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指導意義

2017-05-19 15:22鄭永豐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經濟思想新常態習近平

【摘 要】 本文論述了習近平同志的經濟思想,著重指出習近平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的經濟思想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并以法治與經濟的關系論述了習近平的法治思想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習近平;經濟思想;新常態;法治經濟;全球經濟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要會議上圍繞著經濟“新常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法治經濟和開放性的空間經濟戰略等許多方面做出了關于我國經濟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一套有序的經濟思想體系和理論架構應運而生。這套體系中蘊含的一系列于我國發展極其有利的理論思想與指導理念,正是我國具體國情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有效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理論的最新成果。習總書記的經濟“新常態”論、經濟質量效益中心論、法治經濟論等方面的論述,促使我們深刻領會其經濟思想的理論創新涵義和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一、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習近平經濟思想對于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

在改革開放之初,由于我國落后的生產力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國際地位還不高,為了扭轉這一局勢,以鄧小平為中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做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偉大決策,力圖促進國家經濟快速增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影響力日漸重要。十八大之后,我國提出了“中國夢”的建設藍圖,特別是在經濟方面,要求我國要由“中國制造”轉向為“中國創造”,決定以此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速度與深層的結構性之間的矛盾由此得到解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除此之外,這也在某種程度上發揮了一定的價值導向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大小小很多重要場合的講話中都強調了著重關注經濟增長模式的創新,自始至終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以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主,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個方面共同發展進步,不斷優化升級國家的經濟增長點,拓展其增長的空間,增強對外貿易的影響力,將“引進來”和“走出去”進行高效結合,加強與外界之間的聯系。自習主席上任以來,就一直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良好的作風,對自我要求要高,嚴禁出現貪污腐敗的不健康風氣以及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不良思想,沒有一丁點兒作假的生產總值,實現我們一直追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而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各項會議的講話中都強調,一定要改變我國傳統的一味追求經濟發展速度的發展戰略,而是要與時俱進,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審時度勢,在保證增長速度的基礎之上,再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來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求我們要統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堅持正確的發展規律。處于決策層的領導干部要盡力做到對政治經濟學活學活用,做任何有關經濟方面的決定都要嚴格參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來辦,不可以一味地依照個人的主觀意識,否則就極有可能在最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由于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一味的追求經濟發展速度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工作,使得現在國家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這其實是違背客觀發展規律的,只會損害國家的長遠利益,進而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熬G水青山、金山銀山”的說法體現了習近平在與生態文明有關的經濟思想論述中,對經濟與環境形成渾然一體的關系、和諧統一的價值追求。 “兩座山”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俗話說得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上面闡述的這兩者也是類似的關系。但是我們要做的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是說一切以長遠利益出發,不能只考慮眼前利益,而蒙蔽了自身的判斷能力,那些為了取得一時的利益而破壞環境的做法都是只考慮眼前利益的淺顯和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真正聰明的人應該認識到矛盾的相對性。通俗來講,如果一個地方能在發展經濟的前提之下同時兼顧環境保護,那當地的發展將會拓展到更大的空間?!熬G水青山”是完全能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的巨大資本,而不一定非要以不要“金山銀山”為犧牲。從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來思考,維護生態環境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改變傳統意義上的經濟發展模式的根本之法。經濟和生態文明要同時進步發展。如果最終只是讓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而與我們以及子孫后代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卻惡化了,這是十分不理智的做法。這一點我們應該時刻銘記。

二、以法治的思想來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意義

哲學中指出,“社會意識指導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而一套完備的法律體系可以有效地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營造健康的環境,維護市場交易的競爭秩序。例如我國目前存在的一個嚴重的現象,就是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不完善、力度不夠大。究其原因還是相關的法律依據不完善,這足以說明法治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法治經濟的基礎是產權的制度規范。通過對產權形態的選擇和保護,提高財產的利用效率,才能構建最優的法律體系。從本質上看,建立中國法治經濟的基礎是完善產權制度規范。這種發展模式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國情的,也是極具優越性的。那么怎樣才能發揮其優越性?其重點是怎么來開展產權治理,保護國有和集體資產所有權、經營權以及所有企業法人財產權,以各種實現形式適應公有制的產權保護制度。為了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和改革國有資本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們必須做好治理產權的法律建設與完善工作。

把交易成本降低到一個最小值的法律制度才能稱得上是最好的法治經濟,這是我們要為之奮斗的目標。這一理論不僅僅是為我們開辟了從效率原理的基礎上去了解法律制度的一條捷徑,另一方面也為達到最高效的法律制度變革貢獻了理論支持。市場交易法則不僅要遵循將交易過程中的成本盡量縮減到最小的理論,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遵照自然規律和健康和諧的經濟發展規律,重利輕義是大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本質上看是有很大差別的,自然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同一而論。這些觀點和論述無疑是我國在法治經濟方面的發展戰略,更是維護市場發展秩序、營造良好發展氛圍的主要理念。

【參考文獻】

[1] 周小亮.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J].海派經濟學,2014(3)1-24.

[2] 顧海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新境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會之五十二[J].前線,2014(9)64-67.

[3] 胡鞍鋼,楊竺松.習近平經濟思想: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創新[J].人民論壇,2016(1)18-24.

【作者簡介】

鄭永豐(1983-)男,遼寧海城人,營口市委黨校副教育長,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

猜你喜歡
經濟思想新常態習近平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元代畜牧業經濟思想的探析
2015習近平經濟思想新境界
標題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