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趕超越的文化力量

2017-05-11 05:58
當代陜西 2017年4期
關鍵詞:陜西文化

◎文/華 新(本刊記者)

追趕超越的文化力量

◎文/華 新(本刊記者)

延安寶塔延安,中國革命的搖籃。

2月3日,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以及劉小燕、梁桂、徐新榮、王永康、姜鋒等省委、省政府領導,集體調研了碑林文化街區和黃帝陵文化景區規劃建設。

在春節收假后的第一天,省委書記帶隊、7位省級領導一起參加——這個特殊的時間安排和少見的調研陣容,彰顯了省委對推動文化自信的堅定態度。

在當天的調研座談中,婁勤儉一如既往地強調了文化自信的陜西擔當。他從守護黃帝陵和碑林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談起,要求全省要站在“秦嶺之巔”看陜西,放眼全球和全國審視我省的文化優勢,用好獨特文化資源、打造獨有文化品牌,突出傳統符號,用好現代元素,做到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為堅定文化自信做出陜西應有的貢獻。

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首次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要求陜西“扎實加強文化建設”。省委、省政府精心布局謀篇,切實運筆潑墨,率先制定文化自信實施意見,加大文化精品創作,加速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接連舉辦國家級和國際性藝術盛會,決心在文化自信上走在全國前列。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主動站位

眾所周知,陜西擁有悠久豐厚的歷史文化、光輝燦爛的革命文化、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對中華文明發展和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過決定性作用,一直有中華歷史文化“心臟”、中國傳統文化“故鄉”、中華文明“根系”等多種比喻。

陜西歷史文化悠久豐厚。半坡人的刀耕火種、西周的禮樂文化、大秦帝國的國家制度、漢唐盛世的文明遠播、宋代的關學思想等,都在陜西發生、建立和傳播,陜西文化脈絡里彰顯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綿延不絕、成就輝煌的精神追求和豐贍深邃的哲學思想。

陜西紅色文化成熟厚重。全省保存著2000多處珍貴的紅色文化遺存,特別是延安寶塔山、楊家嶺、西安事變紀念館、照金革命根據地等,它們是中國革命的真實寫照。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這一中國革命的圣地,領導中國革命13個春秋。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用鮮血鑄就了中國革命光照千秋的精神標識,至今仍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陜西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西岳華山之險峻,太白山杜鵑之絢麗,黃河濕地之秀美,漢水流域之宛轉,毛烏素沙漠之遼遠,盡顯陜西山河地理的色彩斑斕,獨特的地理特征造就了鮮明的地域文化。陜西文化集草原游牧文化、中原農耕文化和南國水鄉文化于一體,兼中國南北文化于一身,靈秀的陜南楚巫文化、醇厚的關中儒家文化、壯美的陜北高原文化在這塊土地上交相輝映、完美融合,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構成部分。

正是站在這片深沉的土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四個自信”,要求陜西“扎實加強文化建設”,他說:“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秦嶺、華山等,是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笨倳涍€要求,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遠古歷史、上千年建都史和偉大革命史,文化積淀十分深厚。要注重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找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中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治國智慧。

遵照總書記的指示,省委立足優勢,主動站位,決心在文化自信上登上高地、站到潮頭。2016年10月,省委正式提出:“努力使陜西堅定文化自信的工作走在全國前列?!?/p>

“陜西文化理應成為文化自信的先行者、引領者和示范者”,陜西在文化自信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目標定位,得到了各方廣泛認同。去年,在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上形成的《文化陜西宣言》說:“這既是歷史的責任,也是時代的重托,更是文化的擔當?!?/p>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勇于擔當

在國家戰略中,陜西肩負著重大的文化使命?!蛾P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對陜西的定位,是“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陜西的定位,是“全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基地”;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個扎實”之一,就是“扎實加強文化建設”。

肩負重任,陜西不斷強化文化擔當。省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文化自信工作的部署和推進,省委書記婁勤儉頻繁進行專題調研,分別與文藝界、新聞界、理論界座談,反復就陜西文化自信的責任、目標和路徑統一思想,提出思路。他一再強調:“陜西在中國文化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理應發揮自身優勢,勇挑重擔、有所作為,為堅定文化自信作出陜西應有貢獻?!?/p>

歷經6個多月的調研、論證、修改,2016年10月,省委正式出臺《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意見》,提出了“走在全國前列”的總體目標,明確了具體任務和保障措施。

據省委宣傳部領導介紹,這個《意見》,是全國第一份專門關于文化自信的文件,在全國具有引領和示范意義。

《意見》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以建設文化強省為抓手,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尋找文化自信根脈,深入挖掘利用陜西豐厚的文化資源,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積極培育文化市場、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提升文化對外影響力,努力使陜西堅定文化自信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與《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意見》配套,我省去年還密集出臺繁榮發展文藝《實施意見》、“十三五”時期陜西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支持秦腔等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最近,加快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也即將出臺。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奮力作為

從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到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后稷教民稼穡,到楊凌農科城新物種的誕生;從傳說中的“軒轅造車”,到今天風馳電掣的“長安號”……

陜西文化,富含的自我傳承和不斷超越精神,正持續釋放激勵效應。

近年來,我省圍繞“追趕超越”,狠抓“五個扎實”,在各個方面力爭上游,經濟社會發展多個領域實現大步跨越。其中,生機勃勃的陜西文化事業,超越自我,搶占高點,加速陜西從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強省,為發展增添軟實力,更為追趕超越凝神聚力。

——文化升級提振趕超信心。兩年來,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再度彰顯陜西的紅色基因,激勵陜西走好今天追趕超越的“長征路”;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在陜西舉辦,全國優秀藝術創作成果在陜西匯聚交流,用藝術啟迪民心、凝聚正氣;央視春節晚會(西安分會場)、元宵晚會(西安分會場)和中秋晚會,向世界展示了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陜西新形象;“國風·秦韻”“繁榮秦腔”等文藝工程,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時代魅力。

——產業轉型深化發展內涵。去年,省委、省政府把文化產業列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之一,積極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通過做大數量、提高質量、擴充增量,加快文化與旅游、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了文化產業從“投資型向效能型、泛文化向專業化、集聚向集群、社會效益突出向雙效統一”的轉型升級。特別是隨著文化旅游產業的擴展,文化創意的興起,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直接起到了文化為民、文化富民的作用。

據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去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實現712億元,在GDP占比提 高 到 3.7%;完成投 資1464.15億元,同比增長55.1%,拉動陜西投資增長2.9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功能日益顯現。

——文藝繁榮講好“陜西故事”。我省文藝界“瞄準文化新高地,攀登藝術新高峰”。去年,話劇《白鹿原》《麻醉師》,舞劇《絲綢之路》,秦腔《家園》,花鼓戲《帶燈》,雜技劇《文成公主》等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大型黨史紀錄片《重生》、電視劇《長征大會師》、電影《遵義會議》等作品在央視及全國院線推出。賈平凹的《極花》等5部作品在《人民文學》等重點刊物發表,陳彥的《裝臺》榮登“中國好書”榜首,《魂:延安精神的力量與時代價值》等列入中宣部、中組部推薦閱讀書目。65種圖書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12種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分列全國第五、第四,其中紅色主題出版數量居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全年電視劇備案45部、1663集,生產總量16部、651集,居全國第四,西部第一,“陜西影視”逐步成為影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形象。

——惠民文化凝聚百姓心勁。近兩年,我省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先后為13626個農家書屋進行圖書補充更新,政府購買有線電視23萬戶。全省博物館總數達到270座,約每14萬人一座,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兩年間,陜西好戲連臺。據統計,全年有500多臺高品質演出在陜舉行,觀演人次達到60多萬人,突破歷史記錄。除了絲路藝術節、絲路電影節、中國藝術節等國家級文化活動外,西安國際音樂節、中國—中東歐國家舞蹈夏令營、陜西舞蹈荷花獎大賽等各種帶有惠民性質的文藝活動接連上演,在豐富廣大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向外界展示了陜西現代、時尚的風采。

可以說,活力四射的陜西文化事業,正在為陜西添加文化自信的底氣和實力,為陜西注入追趕超越的動力和動能。

(責任編輯 曹惠聰)

猜你喜歡
陜西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陜西自貿區這四年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陜西音樂如何演奏?
陜菜翻“盤”——舌尖上的陜西已經“炒熱”
陜西近期新政觀察
誰遠誰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