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媒體藝術平民化

2017-05-05 01:15武雨婷馬云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平民化數字媒體自媒體

武雨婷+馬云

摘 要:媒體作為人們借助用來傳遞信息和獲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載體,已經廣為人們所用。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運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等一系列數字化技術進行信息傳播、工作、學習、娛樂等活動,進而產生了數字媒體的概念。數字媒體的誕生將技術與生活結合得更加密切,可以說,用數字媒體技術生產生活,從而造就了人們利用它創造出的美——藝術。然而“藝術”一詞雖然高雅,但卻也有平民化的一面,在網絡盛行的今天,自媒體時代的開啟,將數字媒體藝術的平民化一面展示了出來。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平民化;自媒體

“藝術”一詞總被人們認為是陽春白雪,是大雅之堂的產物。但在如今數字化時代的大環境下,尤其是以網絡為首的數字媒介大肆盛行的今天,藝術通過擁有數字化意識的傳播者和利用數字技術的傳播方式,展現出了它“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新面貌。其中“擁有數字化意識的傳播者”,我們就可以把它歸納為現當下的自媒體。

1 什么是自媒體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數字化的手段,向大眾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它的出現絕大部分是受到了互聯網及通訊技術等的飛速發展和傳播權力下放的影響。雖然他們在傳播藝術中不如從業人員那么專業,但是他們憑借無限制自由、不以絕對的利益為特點,能夠將被大眾廣泛接受和喜愛的藝術文化的傳播的淋漓盡致。就像克萊·舍基在他的《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一書中所提到的:“當大規模業余化的旗幟被高高舉起,當社會化工具清除了公眾表達的舊障礙,當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發布任何事情,這就是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p>

2 為什么說數字媒體藝術平民化體現在自媒體上

2.1 技術上達到成熟,人人都能參與進來

從技術的宏觀方面來看,在運行數字媒體的技術中,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他們在傳輸效能和傳輸質量上都確保了數字媒體的技術優越性,互聯網和計算機、手機媒體的結合為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人們以快捷方便的形式能夠快速得到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從技術的微觀方面來看,每個人只需要一臺計算機、一副耳機、一個話筒等基本設備,足不出戶,就能發現藝術、創造藝術,就能實現藝術的平民化。以“唱吧”為例,它是一款免費的社交K歌手機應用,每一個喜歡唱歌、聽歌的人都可以通過“唱吧”APP感受到仿佛置于KTV的快感,受眾想參與進來僅僅需要一部手機和一個帶話筒的耳機,就可以與上千萬喜歡唱歌、會唱歌的人進行互動,分享音樂的藝術。

2.2 自媒體讓數字媒體藝術真正做到藝術來源于生活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對于受眾而言,高于生活的藝術是小眾藝術,普及程度不高,那些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才真正是大眾心中的藝術。自媒體對藝術的取材來源于生活,經過數字化的加工,再將成品注入到廣大受眾的生活中去,在這里我稱此過程為數字媒體下自媒體的“雙向平民化”,一方面指平民化的對象是自媒體本身,一方面是指自媒體的藝術創作歸屬于大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了解的最多的自媒體都是出現在微博上,俗稱微博大“V”。他們通過對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的創意加工,收到了成千上萬微博網友的關注和喜愛。就拿一些微博上專注于美食研究的自媒體來說,可能他們本身是一個普通人,也許是公司白領、大學生、工廠工人或者是自由職業者,但是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美食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美食的眼睛,只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好的菜館、好吃的美食,這些自媒體博主都會不以盈利為目的,用鏡頭和文字去向大家推薦,而通過這樣一種數字媒體平臺交流,許多網友紛紛稱贊叫好,因為這種形式不僅讓大家享受到了體現在圖片和文字中的美食的藝術,而且對于媒體的大環境來說也是對平民化藝術的認同和接納,是對自媒體的鼓勵和肯定。

2015年12月9日,新浪微博在北京舉辦了“V影響力峰會”,并邀請了微博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大V齊聚首都,會議最后新浪微博還給最具人氣的十位博主頒發了人氣獎杯。這些自媒體博主平均一人的粉絲量在一千萬以上,可以說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同時這次的“V影響力峰會”也向我們說明,自媒體已經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站上了數字媒體平臺,今后自媒體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這也許就反映出了數字媒體藝術“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平民化特點。

2.3 數字媒體環境下自媒體的升華——打造更多全民參與的個性化節目

綜藝節目作為一種傳媒藝術形式一直受到受眾的關注,創新是綜藝節目的命脈所在,是維持受眾的中心一環。近兩年,節目制作方因為自媒體的影響力和它的受眾基礎,紛紛開始將網絡自媒體元素加入到節目中去。

愛奇藝自制網絡綜藝《偶滴歌神啊》就把自媒體與節目整體進行融合,打造出了一款接地氣的綜藝節目。該節目將音樂與推理的游戲方式相結合,到場的歌手嘉賓透過現場六位參賽選手的精湛表演,推斷出誰是音癡,誰是真正會唱歌的人?!杜嫉胃枭癜 饭澞坷锩孢x的參賽選手大多數都是在網絡上參與音樂自創的網絡自媒體,并且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擁有一批數量不少的粉絲,節目制作團隊將神秘感十足的自媒體請到節目中,為受眾揭開神秘面紗,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心理,一方面吸引了更多自媒體和粉絲加入到節目中去。

3 自媒體時代對數字媒體藝術平民化的意義

3.1 從傳播方式上

因為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在數字化時代下,自媒體傳播藝術的方式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傳播,實現了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的雙重傳播過程。并且自媒體的這種傳播方式是真正意義上可能實現全交互模式的傳播,它的渠道多樣化,傳播主體的個性、多樣,這些都能對數字藝術平民化帶來全方位、深影響的傳播效果。

3.2 從媒體發展上

自媒體的發展主要還是借助于互聯網的力量,它的交互性和升華出的綜藝節目更是向我們表明當下融媒體的趨勢。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是取長補短、互惠互通的最好方法。中國地域廣,人口多,雖說很多人都在使用新媒體獲取知識信息,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只會使用傳統媒體,若以自媒體等新媒體形式與傳統媒體相結合,那么藝術等信息的傳播范圍會更加廣泛。

3.3 從受眾個人和社會上

自媒體時代的開啟讓許多受眾看到了傳播權力的下放,他們對自己也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這一事實表現出高漲的參與性,這樣一來提升了大眾參與到藝術創作中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對于社會的藝術發展十分有利,對于我國文化藝術的傳播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自媒體的本體就是普通大眾,他們了解大眾對于藝術的所感、所需,他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數字媒體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利用新興科技手段將信息進行原創處理,將藝術創作更加貼近大眾,對于整個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有價值的藝術是為大眾所知的、生活化的藝術。既然想要數字媒體藝術平民化,開啟、發展自媒體時代是必然趨勢,只有讓受眾參與進來,才能實現多元化、平民化、親民化的藝術形式。

參考文獻:

[1] 鄭湛,朱國賓,曾一昕.數字媒體藝術[M].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 劉靜,陳紅艷.數字媒介傳播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 克萊·舍基(美).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 萬小廣.媒體融合新論[M].新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歡
平民化數字媒體自媒體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中數字技術的運用
數字媒體藝術的現狀與前景
數字媒體的時代特征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電視新聞報道中的平民化視角
關于電視新聞平民化的分析
電視新聞平民化不等于娛樂化
關于電視新聞報道平民化的討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