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夢路上呼喚“科學家崇拜”

2017-05-30 10:48宛詩平
雷鋒 2017年6期
關鍵詞:黃曉明楊振寧大屏幕

宛詩平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教學設計:先在大屏幕上放出10位明星的照片,諸如黃曉明、范冰冰等。同學們齊刷刷喊出他們的名字。隨后屏幕上又放出李政道、丁肇中、楊振寧的照片。只有少數學生能說出“楊振寧”。最后,大屏幕上出現一位戴眼鏡、手捧獎杯的老太太。他問:“這位是誰?”這時,只有一位男生知道她是屠呦呦。

據調查結果顯示,和前幾代人相比,科學家在當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許多,崇拜科學家的中學生只占18.5%。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師讓學生們寫《我的理想》,他們十有八九都要當科學家。毫無疑問,從對人類的貢獻而言,娛樂明星與科學家本不可同日而語,然而現實中太多的案例卻能夠為我們提供“出乎意料”的對比。中國遙感地理學家李小文在辭世后幾天,媒體才發出一條短消息。與此不同的是,歌手姚貝娜離世時,媒體大肆炒作。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和演員黃曉明的婚禮,幾乎在同一時段發生,一位是舉世矚目的醫學泰斗,一位是中國娛樂圈的當紅演員。然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至今在北京只能買半個客廳。而黃曉明辦一場婚禮就揮金2個億。

科學家與娛樂明星不同,娛樂明星可以一炮走紅,但科學本身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科學成果未出來前,公眾缺少關注。而且對于多數科學家來說,由于性格、時間、工作保密性等關系,一般也不會主動向社會介紹自己。即使那些已經摘得桂冠的科學家,社會對他們的關注也會逐漸減弱。

科學家對國民的影響力遠不如娛樂明星,這是時代的悲哀。這種現象警示我們,整個社會對科學家群體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今天的我們,正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不管價值觀有多少種,科學與科學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是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我們更加需要呼喚“科學家崇拜”,更加需要無數科學精神的崇拜者與追隨者。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完善制度機制、傳遞價值導向、培育科技氛圍等諸多方面努力。只有這樣,我們的科研事業才會后繼有人,興旺發達,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有堅實的人才基礎。

猜你喜歡
黃曉明楊振寧大屏幕
《最后的真相》黃曉明&閆妮
楊振寧百歲生日,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百歲楊振寧的長壽秘訣
楊振寧:蒼老靈魂重回青春的歡喜
大屏幕技術在電視演播室的應用研究
日本公布新年號:令和
楊振寧的放棄
黃曉明的“告白秘籍”
山水大屏幕
會展用大屏幕LED顯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