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17-06-12 09:56周曉勤
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7年3期
關鍵詞:問題導學問題意識信息技術

周曉勤

[摘要]信息技術教學應當以學生創新為靈魂“問題”是信息技術創新化教學的“起搏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問題”為載體,建構信息技術“問學課堂”,引導學生主動經歷“漁”獲“魚”的信息技術學習歷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問題意識;問題導學

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學的“起搏器”,信息技術教學應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著名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也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筆者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問題”為載體,以“合作”為主線,以“點撥”為路徑,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世界中經歷由“漁”而“魚”的學習歷程。

一、創設質疑情境,引發兒童主動“問學”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民主、安全和自由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信息技術教學要從傳統的“學問課堂”轉向“問學課堂”,首當其沖就是要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讓學生敢問,這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也是關鍵。在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操作活動中,教師要“少一些不許,多一些接納”,“少一些專制,多一些民主”,要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敢問,以問促學、以問引思。

教學信息技術《輸入文字》一課時,教學中,筆者為學生講解并示范了“智能ABC”輸入法,其中詳細地讓學生進行了詞組輸入、標點符號輸入以及文字添加或刪除。在練習中,隨著學生一個個任務的完成,筆者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嗎?”這時有學生提閫“這些文字可以進行修飾嗎?”筆者就“問”拓源、循“問”開渠“可以進行修飾,想一想,可以進行哪些方面的修飾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展開熱烈交流、討論。有學生認為,應該給字變換顏色:有學生認為,應該變換字體、字號;有學生認為,應該變換字與字之間的距離:甚至有學生認為,應該移動、復制文字等。而這些不就是下一節課應該學習的《編輯文檔》嗎?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將下一節課的部分內容前移,適度為學生介紹了“文字的修飾”的部分內容,引發學生在課后繼續展開自主探究。如此,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被點燃了,他們在“問中做”、“問中學”,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

二、創設沖突情境,引導學生相互“問學”

信息技術學習是螺旋上升的,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已有知識與未知知識之間始終存在著一種“張力”,此即所謂的“認知沖突”,亦即兒童那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狀態。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認知不協調、不平衡導向認知平衡與和諧狀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沖突”始終是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之動力。教師可以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相互“問學”,通過“問”與“答”導引學生學習。某種意義上,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不斷形成認知平衡又不斷打破認知平衡的過程。

教學信息技術《幻燈片》一課內容時,其中第17課是教學《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由于前面一課《編輯幻燈片》中已經教學了“插入藝術字”和“復制文字”等內容,因此學生在這一課學習“插入圖片”時顯得很順利。他們會主動尋找插入按鈕,主動尋找圖片按鈕,進而在下拉菜單中找尋“圖片”的保存位置。另一些學生卻不是這樣操作的,他們先找到一些圖片,然后用“復制”按鈕命令,同樣在幻燈片中粘貼了自己想要的圖片。筆者引導學生對兩種操作方式進行比較后,有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閫“可以用復制方式插入藝術字嗎?”這時一位學生立即予以否定,因為插入藝術字的邏輯順序是不可變的,必須找尋到藝術字,而“藝術字的效果格式”就在插入按鈕下拉菜單中。這時,學生彼此之間展開了相互“問學”,諸如“可以插入網絡上的圖片呼”、“可以插入聲音嗎?”、“可以插入網絡上的聲音嗎?”、“可以插入多媒體視頻嗎?”、“可以插入圖形嗎?”等等。學生之間的互問,高揚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之帆,培育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之力,積蓄起學生信息技術學習之能。

三、創設開放情境,引導學生學后“問學”

有學者認為,學生不應當帶著“句號”離開課堂、離開學校,而應始終充滿著好奇心、求知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意味著另一個問題的開始。問題永遠是貫穿信息技術教學始終的一根綿綿紅線,引領著學生的不斷探究。如何引導學生不斷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新的旅程?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后“問學”,不斷進行學程設計與開發,進而延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開放情境,拓寬學生信息技術思維,打造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暢想空間”。

教學信息技術《進入“我的空間”》一課,筆者在教學了“登錄‘我的空間”,引導學生發表日志、保存日志后,提出這樣的問題“還有哪些可以快速溝通的通訊平臺?”由于學生已經擁有了《收發電子郵件》以及本節課的知識學習經驗,筆者讓學生課后在家長等的指導下繼續學習“微博”、“微信”、“QQ”、等相關的操作知識與方法學習,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引向深入。在課后,學生和學生家長之間展開了積極的“問學”、對話,他們通過“QQ”、“班級微信”、“班級微博”等平臺將問題發送給筆者,筆者再給他們一一回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逐步掌握了操作要領,認識了注意事項。

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應該是與學生學習、生活相互接軌,應該是快樂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師生的積極問學、主動問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開拓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創新空間,引導學生暢想,讓學生成為一個信息技術學習創客。給學生一個“問題場”、一個“操作演練場”,“以問激思”、“以問導思”、“以問誘做”、“以問促做”。如此,引導學生從全世界信息路口路過,讓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真正發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小學)

猜你喜歡
問題導學問題意識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高三化學復習教學中“問題導學案”的有效實施
淺析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引導學生提問的策略探究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