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的叛逆與解放

2017-05-05 10:58南春玉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叛逆解放女性

南春玉

摘 要:女性在歷史上長期處于社會底層,艾瑪和潘金蓮分屬資本主義和封建社會,她們追求愛情的經歷都以毀滅為結點,但她們在女性解放中的探索對現今社會仍有很多借鑒意義。

關鍵詞:女性;叛逆;解放;探索

自古以來,女性就活在男權社會的壓迫下,以維護婚姻為義務,卻很少得到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她們作為時代的犧牲品,被碾壓在道德的巨輪下。在中外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下,卻有著相似的女性對傳統禮教做出叛逆的舉動,也許她們的思想意識還達不到特別深刻的層次,但他們勇敢地挑戰了世俗。她們最終的結果卻是一步步走向了死亡,這是每個時代的悲劇?!栋ɡ蛉恕返闹魅斯斉c施耐庵筆下的潘金蓮有著相似的悲劇結局。

1 相似的人生命運

1.1 “天生麗質難自棄”

悲劇往往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正是如此“巧合”,艾瑪和潘金蓮都擁有著令人傾心的美貌。艾瑪把愛情想象成“玫瑰色羽毛的巨鳥,可望而不可即,在詩的燦爛的天空中翱翔”,認為愛情壯美且轟轟烈烈。[1]而現實中的婚姻卻把這些幻想拖進了深谷,丈夫平庸,懦弱。潘金蓮亦是如此?!端疂G傳》中對其容貌做了以下描述,“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云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盵2]擁有著如此花容月貌的女子潘金蓮在張大戶的逼迫下嫁給了“身材短矮,人物猥褻”,且為人懦弱的武大郎。如此落差也難免導致婚姻生活的不順。

兩個女子的出身也是同樣卑微,一個是佃戶的女兒,一個是大戶人家的使女,出身低微卻有著接觸上流社會的經歷,心境必然也會隨之變化。當對上層社會的向往、對愛情的期望都落空時,她們的心理落差感也不斷上升。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基本需求理論將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以下層次:生理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3]而艾瑪和潘金蓮在自己的婚姻中滿足不了這些需要,再加上外界的誘惑,婚姻自由的束縛,她們的紅杏出墻也難以避免。

1.2 敢于追求卻遇人不淑

一旦進入婚姻的殿堂,維護婚姻自然成了雙方的義務和責任。但兩個女性完全被家庭捆綁,沒有獨立工作,這種經濟上的不平衡必然導致男女地位的差異,女性往成為了生活的附庸。自古以來,人們都是從道德制高點的位置來看待 “出軌”行為,艾瑪和潘金蓮在很多人眼中完全是“蕩婦”的形象,然而將其置于特定歷史環境中后,一切皆有不同。

她們在世俗的眼光中仍堅持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們的勇敢并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效果。艾瑪經歷了羅多夫和萊昂兩個男子,而他們都以自身利益為重,當艾瑪巨債纏身進行求助時,二人無一挺身而出。潘金蓮作為張大戶家的使女,在被他威脅以身相許時果斷拒絕,卻被報復性地嫁給了面目丑陋的武大郎。后來,她傾心于身材魁梧,正氣凜然的武松,卻受到 “搶白”,只能罷此想法。直到西門慶的出現。殊不知,西門慶妻妾成群,只是貪戀她的美色,毫無擔當。她們的遇人不淑也直接導致了她們生命的幻滅。

2 不同的人生境遇

2.1 婚姻自主權差異

同樣生活在社會下層,她們的婚姻選擇卻有著差異。艾瑪雖然身為佃戶的女兒,但父親尊重女兒意愿,選擇包法利是艾瑪自己的判斷?;楹蟀數暮桶ɡg愈漸擴大的隔閡愈發表現在精神層次的差異與生活追求的不同。潘金蓮卻非如此。她的婚姻是在威逼之下的不得已抉擇,她和武大郎之間無論是在生活的基礎層次還是精神層次方面都存在著不可填補的天然溝壑。從中不難看到,中國女性受到的封建制度的壓迫也導致了今天女性解放金成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難以徹底剔除的思想。

2.2 認知層次的不同

艾瑪在債務的逼迫以及愛情幻滅的情況下,絕望地吞砒霜而死。雖然在臨終前,藥物的反應使她痙攣、痛苦,但她死后的面容卻十分安詳。艾瑪是在她看清自己所追求的愛情的真面目后清醒地死去的,她的死對于活著而言更是一種超脫。

潘金蓮沒有艾瑪這般清醒。她自以為遇到了真愛,殊不知西門慶對她更多的是美貌的垂涎。本想與西門慶長相廝守的潘金蓮卻沒料想到會成為武松為兄復仇的刀下鬼。她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認知顯然比艾瑪淺了許多。

2.3 作者態度的天壤之別

福樓拜對他的女主人公抱以深切的同情。福樓拜在寫艾瑪自殺時就產生過吃毒藥的感覺,于是禁不住嘔吐起來。[4]而施耐庵看待潘金蓮的視角從一開始便是批判的,整個情節以兩萬字匆匆帶過,在描寫潘金蓮回目的題目中稱其“淫婦”,最終也不過是借武松之手將其處死,這無疑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潘金蓮對婚姻的不忠,對綱常禮教的違背。作者不同的寫作角度映射出不同的主人公性格,也讓現在的人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女性叛逆與解放的漫長過程。

3 悲劇根源

3.1 性格因素

千萬女性被社會同化,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卻造就了如此叛逆的女性,必然和其自身有極大關系。她們的反抗精神值得肯定,但時代決定反抗必然招致禍患,兩位女性的性格弱點也加劇了其悲劇歷程。艾瑪太過于幻想,她追求奢靡的生活與物質的享受,然而當大家看到她吞下砒霜,由沉淪到毀滅又不免同情她。她的性格弱點注定是要不斷推動她走向滅亡。潘金蓮在一些時候表現出的心狠手辣也使她追求愛情的心理變得扭曲,如用砒霜毒死丈夫,在這之后依然心安理得。

3.2 社會根源

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兩個女性一個生活在尚未完善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一個生活在封建專制統治的社會,她們既是時代的產物,亦是時代的犧牲品。艾瑪生活的是一個物欲橫流社會,修道院的生活和舞會的經歷讓她接觸到上層社會的奢靡,然而真正想要躋身于上層,女性能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只是微乎其微,依靠男性幾乎成為唯一的選擇。潘金蓮相比之下更為可憐,連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難以得到保障?;橐鍪軌浩?,婚后更是很少能到戶外,離婚都只能憑借男人的一紙休書。三綱五常要求她貞潔,世人在綱常禮教的道德視角下評價她為“淫婦”。她們的社會階層難以逾越,做出“紅杏出墻”的行為的她們,一旦對這樣的時代做出挑戰,必定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4 現實意義

艾瑪和潘金蓮的行為實則是女性叛逆與解放的探索。女性解放的探索一直存在,相比之前,現今中國社會的女性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五四以來,女性的自我意識不斷覺醒。但令人遺憾的是,直到今天,女性的解放仍然是個問題。

民間習俗中仍然存在重男輕女觀念,工作招聘中也仍存在性別歧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女性的自我意識判斷。雖然呼吁男女平等,但在婚戀中,男性作為主要的經濟支持的觀念仍然存在于大多數國人心中。人們大呼女性權利,經濟上卻在鼓勵著不平等。這些觀念都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綿延多年,被代代傳承。女性自我意識仍待解放。

舒婷作為現代的女性作家,她的女性觀與愛情觀令許多讀者震撼。她的《致橡樹》中的木棉就是一個現代獨立的女性,不依附,不攀緣。[5]這種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仍大放光彩。

女性身上的枷鎖不僅需要時代的覺醒,社會的關注,更需要女性的覺醒與不斷的自我解放。前程路漫漫,仍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居斯塔夫·福樓拜.包法利夫人[M].許淵沖,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2] 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2012.

[3] 夏夢遠.綠色包裝設計的文化觀念探析[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8(04).

[4]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 舒婷.致橡樹[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叛逆解放女性
師生沖突中遇到學生挑釁,怎么辦?
論女性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