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流通問題研究

2017-06-13 17:48仝玲玲焦敏
科學與財富 2017年16期
關鍵詞:流通電子商務農產品

仝玲玲+焦敏

摘 要: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經濟迅速崛起,對傳統商業經營模式造成了沖擊,而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農產品的流通模式也在不斷創新,逐漸向電子商務經濟領域發展。本文主要將電子商務農產品流通理論進行界定,進而根據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的特點和范圍進行分析,并根據目前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現狀和問題,最后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流通;互聯網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流通理論綜述

1.研究的意義

(1)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的流通。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提高,使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因此農產品銷售企業和農產品生產者對市場信息的獲取、產品自銷、風險抵抗的能力大大加強,減少了流通的繁瑣環節和流通成本使產品的附加值得以提高,同時也減少了中間銷售商對農產品附加值的消耗。

(2)有利于健全農產品市場機制。

電子商務的自動化減少了人工成本和人為干預,保證了市場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使信息更加真實有效的反饋給消費者和生產者更有利于健全市場價格調節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功能,提高市場的服務和管理水平。

(3)有利于政府對農產品市場的宏觀調控。

中國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方式使農產品流通渠道狹窄,限制了農民的交易方式,農產品市場不穩定。電子商務環境下使農產品的信息共享度提高,市場化透明度提高,使政府能夠更好、更快的掌握農產品市場從而及時調控使市場的供求關系更加穩定,解決農產品買賣難的問題,減少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市場狀況的出現。

(4) 有利于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

現代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下,農產品流通要想在電子商務的平臺下站穩腳跟需要新一代的農業研究人才,來構建農產品的信息化、技術化的流通模式。

2.研究目的

(1)電子商務成為農產品流通模式的主要途徑。

現代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和國家政策對互聯網經濟的大力支持,電子商務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2)電子商務農產品提高市場穩定性。

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日益突出然而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比例卻很少,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對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產品的市場穩定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3)電子商務農產品模式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實現中國夢走向全滿小康建設之路的重要工作必經之路,只有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農村生產力水平的制約,才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二、電子商務農產品流通的主要類別和范圍

1.農產品的特點

農產品的使用價值具有季節性。肉類,蛋類,奶制品類,蔬菜等都是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的,這些產品都會受到自然環境,氣候等影響。

(1)農產品具有地域性和不穩定性

各種農產品的生長環境有一定的差異,南方和北方所生長的農作物,蔬菜等類型是大不一樣的,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而且農產品的生長環境也會受到氣候,土壤,溫度等的影響,具有不穩定性。

(2)農產品的生產地受限

農產品的生長需要大量的土壤,水源,還需要撒肥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資源等,所以農村是一個重要的生產地,資源優勢明顯。

(3)農產品在流通的儲存環節

因為農產品的類型不同,所以各類農產品所需要的溫度不同,在儲存的過程中,空間大小也是不一樣的,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需要保持它們原有的新鮮狀態。

2.電子商務信息化對農產品流通的作用和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改變了我國農產品的交易方式。信息科技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農產品的交易方式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其次,電子商務擴展了農產品的流通渠道。促進農產品在國內與國外之間的流通,使我國農產品交易趨勢更加全球化,農產品交易渠道更加寬廣,使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縮短;再次,農產品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智能農業將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必要趨勢,農產品的發展鏈條也得到改造與升級。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

1.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觀念的影響。

首先, 現階段我國的農產品流通渠道不夠完善,仍然以傳統的流通模式為主,農產品的市場流通體系不暢,基礎設施不完善,科技水平低,各個流通環節連接不協調,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我國農產品的發展,同時也制約了我國農民的收入。

2.農產品物流成本較高問題。

首先,對于物流基礎落后,因為沒有良好的保鮮技術,使我國相同的農產品,由于缺乏一定的保鮮技術,而在成本上失去了先機,增加了農產品的營銷難度;其次,由于我國城鄉互聯網普及差距大,市場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使我國的農民沒有一個很好掌握市場動態的機會,從而喪失一些良機,造成市面上缺失某些農產品,造成農產品價超所值和農產品滯銷的狀況。因此在電子商務下,我們應該注意農產品物流信息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和周期性。

3.農產品的品牌培育經驗不足。

當前的農村電子商務的情況分析,由產品引發的問題較多,產品難以保證,產品交付時限無保證等等不足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消費者就會逐漸流失,將會阻礙農產品電子商務進一步的發展。

4、電子商務農產品流通專業管理人才的缺乏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給我國農產品的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農產品物流方面的人才稀少,也沒有形成足夠好的職業道德,使農產品的價格在產地與銷售地之間差距大,且價格波動較為頻繁,政府對此也沒有制定更好的政策去管理。

5.農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

由于農民的觀念問題,農產品的成本問題、農民的培訓問題都使中國的農產品銷售滯后,沒有競爭力。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農產品的銷售沒有與國家制度很好的銜接在一起沒有與電子商務的法律聯系在一起,使農產品的發展極其緩慢,沒有依據。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流通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1、應用O2O的銷售方式

擴大農產品在電商平臺的銷售范圍。降低門檻限制利用網絡優勢打破以傳統流通方式為主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應用線上線下的平臺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銷量更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損失提高質量從而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生活品質的需求。

2、加強電子商務環境下中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

隨著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產品網絡營銷中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果不對這些問題加以更好地解決,我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就不能緊跟時代潮流,為我國經濟發展做貢獻。

3、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我國農村地域廣、差異大、信息入戶難,農民缺乏獲取農業知識的有效途徑等問題,可著重研究多種信息渠道(電話網、互聯網、4G通信)應用中的網絡融合和信息集成的關鍵技術,建立一套基于“三網融合”的低成本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為農村提供有效的信息獲取途徑。

4、建立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標準

(1)政府可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嚴格規范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行為,最大限度得體現出網絡交易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萬羅嘉怡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2)在電子商務虛擬的網絡交易平臺下必須要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這需要商家、生產者的良心與政府的監管相結合來實現了。希望商家與生產者能把道德與社會效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同時,政府也要配合出臺相關法規,嚴厲制裁那些無良商家。

參考文獻:

[1] 溫孚江.《大數據農業》[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9

[3] 張晟義.《涉農供應鏈管理理論體系構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供應鏈實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 譚賢.《移動互聯網時代 O2O戰略落地方法與營銷實戰》[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5

[5] 胡天石.《中國農產品商務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5年

猜你喜歡
流通電子商務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爾鎏金銅佛流通考察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流通空間”的中西方比較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跨文化思考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