌等同于企業上市交易。這一點為新三板企業的形象提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相關信息將公布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方便有意投資新三板企業的機構和個人及時關注、了解相關新三板掛牌企業的信息、經營情況。從這個意義上說,新三板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增加了曝光度,使其能夠更加容易得到投資人的關注。

(二)新三板的推出有利于拓寬企業的融資途徑。新三板企業掛牌,不僅可以通過股份的溢價轉讓獲得企業擴張的資金,同時企業通過新三板掛牌后意味著企業形象的提成,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并購機會,一些發展前景好的公司極易受到相關產業并購基金的關注,使得企業更容易被以兼備收購的方式獲得資金。另外我國新三板轉板制度的推出,更有利那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轉板到主板市場,這些將極大的促進新三板企業的融資。

(三)新三板的推出有利于規范企業的治理。即使企業在新三板上市后,也會面臨著退市和兼并的風險,使得企業不得不加強公司內部管理,來使得公司內部控制更加規范化。不斷提升其市場知名度以及增加企業公信力,從而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同時,私營企業可以使用股權激勵制度,能為企業保留和吸引先進性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更加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給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可否認新三板的推出對于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年市場、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但新三板的推出也有一定的的局限性,下面本文就新三板融資的局限性進行探究:

(一)較低的進入門檻導致整個市場整體質量下降。不想上市主板的企業不是優秀的企業。每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想著有一天能上市主板,但是主板市場進入門檻太高,高標準且審核過程漫長,帶來的結果就是按照現在的主板掛牌速度,企業上市需要排隊,排了兩三年之后審核不通過還得排隊,排隊期間不能有收購、合并其他企業的行為出現。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時間、機遇、資金同等重要,等不起也拖不起。對于中國一千五萬中小民營企業來說,掛牌主板困難重重還渺無希望,既然遠水解不了近渴,那么為了這一千五百萬中小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新三板從設計的雛形就帶有低準入門檻,簡化行政批準程序,擴大融資渠道三大核心的“基因”。但是,這種為了擴大企業融資渠道而有意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從長遠看來無疑不是制約新三板走遠的韁繩。

(二)高速擴張下,新三板不夠完善的審核制度導致弊病初露端倪。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前身是為了承接主板退市公司股份轉讓而設立的,在許多老股民的眼中,新三板股票依舊是“垃圾股”的代名詞。但是自從2012年9月20起,隨著國家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戰略的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中小企業合計1123家、掛牌總股本6342.04億股。僅2017年前四個月,月均掛牌企業便達到了200家,相比備受“高速發行”爭議的主板市場月均20家的IPO數量,新三板擴張的速度可謂十分迅速。主板市場在嚴格的審批、監管下,僅今年4月份便有15家排隊審核企業因信批、財務等問題遭到證監會發審委的“勸退”而中止審查。在實行注冊制的新三板,這種擴張速度更容易導致企業為了掛牌而掛牌,導致蘿卜快了不洗泥的現象發生。這不僅將極大的降低掛牌企業的質量和信譽,還影響了整個新三板市場的質量和信譽,最終坑害廣大投資者。平臺這種先上市后查問題的做法,實際上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也是對其他優秀企業的不負責。在審核機制并不健全的情況下,為了高速擴張新三板的市場采取的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最終會限制新三板的進一步優化和發展。

(三)新三板的流動性差不利于股份的流轉。截止到2017年4月28日,新三板的機構投資者賬戶數量為22717家,個人投資者賬戶數量為198625戶。相比與11123家的掛牌企業數量,平均每家企業的機構投資者數量不足5家,個人投資者數量不足50家。同時由于新三板大多數采用協議轉讓的股份流轉方式、較高的投資門檻以及整體高達67倍平均市盈率的估值,其估值遠遠超過企業正常估值,有的醫藥企業估值甚至都超過未來五十年的營業額,使得估值泡沫太大,造成有價無市的情況出現,導致新三板股份轉讓的流動性很差,以至于很多掛牌企業就像僵尸股一樣。由于現在大多數交易方式多采用協議轉讓的方式,雖然在新三板上掛出來的賣方價格溢價了二三十倍,但是成功交易的股權轉讓的價格卻低的離譜,有的甚至比發行價還低。這說明了新三板股權交易的流通性為什么那么低的原因之所在。

(四)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權結構過于一股獨大。目前由于新三板的掛牌的企業大多不是股份制公司,股東人數大多沒有超過200人。掛牌企業中有超過60%的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在80%以上。在協議轉讓的交易制度下,極易導致大股東為了保證公司控制權的不能以理性的價格轉讓股份甚至造成股份轉讓的失敗。甚至,部分企業的大股東股權一股獨大,極易使用公司法等相關股權規定侵害小股東的權益,雖然公司掛牌上市,但是因為股權分配不具有主板上市公司的股東多元化、而是大股東持股過重,不利于溢價增發融資,從而干預管理層決策,使公司治理陷于困難境地。

現階段,新三板市場制度和規則都在逐步完善當中,企業登錄新三板即是機遇也是挑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全面的看待現在的情形,理性的分析利弊,順應時代潮流,從自身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和發展。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作為企業而言,掛牌新三板各有利弊,可以融集到更多的資金對當下急需發展的企業很有幫助,可以讓公司的管理越來越規范化,也可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等等,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會有股權稀釋、三板市場日交易量不活躍,以及企業上市前會產生一筆給券商團隊用于企業規范所產生的不菲的相關費用,對于中小型私企來說這筆費用負擔不小。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新三板市場現狀,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規劃,清楚的意識到企業掛牌新三板的機遇和挑戰,思考新三板的局限性對未來企業發展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最后理性地做出決策。

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需要做出相應的對策去解決,對于即將出現的問題,則需要做出預案防范于未然。新三板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在走向未來的途中,希望“領航的舵手”擁有一雙遠見卓識的眼睛和一顆堅定不移的初心,不斷的突破瓶頸、打破局限讓新三板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

參考文獻

[1]王臻,私營企業新三板上市的利與弊相關問題探究,[A]現代經濟信息.2016(294).

[2]數據來源:中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官網.

[3]王臻,私營企業新三板上市的利與弊相關問題探究,[A] 現代經濟信息.2016(294).

猜你喜歡
新三板中小型企業局限性
自動化事實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論中小型企業成本會計核算及分析研究
我國新三板交易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
中小型企業的現狀和對策研究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國公共行政的系統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發展區”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局限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