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劇團》自述

2017-05-15 07:18張巍
藝術品鑒(見今) 2017年3期
關鍵詞:格瓦拉雙年展劇團

文/張巍

《人工劇團》自述

文/張巍

我的童年是在劇團家屬院里度過的,小時候經??梢砸姷皆S多演員,可以觀看他們在舞臺上扮演的古今中外各類角色。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劇團因為要不斷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戲曲在悄悄地進行著變化——逐漸在傳統的、地方的、民俗的文化藝術中引入流行的、時尚的、外來的內容,相互交雜糅合,呈現出一種混雜、荒誕和無序的獨特審美。如今回想起來感觸很深,一直懷有將這種感覺表現出來的沖動。

《人工劇團》是《臨時演員》系列作品的延續,我希望將之前的“臨時演員”融合到“人工劇團”的角色當中——用更加標志化的角色,來淡化人物本來的演員身份,使其“表演”顯得愈發典型和荒誕。在表現上,我借用了電腦游戲式的人物虛擬方式,選取一些我喜歡的人物形象作為演員扮演的對象,應用電腦合成,將數以百計真實的普通演員的身體局部重新進行拼貼組合,利用每個演員與經典人物形象之間的微小相似點,包括膚色、頭發等細節特征,通過人工互換,上百位演員原始的真實形象消失不見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嶄新的虛擬肖像。這些肖像不再是“靈魂或精神”的載體,而是變成了具象的圖式,有種物化的變異之感。

現實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往往因為不能如愿而失意, 虛擬的網絡游戲,卻能帶給處于游戲身份中的人們一種成功的感受。整個游戲都是從“人”這個基本的身份開始,由你為他設定性別和基本外型,并確定其人格特質。如同網絡游戲中對角色的塑造,我把這種身份虛擬化夸張應用到我的作品里,整個過程雖然是一種假設,但卻是一種精神上的真實體驗。

Tips——藝術家張巍簡介

張巍,1977生于陜西省商洛 ,現生活工作于北京。曾獲得2016保誠亞洲當代藝術獎提名,2013色影無忌中國年度新銳攝影師大獎,同年入選中國攝影年度排行榜,2011獲得TOP20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獎, 2010獲得 Global Times2010國際風尚年度新銳藝術家大獎,2009獲得亞洲主權藝術獎提名獎,同年獲得麗水國際攝影大獎 。個展2015《Artificial Theater》瑞士ART & PUBLIC+日內瓦攝影中心,群展,紐約AIPAD國際攝影展,釜山國際當代藝術展, 韓國大邱國際攝影雙年展,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三影堂首屆實驗影像展,北京國際攝影雙年展,土耳其伊斯坦布交流展,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德國魯爾雙年展,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等。作品曾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多倫多星報,瑞士時報(Le Temps),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de,美國WIRED,法國電視新聞 “francetvinfo”等重要媒體報道。

01 楊利偉Yang LiWei

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楊利偉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02 雷鋒 (原名雷正興)Lei Feng

中國湖南人,1940年出生。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了無數人。他利用空閑時間寫的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令無數讀者為之動容。"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1962年8月15日,雷鋒同志因公殉職,年僅22歲。毛澤東于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并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03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

生于美國舊金山,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喬布斯被認為是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2011年10月5日,因胰腺癌病逝,享年56歲。美國加州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喬布斯日”。

04 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Edward Joseph Snowden

1983年6月21日生,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雇員。2013年6月,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于PRISM(棱鏡) 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斯諾登獲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05 切格瓦拉Che Guevara

極富傳奇色彩的拉丁美洲馬克思主義革命家。他參加了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革命政府擔任了一系列要職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離開古巴,到剛果(金)、玻利維亞等國試圖發動共產主義革命。1967年10月8日,因內奸泄密,格瓦拉及游擊隊小分隊在叢林中遭玻利維亞政府軍伏擊,格瓦拉受傷被捕,次日被殺害。

06 阿蘭·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

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曾協助英國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謎”(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07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出生于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 1919年加入共青團,參加蘇聯國內戰爭。1920年秋天在戰斗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驚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寫成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08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1934年3月9日-1968年3月27日,蘇聯宇航員,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是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8年3月27日,這位人類首位宇航員在一次訓練中遇難。

09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運動領袖。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后,被人刺殺,年僅39歲。

10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美國宇航員、試飛員、海軍飛行員以及大學教授。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時,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猜你喜歡
格瓦拉雙年展劇團
第22屆悉尼雙年展:邊緣
2020亞洲物流雙年展
芝加哥建筑雙年展
首屆華光攝影雙年展
“把他放心里”:古巴人的切·格瓦拉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狐貍小劇團”
歡迎加入“藍狠狠小劇團”
重走“格瓦拉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