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研究

2017-06-02 23:08史澎海
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心理戰宣傳二戰

史澎海

摘要: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借助歷史學以及其他學科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對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戰略計劃、心理戰手段、心理戰成績及特點等問題進行研究。研究認為,日本士兵在接受軍國主義教育后有“效忠天皇”“皇軍不可戰勝”等信念,狂熱信奉“進攻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對此,美國在大戰略背景下確定了對日本心理戰的目標是以揭露法西斯主義的本質和危害性為核心,使日本士兵和民眾相信,日本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注定要失敗,并相信美國的宣戰和勝利將給日本帶來民主自由,同時維護日本天皇的尊嚴,將發動戰爭的罪行歸于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并盡可能減少日本士兵和民眾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心理戰的具體措施有正面的“白色”宣傳,一是對日本軍隊進行廣播宣傳或陣前喊話,二是向日本軍隊占領的島嶼或前沿陣地投放傳單,還有講假話的“黑色”或“灰色”宣傳,其基本手法是制造和傳播假消息和假情報來擾亂日軍士兵的心理,再利用日本戰俘向原先部隊宣傳美軍優待俘虜政策,向美國投降是“名譽停戰”等;為了讓心理戰的效果更明顯,美軍將心理戰行為與軍事行為相互配合,用空襲和投放原子彈等對日軍士兵造成心理威懾,用真假情報信息迷惑日軍士兵,使得日軍士氣低落,抵抗意志逐漸減弱,“跳蛙”戰術和心理戰攻勢節節勝利,心理戰在打敗日本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第四種戰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二戰;心理戰;“白色”宣傳;心理威懾;心理宣傳

中圖分類號:K721.5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6248(2017)02013809

Abstrac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allied forces headed by the U.S attacked Japanese troops with psychological warfare. Guided b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well as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istor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sychological strategic planning, mea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results show that Japanese soldiers have the beliefs of loyalty to the Emperor of Japan and imperial army being undefeatable after receiving militarism education, who believe in offensive spirit and Bushido spirit. In this case, the U.S. determined the target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on Japan, which is to reveal the essence and risks of Fascism, trying to make Japan soldiers and masses think that aggressive war started by Japanese government is doomed to fail and that the wardeclaration and victory of the U.S. would bring democracy and freedom for Japan. In addition, they maintain the respect of the Emperor of Japan, blame the guilt of starting the War to Japanese militarism government, and try to reduce unnecessary lives and property losses for Japanese troops and mass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sitive “White” propaganda, which are broadcasting or yelling at Japanese troops and throwing leaflets in the island occupied by Japanese troops or in front of camp. It also contains “Black” or “Grey” propaganda, producing and spreading false news and false information to disturb Japanese soldier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then making use of Japanese prisoners of war to promote the policy of giving special treatment to prisoners of war.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on Japan, the U.S. troops combined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military action together, making psychological threat to Japanese soldiers by means of air attack and atomic bomb and using true and false information to perplex Japanese soldiers, which make Japanese soldiers in a low morale and weaken their resistance will. The strategy of Jumping Frogs and psychological warfare go from victory to victory. In a word, psychological warfa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of the fourth kind of war in the war of defeating the Japanese fascist.

Key words: World War II; psychological warfare; “White” propaganda; psychological threat; propaganda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已經70多年了。對于二戰問題的研究,國內外學術界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很多學者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二戰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了二戰的起源、過程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敗德意日“軸心國”及其追隨者的歷史軌跡、經驗教訓和深遠意義[1]。近年來,以英美為首的一些西方學者對二戰時期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對“軸心國”的海陸空軍事戰略和戰役進行了專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學術成果,國內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也碩果累累。但是,綜觀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主要聚焦盟軍對“軸心國”海陸空戰略和戰役方面,對于在打敗“軸心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第四種戰爭”,即心理戰的專題研究相對較少,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間。本文擬運用近年來解密的美國政府有關二戰檔案和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借助文獻分析的研究方法,對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進行深入探析,揭示心理戰在打敗日本法西斯戰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豐富二戰史研究的內容,同時讓世人以史為鑒,珍惜當下。

一、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略(一)日本偷襲珍珠港及美國對“軸心國”宣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在英法等國綏靖政策的縱容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孤立主義的思想根深蒂固,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深受其影響。德國越過“馬其諾防線”擊敗法國并準備跨過英吉利海峽進攻英國時,美國政府的決策者們迫切需要“軸心國”宣戰以馳援英法盟國,拯救西方民主。但是,孤立主義和民眾的反戰情緒使得美國政府難以迅速對“軸心國”宣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這一珍珠港事件徹底使美國民眾擯棄了一戰后堅守的孤立主義思想,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美國民眾的愛國主義和反對法西斯主義的熱情。一時間,孤立主義在美國銷聲匿跡,聲討法西斯主義罪行的熱潮在美國各地此起彼伏,支持美國政府對日宣戰的呼聲高漲。8日,美國聯合英國等國家對日本宣戰。11日,德國和意大利對美國宣戰。這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對德意日“軸心國”的大戰就此拉開了序幕,反法西斯主義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

(二)美國對日本心理戰略的制訂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就針對“軸心國”制定了一個大戰略,即集中力量對付德國,同時密切監視日本,這一戰略也被稱之為“德國優先”的大戰略,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1942年初期,日本推崇的閃電戰使得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防御迅速崩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即盟軍的部隊既無法有效地避免日軍對其海外領地的控制,也無法阻止日軍南下進攻東南亞地區,西方國家嚴重依賴的馬六甲海峽面臨被日軍占領的危險。對于美國政府戰略制定者們來說,以美國為首的盟國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扼守住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作為盟軍從太平洋南部向日本南翼進攻的重要基地。1942年3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參謀長聯席會議對美國的戰略進行進一步的審查和修訂。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提議美軍應當在重視歐洲戰場的同時,加強對太平洋戰場的考量,盡快制定對日本的具體戰略以便最大限度地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2]。1943年1月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英兩國首腦為他們的全球戰略確定了一個基本原則,即全面摧毀軸心國發動戰爭的能力,維護世界和平。為了徹底摧毀日本發動戰爭的能力,維護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美國軍方在大戰略的基礎上制定了海陸空立體戰略和“跳蛙”戰術,即跳過一些日軍重兵把守的島嶼,直接攻擊并占領靠近日本本土的島嶼,以便能夠對進攻日本本土提供一個跳板[3]。為了有效打擊日本軍國主義在太平洋地區的不斷擴張,美國根據大戰略制定了針對日本的心理戰略,作為大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之所以在戰爭初期能夠獲得勝利,主要原因是日本充分運用了心理戰術。戰爭爆發時,日本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與客居歐洲的太平洋地區殖民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聯系工作,向他們確保幫助他們推翻老牌殖民主義對他們國家長期的控制,同時向這些地區的民眾宣傳反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思想。其結果是,日本軍隊對這些國家的侵略居然獲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支持和歡迎。日本軍隊入侵印度群島和菲律賓時,當地的殖民政權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分崩離析。在馬來半島,數千名印度士兵甚至背叛宗主國英國,加入了日本軍隊,甘愿為日本的對外侵略賣命[4]。在進攻遭受挫折時,日本軍官就極力向士兵灌輸“武士道精神”和“進攻精神”來鼓舞他們的士氣[5]。在軍隊和民眾中,日本政府向士兵和民眾灌輸軍國主義思想,將對外侵略戰爭稱為為日本生存拓展空間的圣戰,并將為圣戰而戰死宣傳為最大的榮耀。

美國對日本心理戰略的內容主要包括,在對日本占領區和本土進行海陸空戰爭的同時,對日本軍隊和民眾開展形式多樣的“第四種戰爭”,即心理戰,以便在精神層面上削弱日本士兵的士氣,使日本民眾放棄對本國法西斯政府的狂熱支持,最終迫使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恢復太平洋地區的和平[6]。

二、美國對日本的心理戰行動美國在心理戰略的指導下,確立了對日本心理戰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主題,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對日本全方位的心理戰略行動。

(一)美國對日本心理戰的指導思想

自從美國在北美大陸建立“山顛之城”以來,就始終將自己的民主制度、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視為上帝的恩賜,自詡為世界上最值得推崇的社會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孤立主義在美國朝野占據上風,絕大多數美國人支持政府遠離歐洲事務,在北美大陸享受上帝的恩賜和庇護。美國的退守北美大陸和英法奉行的“綏靖政策”使得法西斯主義在歐洲和亞洲泛濫并最終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二戰初期,美國決策者們從理想主義出發,認為人性本是善良的或者是可以通過心理引導和環境而變好的,戰爭的出現與人的本性無關,而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戰爭是由于不完善的國內政治體制的缺陷、對國民進行教育和心理引導的錯誤所造成的。根據這一理論,美國政府決定在對日本法西斯主義進行海陸空軍事打擊的同時,對日本開展心理戰。

(二)美國對日本心理戰的目標及主題

在大戰略基礎上制定的對日本心理戰略明確提出了對日本心理戰略的目標和主題,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于以美國為首的盟國最終打敗日本法西斯主義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些目標和主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揭露法西斯主義的本質和危害性。美國對日本心理戰宣揚法西斯主義是極富侵略性的,是與民主自由思想相悖的,是對民主自由思想的踐踏。日本政府熱衷的軍國主義對外奉行侵略和奴役政策,對內實行壓迫和白色恐怖政策,是完全反民主的。

第二,使日本士兵和民眾相信,日本政府發動侵略戰爭注定是要失敗的。美國對日本心理戰宣揚日本法西斯政府發動戰爭的目的是要稱霸太平洋地區,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為達到這一戰略目標,日本法西斯政府窮兵黷武,不僅給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給日本民眾帶來了災難。只有消除日本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根源,日本才能夠回到民主自由的正確軌道。

第三,使日本士兵和民眾充分理解美國為首的盟國之所以要對日本宣戰,是因為接受戰爭是避免太平洋地區遭受日本法西斯奴役的唯一途徑,只有打敗了日本法西斯主義,太平洋地區和日本才可能獲得和平。以美國為首的盟國終將打敗日本法西斯主義,恢復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環境,美國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包括日本士兵和民眾,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日本法西斯將日本士兵和民眾的生命視為草芥,驅使他們為日本法西斯政府的侵略政策賣命,只要日本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美國將給他們自由。

第四,使日本士兵和民眾相信美國的勝利將給日本帶來民主自由,日本民眾將不再遭受法西斯的奴役。美國宣揚打敗日本法西斯主義,對于恢復太平洋地區的和平以及日本國內的民主自由是非常有益的。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對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是與日本法西斯主義的戰爭,不是與日本民眾的戰爭,日本民眾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第五, 盡可能地減少日本士兵和民眾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美國引導日本士兵放棄所謂的“武士道精神”“進攻精神”“效忠天皇”“絕對服從上司”以及“皇軍是不可戰勝的”的信念,特別是在日本軍隊被美軍擊敗的時候加大對日本士兵的心理宣傳,使他們認識到只有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垂死抵抗是毫無意義的。

第六,維護日本天皇的尊嚴,將發動戰爭的罪行歸于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為此美國讓日本士兵明白,發動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是日本軍國主義政府,而不是日本天皇,天皇是由于受到軍國主義政府的蒙蔽和欺騙而認可了軍國主義的對外政策。因為天皇是日本所有民眾心中的偶像,將發動戰爭的罪責歸咎于天皇會增添日本士兵對美國及其盟國的仇恨,使日本士兵誓死保衛天皇[7]。

(三)美國對日本心理戰行動

為了有效開展心理戰以配合盟軍對軸心國的軍事打擊,1942年6月,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組建了“戰時信息部”和“戰略服務部”,同時下設了很多部門來具體實施對不同戰區的心理戰行動[8]。負責制定和實施太平洋地區的心理戰組織是遠東聯絡局。該組織是1942年7月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根據羅斯??偨y的指令設立的,其成員主要由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組成。1944年6月,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日本軍隊的心理戰,麥克阿瑟下令建立了心理戰特別部隊,即心理戰部,來專門負責實施對日本軍隊的心理戰,心理戰部由美國陸戰隊準將邦納·費勒斯主導[3]。在這些心理戰組織部門的策劃和領導下,美國對日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戰行動。

1.美國對日本的心理宣傳戰

心理宣傳是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開展心理戰最常用的方法,取得的心理效果顯著。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本的心理宣傳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即“白色”宣傳、“黑色”宣傳和“灰色”宣傳。雖然這三種心理宣傳針對的對象和采用的手段不同,但是它們之間能夠相互補充。

第一,美國對日本軍隊的“白色”宣傳。二戰期間,為了極大地提升士兵的士氣以便實現日本軍國主義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戰略目標,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向日本士兵和國民極力灌輸“武士道精神”“進攻精神”“效忠天皇”“絕對服從上司”“皇軍是不可戰勝的”“美軍是殺人魔鬼”“美軍虐殺俘虜”等理念,使日本士兵心理充滿了“殺人要么被殺”的錯誤思想[910]。為了消除日本士兵頭腦中的軍國主義思想以便使他們失去精神寄托,削弱日本士兵在戰爭中的士氣,美國軍方對日本軍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白色”宣傳攻勢,采取的手法主要包括:

一是開展對日本軍隊的廣播宣傳和陣前喊話。美國對日本軍隊的廣播宣傳是由“美國之音”及其他廣播電臺進行的,美軍心理戰部負責設計宣傳內容和協調工作。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實施“跳蛙”戰術以奪取日軍占領的島嶼時,遭遇到了日本守軍殊死的抵抗,使美軍遭受到了巨大的人員損失。為了消磨日本守軍的抵抗意志,美軍在進攻日軍占領的島嶼前,首先對守島日軍展開廣播宣傳,因為廣播具有穿越槍林彈雨的功效,廣播宣傳的目的是要向日本士兵指出日本發動戰爭是非正義的,日本軍隊根本無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放下武器投降是日本士兵的唯一出路。但是由于有日本軍官的督戰,日本士兵心理即使受到影響,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美軍對日軍的廣播宣傳在前期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美軍心理戰部認為,宣傳取得預期效果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斷重復宣傳的內容,使聆聽宣傳的人對所宣傳的內容逐步產生由懷疑到相信的轉變。因此,“美國之音”不分晝夜地用日語對守島日軍進行廣播,美軍士兵也在前沿陣地讓被俘的日軍對守島日軍進行喊話,宣布優待俘虜的政策。在美軍廣播宣傳和陣前喊話的聯合作用下,守島日軍的士氣發生了變化,一些日軍甚至偷偷跑出碉堡向美軍投降。在隨后對日軍駐守的島嶼進行進攻時,遇到的抵抗也沒有從前那么激烈了。在美軍對駐守島嶼日軍心理宣傳的強大攻勢下,美軍的“跳蛙”戰術取得了勝利。

二是向日本軍隊占領的島嶼和日軍前沿陣地投放傳單。對于西南太平洋島嶼上死守的日軍,美國軍方除了加大廣播宣傳和陣前喊話的力度外,美軍第六軍團還在澳大利亞成立了專門針對日軍的心理戰部,制訂了《第六軍團心理戰基本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美軍心理戰部展開了對日軍的以傳單為主要方式的心理宣傳攻勢。美軍對日軍的心理宣傳攻勢分三個步驟來實施:第一步是心理戰部根據戰場的情況設計針對性的傳單內容,主要是勸告日軍士兵放下武器,不要做無謂的抵抗;第二步是心理戰部的負責人將設計好的傳單內容報送第六軍團司令部請求批準;第三步是司令部將批準后的內容制作成各式各樣的傳單,然后交由海軍、空軍和陸軍,命令他們將這些傳單用特制炮彈、飛機和熱氣球投送到日軍占領的島嶼。盡管駐守島嶼的日軍軍官下令禁止日軍士兵閱讀美軍投送的傳單,但是仍然有一些日軍士兵閱讀到了傳單上的內容,對戰場的局勢和美軍的俘虜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美軍強大的心理宣傳攻勢下,日軍士兵的心理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些日軍士兵在陷入美軍包圍時不再負隅頑抗或剖腹自殺,紛紛走出工事向美軍投降[11]。

第二,美國對日本軍隊的“黑色”和“灰色”宣傳。 二戰期間,美軍及其盟軍通常進行的宣傳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講真話的正面“白色”宣傳,二類是講假話的“黑色”宣傳,三類是介于“白色”和“黑色”宣傳之間的“灰色”宣傳。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對日軍士兵開展的“黑色”宣傳在心理方面對日軍士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基本的手法就是制造和傳播各種流言蜚語,編造各種假消息和假情報,用這些謠言來擾亂日軍士兵的心理。

在太平洋地區島嶼爭奪戰初期,美軍遭受到了日軍的殊死抵抗,美軍的傷亡數量非常巨大。為了削弱日軍士兵的士氣,美軍心理戰部策劃了對日軍士兵的“黑色”宣傳。在美軍進攻島嶼受挫時,美軍的黑色廣播節開始向駐守島嶼的日軍士兵廣播假消息:日軍的運輸船已經被美軍戰艦擊沉了,日軍的運輸機也被美軍飛機擊落了,島嶼上駐守的日軍將會被美軍圍困,日軍根本沒有出路。面對美軍電臺的反復廣播,駐守島嶼的日軍士兵人心惶惶,士氣開始低落。美軍此時抓住戰機對這些島嶼進行猛烈進攻,駐守島嶼的日軍士兵由于士氣低落而無法抵抗美軍強大的攻勢,于是紛紛舉起白旗,繳械投降。在美軍黑色廣播的宣傳攻勢下,駐守太平洋島嶼的日軍士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美軍充分利用這一戰機展開了對日軍的“跳蛙”戰術,一舉奪去了西南太平洋地區日軍占領的所有島嶼,為包圍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政府投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灰色”宣傳是用于“白色”宣傳和“黑色”宣傳中間地帶的一種宣傳,這種宣傳通常采用含混不清的曖昧手法,以某個組織或個人的名義出現,通常以各種情報為宣傳材料。但是這種宣傳一般不隱瞞宣傳媒介自身,把真話、半真半假的話和稍加歪曲的話混在一起,目的是讓聽眾在心理上產生某種偏見。二戰期間,美軍設在澳大利亞的心理戰部也開設了灰色電臺展開對日軍士兵的灰色廣播。美軍心理戰專家認為,如果使被宣傳者和宣傳者之間產生一種“同體感”,把宣傳者和自己視為一體,往往會產生一種“自己人”的心理效果。因為人類心理普遍地具有這樣的特點,對于被視為“自己人”的觀點和言論,往往會不加懷疑地相信。美軍對日軍士兵的灰色宣傳就是緊緊地抓住了這一點。為了在日軍士兵中產生一種“同體感”,美軍心理戰部的灰色電臺專門錄制了大量日本民歌和童謠,每天不間斷地對日軍士兵進行播放,聽到這些非常熟悉的日本民歌和歌謠的日軍士兵心里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濃厚的思鄉情懷,一些日軍士兵甚至在聽到這些民歌和歌謠時偷偷地流下了思鄉的眼淚。

在美軍“黑色”宣傳和“灰色”宣傳的聯合作用下,駐守太平洋島嶼的日軍士兵士氣開始低落,不再像從前那樣殊死抵抗和寧死不降了。這樣美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實施的“跳蛙”戰術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實現了包圍日本本土的戰略目標。

2.美國對日本戰俘開展心靈和思想的爭奪

通過對戰俘的審訊獲得對手情報是各國軍隊普遍采用的做法。然而在二戰期間,頑固的日本軍隊將投降、被俘看作“奇恥大辱”,不但拒絕投降,就算被俘后也想方設法搞對抗,更別說交代情報。對于日軍士兵的頑固不化,美軍心理戰部根據心理學的原理,策劃制訂了多種攻心戰術,成功瓦解部分日軍俘虜的斗志,擊潰了日軍士兵的心理防線,使他們放下武器投降,并為美軍提供各種軍事情報。

據《情報公報》1945年9月“進一步動搖日軍士氣”的報告稱,準備于當年秋季進攻日本本土的美軍對日軍士氣進行過詳細分析,認為當時日本基層士兵對長官的能力已產生懷疑。長官比士兵獲得更多食物,還有酒和女人,而許多士兵不僅受體罰,而且經常接到長官發出的魯莽“撤退”命令,讓士兵感到很失望。由于長時間收不到家信,并不時聽戰友說日本國內遭到猛烈轟炸,令士兵越發擔心家人安危,士氣也隨之低落。根據分析結果,美軍認為只要對日本士兵展開巧妙的心理戰,他們有可能會投降。美軍一方面從改變日本士兵的思考習慣開始。為進一步動搖日軍士氣,美軍制定了幾個關鍵步驟:讓日本士兵對直屬長官和上級指揮官的能力產生懷疑、質疑最高指揮官要求士兵戰死的價值觀、對日本能否取得戰爭勝利和對為帝國戰死的意義產生懷疑。另一方面,美軍設法消除日本士兵心中“被俘會被虐待”的恐懼心理:讓美軍給日軍俘虜足夠的食物、衣物和香煙。為消除日本士兵擔心將來名聲不好的恐懼,美軍對日軍俘虜宣傳說“你只不過是在這場戰爭中失去幸福的一員”,并向他們保證“美國贏得戰爭已成定局,戰爭結束后可以回到日本與家人團聚”??紤]到日本士兵“死要面子”的性格,美軍嚴禁對日軍俘虜說“投降”之類的話,要讓他們感覺向美軍投降是“回歸自我”“名譽停戰”。美軍通過飛機散發宣傳單勸降日軍士兵,還讓日本俘虜用擴音器向原先所在部隊喊話,說美軍保證絕對不殺日軍俘虜。

1945年1月的《情報公報》稱,日本軍餉或許是世界上最低的,打仗時二等兵每月只有約3美元的軍餉。但戰爭期間物價上漲了2 000%,因此這點軍餉根本買不到什么。而且日本政府只要知道士兵被俘,就會停止向其家人提供補助,這也是許多日本兵拒不投降的重要原因。為此美軍用各種辦法向他們家人提供幫助,消除俘虜的擔憂。

3.用空襲和投放原子彈對日本政府進行心理威懾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在戰爭初期受到挫折后迅速恢復了元氣,開始加強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和空軍力量,連續對日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和陸軍基地進行轟炸。1942年4月18日,美軍詹姆斯·杜利特爾上校率領由16架中型轟炸機組成的編隊從美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對日本首都東京進行了空襲。這次空襲使日本朝野深感震驚,日本軍國主義者們在心理上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12]。

隨著歐洲戰場盟軍取得決定性勝利,美軍逐漸將其軍事力量集中于太平洋戰場。為了迫使日本政府投降,從1944年中期開始,美軍戰略轟炸機發動了對日本本土主要工業基地的轟炸。到戰爭結束時,美軍飛機投放到日本本土的炸彈達到了16萬噸,炸死炸傷日本平民83萬多人,摧毀房屋251萬幢,主要城市的近一半市區被夷為平地。美軍的空襲使日本的戰時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日本國內的石油提煉能力下降了83%,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下降了75%,電子與通訊生產能力下降了70%,軍工業生產能力下降了30%。另外美軍重新占領菲律賓,攻占沖繩諸島,摧毀日本艦隊,使得日本許多海上的交通線被截斷,沿海的主要港口被封鎖,日本本土急需的石油和糧食等不能進口,工業原料極端匱乏。美軍對日本在各個方面的軍事行動對日本政府和軍民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日本國內到處人心惶惶,整個日本籠罩在失敗的陰影之中。 但是日本法西斯統治者仍然不甘心滅亡,一方面期待蘇聯政府出面調停,幻想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妥協,企圖保住軍國主義的勢力;另一方面又加緊動員國內的一切人力和物力,準備在本土與美軍決一死戰。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從德國首都柏林發出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義正辭嚴地警告日本政府:“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盵13]7月27日到8月1日,美軍對日本本土開展了一次強大的心理宣傳攻勢。美國心理戰部聯合空軍在日本本土各主要城市上空散發了150萬張傳單和300萬份《波茨坦公告》。美軍的做法是,每散發一次傳單,緊接著就是一輪常規炸彈的轟炸,目的是對日本政府和軍民的心靈進行震懾以迫使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恫ù奶构妗钒l表后,日本政府內部一片混亂。日本政府內部出現了主戰和主和的兩派,主戰的日本軍方主張政府采取強硬的態度對待盟軍的警告。美國投擲原子彈和蘇聯出兵中國東北,使日本統治者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臺親自宣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停戰詔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以盟國的勝利而告終。原子彈對日本所產生的心理威懾在迫使日本政府做出投降的決定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原子彈對日本政府產生的心理威懾,日本政府不可能那么快就做出投降的決定,美軍及其盟軍在進攻日本本土中也將會付出更大的人員傷亡,二戰持續時間也會更久。

三、美國對日本心理戰的

效果與特點在對用“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日軍進行心理戰中,由于美國軍方建立了心理戰部,詳盡地分析了日本士兵的心理狀況和特點,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心理戰手段,但取得的效果到底如何,國內外學術界對這一問題也沒有明確的回答,因為心理戰對日軍士兵的殺傷力不像戰場那樣可以用傷亡數字來統計,心理戰對日軍士兵的殺傷力是隱性的,短期內不可能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日本士兵和民眾了解了美國對日本的政策、削弱了日軍士兵的士氣和加速了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步伐。綜觀二戰時期美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作戰中對日軍實施的心理戰行動,不難發現其具有一些鮮明的特點。

第一,心理戰行動與軍事行動相互配合。為了攻克日軍士兵心理堡壘,美軍心理戰部將心理戰行動與軍事行動相互結合。美軍在攻占一座島嶼后,美軍心理戰部就充分利用這一勝利,向日軍士兵宣傳美軍的強大,日本必將失敗,投降是日軍士兵唯一的出路。在美軍心理戰部強大的心理宣傳攻勢和美軍強大的軍事攻勢相互作用下,日軍士兵的士氣開始低落,美軍的“跳蛙”戰術不斷取得勝利。

第二,公開的“白色”與形形色色的“黑色”和“灰色”宣傳相互補充。在美軍對日軍士兵和民眾開展公開的“白色”宣傳初期,由于本在西南太平洋戰場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日本士兵心理滋生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自豪感。因此對于美軍的公開宣傳,日軍士兵置若罔聞,甚至當成取笑的對象加以諷刺,美軍的公開心理宣傳取得的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為了配合美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對日軍不斷增強的軍事攻勢,美軍心理戰部積極尋求新的心理戰手段以便能夠配合美軍的軍事行動,“黑色”和“灰色”宣傳逐步成為美軍心理戰部熱衷的一種心理戰手段。形形色色的“黑色”和“灰色”宣傳使日軍士兵,心理防線開始崩潰,消極抵抗情緒明顯增加。

第三,心理宣傳與心理威懾相互作用。為了徹底消除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幻想,美軍在對日本本土投放大量的勸降傳單以及“美國之音”對日本本土進行不分晝夜的廣播后,決定對日本本土使用最新研制成功的原子彈,給日本政府在心理上制造了最大限度的威懾。在美軍心理宣傳和心理威懾聯合作用下,日本政府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日本天皇不得不于1945年8月15日親自宣讀了投降書,美軍豐富多彩的心理戰術取得了成功。

四、結語美軍對日軍士兵的心理戰有其理論基礎、指導思想、主題和內容,手段包括公開的“白色”宣傳和隱蔽的“黑色”和“灰色”宣傳,“美國之音”廣播是美軍對日軍士兵和國民進行心理宣傳的主要方式,秘密電臺、傳單、小冊子等是美軍向日軍士兵進行隱蔽心理宣傳的主要方式。在美軍公開的和隱蔽的心理戰行動的雙重作用下,日軍士兵的時期開始低落,抵抗的意志沒有二戰初期那樣頑強,日軍在美軍軍事打擊和心理戰攻勢下節節敗退,美軍順利地實現了奪取日軍占領的西南太平洋地區諸島嶼的戰略目標。在美軍包圍日本本土后,美軍對日本采取了軍事打擊、心理宣傳和心理威懾的多重心理戰行動,迫使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心理戰在打敗日本法西斯的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西南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對心理戰的成功運用極大地豐富了美軍作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Dull P.A battle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19411945[M].Annapolis:Naval Institute Press,1978.

[2]Hayes G.The history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in world war II:The War Against Japan[M].Annapolis:Naval Institute Press,1982.

[3]道格拉斯·福特.太平洋戰爭[M].劉建波,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

[4]Elphich P.Far eastern file:the intelligence war in the far east,19301945[M].London:Hodder & Stoughton,1997.

[5]LHCMA,HUTTON 2/40 Precis of operation in Burma,undated late 1942[Z].

[6]Gilmore A.You cant fight tanks with bayonets:psycholog

ical warfare against the japanese army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M].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8.

[7]Daugherty W E,Janowitz M.A psychological warfare

casebook[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58.

[8]Executive order 9182,13 June 1942[Z].Washington DC:USGPO,1968:11691170.

[9]Dower J W.War without mercy: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M].New York:Pantheon,1986.

[10]Weingartner J J.Trophies of war:U.S.troops and the multilation of Japanese War dead,19411945[J].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1992,61(1):5367.

[11]Gilmore A B.You cant fight against tanks with bayonets:psychological warfare against the Japanese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M].Nebraska: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8.

[12]劉緒貽,楊生茂.美國通史: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3]哈里·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M].李石,譯.北京:三聯書店,1974.

猜你喜歡
心理戰宣傳二戰
英軍在二戰中使用的輕武器(II)
信息時代的心理戰研究現狀
二戰德軍變身解放者?
二戰老飛機落戶桂林
淺談行賄犯罪案件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二戰”歷史漫畫
心理戰,還是盤外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