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江西省吉水縣盲道建設與使用狀況的調研報告

2017-05-03 13:28羅譚媛周燁堃周志勇黃玉梅
開心素質教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盲道鋪設盲人

羅譚媛+周燁堃+周志勇+黃玉梅

一、調查結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中國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在2010年中國盲人數量就已達824.8萬,另外還有低視力者6727.4萬,視力殘疾的總人數則是兩者的總和7551.2萬。而在總人口53萬的吉水縣,有1408人已辦理盲人殘疾證,其中一級盲人為130人,低視力盲人為1278人,當然還有一些并未登記的“隱性”盲人。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未看到過盲人使用盲道出行,這個現狀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對此,我們進行了四輪調研,包括使用了實地考察法、采訪調查法、對比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

1.實地考察法

考察地點是吉水縣城各公共場所及交通要道,考察時間為2016年6月8日。

考察結果如下:一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包括廣場、公園、步行街等,均未能發現充足的盲道,也就是說未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的要求鋪設足夠多的盲道,還有在街道拐彎處,起點和終點均沒有提示盲道;二是部分盲道磚的鋪設較草率,盲道磚顏色暗淡,不顯眼;三是未確保盲道的連續性,有些盲道被電線桿、窨井蓋等固定性障礙物阻擋;四是出現了一些損壞的盲道,成為“斷頭路”,相關部門未及時修理;五是出現了盲道被車輛、店面、貨物等占用的現象。

2.采訪調查法

采訪對象包括吉水縣殘聯夏理事長,吉安市道德模范、盲人工作者肖曉明,采訪時間是2016年7月25日。

采訪結果如下:通過采訪,我們發現,盲道建設的不完善,是導致盲人出行率極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不安全的盲道極易導致盲人的出行發生意外危險,因此有些盲人將自己的活動范圍限于工作地點與家庭周圍。當然,還有另外一些原因,如社會關注盲人出行的意識淡薄,縣殘聯對外宣傳教育的經費不足等。

3.對比實驗法

實驗項目是模擬盲人使用盲道出行,實驗地點在吉水縣鑒湖公園,時間是2016年7月25日。

實驗過程與結果如下:實驗人員使用吉水縣殘聯提供的盲杖和眼罩,在鑒湖公園的盲道上進行了盲道行走的模擬實驗。吉水縣鑒湖公園的盲道鋪設情況比較理想,適合盲人行走,但由于實驗人員缺乏經驗,也沒有接受專業的培訓,整個體驗過程顯得非常吃力,實驗人員難以在盲道上順利行走。經過本次實驗,我們深感盲人出行很不容易,正常人對盲道相關知識的缺失極易導致誤傷盲人。在實驗過程中,盲人裝扮的體驗者引起了旁邊過路市民的側目和不解,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盲人出行率極低的事實以及市民對盲人出行的好奇。

4.問卷調查法

調查組擬定了《關于吉水縣城盲道建設及相關宣傳教育情況的調查問卷》,內容如下:

您的職業是

(1)選擇題:

①您了解盲道嗎?A.了解 B.聽過但不了解 C.壓根沒聽過

②您是否聽別人說起過盲道?A.聽過 B.沒聽過

③您身邊有親屬和朋友需要使用盲道嗎?A.有 B.沒有

④您在出行的時候注意過盲道嗎?A.注意過 B.沒注意過

⑤您認為城市的盲道建設有必要嗎?A.有必要 B.沒必要 C.無所謂

(2)判斷題:

①橋梁上也需要盲道。( )

②盲道表面可以是三種圖案:圓點狀,縱向條狀,橫向條狀。( )

③可以用植草磚代替盲道。( )

④橡膠盲道磚最易使人摔傷。( )

⑤盲道的顏色宜為深灰色。( )

我們在吉水縣城內的主要街區發放了50份“關于吉水縣城盲道建設及相關宣傳教育情況的調查問卷”,發放的對象包括工人、交警、便利店店主、教師等,統計后的結果如下:

對于市民對盲道的了解狀況,“了解”的占60%,“聽過但不了解”的占32%,“壓根沒聽過”的占8%;對于問題“您是否聽別人說起過盲道?”,“聽過”的占72%,“沒聽過”的占28%;對于盲道的需求情況,調查發現有4%的被調查者的親屬或朋友需要使用盲道;在出行方面,有注意過盲道的占64%,沒有注意過盲道的占36%;至于市民對盲道建設的認同度,認為盲道建設“有必要”的占94%,認為“沒必要”或“無所謂”的占6%。

另外,在調查問卷的后面還以判斷題的形式設置了5道盲道知識小測試,經統計,該測試的及格率(對三道或三道以上)為80%,滿分率(五道全對)為4%。

綜合以上數據可知,市民的盲道意識還有待提高,市民對盲道的了解還有待加強。

二、原因分析

1.盲道建設因素

(1)缺少盲道。即便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廣場、公園、步行街、人行天橋等,都沒有鋪設足夠多的盲道。(2)盲道鋪設不規范。有些盲道的鋪設,未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的要求,如在街道拐彎處,起點和終點沒有提示盲道,部分盲道磚鋪設較草率等。(3)宣傳和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市民并不了解盲道,導致車輛、店面攤點對盲道的占用現象較普遍。盲道的后期管理和日常維護不到位,電線桿、窨井蓋等建在盲道上破壞了盲道,一些已損壞的盲道也未得到及時補修,使得盲人出行受到制約。

2.社會環境因素

(1)盲人受到歧視。雖然社會在不斷進步,但歧視盲人的現象仍少量存在。盲人群體的合法權益仍無法得到完全尊重。盲人自身的維權意識也不強,不知道有哪些維權的途徑。盲人自我認同感降低,與外界接觸減少,自我封閉程度加深,從而使盲道使用率低,使得市民們有了“盲道無用”的觀念,就更加不注意對于盲道的保護和避讓。(2)盲人缺乏相應的支持,包括輿論引導、政策法規、教育、就業、硬件投入等,對于盲人社會生存技能的培訓也較少。

三、對策建議

1.縣殘聯帶頭創立一個基金,積極爭取社會捐款,用于盲道知識宣傳。在宣傳教育方面,可以用公益小廣告的形式來讓人們更好更快地了解盲道,可以在街道旁,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醒目標語,在各處組織一些盲道知識的普及、宣傳活動。還可以通過媒體加大社會宣傳力度,例如本調查組在先后在吉水教育網上發表4篇相關新聞稿,引發吉水縣教育局、吉水中學師生對盲人狀況的關注。

2.縣住建局要加強監管,落實好相關國家政策要求,規劃建設好盲道。相關單位要擔負起責任,嚴格按照盲道建設標準進行施工和驗收,把好第一關,對于電線桿,窨井蓋,路燈等的建設位置要認證審核,不要侵占、破壞盲道,這一點對于維護盲道是至關重要的。在維護方面,要對那些破碎的,無法發揮作用的損壞盲道及時更換維護,切實保障盲道的暢通。

3.城市綜合執法大隊要把對盲道的維護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保持盲道暢通。例如,城管可以讓占用盲道經營的商販移開,制止電動車等車輛停在盲道上,開展盲道亂象的整治活動,提醒市民該如何做。

四、結語

盲道作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的重要設施,是一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縮影。本項調研我們僅選取了江西省的吉水縣城來作為案例,但在全國的大小城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類似問題,我們不僅要看到其現狀,更應該透徹地觀察到其中的深層次原因。(作者單位:江西省吉水中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S].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11.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BM中國項目協調辦公室.盲人定向行走訓練指導師培訓教材[M].華夏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盲道鋪設盲人
“盲道十八彎”之憂
我國海底管線鋪設創水深新紀錄
盲道
隨聲附和的盲人
盲人節
沉香
某污水廠排放管與雨水管放置方案分析
盲人分衣服
盲人水杯
請為盲人留出一條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