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正定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略探

2017-05-19 15:21楊麗萍徐冀寧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習近平

楊麗萍+徐冀寧

【摘 要】 本文立足于《知之深 愛之切》一書,分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個層次對習近平“正定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進行了探討、分析與梳理。認為,習近平“正定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嚴肅處理腐敗行為,實現“不敢腐”;完善黨內制度體系,實現“不能腐”;著力提升思想境界高度,實現“不想腐”。

【關鍵詞】 習近平;“正定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思想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特別是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上堪稱“言必信、行必果”,在反腐敗的實踐行動中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令全黨上下、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反腐到底、純潔自身的決心。在大力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踐行動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努力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思想理論,比如“不敢腐”層面上的“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能腐”層面上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想腐”層面上的“必須反對特權思想”等等,很多都給人以眼前一亮甚至耳目一新的感覺。古語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古往今來,宰相也好、猛將也罷,都不是天生就會治國治軍而是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一段成長經歷。人的成長經歷是一個客觀存在、人的思想之根本來源也正是這種客觀存在,古代的宰相、猛將是如此,今天的習近平總書記也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理論不是一朝一夕提出來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長時期的工作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的,也可以說是在從基層到高層這一路走來的工作歷程中形成的。在習近平的人生歷程中,每一個時期都很重要,而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這三年可以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在這三年之中,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闊步前進,同時中國共產黨也開始了全黨范圍內的整黨,黨的自身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和很多亟待解決的新問題;而在這三年之中,習近平在河北省石家莊地區(今已撤銷,改為石家莊市)正定縣工作,先后擔任了中共正定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縣官”,真正開始了在工作中的“獨當一面”。在“正定三年”之中,習近平和中共正定縣委領導全縣人民在經濟體制改革、優秀人才引進、歷史文化挖掘、文化教育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圍繞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和“居廟堂之高”的鄧小平一樣,“處江湖之遠”的習近平在這一時期也提出了很多的思想理論,“黨風”一詞在這一時期是習近平治縣理政工作中的一個“熱詞”,其“努力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這一黨風廉政建設的核心思想也正是濫觴于這“正定三年”。

一、嚴肅處理腐敗行為,實現“不敢腐”

對腐敗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是解決腐敗問題的重要一環,也是守衛全面從嚴治黨“底線”的一環,是“兜底”的。如果對腐敗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甚至放任就很容易產生“破窗效應”,從而使腐化墮落的病毒在逐漸升級變異中大范圍傳播,所以對腐化墮落的思想要時刻密切注意、對腐化墮落的行為要堅決“零容忍”。正如鄧小平在1989年6月的歷史關鍵點上所講:“懲治腐敗,至少抓一二十件大案,透明度要高,處理不能遲?!盵1]也正如吳官正所說:“查辦案件是黨章賦予紀檢機關的重要職責,任何時候都要抓得很緊?!钔诟瘮》肿?,震懾腐敗分子,讓他們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后悔莫及?!盵2]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增強,但是與此同時在黨風、政風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諸如干部特殊化、特權現象抬頭、組織紀律渙散甚至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不良現象,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對這些問題如果不嚴肅處理則會侵蝕黨和國家健康的肌體甚至影響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關于對黨內不良風氣的嚴厲打擊、對腐敗案件和腐敗分子的嚴肅查處特別是對其中典型案件的查處,習近平在“正定時期”的三年之中多次強調。

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在正定縣全縣第四次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會議上講到:“查處案件必須依靠所在單位黨組織,有一件查一件,這和抓黨風是一致的。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違紀案件,大張旗鼓地進行處理,充分發揮其反面教員的作用,用于教育全黨,促進黨風的好轉?!盵3]習近平在這次會議上還專門重點強調了要狠剎國家干部違規建房分房、“農轉非”和招工中違反政策拉關系、“走后門”安排子女親友這三股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和抓緊打擊與黨風密切相關的經濟犯罪活動,要“使不正之風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4]1983年8月16日,習近平在正定縣全縣黨的基層組織工作會議上講到:“當前,要特別注意認真解決一下干部隊伍中的三股歪風,即吃喝風、男女作風、組織紀律渙散之風?!h委準備抓抓典型,嚴肅認真地進行處理?!盵5]1983年12月,經過機構改革,中共正定縣委的新領導班子產生,同時習近平主持起草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其中的第四條規定:“對各種不正之風,要堅持原則,敢問、敢頂、敢管,敢于碰硬?!盵6]這就將“敢抓敢管”以規定的形式確定了下來。1985年3月,在離開正定去南方工作兩個月之前,習近平在正定縣全縣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會議上列舉了正定縣出現的幾種比較突出的“新歪風”(如濫發獎金、以權謀私、弄虛作假、陪客成風等),在此基礎上強調:“剎住新的不正之風,沒有一點氣勢不行。要認真抓,一定要嚴肅處理,不能松松垮垮,堅決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時刻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那些嚴重違法亂紀的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以權謀私的干部要堅決撤換,觸犯刑律的要給予刑事處罰?!仓卮髥栴}、大案和要案都要組織力量迅速查清,抓幾個不同類型的反面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處理?!盵7]可以這樣說,從到正定走馬上任到最終離開正定的三年之中,習近平對加強反腐敗斗爭的執行力度、發揮典型案件的震懾和教育作用、努力實現“不敢腐”始終是常說常新、常抓不懈的。執法(紀)必嚴、違法(紀)必究,越是重量級的大案要案越要堅決查處、嚴肅處理,這一點在今天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中依然要繼續堅持和發揚,“打虎拍蠅”沒有也不應該有“疲勞期”、“暫緩期”。

二、努力完善黨內制度體系,實現“不能腐”

在“正定時期”,習近平的職務是縣委副書記和縣委書記,只是一個縣的領導人和黨中央意志的執行者。這樣的客觀條件就決定了習近平當時不可能站在中央領導人的高度以頂層設計的眼光提出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也不可能對制度的改革完善進行詳細的論述;而只能是在黨的建設的實際工作中“摸著石頭過河”,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在解決各種問題的實踐中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完善黨的各項制度與體制機制以努力實現“不能腐”。習近平在“正定時期”關于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嚴肅黨的紀律要求

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列寧主義政黨的顯著特征,是中國共產黨95年來的一大優勢所在,也是黨的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革命戰爭年代,嚴密的組織、嚴明的紀律保證和維護了黨的高度團結統一,使黨成為了能夠擔當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重任的先鋒隊。而在和平建設時期,黨要想真正擔當起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重任也必須要有嚴明的紀律,每名黨員也必須要敬畏黨的紀律,否則就會導致軟弱渙散直至腐敗變質。沒有嚴明的黨紀就不會有良好的黨風,習近平在“正定時期”對嚴肅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可謂再三強調。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講到紀律檢查工作的重點時指出要積極主動協助黨委對廣大黨員進行紀律教育,此外還特別強調指出要狠抓政治紀律:“要把抓政治紀律放在紀檢工作的首位?!ズ昧诉@點,就是抓到了根本、抓住了要害,就能更好地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盵8]同年10月,習近平在講到縣直機構改革問題時特別強調了要遵守組織紀律和財經紀律,嚴禁擅離職守、私分財物、突擊花錢等以求真正搞好機構改革。1985年5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全縣鄉鎮和縣直企事業單位整黨動員大會上再一次批評了紀律松弛的問題,指出:“要通過教育,增強組織紀律觀念,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懂得,嚴格遵守紀律,改革和四化建設才能有勝利的保證?!盵9]今天,在全黨上下努力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過程中,重溫習近平當年關于嚴明黨的紀律的講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強化黨內民主和黨內監督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一言堂”、“個人崇拜”曾經使黨和人民的事業遭遇巨大挫折、遭受重大損失,甚至還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全局性的錯誤。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的20世紀80年代,全黨上下在反思“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的過程中大力強調黨內民主。1983年8月16日,習近平講到:“要健全民主集中制,活躍黨的民主生活,加強集體領導,反對‘一言堂、‘家長制和‘分散主義。要嚴格組織生活,黨委、黨組成員要堅持過‘雙重組織生活,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黨小組生活會,接受黨員監督,不當特殊黨員?!ㄟ^活躍黨的民主生活,嚴格黨的生活制度,增強黨的團結,維護黨的統一,提高領導班子的戰斗力?!盵10]這里習近平將黨內民主與黨內團結、黨的統一做了統一和一致的正確定位,駁斥了有些人所謂“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活力會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錯誤思想。習近平還在這次講話中講到在適當的時機要在縣委的統一部署下民主選舉黨支部班子以改善基層黨支部班子的結構、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的素質。1985年5月22日,習近平在會議上再次嚴肅批評了個別黨員領導干部不講民主的行為:“個別黨員領導干部把自己凌駕于黨組織之上,獨斷專行,聽不得不同意見,把自己主管的單位變成自己任意支配的領地,一意孤行,稱王稱霸?!盵11]習近平當年的話語猶然在耳,而今天黨內的這種不良現象依然在有些地方存在,依然要在全方位加強黨的建設中加以克服、改正。

3、全黨動手齊抓黨風以全面凈化黨內環境

雖然反腐倡廉建設僅僅是黨的建設五大方面的其中之一,但是其絕不僅僅只是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任務而是全黨上下共同的任務,黨的任何一級組織、任何一個工作部門(包括組織部門、宣傳部門、統戰部門等)甚至每一名黨員都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都不能夠置身事外,只有黨內人人都起來負責才能全面凈化黨內環境以真正在黨內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這一點也是習近平在“正定時期”的三年之中所秉持和強調的一點。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講到:“整頓黨風、嚴肅黨紀是全黨的責任,必須全黨動手抓。黨風、黨紀在遭受十年內亂的嚴重破壞之后,整頓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艱巨更加重要,絕不是某個部門可以擔當起來的?!盵12]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還講到了全黨抓黨風的四個主要標志:“一要各級黨委的一、二把手親自抓,二要依靠各級黨組織抓,三要有一支堅強的紀檢隊伍專職抓,四要把廣大黨員動員起來向歪風邪氣作斗爭?!盵13]不可否認,習近平的這次講話具有當時的時代背景,但是全黨動手齊抓黨風黨紀這一點并沒有過時而且還需要將其融入黨的相關制度建設中使其更加具有操作性。

4、改革黨的紀律檢查工作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是和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緊密相關的一項工作,對維護黨的純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黨的紀律檢查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具體內容、工作方法等也需要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不斷與時俱進。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講到了這個問題:“紀檢工作也面臨著改革的問題。為了適應新時期、新任務的要求,做紀檢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學習改革、促進改革,保護獻身于四化建設和改革的同志的積極性,保護新生事物?!盵14]在這里,習近平既強調了紀律檢查工作要不斷改革,也闡明了紀律檢查和干事的統一性從而從側面說明了“不干事才安全、干事就會出事”的思想是錯誤的。30年之后,2013年11月,在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有關于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的內容(如“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等),這可以看做是對習近平30年前關于“紀檢工作要改革”的思想在全黨層面上的實施與踐行。

三、著力提升思想境界高度,實現“不想腐”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思想理論對實踐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指導、引導作用,正確的思想理論引導正確的實踐行動、錯誤的思想理論引發錯誤的實踐行為。很多領導干部經不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最終走向腐化墮落,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其思想根源就在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觀”出了問題。解決問題要尋找問題的痛點,“三觀”出了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三觀”方面的問題。所以,要著力提升思想境界高度、筑牢思想意識防線、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最終要讓“不想腐敗”成為黨員領導干部的自覺意識,這是實現個人層面上的拒腐防變的根本性措施。在“正定時期”,習近平對這一點有著多方面的強調。

1、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提高認識、明確態度

認識對實踐有著指導的作用,對某個問題如果沒有科學、清醒的認識就會采取錯誤的方式去對待;態度體現著一個人的立場,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態度更是體現著一個人“屁股坐在哪一邊”的原則立場。在腐敗行為的大是大非面前,稍微的認識模糊、態度曖昧都很容易被“拉下水”,故提高認識、明確態度是能夠有效進行反腐敗的一個必要條件甚至是首要條件。1982年8月27日,習近平在中共正定縣委落實政策工作會議上講到清理“三種人”(指“追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問題時講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要明朗?!瓕萌撕檬乱矣诒頁P,在歪風邪氣面前要敢于扶正祛邪。對犯錯誤的干部,要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教育?!盵15]雖然習近平在這里并不是專門針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問題講的而是針對清理“三種人”問題講的,但是二者都涉及到黨風問題而且道理都是相通的,二者都需要一個明確的態度。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在紀律檢查工作會議上再一次強調了要“進一步提高對搞好黨風重要性的認識”[16]并分別就“改革的根本保證”、“全黨的重要責任”等五個方面作了具體的詳細的闡述;習近平講到:“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問題,……黨風的好壞,決定人心的向背;……我們必須向黨內各種不正之風和腐化現象作斗爭,……我們不能把爭取黨風盡快根本好轉當作一般的業務工作去看待,必須提高到黨和國家命運的政治高度來認識爭取黨風的根本好轉的重大意義?!盵17]在這里習近平已經將黨風廉政建設提高到了關乎黨生死存亡的高度。

2、用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筑牢思想意識防線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將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從思想上建黨立黨、對黨員進行各種形式的共產主義思想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在改革開放之后不僅沒有過時而且還需要更加旗幟鮮明地予以加強。在改革開放初期的20世紀80年代,針對在有些黨員身上出現的信仰缺失現象,習近平對加強對黨員的黨性教育、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十分重視。1982年12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后的3個月,習近平在正定縣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會議上批評了“共產主義渺茫論”、缺乏共產主義精神和缺乏信心、悲觀失望的工作態度,進而指出要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教育:“共產主義的精神、道德、紀律風格,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內容,……通過學習,努力提高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精神境界,恢復和建立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型社會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自覺克服和糾正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等不正之風,使共產主義因素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增長?!盵18]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再一次指出:“黨風不正的實質都是來源于極端個人主義,根子在于沒有牢固地樹立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世界觀?!總€黨員必須努力改造世界觀,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為此,必須克服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思想,自覺糾正不正之風?!盵19]1985年5月22日,在即將離開正定縣去南方工作時,習近平又一次講到了在整黨中進行黨性教育的問題:“新的不正之風要徹底糾正,最根本的一條是抓好黨性、黨紀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治本的辦法,……要通過教育,進一步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懂得,我們黨現在采取的各項政策,所進行的改革和四化建設事業,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盵20]這些不得不說是習近平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之后所總結出的深刻認識,也不得不說是習近平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社會氛圍中難能可貴的長遠認識。

理想信念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高線”。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1]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也是共產黨區別于其它政黨的關鍵性標志,如果黨拋棄了共產主義信仰則黨就失去了立黨的思想基礎,而如果黨員缺失了共產主義信仰則黨員個人就失去了立身的基礎。只有不斷加強對黨員的“三觀”教育、用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武裝頭腦、筑牢思想意識防線、不斷改造自身的主觀世界才能真正實現“不想腐敗”,這一點已經為歷史所證明,也需要在當下和未來做到長期堅持不松懈。

3、摒棄低級庸俗的人情關系

問世間情為何物?古往今來無一人可以完美回答這一問題。但是人情是一把“雙刃劍”卻是客觀事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求情誼的民族,小到一個家庭之中的親情和愛情、大到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等都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和積極作用。然而,人情也是一分為二的,濫用人情必將導致人情的低級化、庸俗化,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等成語就是對此的形容;低級庸俗的人情關系往往會對國家制度的運行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執行造成沖擊,使“當老好人”甚至“托關系”、“找熟人”、“尋路子”、“走后門”等大行其道進而破壞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規則,近些年來出現的“貪污受賄父子兵”、“權錢交易夫妻檔”、“奢靡享樂兄弟連”等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在會議上專門批評了走后門拉關系為子女和親友安排工作的庸俗做法和由這種庸俗的人情關系導致的畏難軟弱情緒:“渙散軟弱的主要表現:一個叫有畏難情緒?!硪粋€叫怕字當頭。怕得罪人,怕影響關系,怕丟選票;有的怕告、怕鬧、怕穿小鞋,……有的甚至放棄原則,說情,包庇?!盵22]在這次講話中習近平還對紀檢干部提出了要求:“紀檢干部要成為遵守黨紀國法的模范,有堅強的黨性,敢于堅持原則,敢于向各種不正之風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不做和事佬、老好人?!盵23]四個月之后的8月16日,習近平又一次講到:“要不怕得罪人,不當老好人,不為壞人壞事開綠燈?!盵24]

同客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樣,人情本身也是一分為二的,全面拋棄人情、把人都變成“冷血動物”的做法是錯誤的;同樣,濫用人情、把人情庸俗化的做法也是錯誤的。共產黨人不是清教徒,也要過正常人的生活,也要有感情、也要講人情。但是,共產黨人不能在人情面前放棄黨性原則,更不能利用人情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而是要將與親人、同學、同事、朋友之間的感情融入到為之拼搏的偉大事業之中,使各種感情在為理想奮斗的過程中得到升華。這是習近平當年的講話留給我們的深深啟示。

4、發揚和踐行黨的三大優良作風

李瑞環說:“作風問題是個十分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主意再好也白搭,本事再大也沒用?!盵25]黨的作風和黨的形象是黨的思想理論的外在表現,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等都是緊密聯系的,在工作中沒有好的作風就不會真正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意識防線,也不會真正實現反腐倡廉建設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在近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優良作風。歷史證明,當三大優良作風落實得好時則黨的事業成績斐然,而當三大優良作風被“束之高閣”時則黨的事業就會遇到挫折。在“正定三年”之中,習近平在多項具體工作中多次提到要發揚這三大優良作風。

(1)關于“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三大活的靈魂之一。要想做到實事求是則必須在作風上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始終使黨的思想理論與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相適應,否則就談不到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習近平在“正定三年”中對這一點的認識始終是清醒的。1983年8月16日,習近平在談到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問題時就指出,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正確分析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的狀況”;[26]在講到學習《鄧小平文選》時也強調了“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27]在這一年年底出臺的由習近平主持起草的《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中規定:“工作要注重實效,力戒僅僅止于發出號召、做出安排,多在實施、落實上花力氣?!盵28]1984年12月7日,習近平在講到發揚老干部的優良傳統時指出要將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等老干部留下來的“傳家寶”繼續發揚光大。

(2)關于“密切聯系群眾”。中國共產黨的95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群眾路線、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的歷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唯一宗旨,“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29]背離宗旨、脫離群眾必將導致種種腐敗行為,這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都是如此。1983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講到機關機構改革問題的方法時說:“要充分走群眾路線,相信和依靠群眾,把黨的政策和配備班子的標準,把選留干部的條件交給群眾。對整個班子組成配備,誰進誰出誰留,誰任什么職務,都讓群眾充分發表意見,……使領導的意見真正體現群眾的意愿?!盵30]1985年5月,習近平又講到要通過教育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使每一個黨員真正懂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性的集中表現,是黨性的最高準則,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不渝地堅持?!盵31]習近平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習近平同志扎下根來,踏實工作,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沒有一點高干子弟的做派?!T著自行車到各地了解情況,與大家打成一片,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盵32]根據之后的事實來看,不能不說習近平的所講所為有著高度的預見性和前瞻性。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做群眾工作的具體方法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等執政理念并沒有改變而且還需要始終不渝地堅持與遵循。

(3)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在這種政黨制度框架下中國共產黨是唯一的執政黨,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種地位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黨內必須要有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正如1928年斯大林所講:“自我批評口號不能認為是一個新口號。它是布爾什維克黨的基礎。它是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的基礎。既然我國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領導專政的是一個黨,是不和而且也不能和其他政黨分掌政權的共產黨,那么,我們要前進,我們自己就應當揭露和糾正自己的錯誤?!盵33]在“正定時期”的三年之中,習近平多次批評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不良作風,也多次強調要發揚和踐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1983年4月11日,習近平講到:“公社以上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好,帶頭提高共產主義覺悟,增強黨性,……對照檢查自己,主動自覺地把自身的不正之風打掃干凈?!盵34]這和30年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思想在中心內核上是一致的。同年8月16日,習近平在談到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時又講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經常不斷地解決好黨內、領導班子內出現的問題?!盵35]兩個月之后的10月31日,習近平在講到機關機構改革問題時強調:“堅決反對‘人顯言貴、‘人微言輕、‘因人廢言和聽不進‘逆耳之言等思想作風?!盵36]1984年12月7日,習近平在文章《中青年干部要“尊老”》中講到繼承老干部的優秀品德、大力發揚老干部的優良傳統時又一次指出要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發揚光大。習近平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帶領大家一起做的,在同年12月出臺的《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被寫入其中從而成為規定的重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的95年歷史是一個有系統性的整體,和中國共產黨一樣,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也不是前后毫無關聯的零散碎片而是一個既完整又系統的整體;在中共黨史研究中必須對各個時期進行全面、系統的把握才能真正以科學的態度做到實事求是、秉史直書,否則很容易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沼。而在對領導人個人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也必須堅持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則,第一,要將領導人放到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中進行歷史的分析;第二,要對其成長的歷程進行宏觀而系統的把握,不能也不應該“只研究人生的一段而丟棄另一段”甚至“只研究人生最輝煌的一段而丟棄之前和之后的所有”,否則就無法真正做到科學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和所有的人一樣,國家領導人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和一段屬于自己的人生經歷,習近平總書記也是從基層一路走來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有了“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才有了后來的“中共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兩學一做”(即以“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教育活動)中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同時還需要學習、研究習近平在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前各個時期的講話和文章,也要了解習近平在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歷,唯有如此學習才能更加深入。習近平“正定時期”提出的關于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的思想理論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很多在當時的背景下打上了那個時代“整黨”的烙印,但是在今天并未過時,依然是需要在治國理政中學習和踐行的思想理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思想理論中的很多都能夠在其中找到影子?!翱h”是中國政治制度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層級,縣委書記和縣長雖然不是處于最基層但是也承擔著很重要的發展任務?!耙粋€縣就是一個基本完整的社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F在,縣級政權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大,需要辦的事情越來越多,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h委書記在干部序列中說起來級別不高,但地位特殊”。[37]在縣級政權的地位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在“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的號召下、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的形勢下,梳理、學習、研究、踐行習近平“正定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思想以資政育人,對加強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進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對加快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乃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有著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

[2] 吳官正.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J].求是,2006(18).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3][24][26][27][28][30][31][34][35][36]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25.33.80-81.107.193-195.26.208.80.205.23-24.28-29.26.1.22.22-23.14.27.207-208.29.33.80.78.82.106.93.207.28.80.94.

[2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7.

[25] 李瑞環.辯證法隨談[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345.

[29] 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匯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Z].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10-11.

[32] 習近平同志在正定[N].內蒙古日報,2014-1-2.

[3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8.

[37] 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2-3.

【作者簡介】

楊麗萍(1984-)女,內蒙古阿拉善人,管理學碩士,中共阿拉善盟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講師,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公共管理.

徐冀寧(1987-)男,遼寧鞍山人,法學碩士,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史和中共內蒙古地區黨史.

猜你喜歡
習近平
習近平,大國抗疫與經濟重啟
習近平的可持續發展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習近平用典
習近平的會議外交:談問題,交朋友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知之深 愛之切
標題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