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川縣茶源茶俗現狀

2017-05-05 01:28蔣澤鎮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茶文化民族

蔣澤鎮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實地走訪隴川縣主要產茶地區,與當地有民族特色的茶企、茶人進行溝通與調查。針對隴川縣茶葉發展歷史、目前茶葉分布情況、具有特色茶企茶人以及隴川縣少數民族茶俗有一個大概的呈現。并且對隴川縣茶葉發展提出了意見:希望隴川縣茶產業能夠結合當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與氣候種植條件,有一個新的茶葉市場展望。

關鍵詞:隴川縣;茶企;民族;茶文化

0 引言

隴川縣是元末明初的麓川故地、傣語稱之為“勐宛”,現在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斯如其名,這里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隴川縣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帶,[1]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寬廣,年極端最高氣溫35.7℃,年極端最低氣溫-2.9℃,年平均氣溫18.8℃,歷年平均降雨量1600MM,年無霜期292天,溫濕的氣候十分事宜茶類生長。不僅如此,這里還擁有著全國較為獨特的民族風情——這里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2]他們的節日,婚喪,嫁娶,也與茶葉緊緊聯系在一起。

1 隴川縣茶源及發展概況

1.1 隴川縣茶葉發展簡史

隴川縣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目前縣域內百年以上古茶樹仍有零星分布。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王子樹梁子、護國梁子、趙家寨梁子、曼面山梁子,分布著野生茶葉,面積約1000余畝。新中國成立后茶葉作為罌粟的替代作物在各級政府和茶葉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關心與支持下,隴川縣茶葉種植得到迅速發展。全縣茶農涉及五鄉四鎮的46個村委會和1個國營農場的3個連隊。

1.2 隴川縣茶產業發展

隴川縣茶葉品種主要以云南大葉種群體品種為主,占茶園面積的89%,有云抗10號、雪芽100號等無性系良種茶園4890畝,占茶園總面積的11%。有精制茶廠4座,初制茶廠22座,取得QS認證的企業5個,有各類加工機械230多臺,年加工能力1600多噸。[3]

2 隴川縣茶人茶企和特色茶文化

2.1 隴川縣特色茶葉企業文化

隴川縣最具特色的茶葉企業主要為王子樹梁子的香芝茶廠與縱歌茶廠。王子樹梁子位于隴川縣東南部山區,最高海拔2095米,年平均氣溫15℃。轄71個村民小組,是漢族景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084人,景頗族6321人,其他民族145人。香芝茶廠成立于2009年02月05日,由于王子樹梁子氣候特殊,山勢陡峭,常年云霧繚繞。有道是“高山云霧出好茶”。香芝茶廠的標志產品香芝綠茶采用云南優質茶鮮葉精制加工而成,純天然制品。其特點:清涼甘甜,可口提神、清熱瀉火、經濟實惠、是健身消食之佳品。隴川縣縱歌茶廠始建于1998年,占地面積7760㎡,廠房2850㎡,年生產加工銷售各類茶葉1000余噸,主要產品有青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普洱茶、竹筒茶、竹杯、野生苦藤茶等56個縱歌系列,其產品還在省內外榮獲許多大獎??v歌茶廠取名來自于當地特有的少數民族的節日——景頗族的目瑙縱歌節,意思就是大家一起來跳舞。不僅如此,縱歌茶廠的商標,也是由景頗族的圖騰所構成,可見茶葉企業文化與民族文化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融合度。

2.2 隴川縣茶人代表

在實地考察中,筆者采訪了當地一位老茶人,縱歌茶廠老師傅韓立莊。韓立莊,土生土長的隴川曼面山梁子人,中學就讀于隴川縣景罕鎮中學,后來又到了德宏州里進修。1982年的韓立莊,在家庭聯產承包中開始接觸茶葉。1986年,韓立莊當上了隴川縣農業局的茶葉輔導員,運用自己所領悟與借鑒的經驗,帶領隴川縣的茶農們將茶葉的種植與加工技術一步又一步提高。1998年,韓立莊創辦了隴川縣縱歌茶廠,主要從事茶葉收購、加工、銷售具有景頗族特色的茶葉系列。

2.3 隴川縣特色茶文化

(1)隴川縣少數民族茶俗茶文化。隴川縣少數民族有: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隴川縣的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都有著古茶樹的分布。當地少數民族從古代便將茶葉當作一種食物、藥物。其中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還將茶葉當作神圣的使者。由于各個民族文化風俗不同,茶文化在不同少數民族中的表現也不同。傣族信奉佛教,對佛教的佛理有著很大的崇拜。佛教僧人將茶葉作為修身養性,透徹心靈的一種飲品。傣族人民也堅信這一點,他們許多人雖然不親自出家當和尚,但是會次吃飯時,泡一杯綠茶沖入飯中,用茶葉拌飯,來達到佛家的頓悟。景頗族是大山的兒女,他們將大山自然當作神靈一樣看待,將大自然的萬物都看作神的恩惠一般,茶葉也不例外。景頗族將茶葉當作一種很重要的食材,并進行揉捻、腌制,這就是景頗族的腌茶。德昂族也同樣將茶葉當作大自然的饋贈,德昂族將茶葉用特殊方法埋于地下一年左右進行腌制,來制作一種名為酸茶的飲品,[4]其茶取材于古老的大葉種茶樹,風味獨特,酸澀回甜,湯色金黃透亮。

(2)隴川縣大眾茶俗茶文化。隴川縣是個多民族混居地,有許多的茶俗茶文化都是每個民族共通的。在當地人相親時,為了象征喜結連理后能夠年年過著幸福的日子,男方去女方家提親時,必須將茶葉包成一對,陪著其他禮信送到女方家里,來獲取女方父母的肯定。在隴川縣,茶不僅代表這尊敬與祝福,還代表這懷念之情。人們堅信臘月間是逝去親人亡魂回歸的日子,在臘月間里,人們會迎接和歸送親人的亡魂。迎接那天,當地人會泡上一杯綠茶,來為亡人們接風洗塵。待臘月中下旬,人們一樣會再泡一杯綠茶潑灑在家門口,來為亡人送行。當地人認為茶是對亡人懷念的一種引物與寄托,堅信通過茶葉,就能聯系起陰陽相隔的感情。在當地的葬禮中,人死后前三天不準下葬,需放入棺木中,再將棺木放在主客廳里供奉。供奉的三天里,無論死去的親人生前是否喜歡喝茶,每天都必須泡一杯熱茶于棺木前,來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所以,茶在當地的紅白兩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入冬時節,由于隴川縣地理氣候原因,氣溫大多保持在10℃以上。依靠著這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每年剛進入冬天,隴川縣的茶樹往往還能伴隨著霜霧而長出新的芽頭,這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的現象。由于風霜的緣故,這些芽頭比一般春芽要黃,茶農們常常會將這些泛黃的芽頭采下來制成綠茶。這種綠茶沖泡出來的味道要比一般的綠茶茶香更加濃烈,口感更加醇厚回干。隴川縣特殊的地理氣候所造就的這種茶葉,茶農們一般不銷售,都是作為過年時招待賓客的上品。

3 結語

隴川縣的茶文化,由于少數民族茶俗、人文氣息、地理條件三大因素,在全國來看,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當地人早已將茶葉看作一種傳遞感情、表達內心的圣物。本文淺析了隴川縣的茶源茶俗,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人了解隴川縣的茶文化特色,重視這些地理資源與少數民族茶文化資源,并且可以帶動隴川縣茶產業的發展,讓這些茶文化得以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 楊俊華,閆信會,唐李軍,羅有衛.德宏州氣候條件與小麥生產[J].云南農業科技,2008(S3).

[2] 王倩,周玲,王元元,彭磊.德宏州民族茶俗現狀及發展探索[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7(S1):53-56.

[3] 許雙強,賴新朝.淺談隴川縣茶葉機械化采收及配套技術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2).

[4] 李昶罕,秦瑩.德昂族酸茶的科技人類學考察[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5(01).

猜你喜歡
茶文化民族
我們的民族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別具特色的俄羅斯茶文化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20世紀上半葉現代都市茶文化的形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