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法規范化 監管信息化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工作實效

2017-05-17 09:13吳才德周宇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司法局
司法所工作 2017年12期
關鍵詞:龍南縣司法局服刑人員

文 吳才德 周宇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司法局]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司法局以“著眼長效,緊盯實效”為出發點,通過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暢通信息化通道、完善檔案管理、細化教育方式、強化培訓宣傳、注重矯正實效等方式,不斷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向規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從2012年10月以來,龍南縣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555人,依法累計解除社區矯正415人,現在冊社區服刑人員140人。其中緩刑人數129人,假釋4人,暫予監外執行5人,管制2人,截至目前無脫管、漏管現象發生,為“和諧龍南”“平安龍南”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7年11月2日,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尹建業視察了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同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座談會上,龍南縣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工作被作為江西省的典型經驗接受司法部領導及全國31個省市的司法廳、局負責人檢閱,受到了司法部領導及與會同志的一致肯定,被樹立為與司法部遠程聯網監控系統建設的標桿。尹建業書記在認真聽取龍南司法局的工作匯報后,對龍南縣的社區矯正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龍南縣在健全和創新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把對特殊人群的管理落到了實處,有效發揮了社區矯正的功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稱贊“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作為全國典型,接受司法部檢閱,為我們全省的政法事業增了光添了彩?!?/p>

工作人員走訪社區服刑人員

一、以制度建設為立足點,規范社區矯正工作運行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社區矯正工作科學規范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自2012年開展以來,積極借鑒各地先進經驗,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做到社區矯正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管理。

(一)按照“六統一”要求規范社區矯正監管中心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監管中心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引領作用。社區矯正監管中心工作人員從公、檢、法、司各單位抽調組成,由司法局統一調度,主要任務是負責全縣社區矯正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六統一”指“統一接收、統一宣告、統一建檔、統一分派、統一巡查、統一獎懲”。

社區矯正監管中心各部門各司其責、各方協調、集中核對、強化管理,督促指導社區矯正工作的開展,確保問題不積壓,困難早解決。

(二)建立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區)“三位一體”的信息共享制度。龍南縣下轄14個鄉鎮,13個司法所,每所2~5人。由司法所牽頭,派出所、社區全力配合,逐一核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檔案信息、工作、生活、思想等多方面情況,實現了社區矯正工作全覆蓋。

(三)建立社區服刑人員文書移交、教育培訓和獎懲考核等管理制度,切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依法施矯。一是建立社區服刑人員法律文書交接臺賬??h司法局根據社區服刑人員法律文書收到的時間、接收的形式建立臺賬,做好專門記錄,由交接人簽字確認。二是嚴格社區服刑人員教育培訓和獎懲考核??h司法局根據入矯時間長短及日常表現將社區服刑人員分為嚴管、普管和寬管,其中規定嚴管社區服刑人員每月集中學習教育時間不低于12小時,普管不低于10小時,寬管不低于8小時。同時,在社區矯正期間如有違反社區矯正管理規定等現象,將直接轉為嚴管。

(四)建立社區矯正工作經費保障制度。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經費由縣財政局按每名社區服刑人員每年2800元標準進行全額保障,確保社區矯正工作有效運行。

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尹建業考察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

司法部領導考察龍南縣社區矯正工作

二、以規范社區服刑人員檔案材料為著力點,為社區矯正工作開展提供有力依據

(一)明確標準,規范管理??h司法局建立社區服刑人員執行檔案,司法所建立社區服刑人員工作檔案,定期核查,查漏補缺,統一檔案格式,落實一人一檔檔案管理制度,跟進完善電子檔案創建,通過經常性的自查活動和檢查抽查活動,做到社區矯正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以檔案管理的規范化促進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規范建檔,強化檔案規范化檢查。高度重視社區矯正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始終把規范建檔作為對司法所社區矯正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每半年進行一次專項檢查,每年對全縣社區服刑人員卷宗檔案進行一次通報,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對全縣各司法所社區矯正檔案管理工作組織集中檢查和個別抽查,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

縣社區矯正監管中心工作人員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訓戒談話

縣司法局組織開展全縣社區矯正工作業務培訓會

三、以細化教育方式、實行多元化監管為切入點,促進社區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

(一)重視入矯談話,奠定矯正基礎。一方面讓社區服刑人員認識到自己的特殊身份,為矯正期間遵紀守法、服從矯正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讓司法所了解社區服刑人員的心理、生活等基本情況,便于制定相應的矯正方案和進行分類管理。

(二)強化常規管理,分類實施矯正。司法所定期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參加學習教育和公益勞動,嚴格執行定期報告、思想匯報和請銷假等制度,并聯合村居社區干部開展上門走訪、慰問等;針對社區服刑人員不同刑罰種類,選擇一些針對性強的法律知識,進行專題化教育,如對交通肇事犯進行交通法規學習,對盜竊罪犯進行相關刑法知識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及時幫助社區服刑人員克服自卑、消極、敏感心理,自覺改正不良行為。對一些有心理障礙的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專業化心理疏導,正面引導和塑造他們良好的心理,鼓勵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深化解矯前教育,幫助社區服刑人員順利融入社會。

在矯正期屆滿前,司法所工作人員與社區服刑人員進行談話,對其在矯正期間的思想、心理等表現進行總結,對好的方面進行表揚,不足的方面要求其認真改正。

(四)注重信息化建設,鋪設社區矯正信息化“高速公路”。

一是筑起虛擬“電子圍墻” 推動矯正管理模式轉變。龍南縣司法局對社區服刑人員手機進行GPS定位,通過高科技手段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全面管理,實現了由“人盯人”的傳統管理模式向“人防”“技防”相結合的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通過定位手機追蹤、越界警告,對重點監管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全天候跟蹤管理,嚴防人機分離、脫管漏管。今年以來,龍南縣司法局通過購買電子腕表、人臉指紋儀進一步強化了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控,彌補了傳統手機定位出現人機分離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及時與上級部門溝通匯報,積極推進與司法部、省司法廳的信息聯通,搭建信息化高速通道。二是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微信監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免費、便捷的優勢,建立社區矯正微信群。通過微信平臺,及時掌握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信息,隨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況、思想動態。目前,社區服刑人員微信群已實現90%的人員覆蓋,極大地方便了司法所工作人員與社區服刑人員的溝通聯系。

(五)強化“心防”工程建設,為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助力。龍南縣社區矯正中心依托心理矯治室,組建了一支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心防”服務專業團隊,并購買了心理測試專業軟件,對全縣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和疏導,為全縣社區矯正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進行集中學習教育

四、以強化培訓宣傳為支撐點,全方位營造社區矯正氛圍

素質高、業務精的社區矯正工作隊伍和良好的社會氛圍是社區矯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提高業務水平。通過發放工作手冊,集中學習,召開座談會、現場會等多種形式,讓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系統掌握和熟練運用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技能。司法局對司法所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工作流程、考核評價、建檔立案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各司法所重點對村(社區)干部、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讓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其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社區矯正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并認真實施、規范操作,切實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提高社區矯正質量。二是廣泛深入宣傳,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充分利用法治微電影、宣傳櫥窗、板報欄和橫幅標語等形式,對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宣傳。同時,通過網絡宣傳社區矯正有關法律法規和工作進展情況,與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溝通交流,提高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架起了社區矯正工作者與社區服刑人員的“連心橋”。

五、以社區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為落腳點,切實增強社區矯正實效

強化日常管理,開展定期檢查。每月至少到社區服刑人員家中回訪一次,并不定期地進行電話聯系,及時掌握社區服刑人員的日常表現,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通過定期回訪,進一步了解社區服刑人員的學習、就業和生活情況,注重整合力量對社區服刑人員實施人文關懷,堅持做到了“三不三多”,即不嫌棄、不歧視、不糾纏舊賬,思想上多交流、生活上多關心、就業上多幫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做到思想教育從嚴,生活關心到位,使他們安心改造,盡早融入社會。通過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教育、扶貧幫困,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體會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重新違法犯罪風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猜你喜歡
龍南縣司法局服刑人員
龍南縣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監獄管理局廳官充當服刑人員“保護傘”
贛南客家傳統村落景觀保護與運用研究——以龍南縣關西村為例
服刑人員生育權論要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灣村群眾幸福生活
難以阻擋
大選登記
應付
脫貧攻堅縣域行
——龍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