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模式”彰顯治本安全觀
——河北省承德市創新推進社區矯正“四化”建設紀實

2017-05-17 09:13王富忱河北省承德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處
司法所工作 2017年12期
關鍵詞:司法局承德市服刑人員

文 王富忱[河北省承德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處]

河北省承德市自2008年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工作以來,緊緊圍繞“教育改造”的重心,堅持“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社區矯正管教原則,廣大社區矯正工作者勇于探索、創新、實踐,大力實施“567”安全管教措施,有力促進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和幫扶深度融合,推動全市社區矯正工作信息化、制度化、規范化和實效化“四化”建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教、管、?!叭灰惑w”社區矯正“承德模式”,社區服刑人員嚴重違規違紀率和再犯罪率逐漸降低,順利回歸社會、積極回報社會的典型事例層出不窮,充分體現了治本安全觀的新理念。

組織召開承德市社區矯正業務培訓會議

強化“一條龍”式五項教育,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這是踐行治本安全觀、創新推進社區矯正“四化”建設的核心所求

承德市采取“一條龍”式五項綜合教育方式,堅持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多元化、全面化、實效化矯正,真正將治本安全觀融入到教育工作各個環節,不斷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

(一)規范常規教育,突出矯正性。指導、督導各司法所在每個月堅持對社區服刑人員做好課堂集體教育、個別談話教育和書面綜合表現匯報等常規教育的同時,創新教學方法,由教師講課領學,向社區服刑人員背誦、默寫、閉卷考試方式轉變,不斷提高教育實效。在全市推出微信公眾號教育學習平臺,面向社區服刑人員編發社區矯正政策、規定、制度、正反面典型案例、動態消息等內容,社區服刑人員學習后體會頗深、留言頗多、效果頗佳。全市224個司法所利用簽到和“人臉+指紋”識別考勤機對社區服刑人員參加學習教育情況進行監督。

(二)堅持勞動教育,突出改造性。本著“公益性、人道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各縣(市、區)司法所每月堅持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1~2次公共服務方面的無償勞動,時間不少于8小時。指導司法所積極創新社區服務形式,因地制宜建立“育新田”“育新林”“育新園”等社區服務基地133個。這些司法所充分利用社區服務基地按時組織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公益勞動,減輕和彌補其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損害,進而實現教育改造的目的。

(三)開展集中教育,突出規范性。承德市司法局在2015年和2016年開展集中教育培訓社區服刑人員2290人的基礎上,2017年,在承德市社區矯正教育培訓中心分11期、對全市1100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了封閉式、軍事化的集中教育培訓,重點進行了遵規守紀教育,創新開展了警示教育,用與上板城監獄聯合制作的社區矯正警示教育片,為參訓人員“敲警鐘”。3年來,承德市集中教育培訓社區服刑人員達3390人,各項費用開支60多萬元,培訓人數位居全省首位。目前,承德市社區矯正集中教育培訓實現了“六化”,即:培訓工作常態化、培訓范圍擴大化、培訓管理制度化、培訓內容實用化、培訓方式新穎化和培訓費用免除化。

(四)深化現場教育,突出警示性。承德市司法局在承德監獄和上板城監獄建立了“承德市社區服刑人員警示教育基地”,每年組織縣(市、區)社區服刑人員開展警示教育。今年4月,組織高新區78名社區服刑人員到上板城監獄現場聆聽獄內罪犯親身演講,深受教育。清明節前后,承德市司法局還統一組織各地1475名社區服刑人員到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進行了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五)注重感化教育,突出幫扶性。承德市各級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對社區服刑人員做到“十必訪、十必談”,根據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和感化教育。今年8月,承德市司法局依托愛心企業建立了全省地市級首家集食宿、勞動、教育、培訓、救助于一體的“承德市陽光中途之家”。承德市司法局通過協調駕校和利用“陽光中途之家”,出資27萬多元,為93名困難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免費培訓機動車駕駛技術。近幾年來,全市協調有關部門為社區服刑人員落實低保220多人,落實責任田2730多人,指導幫助就業、創業、就學3100多人,幫助改善家庭關系260多人。

“承德市陽光中途之家”和“承德市社區矯正教育培訓中心”揭牌儀式

強化“一條鏈”式六項管理,不斷提高社區矯正管控能力——這是踐行治本安全觀、創新推進社區矯正“四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承德市采用“一條鏈”式六項管理措施,切實把治本安全觀付諸到行動上、體現在工作中,不斷提高社區矯正管控能力,著力實現 “管得住、無脫管、管得牢、教得好”的目標。

(一)加強定位管理,確保動態監控到位。承德市司法局創新監控方式,在全市統一采取社區矯正手機定位監管措施,制定出臺《社區矯正手機定位監管制度》,對符合條件的2350名社區服刑人員全部實行GPS手機定位動態監控和信息化管理。對30名嚴管社區服刑人員試行了“手機+手環”雙重定位監管。2015年以來,還為市、縣、鄉三級300多名社區矯正工作者配備了移動式監控終端,隨時隨地進行監管,有效提高了監管效率和效果。在歷次抽查中,承德市的手機定位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在全省始終保持最高水平。

(二)加強微信管理,確保功能發揮到位。2016年,承德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以司法所為單位創建社區矯正“微信管理群”,將符合條件的2500多名社區服刑人員全部納入微信群管理,并以手機微信的文字、音頻、視頻功能為載體,及時發出和接收信息,實時對“微管”人員進行有效調度、拍照定位和動態監控。

(三)加強外出管理,確保逐級報備到位。承德市制定了《社區矯正請銷假制度》,對于外出請假的社區服刑人員在提供本人申請和填寫《外出審批表》的同時,還要根據原由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后方可批假。同時,嚴格把握社區服刑人員法定請批假事由、程序和期限,對于嚴管人員、重點人員、未實行定位和未納入“微管”的人員沒有極特殊情況一律不準批假,批準外出的人員一律在手機定位平臺“請假登記”欄內填全信息,并逐級報送請批假備案手續。

(四)加強等級管理,確保規定落實到位。承德市對社區服刑人員全部實施嚴管、普管等級報批管理,對于嚴管社區服刑人員還做出了每周進行思想匯報1次、每半個月當面和書面進行綜合表現匯報1次、每個月參加集體學習2次、16小時的管理規定。同時,還把社區服刑人員每個月的日常管教考核內容完成程度綜合評定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個考核等次,每個月進行考核和公示,根據考核結果的等次,每三個月調整一次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等級。

(五)加強獎懲管理,確保制度執行到位。承德市建立健全社區矯正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在社區矯正獎懲制度上,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對于具有法定重大立功表現的社區服刑人員,提請裁定減刑5人,占全省減刑總人數的55.6%,對于符合特赦條件的社區服刑人員提請特赦58人,對于符合司法懲處條件的緩刑類人員提請撤銷緩刑44人,對于暫予監外執行類罪犯提請收監執行42人,對于違規違紀人員給予警告1640人次,占全省警告總人數的26%,有力震懾了社區服刑人員,有效減少了嚴重違規違紀被收監和再犯罪的發生。

(六)加強檔案管理,確保軟件建設到位。2008年以來,承德市司法局經過積極探索、精細研究和不斷完善,統一設計和規范使用了各種社區矯正檔案,受到省司法廳領導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業務培訓班上進行了講解和推廣?!渡鐓^服刑人員日常管教月度考核記錄表》的推陳出新,又為全省推行應用提供了范本。目前,承德市的社區矯正檔案全部統一格式、裝盒、標準,做到了內容齊全、記錄規整、裝訂美觀、裝盒合規,形成了一套完整、完善、完備的基礎性臺賬。

承德市司法局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中教育

強化“一條線”式七項保障,不斷提高社區矯正業務水平——這是踐行治本安全觀、創新推進社區矯正“四化”建設的保證所需

采取“一條線”式卓有成效的七項保障措施,是承德市踐行和落實“治本安全觀”、推進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和幫扶“三大任務”深度融合、全面促進社區矯正“四化”建設的創新之舉和根本保障。

(一)組織業務培訓常態化。承德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每年采用集中培訓、外出考察等多種形式,組織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和協管人員開展多層次、多內容的社區矯正業務大培訓。承德市司法局先后組織全市200多名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赴上海市、長沙市等地學習社區矯正先進經驗。近幾年,承德市司法局創新培訓理念和方式,由承德市社區矯正管理處處長前往各地親自授課,把培訓范圍擴展到鄉級政法委書記。2016~2017年,承德市司法局還組織召開了由各基層司法局局長、主管局長、股長、所長和1名工作人員共280多人參加的“四長+1”全市社區矯正業務培訓會,詳細講授了以實施社區矯正“123456”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矯正工作實用技巧》。同時,還支持108名社區矯正工作者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為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心理咨詢創造了必要條件。

(二)實現業務經費預算化。2010年,承德市司法局聯合市財政局制定出臺了《關于落實社區矯正業務經費保障的意見》,2014年,承德市委常委會聽取承德市司法局《關于社區矯正業務經費的保障問題及建議》的匯報后,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5年,承德市及其各縣(市、區)全部將社區矯正業務經費納入當地年度財政預算。近3年,承德市及其各縣(市、區)共爭取落實社區矯正業務經費900多萬元,爭取省級社區矯正獎勵經費400多萬元,為加強社區矯正硬件和軟件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落實管控責任目標化。從2016年開始,承德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逐年、逐級、逐人簽訂了《社區矯正安全管控目標管理責任書》,量化、細化工作任務、管控目標、執法規范、風險責任和問責辦法。2017年初,承德市司法局對12個基層司法局2016年社區矯正目標完成情況進行了認真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通報全市,對目標考核獲得“優秀”的8個司法局各獎勵2萬元。2017年,實行了社區服刑人員再犯罪一票否決制。

(四)實行檢查監督聯合化。2010年,承德市在全省率先創立社區矯正聯合執法檢查機制,由承德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四部門工作人員參加組建社區矯正聯合執法檢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各縣(市、區)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就地督導糾正,并將檢查結果通報全市。各縣(市、區)司法局聯合當地人民檢察院,經常組織開展社區矯正執法自查自糾專項行動,發現問題進行糾正和整改。目前,基層人民檢察院共下達糾正違法通知書40多份。

(五)創立工作平臺高效化。承德市、縣兩級創建了社區矯正工作微信群,承德市司法局對于各縣(市、區)每項工作進展和完成情況均在“微信群”里進行公開點評。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處每季度進行獎評,評選出綜合工作和單項工作先進。承德市社區矯正工作微信群已成為各縣(市、區)社區矯正工作者展現工作能力,比、學、趕、幫、超的舞臺,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明顯增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全市審(裁)前社會調查評估8372人,調查評估率100%,人民法院采信率達98%;社區服刑人員手機應當定位率和微管率均實現100%;各項工作任務完成率和及時率均達100%。

(六)加強宣傳報道經?;?。承德市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社區矯正工作的經驗和成果。2016年9月,承德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處還創建了“微信公眾號”,現已刊發社區矯正稿件和信息80多篇,關注者2690多人,在全省尚屬首創。

(七)堅持過錯追責制度化。承德市在全省率先以承德市委政法委名義制定出臺了《承德市社區矯正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詳細列出負面清單,對于因不作為、懶作為、亂作為、弄虛作假等失職瀆職、玩忽職守行為而導致社區服刑人員虛管、脫管、違規被收監、違法再犯罪的,發現一起倒查一起,對于查處的典型案例在全市進行通報。目前,全市已追究執法過錯責任人員28人,其中,鄉級政法委書記4人,以此促使社區矯正工作者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倒逼社區矯正工作責任落實和目標落實。

灤平縣社區服刑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為承德市司法局贈送錦旗

猜你喜歡
司法局承德市服刑人員
中國人民銀行承德市中心支行
承德市
承德市
監獄管理局廳官充當服刑人員“保護傘”
服刑人員生育權論要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灣村群眾幸福生活
輕輕松松聊漢語——夏季避暑勝地——承德市
難以阻擋
大選登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