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如何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因素

2017-05-30 22:23王波
體育風尚 2017年2期
關鍵詞:德育體育教學

王波

摘要:本文從德育和體育兩個方面來論述了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德育因素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重視德育因素。

關鍵詞:體育;教學;德育

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技術,培養高尚道德和堅強意志品質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體育的目的,一是增強人的體質,這是體育最本質的特點;二是使人們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運動技術、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三是活躍和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四是通過系統的體育鍛煉、運動訓練和競賽活動,培養人的道德意志品質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則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響,以培養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就其內容說,包括人的政治立場,世界觀以及道德品質等方面。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和最基本的形式。要想全面完成體育警學的任務,除了全面鍛煉身體,教會學生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之外,還必須重視思想品德的培養與教育。而如何加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因素是當前深化體育教育改革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課題,更是完成體育任務的有力保證。

一、體育與德育的辨證關系

就體育和德育的本質特點而言,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兩種教育。在它們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就體育而言,它是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的生長發育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而在當今的階級社會中,必然地受到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同時也為一定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體育當中就包括了道德規范的因素。但它又不能與體育等同起來,而德育的特殊性質則表現在教育者按照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有意識地把一定社會的意識、道德準則轉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它所要解決的是發展的思想政治方向問題,是思想品德又是人的全面發展動力。只有通過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把教育者的要求轉化為受教育者的要求,來發展自己。因而,德育歸根結底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它必然推動德、智、體等方面的發展。體育與德育的辯證關系,正如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曾指出的那樣:“體育之道,配德育與智育,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育于吾人,實居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绑w者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泵珴蓶|同志的這一精辟論述,極其深刻地道出了體育與德育之間的辯證關系,同時也指出了體育在有人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體育與德育是相互滲透的。體育中包含著德有因素,同時也影響著受繁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發展,因而體育與德育是共處于教育這個統一體中的.是受社會政治經濟制約的辯證的對立統一體。

二、體育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對受教育者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體育,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這些因素,是體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必須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這對培養學生刻苦耐勞、堅毅不拔的意志品質有一定的作用;在學校中經常開展體育競賽,在競賽中勇敢頑強、靈活機智、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是今后從事任何工作不可缺少的品質;在體育比賽和活動中,還必須正確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集體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在體育競賽中要發揚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此外,體育教學和競賽都要求學生按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它要求學生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這對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等思想品質也有一定作用。應該指出,體育對形成學生道德品質所起的作用不是自發的,而是教育者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和培養的結果,體育對人的全面發展作用也如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指出的:“未來教育對于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的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成全面發展人的唯一方法?!?/p>

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德育因素

通過對體育與德育的辯證關系的論述,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其德育因素,應緊緊抓住體育與德育的“交叉點”實施教學,也就是說應抓住兩者的共性之所在,按照社會主義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和進行思想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一)利用體育教學過程,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在利用體育教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使學生從了解中國近代史中了解新舊社會體育發展的興衰.1840年封建統治的國家變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掠奪,國內軍閥割成戰爭連年不斷,河山支離破碎,民不聊生,在那種政治腐敗、經濟落后的境況下,體育運動變成了只供少數人消遣、娛樂的手段,廣大人民受貧窮和落后的束縛,體質下降,被稱為“東亞病夫”.一些社會團體和仁人志士,雖然熱心于提倡體育運動,有的提倡“體育救國”,有的提倡“國術”(武術)以振民心,但受到各種條件限制,很難發揮作用.舊中國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整個體育處于發展十分緩慢的狀態.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許海峰在第23屆奧運會上實現了我國金牌零的突破,為國爭光;中國乒乓球隊在六七十年代獨霸乒壇;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我國田徑、體操、游泳等運動項目已進人世界先進行列;遼寧“馬家軍”的崛起,震撼了世界田壇;我國成功地舉辦了第十一屆亞運動會和首屆東亞運動會,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等等.這些都是體育教學中極好的德育素材。

(二)利用體育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競賽是經常運用的教學手段。運動中,個人之間和集體之間的行為關系復雜而且變化頻繁,學生的思想活動非?;钴S,這就要求參加者要有與同伴協作,尊重裁判,尊重對方等道德作風。在教學中嚴密組織的競賽活動,不僅對運動員,而且對觀眾也有著積極的教育作用。通過體育活動,使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集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發揚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正是教育者寓德于教的具體體現,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

(三)利用體育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的思想教育

體育教學和運動競賽都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教法和規則進行,它要求具有高度的組織和紀律性,無論是對場上以及場下的人來說,都應做到公正、誠實、守信譽、有理有節等,這也是體育的特點所決定的。將這些教育內容納入體育教學之中,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這無疑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良好世界觀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四)利用體育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教育

為了擔負起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重任,體育教學必須培養青年一代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只有堅強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壯的身體,才能擔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體育特點決定了它是一個鍛煉人的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如勇敢、頑強、果斷、自信心、自制力、進取心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等品質;勝不驕、敗不餒,講文明,講禮貌等體育道德作風,都是體育教學中所要培養的德育因素.在培養學生的這些品質過程中,應通過具體的運動項目來實施,在這方面,體育教學更具有其獨特的德育作用和效果。

綜上所述,由于體育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這在教書與育人的過程中,與其它教育形式相比,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體育與德育的“交叉點”,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實施教育,寓德于教,這是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德育因素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郭平.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J].體育文化導刊,2002.1.

[2]莫亞黎.體育與德育結合轉變后進生的嘗試[J].體育科技,2001.4.

[3]「美」霍德華·加德納著,沈致隆譯.多元智能.教育學,2001.3.

[4]蔡蘭,宋揚,李彩秀.體育與德育關系瑣談[J].東疆學刊,1997.10.

(作者單位: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

猜你喜歡
德育體育教學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