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工作“五招”潛談

2017-06-12 22:29姜金芳
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 2017年3期
關鍵詞:課間班主任活動

姜金芳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孩子們在學校的家長。既是孩子們學習生活的管理者,組織者,也是人生安全的保護者,思想行為的引導者,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和伙伴。小學班主任更是孩子們全天候的呵護者。當今的孩子身處信息化時代,他們是如此的聰明,有思想,有個性,思維活躍,和他們過招,有時還真難以勝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讓我感到這樣的“五招”還挺管用。

一、“尊重”勝“壓制”

現如今的孩子已經遠遠不是惟命是從、老師說一那就是一的了,他們的信息渠道特別廣,知道許多老師甚至都不知道的知識,也懂得許多法律、法規。很多時候大人在說一些所謂的道理時,他甚至能把你反駁的啞口無言,這時候,一個極為重要的處理方法就是尊重!我們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要充分了解并考慮到學生的情況,懂得他們的感受,理解他們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壓制他們。比如:我們學校的大課間,每天都統一規定不一樣的活動內容。星期一打籃球,星期二可能就是爬桿,周三則有可能是跑步……起初,學生們似乎樂意,沒過多久便厭煩了,一問原因,原來是孩子們認為本來活動時間就短,每次老師組織活動,排隊就用了一段時間,剩下的時間就已經很少了。再者一起活動,因為活動場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只能依次排隊等候。因此,本來屬于孩子們玩的時間,又在等候的過程中消耗了,玩的時間所剩無幾。他們說今天剛學會一樣,有了興趣,還沒來得及練習,第二天又換了,多叫人失望啊。仔細想想孩子們的感受,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確是這樣!大課間本來就屬于孩子們,而不是為了形式上的整齊、美觀,甚至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真正的課間——完全屬于孩子!應把活動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各取所需,鍛煉,放松,這才是尊重孩子。我積極聽取孩子們的意見,讓他們有選擇的自主、自覺、有序地到校方開放的場地活動,不必按學校規定的活動項目進行,他們想參加什么活動就參加什么活動,想怎么活動就怎么活動,只要注意安全,有益健康就行!看,現在的大課間他們玩的多歡哪!跳的、跑的、翻的、爬的、舞的、唱的,笑著、追著……歡樂的笑聲在校園里回蕩!

二、“寬容”勝“嚴厲”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在學生的眼中,總像外面裹著一層硬硬的殼,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們的嚴厲、嚴格,讓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距離感。有時學生雖然表面服從,可內心并不真正服氣,所以他們要么掩蓋錯誤,要么重犯,甚至是屢教不改。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很多時候只是笑一笑,或是一個眼神,寬容處理一下,這樣反而會讓學生心生愧疚,更愿意接受老師的意見,主動去改正。

比如:學生上課時坐不正,歪著身子,我見了會對他笑一笑;學生紅領巾忘戴了,我也會看著他笑一笑;學生遲到了,我還是對他笑一笑……這淺淺的一笑,消融了學生心中的緊張不適,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他們在老師善意的微笑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在保護了其自尊心的同時,贏得了班中其他同學的信任,乃至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受到觸動,最終主動改正。

現在想來,這些事情作為班主任的我沒有嚴厲呵斥,也沒有放任自流,而是在寬容與寬嚴有度中,讓學生學會了用心去尊重,盡力去做能做到的,而不是陽奉陰違。

三、“幽默”勝“刻板”

一堂課的氣氛不僅與老師教學的方法有關,也與老師說話的風格有關。是嚴謹的、絲絲入扣的,還是詼諧幽默的。不同的風格對學生的影響也不一樣。作為班主任與學生交流時話語的風格,亦是同樣的重要。時不時地與學生幽默一回,不僅能活躍交流時的氛圍,更能促進彼此的溝通,讓雙方走入對方的心靈深處,打消學生的顧忌。

曾記得有一次,因為總是發現某個角落有紙屑等雜物,說了多次,效果不佳,某日又一次發現上午剛打掃過的角落又出現了些許紙屑,心口一下子有種被堵住的感覺,剛想發作找出破壞者,轉念一想,不妥,這樣的方法早就用過,要是有用,早就見效了。突然間一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于是走到講臺前笑瞇瞇地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班今天可是剛來過一群可愛的小豬噢!”同學們一聽,一下子莫名其妙起來,認真地說“老師,你騙人,沒有見過小豬來呀!”我一聽樂了,笑得更厲害了.“沒有嗎?那為什么那個地方會那么多紙屑,好臟??!”說著,手一伸,指向了那個地方,同學們情不自禁順著我手指的方向望去,隨即明白了我的用意。就在那瞬間,我發現小A(靠近角落的)的臉明顯紅了,我裝作沒看見,繼續聽著個別孩子可愛的發寺“老師,真的噢,我們就是屬豬的,不信你問大家”“是的,是的……”同學們一下子激動起來,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小手,天哪,如林一片,沒想到這一班的孩子基本都屬豬。在我偷偷一瞟時,我分明看見小A的臉漲得像燃燒的晚霞……這之后的日子,那個角落竟然奇跡般的再也沒有出現曾經的現象。我知道那只可愛的“小豬”已經變得愛干凈,講衛生了。真好!

四、“裝傻”勝“精明”

雖然年華已逝,青絲已漸染霜華,可是童心依舊的我時常會有冒出一些與我這個年齡不相稱的想法,常會付之行動,給孩子們帶來陣陣驚喜,讓我融入到他們的圈子之中。

上課時我會突然“忘記”某個字詞怎樣讀,然后向可愛的孩子求助:

讀書時,恰在關鍵處,我忽然“迷惑”——這個地方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請孩子教我;如何處理聲音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我似乎有點笨拙,請孩子示范:處理突發事件,當已經掌握事情的真相時,我也會“一臉茫然”地求助于學生:這件事該怎么處理呢?誰來幫幫老師……可愛的孩子們可能至今都不一定知道,他們的這個班主任“好傻”,“傻”到好多東西都不懂、不會!可是我好慶幸,正是我的“傻”才給了他們更多的思考、實踐的機會,成就了他們才智的發展,讓他們變得格外聰慧,格外自信——老師不會的,我們都會呢!

五、“無聲”勝“有聲”

很多的家長甚至老師都在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太難管了,你說了,他不服,說多了,還嫌煩,甚至頂撞逆反。其實換位思考,如果你處于孩子的位置,一天到晚被人嘮嘮叨叨,你的心情能好嗎?能不抵觸嗎?會不反感嗎?所以我們的教育并不一定是說得越多就越好,就越有效果。有時話多未必是好事,話少甚至不說,留給孩子獨處的空間,自由思考的時間,讓身心有一份享受寂寞的權利,這無聲并非沒有任何動靜,只是轉換成了一種更為隱蔽,更為溫蘊,更為讓人愿意接受的形式。

節約是一種美德,關于節約的主題班會,隊活動或是專題講座,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而關于節約的話題更是經常會被班主任老師在各種情況下提及,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垃圾桶里仍然會有學生未食用的副餐,隨意撕毀的本子:自來水龍頭嘩嘩流淌,熟視無睹……是我們沒講嗎?沒教育嗎?不是!絕不是。只是我們未曾考慮會是這樣的效果,其實有時候只需動一下腦筋,改變一下思路與方法,變“有聲”為“無聲”即可。記得去年為了讓學生懂得水資源的寶貴,從而養成節水護水的好習慣。我特意收集到了一則關于保護水資源的主題報道視頻,在一個午后的班會課上,播放給學生們觀看:當畫面上出現一條條干涸的河流,一片片干枯開裂的大地,一雙雙渴求甘露的眼睛時,我清楚地看見孩子們的眼神,他們是如此地專注,絲毫不亞于看動畫片的勁頭,我知道他們已經被震撼了!直到放學,直到節目播完,他們都沒有覺察,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遲遲不愿離去,那一刻我什么也沒說,我知道我說了等于畫蛇添足……而從那以后,我再也沒看見過有人不關水龍頭了,也總能聽見孩子們奶聲奶氣地提醒伙伴:水是生命水源,不能浪費……

感謝孩子們,感謝你們成就了我快樂的人生,讓我如此幸福,如此滿足!感謝班主任這一身份,讓我擁有了與孩子們相識、相知的時光,有了走進孩子們心中的機會……作為老師我是幸福的,作為班主任我是幸運的!我想當我擁有并能靈活運用班主任工作制勝的“五招”時,我的班主任生涯一定會更加絢爛……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育才小學)

猜你喜歡
課間班主任活動
“活動隨手拍”
我的班主任①
課間10分鐘
課間10分鐘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快樂課間
課間10分鐘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我們的班主任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