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蘇州民居“戲文體”建筑裝飾的藝術特色

2017-05-05 00:47方梓宇劉佳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蘇州地區建筑裝飾

方梓宇+劉佳

摘 要:清代蘇州民居“戲文體”建筑裝飾呈現出新興市民階層的生活理想和價值追求,具有“近情動俗”的世俗化與生活化傾向。其裝飾風格素雅簡潔與奢華繁復并存,使日常生活空間呈現出雅俗相宜的精神氣質,成為清代蘇州地區十分流行的文化符號和審美載體。蘇州傳統民居的空間意境及文化蘊涵借助于“戲文體”的裝飾得以彰顯。

關鍵詞:清代民居;蘇州地區;建筑裝飾;“戲文體”

明末清初,蘇州地區資本主義經濟蓬勃發展,外地客商愛其山川秀美、市肆繁華,紛紛云集至此,大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隨著人們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增長,私家園林的營造日益興盛,宅舍砌造再掀高潮,民居建筑裝飾的創作出現了空前繁榮的狀態,雕飾豐富的木、石、磚裝飾較普遍地用于中、大型住宅中,這些都是以往任何時期所未有的情況。[1]蘇州地區遺存了大量明清民居,其建筑裝飾以上乘的藝術水準和深廣的思想內涵凸顯出地域性和獨特地位。

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清朝奢靡之風日盛,清代民居建筑裝飾的審美情趣一改明代自然、簡約至美的特點,充滿了繁復的雕鏤之飾。建造的過程,是使材呈其美——因才施用,使工肆其巧——殫能極藝,極盡工巧。[2]基于戲曲文化藝術在民間廣泛傳播而興起的戲文體裝飾將其推到了極致,清代的建筑裝飾呈現出市民文藝的核心精神,即戲劇精神。蘇州民居的戲文體建筑裝飾有別于其他地區的同類建筑裝飾,素雅簡潔與奢華繁復并存的現象,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特色。

1 雅俗相宜的審美取向

戲文體建筑裝飾一般分布在磚雕門樓的上下坊、兜肚以及長窗的夾堂板以及裙板等部位,或標示空間性質,或渲染空間氛圍,將理性與人欲、高雅與世俗、理想與現實完美有機地整合起來,使日常生活空間呈現出雅俗相宜的精神氣質。

其裝飾之“俗”體現在戲文體裝飾的取材上。戲文體裝飾大多選取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故事、小說傳記、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是與日常生活關聯緊密、性質相通的世情敘事。它在建筑空間中通過精雕細刻展現豐富的人性追求與欲望,描述真實的歷史或虛構的傳說,體現出世俗生活的豐富性與活躍性。

其裝飾之“雅”一方面體現在頗具文人氣質的造型語言。蘇州地區的戲文體裝飾得益于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優勢,人物形象轉譯自昆曲程式化風格,或含蓄凝練,或典雅莊重,性格生動鮮明、細節細膩精湛。另一方面,戲文體建筑裝飾在吸收昆曲文雅細膩藝術特征的同時又深受吳門畫派影響,汲取文人畫精髓,表現出獨特的人文氣質。其布局及背景承襲吳門畫派文人畫之神韻,精細雅秀、含蓄蘊藉,體現了蘇州傳統民居建筑裝飾獨有的高雅品質。另一方面,“雅”也體現在住宅裝飾成為生活場所中傳播文化的載體,承擔起文以載道、文以弘道的職能,成為具有教化功能的審美對象。蘇州民居的建筑裝飾通過“戲文”這個過渡層將雅俗兩極進行有效融合,從內容到形式并行不悖。戲文體裝飾的敘事結構融歷史、世情、文化于一體,雅俗共賞地在日常生活空間中完美演繹了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

2 含蓄與夸張并存的程式化特征

傳統民居的戲文體建筑裝飾創作深受戲曲藝術的影響。戲曲的創作和演出、刊印與發行成為明清時期重要的暢銷商業文化產品,對戲曲推廣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晚明(萬歷、泰昌、天啟、崇禎)時期,蘇州府就有刊印戲曲的書坊16家,刊印傳奇、雜劇、曲選128本。[3]明中至清中期,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的昆曲盛行于蘇州地區。昆曲的美學理想是以寫意手法對其特征及本質進行高度凝練,以典型化、程式化的手法塑造角色,形成含蓄與夸張并存的形式特征。戲文體建筑裝飾源自戲曲表演舞臺,其藝術形象大多得益于昆曲人物造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戲曲的藝術氣韻與造型程式,具有細膩委婉且極具畫面張力的造型特征。在適應民居建筑特殊的材料工藝需求和空間語境的基礎上,能工巧匠運用概括的造型語言,結合建筑構造和磚、木、石等材質特點,人物排列錯落有致、動作姿態生動靈秀、砌末設置精致巧妙、場景設定妙趣橫生,將各種戲曲形象呈現于民居裝飾載體,“戲文主題”雕刻形成了具有獨特創作規律和獨立審美價值的裝飾藝術門類,以濃郁的戲曲樂舞精神來營造建筑空間的歡娛氛圍。

蘇州地區民居戲文體建筑裝飾的場景表現與現實舞臺相較有其獨特之處。它一方面通過對現實舞臺砌末的摹寫和轉述而呈現出高度程式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則注重對現實生活場景和自然環境的引入。因此,戲文體裝飾的背景不像舞臺設置那樣僅僅具有高度象征性,而是還具有凝練的現實主義特征。真實戲曲舞臺的砌末相對簡單概括,兩桌一椅即可涵蓋迥然相異的場合,背景往往進行含蓄簡約的“留白”。舞臺空間的處理具有充分的流動性,為觀者創造無限的想象空間。通常借助馬鞭、船槳、文房四寶等小什件協助演員完成舞臺動作,塑造特定的角色形象,形成了戲曲高度靈活的舞臺背景生成機制。建筑裝飾的背景與舞臺背景相較更加寫實和豐富。奮戰沙場的武將擁有了威武雄健的戰馬而不僅僅是手中一枚小小的馬鞭;戲文人物身處芭蕉搖曳的亭臺樓閣之中,而不僅僅是符號化的一桌兩椅;花草動物、假山怪石等舞臺空間從未出現的景物也進入了戲文體雕飾的空間。

3 結語

蘇州民居戲文體建筑裝飾根據傳達忠孝節義思想的歷史劇立意與構思,通過木雕或者磚雕的載體形式將動態舞臺表演凝練為靜態藝術造型。其角色形象鮮明、場景布局精妙,人物動態或夸張凌厲,或氣勢雄渾,或嬌俏玲瓏。豐富細膩的戲文體建筑裝飾呈現出強烈的戲曲精神,使承載日常生活的功能性、物質性的空間場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它由此擁有了禮儀和紀念的性質,成為具備濃厚藝術氣息的文化載體和精神場所。民居的空間意境及文化蘊涵借助于“戲文主題”的裝飾得到顯著提升。戲文體建筑裝飾成為人、文化、環境之間的交流媒介,作為一種重要的設計要素,它與建筑結構、自然景觀、行為模式、心理特征等共同構建了的適宜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4:287.

[2] 王貴祥.中國古代人居理念與建筑原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404.

[3] 趙林平.晚明坊刻戲曲研究[D].揚州大學,2014:92.

猜你喜歡
蘇州地區建筑裝飾
朱頂紅在蘇州地區的引種栽培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蘇州地區五年制高職辦學典型特征分析
建筑裝飾施工中節能環保綠色裝飾材料的應用
建筑裝飾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華市建筑裝飾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研究
蘇州地區風景園林中彩葉樹種的應用及調查
明代蘇州地區鬻畫群體研究
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研究*以蘇州地區高校為中心的調查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