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高中美術教學中應該解決的若干問題

2017-05-05 16:02宋鷹文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美術鑒賞高中美術新課改

宋鷹文

摘 要:高中美術課是為了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內容,提高學生們審美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形成,擴大學科之間的銜接,提生學生文化素質修養而開展得學科教育。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時刻拓展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學校要對課程的設置合理,對教師評價體系要客觀。美術學科的完善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鮮明獨立的創造個性,促進學生形成全面發展的優秀品質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美術;教師;學生;有效性;美術鑒賞

教育部在2003年出臺《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在美術課中勇于探索,追求新知、樂于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理解并掌握美術知識并在學習中成長,樹立人生正確的價值觀。而最新頒布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調整修改,新標準要求,關注學生創作意識和能力培養,做好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動手能力,從傳統講授型課堂轉向“開放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真正變成課堂的主體。通過美術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興趣、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用美的方式認識世界、創造世界。

隨著改革內容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教學的連續性。高中美術教學受升學壓力的影響,美術課一周一節,兩周一節,每月一節,或者在高一學年開設美術課程,高二高三沒有美術課。還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升學質量,直接砍掉高中美術課,做其他文化課的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主課老師多為班主任,受日常班級和教學任務的影響,主科老師為了不耽誤教學進度占用美術課補課,造成美術課的教學進度阻滯,教學內容不連貫,達不到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認為美術課不在主要,逐漸失去了對美術課學習的興趣。

第二,教學方式單一。應試教育課堂上,講解型授課是常見的教學方式,美術教學也是如此。其優點是利用教科書輔導教學,老師講課學生聽課,效果簡單明了,便于大多數學生接受。講解型授課在高中美術課堂不失一種普通有效的教學方式。但是,講解型授課,缺點明顯,傳播知識途徑單一,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審美意識的形成。

第三,學生不了解高中美術課設置的意義。受升學壓力和文化課作業的影響下,大部分學生認為美術課與高考無關,學生們對美術課對美術課無暇顧及,逐漸缺乏了興趣,他們認為美術課是追趕作業、消遣放松最好的課時。課堂上有的學生復習主要學科知識,有的趴在桌子上睡覺或者交頭接耳,還有的學生專挑美術課請假。這種學習態度,導致了自我約束機制的缺失,不能主動的遵守課堂紀律,學生在一節課中獲得的審美體驗和愉悅在下一節課不能被有效的喚起,美術課的教學不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有效的培養。

第四,與生活脫節。在高中美術教學課程中,高中美術課是一門涵蓋人文知識綜合的學科,對美術老師的文化素養要求較高。書上固有的知識點只是模式化的結構設計,教師根據現有教材備課、授課,這樣備課省時省力,忽視了美術學科同其他學科的聯系,變成了一門被孤立的學科。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美術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高中美術教學解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改變應試教育對美術課不重視的思想,給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美術學科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等特點,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培養學生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升學的壓力下,學校應該避免美術課被其他老師占用,因為美術課能給學生輕松愉悅的氛圍,美術老師在課堂,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審美活動當中,觀看美術作品獲取審美享受,緩解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負擔重的心理特點。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加深學生對社會、生活和藝術美的感染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形成綜合全面的發展,塑造優秀人格和良好品質是有著積極的作用。

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高中美術老師授課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新課改要求的內容沒有廣泛的推廣開,老師機械式的重復現有的知識點,其授課方式單調乏味,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美術課的興趣。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閱讀書籍積累大量的知識,對政治、歷史、地理、文學等學科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及時的輔導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積極參加到學校組織的教學研討活動,在教學研討活動,能及時補充知識,獲取教學新方法,改善知識結構,提升創新教學能力;教師要利用現代多媒體資源,完善自我理論學習,時刻樹立自己終生學習的任務,對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修養有積極的作用。

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輕松快樂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除了講解教材上的知識,還要融入看少年喜歡的內容。例如在教材內容中融入一些動漫元素,激發同學們熱愛美術的興趣。如講解“走進意象藝術”這一課時,首先為學生觀看意象性的繪畫作品,教師提問:“為什么有的作品形象怪異荒誕”,讓學生在賞析的過程產生疑問,同時運用多媒體為同學們播放動畫版的《梵高傳》利用同學們感興趣的動畫影片導入教學中,學生在觀看動畫影視感受到了到美術作品背后豐富的意義,有趣的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得到了藝術審美情操的培養,學生愿意上美術課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從而為上好美術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拓展美術課堂視野,學生與生活緊密結合。美術產生于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的美術現象和美術作品,一開始就是就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認識需要而出現的。因此,美術可與人們工作、學習、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課上,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已有的例子導入教學中,舉例說明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舉例法教學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便于接受美術學科中的知識點,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課堂教學與生活經驗相重合、相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真諦。課下,教師結合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的在培養,教師在學校內可以對走廊、教室、校園進行藝術性的美化,老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到學校的美化建設。受課下美術文化的熏陶,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感受有顯著的提高,增長了其他文化知識,學生的視野得到了拓展,更加主動地熱愛學習。

完善教師評價體系,確立教師良好的個人發展機制。教學管理者要者要認識到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不因升學考試而減少美術教學的課時量,不被其他主科所占用,這就要求學校對課程的設置合理化,要完善美術教學科研室制度,教案的檢查制定工作,要做到健全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切實提高美術教師地位待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實施中高中美術教學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美術教學中能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和文化素養,就會有利于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寶珍.嘗試師生換位凸顯生本意識——淺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學生當老師”的教學方式[J].中國美術教育,2008(02).

[2] 陳錫群.淺析高中美術教育現狀[J].美術教育研究,2012(05).

[3] 趙宏艷.中學美術教學實踐中的美育滲透初探[J].新西部,2010(12).

猜你喜歡
美術鑒賞高中美術新課改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中國現當代繪畫鑒賞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