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

2017-05-13 13:11王曉霞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王曉霞

【摘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不僅僅是出于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尊重,更有利于維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突出優勢,提升民族自信,它是我們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本文先介紹了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然后以浠水縣為例探討文化館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對策,希望能借此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提供一點助益。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文化館;浠水縣

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主要指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遺存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各個民族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流露著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風韻,其傳承與保護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研究探討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好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具有尤為重要的作用。

一、浠水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浠水縣位于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隸屬黃岡市。它是著名愛國詩人、學者、民主斗士聞一多先生的故鄉,也是陳潭秋、董必武、徐向前、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浠水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基礎廣泛,近幾年來,浠水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堅持對社會各界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并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通過浠水縣非遺保護中心對全縣649村進行普查,共篩查出728項非遺項目。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等。目前,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項目有“浠水雜技”、“浠水民歌”、“洗馬花燈會”、“龐安時傷寒病療法”4項。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項目包括“天獅子”、“黃岡善書”、“哦呵腔”、“浠水雜技”、“陳細怪故事”、“衛生安息名香”、“秦始皇趕山填海的傳說”等10項。被列入縣級非遺名錄項目包括“秦始皇與華桂山”、“絲弦鑼鼓”、“扇子花”等共179項。

二、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的作用

作為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文化館是組織開展各項群眾文化活動,培訓指導各類業余文藝人才,創作研究文化藝術理論,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事業機構,是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指導中心、創作中心、培訓中心和活動中心。它的主要職能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普查、展示和宣傳。因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中,文化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的主力軍,領頭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載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展示與宣傳平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重要陣地。

三、文化館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對策

1、加強文化館建設力度

為了保障與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文化館建設的重視程度,一方面,可以將文化館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形成穩定的保障機制,確保每年對文化館文化建設工作資金投入的增幅不會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一方面,可以通過系列優惠政策以及實施方案的出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介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中來,投資文化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事業,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與產業實現有機融合,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同時為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的貢獻,確保文化館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來購置更多的、專業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系列活動的開展所必須的設施設備,進而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2、加強非遺傳承與保護宣傳

浠水縣一直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經常利用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信息平臺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意識。比如每年“世界文化遺產日”期間,縣文化館都會組織人員走上街頭,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意義,向廣大市民介紹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工作成果;同時,還舉辦了廣場宣傳活動,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制作我縣國家、省、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宣傳展板,集中展示我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3、廣泛開展文化藝術活動

近年來,浠水縣文化館順應時代要求,貼合群眾需求,創新工作方法,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比如在積極籌備第七屆民歌民舞會演中,我縣文化館就把非遺項目納入日常工作中,對民間業余團體進行包裝輔導。讓他們走進鄉鎮、走進社區,為群眾送去喜聞樂見的民俗節目,使文化藝術活動得到良性循環,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又如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浠水縣文化館組織民間藝人,到社區、進村組搭臺唱戲,開展慰問演出活動,為全縣老年朋友們送去了一頓豐盛的文化大餐。慰問演出的內容包括:哦呵腔、天獅子、南派鼓書、浠水民歌四項浠水非物質文化遺產標志性項目。浠水縣文化館還將以這次戲曲慰問演出活動為契機,大力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通過開展各種活動,進一步加大保護和傳承浠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力度,著力提升浠水地方文化品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然而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這就導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失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文化館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的主力軍、領頭羊、重要依托、載體、展示與宣傳平臺、重要陣地,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責任。文章以浠水縣文化館為例,從加強文化館建設力度、加強非遺傳承與保護宣傳、廣泛開展文化藝術活動提出了文化館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對策,希望能借此給予其他文化館一定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曉萍. 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職能及對策[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19):13-14.

[2] 常 虹. 論文化館如何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J]. 讀天下, 2016(12):283+140.

[3] 衛 星. 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職能及對策[J]. 明日風尚, 2016(14):114.

猜你喜歡
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