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油畫的傳統人文觀

2017-05-05 00:38鄧紅梅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當代藝術油畫

鄧紅梅

摘 要:本文試圖從中國傳統人文觀出發,探尋中國傳統繪畫及畫論的人文精神內涵,并分析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現狀及所蘊含的傳統人文觀,寄希望在當代藝術的國際大環境中,如何讓中國當代油畫更具有民族性,以及如何讓中國傳統人文觀在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中產生更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人文觀;當代藝術;油畫

1 概念梳理

要談中國當代油畫的傳統人文觀,必須先弄清楚幾個概念問題,第一,什么是人文觀?第二,什么是中國傳統人文觀?第三,什么是當代藝術?第四,什么是中國當代油畫?我們逐一來展開談談。

1.1 人文觀

人文觀究其實質,乃是指對人以及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一種終極關懷。人文觀通常也稱作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詞,源自西方,也可稱作“人文主義(Humanism)”。從歷史上看,人文精神的明確提出是14、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但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儒家學說就已經包含著人文精神的內容。

1.2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人文觀則是通過對人與自然界各種關系的恰如其分的把握來調解和化解各種矛盾,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界關系的和諧發展,同時也解決了人自身的精神寄托,從而達到人們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文”一詞最早見于《周易·彖傳》?!百S卦彖傳”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薄疤煳?,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謂日月星辰之錯列,寒暑陰陽之代變,觀其運行,以察四時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倫序,觀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禮俗,乃圣人用賁之道也?!庇梢陨系慕忉尶梢?,“人文”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原是與“天文”一詞對舉為文的?!疤煳摹敝傅氖亲匀唤绲倪\行法則,“人文”則是指人類社會的運行法則。具體地說,“人文”的主要內涵是指一種以禮樂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來的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文明社會。

1.3 當代藝術

那么何謂當代藝術?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約1980至今),即國際當代主義藝術運動,“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指的是今天的藝術,在內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

之所以現在的展覽普遍用“當代藝術”的說法,是因為用“現代藝術”的名詞容易與已有過的“現代派藝術”混淆,同時,“當代藝術”所體現的不僅有“現代性”,還有藝術家基于今日社會生活感受的“當代性”,藝術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環境,面對的是今天的現實,他們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時代特征。

1.4 中國當代油畫

中國當代油畫則是出現在這種當代藝術國際化大環境大潮流中,使用的西方繪畫語言體系,卻又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織的土壤,從而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中西合璧的當代繪畫形式。

2 中國傳統繪畫及畫論的人文觀

在弄清這幾個基本概念之后,我們來看看中國傳統人文觀在中國傳統繪畫及畫論中的體現。中國古人在繪畫藝術的表達中,和西方摹寫自然的方法有很大差異,通常以形寫神、寄情于畫、借物言志,在畫中并不直接表露他們對現實社會的看法,而是用畫面背后的意蘊去傳達他們想要表達的內在觀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內涵和思想。中國傳統文人畫家將這種借物言志的人文精神融入繪畫中去,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一種對世界的內省、觀照和人文關懷。

石濤說:“夫畫者,從于心也?!笔瘽J為,首先要在生活中得到識的蒙養,即尊受,“先受而后識也”,有自己獨到的感受,才能建樹自己的識見與思想。用現在的話來講,心者,就是意境也。繪畫要有意境,意境是繪畫的精神,意境來自心物的融合,來自主客觀的高度統一。

石濤還提出了“筆墨當隨時代”的繪畫思想,全文是“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轉。上古之畫跡簡而意淡,如漢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畫如晚唐之句,雖清灑而漸漸薄矣;到元則如阮籍、王粲矣,倪黃輩如口誦陶潛之句,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恐無復佳矣”。這是石濤的一段普通的畫跋,在二十世紀的歷史語境中,“筆墨當隨時代”竟然會成為路人皆知的一個宣揚藝術創新的口號。社會在發展,科技在創新,繪畫也必然要創新。

3 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現狀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人們生活方式、思想意識和審美價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F代社會物質的高度發展,中國現代繪畫開始出現東西方繪畫技巧的交流以及文化的高度融合。無論是本土的中國畫還是舶來品的油畫,都在當代藝術的洪流中,高度交融、貫通與發展。西方的造型藝術學科的知識已然滲透到了中國畫中,使國畫的表現語言可以尋找到具有現代性的其他材質作為表現的媒介。而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意趣,以形寫神、寄情于畫、借物言志的表現方式,所蘊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也對油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探討中國當代油畫的傳統人文觀,首先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藝術發展的影響。今天每一位國際知名的中國藝術家,其作品都與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思想密切相關,比如:吳冠中、何多苓、徐冰、周春芽等藝術家。我們不難從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窺視其背后的“傳統因素”。從歷史角度看,將古代中國與當代中國及西方世界的比較構成了傳統與現代的張力。從文化學角度看,比較了中國與西方社會構成了東西方文明方向的反差。從思想史角度看,張力存在于所有上述交織的概念中,并產生新的矛盾體;如中國傳統思想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中國的當代藝術誕生于80年代,誕生于后印象派和表現主義的傳統中。首先是80年代以來的以繪畫為主導的中國前衛藝術已經被簡化為玩世現實主義和政治波普的繪畫,而這種單一的繪畫形式在冷戰結束后成為國際收藏界追捧的對象。其次,經歷了80年代末期的短暫政治風波后,90年代的中國社會從政治的封閉化迅速走向全面的市場經濟化,中國藝術家開始進行觀念藝術與行為藝術的實驗。時至今日,傳統藝術媒介的界限消失,裝置、錄像、行為以及現場表演都體現出藝術開始借助觀眾身體性和心理性的參與來獲得自己的價值,將藝術從形式和媒介的牢籠中解脫出來,使之獲得更大的空間。

猜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當代藝術油畫
一張油畫
油畫《塬下》
油畫
從蘇繡能否成為當代藝術談起
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
關于當代藝術市場的思考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