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2017-05-13 13:02韓慧會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王守仁心學知行合一

【摘要】王守仁的心學思想是中國哲學史、倫理學史上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心學觀念、良知與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論是其心學的核心和精華部分。王守仁的“心學”是其所處時代背景、家庭環境、所受教育、個人性格和個人經歷的合力產生的結果。心學思想是明代儒學革新的產物,在本體論和方法論層面上改造了程朱理學,是宋明理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王守仁;心學;致良知;知行合一

一、王守仁其人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常講學于會稽山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守仁心學是明代儒學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學中與朱熹并立的一個高峰。他早年學格物窮理之學,深研朱熹之說。后轉向陸九淵的心學,并加以發展,成為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

二、心即理

“心即理”最初是由陸九淵提出,并以此為核心,創立心學,將自然規律與封建倫理道德合二為一,即“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蓖跏厝释晟屏诉@一哲學命題,內心即天理。王守仁之所以提出心即理,不僅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人把心和理一分為二。另外,如果一個道理沒有進入我們的內心,這個道理即便再正確也沒有用。也就是說任何的道理都必須通過我們內心,所以王守仁也說心外無理。

心即理。心在物則為理。心即理由兩個要素構成:一個是心,一個是物,缺一不可。王守仁提出心即理,也是為了補偏救弊。程朱理學發展到此時已經十分腐敗,失去了教化人心的作用,心學的發展彌補了這一不足,進一步發展了理學。

三、致良知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詞,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又指出“良知即天理”,這無疑是對孟子學說的發揮。同時他把《大學》里的“致知”結合進來,遂誕生自成一家的“致良知”一說。

王守仁的“致良知”思想有其產生的深刻根源。據其弟子王畿《刻陽明先生年譜序》中記載,“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學。蓋嘗范例于辭章,馳騁于才能,漸漬于老釋,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參互演繹,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載,動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從這里可以看出,王守仁“致良知”思想的形成與明代的佛、老文化及儒家學術有密切關系。一方面他在文化觀上受到佛、老文化精神,尤其是哲學層面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又對佛、老文化的一些危害性也較之純儒學者有切身的體驗與認識,“圣人之學日遠日晦,而功利之習愈趣愈下。其間雖嘗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說卒亦未能有以勝其功利之心;雖又嘗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論終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見。蓋至于今,功利之毒淪浹于人之心髓,而習以成性也幾千年矣?!蓖跏厝始任樟朔鹄纤枷氲挠幸嬷幱峙辛朔鹄现f的不足,完善了致良知學說。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詞,在用意上和孟子相通,但又指出“良知即天理”,這無疑是對孟子學說的發揮。同時他把《大學》里的“致知”結合進來,遂誕生自成一家的“致良知”一說。王守仁認為良知是一種自給自足、不假外力存在于內心的精神力量,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爸铝贾本褪菍⒘贾茝V擴充到事事物物。良知是善的,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但是由于我們經常會受到物欲的遮蔽不能使良心得到彰顯從而成就德性。如何去除遮蔽彰顯良知?這就是“致良知”。王守仁的“致良知”學說實際包括兩部分“良知”與“致良知”。致良知說是良知說的功夫論,即實現良知本體的方法、途徑、步驟?!靶闹頍o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欲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也就是說,要想去除私欲障礙,恢復良知本體,就必須時時處處致良知。致良知就是依此現成良知而行,即依良心而行,存善去惡、存天理而去人欲從而留存知是知非、知善知惡之心。

四、知行合一

知行關系,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大致分為“知易行難”、“知行合一”與“知難行易”三大類。程朱理學發展到明中期已經十分腐敗,失去了教化人心的作用,許多人“知行”脫鉤,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僵死的、形式化的教條規范不了機詐多變、超然法外的人,倫理道德甚至成為一些人營私舞弊的工具和打擊反對派的棍子。朱熹“知先行后”的知行學說收到了王守仁的批判。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于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后。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爸性莾蓚€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于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

二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良知”的完成。

五、王守仁心學對程朱理學的發展

王守仁心學屬于儒學體系,但由于其吸收了許多其他宗教的東西,有不少偏離正統儒學之處,在當時被人們稱為“陽明禪”,一直以來還有很多人批評心學為“陽儒陰釋”,其實王守仁心學是實實在在地深入到骨子里的儒學。王守仁講心、講性、講良知、講修齊治平、講萬物一體等,就多得之于傳統儒學的基本概念;同時,還深刻體現了儒學思想,與以往的儒學一樣,自覺地從建立倫理秩序和培植理想人格的角度維護封建等級制度與綱常禮法,其對世界的價值判斷、對主體的內在要求等具體內容完全來自傳統儒學,并對之做了合乎邏輯的發展。

第一,王守仁的“心即理”學說是針對朱熹以“心”、“理”為二的弊端而提出的,是對程朱理學的批判發展。第二,王守仁和朱熹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成德成圣,兩者只是道路的不同,前者是向內求本心后者是向外尋天理。

陽明心學是明代儒學革新的產物,它在形式上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理論框架,重新建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為基本范疇的心學思想體系,在本體論和方法論上改造和革新了宋明理學,并在內容上高揚人的價值與地位,強調了道德實踐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由此還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影響甚為廣泛而深遠。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守仁的晚年定論,也是他對自己思想的總結。修己心,正己身,去除遮蔽,發明本心。

【參考文獻】

[1] 王守仁. 傳習錄[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 吳 光. 陽明學研[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3]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4] 陳 奇. 王守仁“心即理”及其認識論意義[J]. 文史從刊, 1995(5).

【作者簡介】

韓慧會(1994—),女,河北邯鄲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哲學專業本科生。

猜你喜歡
王守仁心學知行合一
王陽明和拉康主體觀比較
王守仁的“膽小”
王守仁的“膽小”
書生惹上錦衣衛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王陽明心學思想的當代價值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淺談王陽明及其心學思想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