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茶產業發展探析

2017-05-18 08:24韓淑冰韓長燊王慧清孫從璽孫偉偉
山東農業科學 2017年4期
關鍵詞:茶產業發展建議煙臺

韓淑冰 韓長燊 王慧清 孫從璽 孫偉偉

摘要:

本文闡述了煙臺茶產業的發展歷史和煙臺茶產業發展的自然優勢、政策優勢和茶文化助推優勢,調查分析了煙臺茶產業發展規模和基地建設情況,探討了煙臺茶產業基地生產、加工、銷售和品牌建設一體化的生產與經營模式,結合煙臺茶產業發展的地域特色提出了多管齊下提升茶葉品質、多元互動提高茶葉銷售效益、多方借力挖掘發展煙臺茶文化等方面的建議與對策,以期為煙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煙臺;茶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S571.1:F307.1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7)04-0147-05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Yantai

Han Shubing, Han Changshen, Wang Huiqing, Sun Congxi,Sun Weiwei

(Yantai Academ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tai 26467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Yantai tea industry was stated in this paper. Its advantages in the aspects of natural resources, policy and tea culture were described, too.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cale and base construction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n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s concentrating production, processing, market and brand building were discussed. Taking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antai tea industry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the tea quality by utilizing multiple measures, promoting the sale efficiency through multi-interactions, and exploring the tea culture by multi-leveraging, were proposed. 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antai tea industry.

Keywords Yantai;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suggestion

煙臺茶葉種植歷史可追溯到唐朝,據《海陽縣志》記載:“早在唐文宗年間(公元827—835年),境內就有種茶制茶之說?!彼卧獣r代,昆崳山區曾設有管理茶葉生產的機構“茶場提舉”[1]。金統治中原時期在寧海州(牟平)等地設立茶坊,專營茶葉生產銷售,并大量種植茶樹[2]。明代昆崳山專門設有管理茶葉市場的茶道司衙門,萬歷年間黃一正的《事物紺珠》一書將“萊陽茶”列入“今茶名”,表明煙臺茶葉種植和茶葉市場管理在明代已初具規模[3]。清代煙臺茶葉銷售有了進一步發展,清末,縣內私營商號和客棧、貨棧130余家,糖茶屬經營范疇[4]。在煙臺海陽市留格莊鎮發現的古代蒸青工藝制茶的石鍋、煙臺牟平昆崳山現存的800多年前的老茶樹,都是煙臺種茶歷史傳承的印證。

建國以來,煙臺茶產業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又曲折的發展歷程。1964年從浙江引進茶樹、山茶花[5],1966年在南茶北引政策的指導下,煙臺的文登、蓬萊兩地引進茶籽試種,1973年經鑒定試種成功并組織推廣[6],1977年茶園面積增長到292.6 hm2,年產量達到了187.75 t[3],后因常受凍害,茶園面積逐年減少。21世紀以來逐步攻克了關鍵栽培技術,2004年市政府針對煙臺綠茶的發展制定了新規劃和激勵政策,2007年由煙臺市供銷社茶業公司牽頭從南方引進20余種國家級茶樹良種試種推廣,掀起“南茶北引”第二撥浪潮[7]。

本文對煙臺茶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并結合煙臺茶產業發展的地域特色提出了相關建議,旨在為煙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1 煙臺茶產業發展優勢

1.1 適宜的氣候和優質的土壤條件優勢

煙臺的地形地貌多為低山丘陵,土壤類型以棕壤居多,在花崗巖、片麻巖等酸性和中性巖發育的棕壤為宜茶土,土壤呈微酸性,pH值為5.5~6.5,主要分布在山東的東南沿海及膠東半島地區[8]。

煙臺位于北緯37°~38°,山東半島的東部和東南部,是我國緯度最高的茶區。氣候受到海洋的調節,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在區域小氣候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茶樹,所產的綠茶具有南方高山茶的風格[9]。年均日照時數2 698.4 h,年均氣溫12.7℃,年均無霜期為210 d,年均相對濕度為68%,年均降水量為651.9 mm,符合茶樹生長發育的需求。煙臺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較慢,營養成分積累充分,再加上獨特的海霧彌漫,茶葉葉片肥厚,內含營養物質豐富。經檢測,煙臺綠茶水浸出物比南方綠茶高14%,茶氨酸含量高64%,葉綠素含量高170%,芳香類物質積累多。從品茶角度上看,煙臺綠茶“湯色碧綠明亮,香氣馥郁、優雅,滋味豐厚,入口有厚度、層次性強、回甘好”。

1.2 政策扶持優勢

2013年4月,農業部發布《關于促進茶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在穩定茶園面積的同時,加強老茶園改造,提高單產、品質、和效益,促進茶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10]。山東省作為全國緯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北方優質茶產區,高度重視茶產業的發展。2014年出臺了《山東省茶葉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為煙臺茶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契機。2012年 9月煙臺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綠茶產業發展意見》[3],明確了“基地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管理、品牌化發展”的任務目標,對煙臺茶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和布局,積極打響“煙臺綠茶”的品牌,為煙臺茶的長遠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

1.3 茶文化發展助推優勢

煙臺茶文化源遠流長,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飲茶禮儀、習俗和眾多

關于茶的詩詞歌賦,嵩山院“一面朝陽三面松,背靠峻嶺飄香茗”為海陽人所熟知。煙臺海陽的夢達寺、嵩山院、七祖院、叢麻禪院四大寺院中種植“禪茶” [11]。這些深厚的歷史底蘊為煙臺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文化根基?,F代煙臺茶文化的發展與普及也推動了煙臺茶產業的發展,煙臺茶文化協會積極開展各類活動宣傳茶文化,開展茶文化講座。煙臺茶博會多次舉辦茶藝表演、茶服走秀、茶事互動等展現茶文化魅力的活動。

2 煙臺茶產業發展規模與基地建設

2.1 煙臺茶葉種植面積

在政府大力扶持和民間團體推動下,煙臺茶產業蓬勃發展,自2008年大規模種植茶葉,茶葉年產量和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至2015年種植面積達到912.9 hm2,總產量達到555 t,涉及牟平、海陽、萊陽、蓬萊、棲霞、龍口、招遠、萊州、高新區等9個縣市區。預計到2020年,煙臺綠茶種植面積將達到3 000 hm2以上[12],成為北方重要名優綠茶生產基地之一。

2.2 煙臺茶產業基地建設

煙臺市具有代表性的21個茶葉基地主要分布在海陽、龍口、牟平、萊陽和煙臺市高新區,以海陽市為主要聚集區。面積6.7 hm2及以上的基地有12個,其中海陽市步鶴山茶基地最為龐大,達到了340.0 hm2。每個茶產業基地的生產與經營模式均為生產、加工、銷售和品牌建設一體化。

3 煙臺茶產業的生產與經營

3.1 茶園的生產管理

煙臺茶葉以設施生產(茶棚)為主,有利于茶樹安全越冬和提高茶葉質量。茶棚建設經歷了從竹木小拱棚、鋼筋混凝土拱棚到強鋼結構大棚的歷程。茶園管理涵蓋了茶樹施肥、病蟲害防治、茶園灌溉、茶棚建設、保護地栽培等方面。各茶產業基地都會采取一些相似的高效管理茶園的方法,同時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符合實際情況的獨特的管理經驗[13]?!坝袡C、綠色”的概念已深入茶農心中,并貫穿整個茶葉生產管理過程。在茶樹生長期間不使用普通化肥和高毒農藥,只施用有機肥,如農家糞肥、沼液、豆粕等,應用生物農藥和防蟲燈、粘蟲板等物理方法并舉防治病蟲害。灌溉以湖泊水、山泉水為主,滴灌和微噴灌溉技術也得到一定應用。茶葉質量檢測技術[14]和茶園土壤重金屬與農藥殘留檢測技術[15,16]都得到一定應用。

3.2 茶葉加工

煙臺茶市場主打綠茶、紅茶,也有少許烏龍茶、白茶,還有桑葉茶、流蘇茶、地瓜茶、紅豆杉茶和玫瑰花茶等代茶飲。早期,茶基地往往會重金聘請南方或者日照、嶗山經驗豐富的炒茶師傅,或經營者拜師學習炒茶工藝。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杭州茶葉研究所專家定期來煙臺指導茶基地做茶,每個茶產業基地都能結合自身特點,制作出具有北方茶醇厚滋味又具有各自獨特風韻的一款茶。殺青、揉捻、發酵、干燥等工藝通過完整的加工設備一氣呵成。茶農依附于茶基地成熟的加工工藝和完備的設備代加工鮮葉,而茶基地則不斷對設備、技術更新換代,加工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3.3 茶葉銷售

所有的煙臺茶基地通過茶葉會展銷售,其中86%的茶基地擁有獨立的實體店面,52%嘗試通過淘寶、微信等網絡平臺進行銷售。每個基地都秉承獨特的經營理念和銷售渠道,有的致力于走精致的私人訂制路線,有的依托于社會關系拓展銷路,還有的海外代銷等。

3.4 品牌建設

一是加強宣傳。據統計,100%的茶基地采用參加茶博會、推介會的方式進行宣傳,通過廣播電視宣傳的占48%,報刊雜志宣傳的占24%,車體宣傳的占5%。二是注重知識產權保護。2013年煙臺市茶葉協會成功申請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6年“煙臺綠茶”又成功申請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煙臺綠茶知名度進一步提高。海陽市相關部門經過努力,成功追回對“海陽綠茶”商標的使用權,統一了海陽市茶葉品牌[17]。各個茶基地品牌意識不斷加強,在充分利用“煙臺綠茶”、“海陽綠茶”大品牌的同時,85%的茶產業基地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三是以品質鍛造品牌。在調查的21家茶葉基地中,已有4家成功申請了QS/SC認證,5家正在申請,占總數的 43%;有6家擁有有機認證,1家正在申請,占總數的 33%[15]。

4 建議與對策

4.1 多管齊下提升茶葉品質

4.1.1 扶持產業規?;?、合作化發展 建立大型茶基地,因地制宜建立規?;鑸@,形成集聚效應。政府應加強引導和扶持,根據種植茶樹年限分層補助,以提高茶農積極性。為保證茶葉質量,應充分發揮合作社的作用,通過統一制定高標準的準入和管理制度,與茶農簽訂法律合同,引導茶農規范化生產。

4.1.2 引進先進工藝和人才,規范生產 要實現煙臺茶產業的長足發展,就必須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生產高品質茶葉。加快建立健全標準化廠房,優化生產加工環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生產工藝。吸引經驗豐富的采茶師、炒茶師和專業管理人員參加茶基地管理和茶葉加工,有助于茶產業科學管理和規范生產。

4.1.3 延長產業鏈,提升茶葉附加值 茶產業鏈生產、加工、銷售、消費四大環節之間有機結合,而科技、信息、安全等又始終影響著茶產業鏈的發展。研究表明,茶葉增值在銷售環節達到最大化,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觀念和心理,將傳統的團體消費、服務性場所消費向禮品、休閑、收藏消費轉變,如開發特色保健茶產品;將茶與餐飲掛鉤,蓬萊仙山茶基地設立了茶餐廳和茶主題酒店;或推出相關衍生產品如茶枕、茶扇、茶服、小掛件等;根據城鎮居民休閑旅游的需要,可開發茶旅游線路,與農家樂、漁家樂相結合,讓游客不僅觀賞到茶園的獨特景觀,還親自體驗綠茶、紅茶炒制的過程,提升產業觀賞性和趣味性。

4.2 多元互動提高茶產業效益

4.2.1 實施品牌化戰略,完善價格體系 在茶葉包裝和銷售環節致力于打造統一的“煙臺綠茶”品牌。加強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各級茶葉協會作用,鼓勵現有的小眾品牌融合發展,以大品牌為依托將煙臺茶帶向全國市場。依據茶葉質量和鮮爽度,制定有層次的價格區間,以拓寬銷路,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4.2.2 降低生產加工成本 煙臺綠茶銷售瓶頸之一是價位偏高,不具備競爭優勢。增強茶葉品種的抗寒抗旱性、減少大棚等越冬設施破損率、實現規?;a及加工茶葉等,都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措施。

4.2.3 拓寬營銷途徑,提高營銷實力 引進營銷專業人才,運用營銷理論和現代化的營銷機構,明確目標市場和市場定位,健全營銷制度,實施營銷戰略與策略規劃,多途徑開拓國內外市場。

4.3 多方借力發展煙臺茶文化

煙臺三面環海,可充分發揮地域特色,以“海洋”為切入點,將海洋文化與茶文化相結合,打造“茶中海味”的茶葉品牌,打造獨具特色的煙臺茶文化。

煙臺植茶歷史悠久,有史可尋的茶樹遺跡和內涵豐富的茶藝、茶俗、茶詩、茶聯是有待挖掘的茶文化資源。將悠遠的歷史賦予新的時代含義,讓沉寂的傳統茶學文化迸發出新的活力。

豐富煙臺茶文化內涵,將健康養生、綠色消費理念與傳統養生文化相結合,把自然之美、藝術之美滲透到養生茶文化的發展中,有針對性地舉辦以茶為主題的文化活動,促進煙臺茶文化和茶產業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特色文化辦公室.齊魯特色文化從書[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4.

[2] 孔軍強.昆崳山茶文化與道家養生[DB/OL].http://www.daoisms.org/article/zatan/info-12487.html.2014-06-23.

[3] 張曉偉,王德濤,賀晶,等.煙臺茶葉的歷史、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J].中國茶葉,2015(7):10-12.

[4] 蓬萊市史志編纂委員會.蓬萊縣志[M].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95:436.

[5] 棲霞市地方史志編纂辦公室.棲霞縣志[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202.

[6] 煙臺市農業局.煙臺農業志[M].煙臺:山東省出版社煙臺分社,1988:67.

[7] 伍策,牟濤,阮一寒.聯合全國業界之力為煙臺茶起名,征集近三千名字[D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4-07-12/content_11998162.html.2014-07-12.

[8] 楊亞軍.中國茶樹栽培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

[9] 陳宗懋. 中國茶經[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10]中國茶葉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DB/OL]. http://www.lidodo.com/News/Details.2016-03-14.

猜你喜歡
茶產業發展建議煙臺
2021《鏡觀煙臺》攝影四季大賽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鏡觀煙臺》攝影四季大賽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2020《鏡觀煙臺》攝影四季大賽
鮮美煙臺 四月芳菲
宣城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和建議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化發展研究
淺析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的發展途徑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