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仿真技術在新聞傳播實驗室建設中的應用探討

2017-05-19 11:52姚倩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應用

姚倩

【摘 要】 虛擬仿真在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主要分為環境虛擬和過程仿真兩大部分,以“虛實結合”為特色,實現了教學資源多元化,教學情景多樣化,教學素材本地化,教學成果社會化,有助于豐富傳媒實驗教學資源,降低實驗教學成本,提高學生傳媒素養,增強學生實戰能力。

【關鍵詞】 虛擬仿真;新聞傳播實驗室;實驗教學;應用

一、虛擬仿真技術

虛擬仿真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和仿真兩部分,其中,虛擬現實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等現代科技進行的高級人機交互技術。仿真則是指利用建模進行實驗,模擬真實的實驗步驟和流程,從而達到實驗目的。

在我國,虛擬仿真技術主要在化工、機械、工程類學科中應用較多,如北京化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廣西大學等高校獲批的化工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獲批的機械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獲批的工程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在這些學科領域,實驗成本較高,實驗設備、場地、時間等諸多客觀因素都受到制約,因此通過虛擬仿真技術,模仿實驗過程,虛擬儀器操控面板及操作流程,用軟件實現儀器的功能,從而達到學生實踐、實訓的效果。

虛擬仿真實驗突破了原有課程實驗的界限,增加了趣味性、綜合性、設計性及創新性實驗,加強現代實驗方法、實驗手段的應用,提出有代表性的、啟發性的問題,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激發創新思維與興趣。虛擬仿真實驗為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與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1]

二、虛擬仿真技術在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對新聞傳播實驗教學而言,例如舞臺燈光設計、戲劇影視場景搭建等教學高度依賴于活動情景;而攝影、攝像課程的教學實驗又局限于器材數量、天氣、人員操作等因素,因此,全媒體虛擬仿真教學主要采用以虛擬場景的虛擬現實技術和模擬流程的虛擬仿真技術,通過創建多類型的場景與多元化的操作界面,實現人機互動,完成虛擬仿真教學。

虛擬仿真在實驗教學中主要分為環境虛擬和過程仿真兩大部分,其中,環境虛擬是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實際應用體現在,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對舞臺燈光、會議場景、采訪情境等現實要素進行虛擬,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過程仿真則是利用虛擬演播廳,構建一個虛擬電視節目制的全部流程,以真實拍攝電視節目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定義為規則,由進行實驗的學生模擬各種場景中的主持、訪談、采訪等工作,使學生能夠模仿真實電視節目攝制的核心業務。在實踐中是通過運營虛擬演播廳、虛擬攝像師等,創建虛擬的操作界面及環境,將真實過程運用其中,使學生觸及攝影攝像及節目制作的核心業務。

“虛實結合”是其特色,按照虛擬仿真與現實存在相結合的原則,將不同類型場景的虛擬仿真與實體場景相結合,實現教學資源多元化;將不同類型節目制作過程虛擬仿真與教學實體相結合,實現教學情景多樣化;將不同類型教學情景虛擬仿真與省臺、市臺節目要求相結合,實現教學素材本地化、教學成果社會化。

三、虛擬仿真技術對新傳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1、有助于解決實景燈光、場景等一經建設完成便不可更改的問題,豐富傳媒實驗教學資源,降低實驗教學成本

傳媒類本科生培養,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然而,在校內教學實踐中,大多數專業存在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掌握模糊,理論和實踐難以達到有效結合。例如播音主持、攝影、攝像、電視節目制作等課程,不同的教學理論需要不同的室內場景、燈光設置進行相應配合,而場景搭建耗時耗力,不同場景之間無法迅速變換,而且建造成本高,管理復雜,也制約了實體實驗室的長遠發展。因此,通過全媒體虛擬仿真技術,能夠迅速為學生展現出真實、多元、可變的場景,學生亦可通過自身需要去對場景進行調節變換,使學生多方位去感受拍攝、主持、表演等業務的真實情景,領悟行業規律,提高實戰能力。

2、有助于解決數字出版、電視節目從策劃、拍攝、制作到生產、播出運營難以完整體驗的問題,增強學生實戰能力

在電視臺,電視節目從策劃、拍攝、制作到生產、播出運營需要很多部門通力協作才能順利進行。在高校的教學體系中,涵蓋以上節目制作生產步驟會涉及到多門課程,不同的課程又由不同的教師傳授,課程一般會覆蓋多個學期,因此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往往是碎片化的、缺少整體性。全媒體虛擬仿真教學中心通過虛擬整個電視節目從制作到發布的流程,讓學生能夠完整的體驗電視臺各個部門的工作,使培養出的學生一進入媒體工作能立刻將學校所學的技能投入運用。

3、有助于增強交互式的體驗,提高學生傳媒素養及應對變化的能力

以互動出版物模塊為例,能夠實現學生與出版物進行互動交流,打破傳統媒體單向傳播的壁壘,使出版物能夠有聲播放,可以通過PC端、ipad端進行交互,使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知識及概況。通過互動出版物的交互式體驗,不但能夠讓使用者在體驗時有更深刻的沉浸感,而且為數字出版在電子書的發展上提供了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方向。學生通過模擬實踐,能夠到提升媒介素養,培養應對媒介內容變化的能力。

4、有助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實驗教學效果

新聞傳播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涉及各類環境與場景,存在隱蔽性、復雜性、突發性等問題,而實驗教學又受到器材設備、天氣因素、傳媒行業規則等眾多因素影響,使得很多教師在帶領學生實驗時避重就輕,實驗設計不能很好地與傳媒業界接軌,也使得學生的實驗成果良莠不齊。通過建立全媒體虛擬仿真教學中心,能夠全方位虛擬業界實操流程,有助于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如臨實地、如觸實物的真實體驗。

5、有助于讓學生結合自身特點掌握學習進度,同時降低實驗損耗率

在全媒體虛擬仿真教學中心,指導教師可以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自主實驗,學生可以對同一模塊進行反復實驗,也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實驗。學生不同的操作流程會造成不同的實驗結果。通過仿真實驗,學生能夠準備找出自己在技術層面的問題在哪里;同時,即使操作失誤,其實驗結果也不會對實驗室造成損耗。

四、虛擬仿真技術的優勢

1、虛擬仿真有利實踐驗證,節約成本

根據實驗設計案例,思考其所具有的會議要素后,必須根據會場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會議布置場景,此時策劃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將免除我們實際教學中所需動用大量桌椅,杯具,麥克風,鮮花等等道具,仿真實踐場景,讓學生輕而易舉的可以進行實踐驗證,有利于節約成本。

2、虛擬仿真場景,有利學生嘗試

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學生可以輕松地應用軟件不斷地去驗證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是否符合理論實踐。通過虛擬仿真,可以全面地展示各種場景布置的特點及應用范圍,同時可以讓學生直觀了解不同場景下可采取的措施,達到以虛促實的作用。讓學生能敢于嘗試不同組合的可能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最終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五、結語

將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新聞傳播類學科的實踐教學中,彌補了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能夠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專業實踐的能力。實驗室作為平臺能夠給虛擬仿真技術不斷拓展、升級的空間,同時,虛擬仿真技術也會給實驗室帶來從實驗方式到實驗內容的創新。

【注 釋】

[1] 程思寧,耿強,姜文波,占永寧. 虛擬仿真技術在電類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7)94-97.

【作者簡介】

姚 倩(1988-)女,漢族,西安人,碩士研究生,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猜你喜歡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應用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淺析虛擬仿真技術在海軍院校教學中的應用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積分法插補仿真實驗教學系統開發
網絡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設研究與實踐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